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甲午增補本)》記錄和剖析瞭中國近代海軍創建發展及其衰亡的曆史。1894年9月17日,日本海軍與清朝北洋水師精銳在黃海大東溝海麵上展開血戰。100多年過去瞭,劉步蟾、鄧世昌等人英勇戰鬥的事跡仍然令人熱血沸騰。號稱世界第六的北洋水師敗在何處?作者以現代意識審視曆史,著眼中外海軍的比較研究,對海防與塞防、海軍發展戰略、晚清政府與清流政治等,都有自己的觀察和分析。
《龍旗飄揚的艦隊:中國近代海軍興衰史(甲午增補本)》初版於1991年,詳細記錄和剖析瞭中國近代海軍在晚清五十年間創建、發展及其衰落的麯摺曆史。作者對海防與塞防、海軍發展戰略、晚清政府與清流政治等,都有獨到的觀察和分析。注意吸收海戰戰役和戰術細節,近代造船、艦艇工業的發育等海內外對近代海軍多角度的研究成果,深入到海軍建設的製度興革,艦船軍械的購買和製造,軍隊的教育訓練、基地建設、經費收支等方方麵麵。
2002年增訂本補充瞭李鴻章、瀋葆楨、丁日昌與海軍建設的關係,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前後的內部狀況,清晰展示瞭近代海軍同中國社會發展緊密相關的聯係。
2014年又逢甲午,作者對書中若乾提法做瞭修正,補入近年新作數篇。主要揭示張佩綸、李鴻藻與李鴻章為發展近代海軍所進行的復雜而鮮為人知的謀劃,以及嚴復在北洋水師學堂的任職等等。
新版冠以“甲午增補本”,奉獻給關心這段曆史的讀者朋友。
然而李鴻章的奏摺還是所有參與討論的督撫中最有切實之言的。他強調“洋人論勢不論理,彼以兵勢相壓,我第欲以筆舌勝之,此必不得之數也。”“《易》日:‘窮則變,變則通’,蓋不變通,則戰守皆不足恃,而和亦不可久也。”他同意丁日昌提齣的三洋各設大兵輪船6艘,炮艇10艘,共計48艘的建議,更提齣三洋各配置2艘鐵甲艦,閤計裝備6艘鐵甲艦的構想。在討論到人纔培養問題上,他指齣傳統的文武進身之途,考章句弓馬,太蹈虛飾,不是培養人纔之道,若不破此故習,天下危局,終不可支。建議“另開洋務進取一格,以資造就”。[23]
這年年底(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日,即1875年1月12日),20歲的同治皇帝駕崩,懿旨立醇親王之子載湉人繼大統,年號“光緒”。此前三天,朝廷宣布武英殿大學士、直隸總督李鴻章接替10月17日去世的瑞麟,榮膺文華殿大學士,體仁閣大學士文祥改任武英殿大學士,協辦大學士寶望升授體仁閣大學士。清代不設丞相,以大學士為內閣首領。授大學士是極高的榮譽,習稱“拜相”,又以文華殿大學士為首輔。據說是文祥自謂功業不如李鴻章而相讓。[24]李鴻章、文祥、寶望等人的這次職務安排在此非常時期匆匆做齣,其中必有至深之意,涉及到同治去世之後最高政局的發展脈絡,但對海防事業的發展也有推動作用。15日,兩官皇太後再次宣布“垂簾聽政”。同治皇帝在世的時候,對政事就不太留心。親政兩年餘,大事仍由太後做主,日常朝政靠恭親王和軍機處處理,所以龍馭賓天後,各項政務仍然井井有條地執行著。太後垂簾後,即宣布停止園囿工程,褫革慫恿同治帝重修圓明園的內務府大臣貴寶、文锡和引導同治微服冶遊的禦史王慶祺,發遣遇事招搖、營私舞弊的7個太監,使得軍機大臣大受鼓舞,李鴻章進京叩見大行皇帝梓宮時發現,恭王、文祥、寶望、瀋桂芬、李鴻藻“奮興之象,不似春間楚囚相對情景”。恭王還告訴李鴻章,海防討論各摺,數他和瀋葆楨寫得最好。
……
這本書的文字功底紮實,遣詞造句之間透露齣一種老派學者的沉穩與力量。它不像某些通俗曆史讀物那樣追求煽情或嘩眾取寵,而是選擇瞭更為內斂、更具穿透力的錶達方式。很多句子,讀完後需要反復咀嚼纔能體會到其中蘊含的深層含義。這使得閱讀過程本身成為一種智力上的挑戰和享受。它強迫你放慢速度,去品味每一個詞語的選擇,體會作者在構建這一宏大曆史敘事時所付齣的心血。對於追求思想深度和文本品質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次值得投入時間的精品。
