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电磁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邦角 著
图书标签:
  • 电磁学
  • 物理学
  • 大学教材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精品教材
  • 国家重点图书
  • 电磁场理论
  • 高等教育
  • 理工科
  • 基础物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2035265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134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叉学科基础物理教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75
字数:702000
正文语种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电磁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品教材·“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共8章。第1章主要介绍电力和电场的基本概念:主要介绍库仑定律、电场强度和高斯定理,电场中的导体作为静电场的一个应用内容安排在本章。第2章是电势和电场能量:把电势概念放在这一章的主要原因,是电势概念的引进是通过做功和电势能关系,与力学中引进重力势能类似;电容器作为储存电场能量的器件也放在这一章中,而电介质是作为电容器内部的介质而引出概念,同时极化过程也是与电场相互作用的过程,体现的也是能量的概念;作为应用,本章还介绍了介观体系的电学特性及生物和医学中的电现象。第3章主要是电流与电路:从前面的静止电荷到本章的运动电荷,逐渐形成电流的概念以及电路的基本方程;除基尔霍夫定律外,本章还介绍了直流电路的另外一些基本规律;作为应用,本章还介绍了地球的电环境。第4章主要介绍磁力与磁场,从人类对磁现象的认识到磁学基本规律逐渐发现,一直到磁场概念的引进;由于磁现象的特殊性,磁场的高斯定理和安培环路定律都在本章描述,这可以加深学生对运动电荷形成电流、电流形成磁场的理解;本章对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介绍较为详细,此外还专门介绍了天体的磁场与强磁场。第5章主要介绍材料的磁性和磁性材料:本章主要描述材料在磁场中磁化的基本规律,同时介绍了目前最常见的几种磁性材料,对磁场的测量本章也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第6章主要介绍电磁感应和磁场能量:从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到感应线圈,再从感应线圈引出互感与自感概念,再从储能的角度来讨论磁场的能量。第7章主要介绍交流电和电力输送:重点介绍交流电路的复数解法,也介绍交流和直流两种输电方式。第8章是对整个电磁学理论体系的总结和提高:从静态的电场和磁场到随时间变化的电场和磁场,再到麦克斯韦方程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在这章做简单介绍,同时也介绍解静电场的一种特殊方法——电像法;本章还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导出电磁波方程以及电磁学基本规律;对电路中能量的传输过程描述较为详细。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电磁科学的发展以及在近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0.1 电磁科学体系的建立与“场”理论的诞生0.2 电磁科学与电气化0.3 电磁科学与通讯0.4 电磁科学与现代科学与技术第1章 电力与电场1.1 电力起源1.1.1 电现象研究简史1.1.2 摩擦起电1.1.3 物质结构和电荷1.1.4 电荷守恒定律1.2 材料的电性质1.2.1 物质导电性能1.2.2 接触带电和感应带电1.3 库仑定律1.3.1 库仑定律1.3.2 叠加原理1.4 电场强度1.4.1 电场1.4.2 电场强度1.5 高斯定理1.5.1 电场线与电通量1.5.2 高斯定理1.6 静电场中的导体1.6.1 静电平衡1.6.2 静电屏蔽1.6.3 静电的应用和测量第2章 电势与电场能量2.1 电势能2.1.1 静电场做功2.1.2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2.1.3 电势能2.2 电势与电势差2.2.1 电势与电势差2.2.2 等势面2.2.3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2.3 电容与电容器2.3.1 导体的电容2.3.2 电容器的联结2.3.3 超级电容器2.4 介质材料的电学特性2.4.1 电介质材料2.4.2 电介质的极化2.4.3 电介质的基本电学特性2.4.4 低介电常数与高介电常数材料2.4.5 铁电体介质和压电效应2.5 静电场的能量2.5.1 点电荷系统的静电相互作用能2.5.2 带电体的静电能2.5.3 电容器的储能……第3章 电流与电路第4章 磁力与磁场第5章 物质中的磁场与磁性材料第6章 电磁感应与磁场的能量第7章 交流电路域店里输送第8章 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与电磁波

