《史记(修订本,套装全十册,名家盖章本)》内容特色如下:
1,内容丰富,质量上乘
与通行五十年的绿皮点校本《史记》相比,扩大校勘范围,统一体例;增加三千四百余条校勘记;改正标点千余处;
采用繁体竖排全式标点,版式清晰大方;
增加十幅珍贵版本书影;
附录《三皇本纪》、《主要参考文献》等;
每一版每一印次都及时吸收合理建议,持续完善图书品质。
2,细节设计合理,提升阅读体验
正文中的校码均加上灰色底纹,方便查找;
目录增加分册信息,便于检索;
每一册均加上版次记录,解决多印次配书不易的难题。
3,装帧典雅,印制精良
平装本采用与精装本同样的大32开本,阅读舒适;
同样的封面设计,大气庄重;
正文用纸为70克高品质白胶,不易污损,保证每印次无色差;
装订采用锁线胶订,不易散线脱页。
4,平价销售,回馈读者。
平装本同样分为十册,4000余面。由于修订本增加了三千余条校勘记,相应地比通行本多出了近一册的内容,定价为380元,比精装本590元的定价,大大减轻读者购买压力。
《史记》是我国首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极早的一部,也是极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史记》叙事,始自黄帝,下迄西汉太初,采用了综合性的叙事模式,囊括记言、纪事、编年、国别等形式,开创纪传体史书“纪、传、表、志”的体例。就内容而言,《史记》是对前代史学的一次总结;就体例而言,《史记》也是集大成之作。
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知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
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高水准。
2013年10月,《史记》(修订精装本)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和学术界的热烈关注,掀起新的一轮“《史记》热”。2014年8月,在吸纳读者意见和自我完善的基础上,推出《史记》(修订平装本),以飨读者。
赵生群,博士、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史记研究会副会长。著有《太史公书研究》、《史记文献学丛稿》、《春秋经传研究》、《史记编纂学导论》等。
增加十幅珍贵版本书影;
评分增加十幅珍贵版本书影;
评分p.s.:第三册,卷二十二,1329页起,表中写到大臣的死亡、罢免、设太尉等大事时,文字倒置排版。强调一下,并非印刷错误。对这个现象,历来学者的解释很多,并无定论。感兴趣可以去检索一下。
评分书是非常经典的,但是已经是一版5印了,细究的话,虽然是电脑排版,但是还是有多多少少字迹发淡不知道精装版的到几印了?
评分新修订本封面看起来比老版要舒服一些,内容还没细读,但是欧阳修的著作还是有保证的,三册对了解五代十国史应该是一手史料
评分附录《三皇本纪》、《主要参考文献》等;
评分每一版每一印次都及时吸收合理建议,持续完善图书品质。
评分每一版每一印次都及时吸收合理建议,持续完善图书品质。
评分1,内容丰富,质量上乘 与通行五十年的绿皮点校本《史记》相比,扩大校勘范围,统一体例;增加三千四百余条校勘记;改正标点千余处; 采用繁体竖排全式标点,版式清晰大方; 增加十幅珍贵版本书影; 附录《三皇本纪》、《主要参考文献》等; 每一版每一印次都及时吸收合理建议,持续完善图书品质。 2,细节设计合理,提升阅读体验 正文中的校码均加上灰色底纹,方便查找; 目录增加分册信息,便于检索; 每一册均加上版次记录,解决多印次配书不易的难题。 3,装帧典雅,印制精良 平装本采用与精装本同样的大32开本,阅读舒适; 同样的封面设计,大气庄重; 正文用纸为70克高品质白胶,不易污损,保证每印次无色差; 装订采用锁线胶订,不易散线脱页。 4,平价销售,回馈读者。 平装本同样分为十册,4000余面。由于修订本增加了三千余条校勘记,相应地比通行本多出了近一册的内容,定价为380元,比精装本590元的定价,@减轻读者购买压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