評分我發現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那種近乎冷峻的客觀性與深沉的憂患意識之間的微妙平衡。作者似乎在努力剋製情感,隻是冷靜地陳述事實的來龍去脈,但恰恰是這份剋製,讓字裏行間流露齣的對國傢命運的深切關懷更加震撼人心。它沒有簡單地將曆史歸咎於某一個環節的失誤,而是深入挖掘瞭體製的慣性、觀念的滯後以及資源分配的睏境,展現齣一種多維度、係統性的衰敗過程。這種對曆史成因的深刻洞察,使得全書的論證極具說服力,絕非膚淺的道德評判可以比擬。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堪稱一絕,它跳脫瞭傳統編年體的窠臼,轉而采用瞭一種更具主題性的敘事框架。這種處理方式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軍事史變得引人入勝,如同偵探小說般層層剝開迷霧。每當感覺即將陷入對專業術語的疲勞時,作者總能巧妙地通過插入某個關鍵人物的軼事或某個關鍵決策的背景分析來將讀者重新拉迴主綫。這種張弛有度的節奏感,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讓那些晦澀的戰略部署和技術革新,都擁有瞭鮮活的生命力。它成功地搭建起一座橋梁,連接瞭專業曆史研究與普通曆史愛好者的鴻溝。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數次被那種強烈的畫麵感所震撼。作者對於海戰場景的描繪,簡直如同身臨其境,無論是硝煙彌漫的甲闆,還是船體在風浪中搖曳的細節,都描摹得精準到位。這種細膩的感官描寫,極大地增強瞭曆史的現場感,讓讀者能夠清晰地感受到曆史事件的殘酷與緊迫。更重要的是,這種細節的豐富性,絕非為瞭炫技,而是服務於更宏大的主題——即技術與意誌在真實衝突中的較量。它讓我體會到,曆史的走嚮,往往就在這些毫厘之間的差距中被注定瞭。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角度非常獨特,它不僅僅是一部純粹的曆史著作,更像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作者以一種近乎詩意的筆觸,將冰冷的數據和復雜的政治鬥爭,化作瞭一幅幅鮮活的畫麵。我尤其欣賞其中對人物命運的刻畫,那些在時代洪流中掙紮、選擇的個體,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雄心與無奈,都被描繪得淋灕盡緻。讀來讓人深感曆史的厚重,以及個體在宏大敘事下的渺小與偉大。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興衰”二字背後的復雜性,遠不止於簡單的成敗論。那種對曆史細節的執著捕捉,使得整部作品充滿瞭人情味和思想深度,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斷地陷入沉思,反思我們當下的處境。
評分感 覺 還 行。還 不 錯。
評分多讀點好書陶冶情操。
評分作者以現代意識審視曆史,著眼於中外海軍的比較研究,從而對海防與塞防的大討論、海軍發展戰略、晚清和清流政治等問題,都有不少值得注意的觀察與分析。雖然,分析中有時會夾雜一些太現代化的辭句而顯得不夠縝密,但年輕人在對曆史進行反思時所特具的敏感,又常常使人嗟嘆不已。
評分一、戰前風波
評分瞭解北洋艦隊的比讀書!
評分昨晚維多利亞的秘密大秀現場圖來瞭! 鎮壓全場鑲有6500顆寶石200萬美元一身的bra.....奚夢瑤與何穗的翅膀秀..... 100張大圖..
評分作者的行文特點,很能接受。
評分曆史曆史學晚清中國近代史軍事史甲午戰爭甲午薑鳴
評分送貨速度超快,中午下單,晚上送到,而且京東是為數不多的幾個能送上樓的快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