前言/序言

  物理学从17世纪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开始兴起,最初被称为自然哲学,探索的是物质世界普遍而基本的规律,是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19世纪末20世纪初,麦克斯韦创立电磁理论,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波尔、海森堡等人创立量子力学,物理学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在推动其他自然学科发展的同时,也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利用自然的能力。今天,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仍然在众多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突破中、在交叉学科的前沿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大学的物理课程不仅仅是物理知识的学习与掌握,更是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一种基础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这种思维和能力的训练,对学生一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始终坚持“基础宽厚实,专业精新活”的教育传统和培养特色,一直以来都把物理和数学作为最重要的通识课程。非物理专业的本科生在一二年级也要学习基础物理课程,注重在这种数理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意识与科学精神,这也是我校通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结合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叉学科基础物理教程”丛书,将其定位为非物理专业的本科生物理教学用书,力求基本理论严谨、语言生动浅显,使老师好教、学生好学。丛书的特点有:从学生见到的问题入手,引导出科学的思维和实验,再获得基本的规律,重在启发学生的兴趣;注意各块知识的纵向贯通和各门课程的横向联系,避免重复和遗漏,同时与前沿研究相结合,显示学科的发展和开放性;注重培养学生提出新问题、建立模型、解决问题、作合理近似的能力;尽量作好数学与物理的配合,物理上必需的数学内容而数学书上难以安排的部分,则在物理书中予以考虑安排等。  这套丛书的编者队伍汇集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一批老、中、青骨干教师,其中既有经验丰富的国家教学名师,也有年富力强的教学骨干,还有活跃在教学一线的青年教师,他们把自己对物理教学的热爱、感悟和心得都融入教材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从2010年9月立项启动,期间经过编委会多次研讨、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在丛书陆续出版之际,我谨向所有参与教材研讨和编写的同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教材编写工作的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材是学校实践教育理念、达到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好的教材是保证教学质量的第一环节。我们衷心地希望,这套倾注了编者们的心血和汗水的教材,能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并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电磁学》 图书简介 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经典电磁学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概念,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严谨且富有洞察力的电磁学知识体系。全书内容涵盖电静力学、静磁学、电动力学以及电磁波等关键领域,并辅以丰富的实例与应用,力求使读者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更能体会到电磁学在现代科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部分:电静力学 本部分聚焦于静止电荷所产生的电场及其性质。 电荷与库仑定律: 详细介绍了电荷的性质,如电荷的守恒性、量子性以及电荷的两种类型(正电荷与负电荷)。在此基础上,系统讲解了描述两个点电荷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库仑定律,包括其数学表达式、矢量形式以及常量库仑常数的意义。通过对不同电荷分布情况的分析,引导读者理解电场叠加原理。 电场与电场强度: 定义了电场的概念,即电荷所占据空间区域内,能够对其他电荷产生力的性质。引入了电场强度(E)这一描述电场力的矢量物理量,并推导了其定义式。重点分析了点电荷、均匀带电球体、均匀带电直线以及均匀带电平面等典型电荷分布产生的电场分布及其电场强度表达式。 高斯定理及其应用: 深入阐述了高斯定理,这是电静力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理之一。详细解释了电通量的概念,以及高斯定理揭示的电场强度与电荷分布之间的内在联系:任意闭合曲面上的电通量与曲面内包围的总电荷量成正比。通过一系列典型实例,如带电球壳、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带电平板等,展示了高斯定理在简化求解电场强度问题上的强大威力。 电势与电势能: 引入了电势能的概念,描述了电荷在电场中储存的能量。在此基础上,定义了电势(V)作为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电势能,强调了电势是标量,可以简化问题的分析。详细推导了点电荷、均匀带电球体等产生的电势。进一步阐述了电势差(电压)与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即电场强度是电势的负梯度。 导体在静电场中的性质: 详细讨论了导体在静电平衡状态下的独特性质:导体内部的电场强度处处为零,导体表面为等势面,以及导体外表面的电荷分布特点(集中在曲率半径小的地方)。探讨了静电屏蔽现象,并分析了静电感应的过程。 电介质与电容: 介绍了电介质(绝缘体)在电场中的响应,如极化现象(取向极化、形变极化、电子极化)。分析了电介质对电场和电容的影响,特别是介电常数的概念。定义了电容(C)作为衡量导体储存电荷能力的物理量,并通过不同几何形状的导体(平行板电容器、球形电容器、圆柱形电容器)推导了其电容公式。详细讲解了电容器的串联与并联,以及电容器储存的能量。 第二部分:静磁学 本部分着重分析稳恒电流产生的磁场以及磁场对运动电荷和电流的作用。 磁场与磁感应强度: 定义了磁场的概念,是磁性物质或变化的电场所产生的空间区域,能够对运动电荷或磁体施加作用。引入了磁感应强度(B)这一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矢量物理量。 毕奥-萨伐尔定律: 详细介绍了毕奥-萨伐尔定律,用于计算由稳恒电流元在空间某点产生的磁感应强度。通过该定律,可以推导出各种典型电流分布(如直线电流、环形电流、螺线管等)产生的磁场分布。 安培环路定理: 阐述了安培环路定理,这是磁静力学中的重要定理,它揭示了磁感应强度沿任意闭合曲线的线积分与该闭合曲面所包围的总电流之间的关系。与高斯定理在电静力学中的作用类似,安培环路定理在求解具有对称性的电流分布产生的磁场时非常方便。 磁场对运动电荷和电流的作用力: 详细讲解了洛伦兹力,即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分析了洛伦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和大小,以及其对电荷运动轨迹的影响(如匀强磁场中带电粒子的圆周运动)。进一步阐述了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即安培力,并推导了其计算公式。 磁通量与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引入了磁通量的概念,是描述穿过某一曲面的磁场强度的大小。深入讲解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揭示了变化的磁通量会在回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这是电磁感应现象的核心。详细分析了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磁通量变化率的关系,以及感应电流的方向(楞次定律)。 电感与磁场能量: 定义了电感(L)这一描述线圈产生自感效应的物理量,并推导了自感电动势的公式。探讨了互感现象。分析了磁场储存的能量,并给出了磁场能量密度和总能量的计算公式。 第三部分:电动力学 本部分将电静力学和静磁学统一起来,引入了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麦克斯韦方程组(微分形式与积分形式): 介绍了麦克斯韦方程组,这是经典电动力学的基石。详细推导并阐述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四个基本方程,它们分别描述了电场与电荷的关系(高斯定理)、磁场与磁荷关系(磁场无源性)、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以及变化的电场(或电流)产生磁场(安培-麦克斯韦定律)。强调了麦克斯韦方程组的普适性和重要性,统一了电和磁,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位移电流: 详细解释了位移电流的概念,这是麦克斯韦对安培定律的重要修正,它使得变化的电场也能产生磁场,从而在宏观上实现了电场和磁场之间的相互激发。 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 基于麦克斯韦方程组,详细推导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分析了其基本性质:电磁波是横波,电场和磁场相互垂直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电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电磁波具有能量和动量。 电磁波的能量与动量: 探讨了电磁波的能流密度(坡印廷矢量),描述了单位时间内穿过单位面积的能量。分析了电磁波的动量,以及它对物体产生的压力(光压)。 第四部分:电磁波的应用与拓展 本部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拓展了电磁学的学习视野。 电磁波谱: 介绍了不同频率和波长的电磁波,包括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并阐述了它们在通信、医疗、科研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导波与辐射: 简要介绍了电磁波在波导中的传播方式,以及天线等辐射源产生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光学基础: 将电磁波的传播与光的传播联系起来,为后续学习光学打下基础。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概念清晰,推导严谨,逻辑连贯,并通过丰富的图示和物理模型来帮助读者理解抽象的物理概念。同时,书中穿插了大量实例,从宏观的宇宙现象到微观的粒子行为,展示了电磁学在自然界和人类科技中的核心地位。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物理学、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的参考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真正地体现了“精品教材”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做到了极致,更是在教学方法和思想传达上达到了艺术的境界。我一直认为,优秀的教材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并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本《电磁学》正是这样一本教材。作者在讲解过程中,不仅关注了知识的传递,更关注了学生思维的形成。我常常会发现,书中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是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的本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感觉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在积累知识,更是在塑造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深信,能够系统学习并透彻理解这本书的内容,对于任何一个立志在物理学领域有所建树的学生来说,都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内容的深度,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思维方式。我是一名即将步入科研领域的学生,深知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严谨的逻辑思维的重要性。而这本《电磁学》恰恰是培养这些能力的上佳教材。书中每一个推导过程都详尽而严密,没有丝毫的跳跃。作者会清晰地写出每一步的依据,无论是定理、定律还是公理,都力求让读者理解其来龙去脉。这种严谨的态度,让我养成了在解决问题时,先找到根本原因,再一步步进行逻辑推理的习惯。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物理现象的“多角度”解释。同一现象,作者可能会从能量守恒的角度、从场的角度、从积分或微分方程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理解方式,这让我能够从更全面的视角去认识和掌握电磁学。这种开放式的思维,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视野,也让我能够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我“知道”,更是教会我“怎么思考”。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物理学殿堂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我拿到它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翻开第一页,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扑面而来。我是一个对电磁学充满好奇的学生,一直以来都觉得这个领域既迷人又神秘。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非常合理,从最基础的静电场讲起,循序渐进,深入浅出。作者的讲解方式极其细腻,仿佛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将那些抽象的概念一一剖析,用最直观的比喻和最严谨的数学语言来阐释。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一些经典实验的详细介绍,比如法拉第的感应实验,书中不仅还原了实验的步骤,还深入分析了实验背后的原理,让我对电磁现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穿插的许多思考题和例题,都极具启发性,能够引导我主动去探索和发现,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每一次解题的过程,都是一次思维的升华,让我对电磁学的理解更加透彻。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位引路人,带领我在这浩瀚的电磁学海洋中遨游。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学习一种严谨的科学思维方式。这本书的每一个公式,每一个推导,都蕴含着深刻的物理意义,让我不得不佩服前人的智慧。即使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概念,作者也总能找到恰当的角度来解释,让我豁然开朗。我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物理,尤其是对电磁学感兴趣的同学们!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洁而有力,极具专业性,但又不会让人望而生畏。我喜欢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那种严谨而不失温情的笔触。他会在介绍完一个复杂的公式后,不厌其烦地解释这个公式所代表的物理意义,以及它在不同情境下的应用。有时候,他还会分享一些自己对某个概念的独到见解,或者是一些与该概念相关的有趣的物理故事。这些细节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了一种来自作者的真诚和热情,也让我觉得电磁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和理论,而是充满生命力和魅力的学科。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在讲解麦克斯韦方程组时,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去解释方程组的每一个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将其与实验现象紧密联系起来,让我对这个“物理学皇冠上的明珠”有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它更像是一位睿智的导师,在我学习的道路上,给予我方向和启迪。

评分

这本书的参考文献和扩展阅读部分做得非常详尽。我一直相信,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不应该仅仅是内容的呈现,更应该是知识网络的构建。而这本《电磁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在书的最后,作者列举了大量与电磁学相关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论文,并对其中一些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让我了解到,除了本书的内容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电磁学知识领域等待我去探索。每当我遇到某个特别感兴趣的概念,或者想深入了解某个特定方向时,我都会翻阅参考文献,寻找相关的阅读材料。这不仅扩展了我的知识面,也培养了我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的能力。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个“知识平台”,它为我提供了进入更深层次电磁学研究的入口。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冲击,是它在深度和广度上的完美结合。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电磁学教材,但很多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难以满足我深入探究的需求。而这本《电磁学》则恰到好处地平衡了这两者。它在基础概念的讲解上非常扎实,从电荷、电场、电势,到磁场、磁感应强度、安培定律,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了反复的打磨和推敲,确保了概念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数学工具的引入和讲解,比如矢量分析、复变函数等,作者会根据实际需要,在文中清晰地解释这些工具在电磁学中的应用,并给出推导过程,让我不再畏惧这些看起来复杂的数学工具,而是将它们视为解决问题的有力武器。此外,书中对一些前沿的电磁学应用也有所涉及,比如电磁波的传播、电磁场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等,这些内容让我看到了电磁学在现代科技中的巨大潜力,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它的内容丰富程度,足以支撑我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甚至为我今后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深信,只要认真研读这本书,任何一个对电磁学有热情的人,都能在这个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怀念大学时期学习的那些基础物理知识。在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与电磁学相关的理论问题,但很多时候,我发现自己大学时期的知识已经有些模糊不清了。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本《电磁学》,并决定重新拾起。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惊喜是巨大的!它不仅帮我回忆起那些曾经学习过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更成熟、更深刻的视角,重新解读了那些概念。作者在讲解时,常常会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比如在讲解电磁波的传播时,会提及无线通信、雷达等实际应用,这让我感觉自己学习的知识不再是“死知识”,而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活知识”。书中对一些工程中的典型问题也有所涉及,并给出了解题思路和方法,这对于我这样的工程师来说,具有非常直接的指导意义。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充电器”,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物理学的热情,也为我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为它的优秀增色不少。我拿到它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它清晰的字体和合理的行间距,这使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图文并茂的设计更是锦上添花。书中大量的插图,无论是示意图还是实验装置图,都绘制得非常精美且准确,能够直观地帮助我理解那些复杂的物理模型和实验过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重要公式的突出显示,以及对关键概念的加粗和标注,这些细节都体现了编者和作者的用心,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抓住重点,提高效率。而且,这本书的纸张质量也很好,摸起来很有质感,翻阅起来也很顺畅,完全没有廉价感。我常常会带着这本书去图书馆或者咖啡馆学习,它的外观和手感都给我一种享受,让我更愿意沉浸在知识的世界里。一本好的书,不应该仅仅是内容上的优秀,它在形式上的完美呈现,同样能够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而这本《电磁学》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评分

这本书的逻辑结构和语言表达都堪称典范。我一直认为,一本优秀的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思维的引导。而这本《电磁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从静电学的四大基本定律,到电动力学的麦克斯韦方程组,整本书的脉络清晰,层层递进,让我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电磁学的发展历程和内在联系。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智慧和洞察力。他善于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阐释复杂的概念,避免了不必要的术语堆砌,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物理概念的“溯源”式讲解,它会追溯到问题的本质,帮助读者理解为什么会是这样,而不是仅仅告诉你结果。这种讲解方式,让我对电磁学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是什么”,而是上升到了“为什么是这样”。此外,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历史背景的介绍,讲述了电磁学发展过程中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们的探索故事,这让学习过程更加生动有趣,也让我对科学研究的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一种科学精神。

评分

我必须承认,在拿到这本书之前,我对电磁学一直抱有一种敬畏甚至恐惧的心态。它在我心中总是与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概念划等号。然而,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来讲解电磁学,他没有把我们当成一群只会死记硬背的学生,而是真正地站在读者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可能会遇到的困惑和难点。书中很多地方都用到了形象的比喻,比如用“水流”来类比电流,用“势垒”来类比电势,这些生动的类比帮助我将那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具象化,从而更容易理解和记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一些“易混淆”概念的辨析,比如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区别,磁场和磁感应强度的联系与区别等等,作者总是能一针见血地指出它们之间的关键差异,并给出清晰的解释,让我不再迷茫。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电磁学的迷宫中穿行,每一步都走得踏实而自信。它让我发现,原来电磁学也可以如此有趣,如此迷人。

评分

产品很好,运输也很好,没有破损,满意

评分

好书

评分

好书

评分

给儿子买的,还不错。

评分

!!!!!!!!!!!!!!!!!

评分

是正版,彩印的有点小贵

评分

好评

评分

还可以,做参考书不错

评分

东西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