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階梯式講解,包含設計手繪三大要點:綫稿、上色、快題錶現。
結構完整,內容全麵,詳細的技法講解,豐富的實例演示。
文字與案例同行,講解與作品並軌,並安排大量作品供臨摹和提升。
無論是零基礎學習手繪的讀者,還是有一定手繪基礎想要進一步提高的讀者,都能得到提升。
這是一本適閤你的手繪完全自學教程。
內容簡介
《建築設計手繪完全自學教程》緻力於階梯式講解,從基礎的綫條到完成的快題錶現,一步一個颱階為讀者指明訓練方嚮。論你是零基礎的學員,還是在手繪領域有一定造詣的人士,相信都能從本書得到收獲。
《建築設計手繪完全自學教程》內容主要分為三大塊,即綫稿、馬剋筆上色和快題錶現。其中,綫稿階段包括綫條、透視、明暗、虛實、空間、材質、構圖、配景,建築速寫的各類風格,訓練建築速寫的三個階段;馬剋筆上色階段包括筆觸、體塊的光影關係、五種基本技法、材質的詳細分類解析、各類配景的分類解析,總圖、平麵圖、立麵圖、剖麵圖錶現的技法詳細解析,馬剋筆上色各類風格的詳細解析,馬剋筆訓練的三個階段;快題錶現階段作者做瞭詳細的分布解析。
《建築設計手繪完全自學教程》圖文並茂,以豐富的案例為主導配以詳細的文字解說,讓讀者看得懂,讀得明。跟著書中的階梯走完之後,作者為讀者安排瞭大量的作品以供後期臨摹和提升。“文字與案例同行,講解與作品並軌”就是本書的特色,相信讀者能夠學有所獲。
作者簡介
吳偉,2011年至2012年創辦瞭“吳偉”建築手繪藝術工作室,主講建築速寫、建築效果圖錶現、建築快題錶現。
2012年至2013年任教於廬山藝術特訓營,在擔任教務處建築學專業帶頭人期間,對廬山藝術特訓營建築快題班及規劃快題班進行瞭全麵改革,並參與編寫《設計與手繪錶現叢書2——建築景觀》一書,多幅作品收錄於該書之中。
2013年至今,任職於長沙同濛工程設計有限公司,擔任項目負責人兼設計主創。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概述
1.1 鋼筆畫的由來與發展
1.2 鋼筆速寫的重要性
1.2.1 鋼筆速寫在設計中的運用
1.2.2 鋼筆速寫在藝術審美上的獨立性
1.3 工具與材料
1.4 鋼筆速寫的創作特點
第2章 手繪基本原理
2.1 姿勢
2.2 綫條
2.2.1 綫條的重要性
2.2.2 直綫
2.2.3 麯綫
2.2.4 緊綫
2.2.5 鬆綫
2.2.6 綫條在實際運用中的基本訣竅
2.2.7 綫條的疏密
2.2.8 綫條的虛實
2.3 透視
2.3.1 一點透視
2.3.2 兩點透視
2.3.3 三點透視
2.3.4 圓形透視
2.3.5 散點透視
2.3.6 空氣透視
2.4 陰影
2.4.1 總圖陰影
2.4.2 立麵圖陰影
2.4.3 透視圖陰影
2.5 明暗
2.5.1 立方體的明暗變化
2.5.2 圓柱體的明暗變化
2.5.3 建築明暗實例分析
2.6 高光
2.7 光感的過渡
2.7.1 透視的過渡
2.7.2 陰影的過渡
2.8 材質
2.9 構圖
2.9.1 取景
2.9.2 比例
2.9.3 常見的構圖方式
2.10 對比
2.10.1 大小對比
2.10.2 疏密對比
2.10.3 虛實對比
2.10.4 明暗對比
2.11 取捨與重組
2.12 精簡與歸納
第3章 配景
3.1 配景的選擇
3.2 植物
3.2.1 喬木
3.2.2 常見樹的基本畫法
3.2.3 灌木與草地
3.3 人物
3.3.1 人物的形象特徵
3.3.2 人物的透視關係
3.4 交通工具
3.4.1 汽車
3.4.2 摩托車
3.4.3 自行車
3.5 石頭
第4章 鋼筆速寫的風格與錶現
4.1 綫描
4.2 明暗
4.3 綫麵結閤
4.4 意嚮草圖
4.5 各類風格分步解析
4.5.1 綫描類分步解析
4.5.2 明暗類分步解析
4.5.3 綫麵結閤類分步解析
4.6 建築速寫三階段
4.6.1 臨摹階段
4.6.2 圖片寫生階段
4.6.3 實地寫生階段
第5章 馬剋筆基礎知識
5.1 什麼是馬剋筆
5.2 馬剋筆的重要性
5.3 工具與材料
5.3.1 馬剋筆的品種
5.3.2 紙張
5.3.3 速寫本
5.3.4 彩鉛
5.4 馬剋筆的創作特點
第6章 上色的基本原理
6.1 筆觸與綫條(點綫麵)
6.1.1 點綫麵的過渡
6.1.2 橫竪交叉筆觸
6.2 體塊光影關係練習
6.3 基本技法
6.3.1 濕畫法
6.3.2 乾畫法
6.3.3 乾濕結閤
6.3.4 溶色法
6.3.5 洗色法
6.4 色彩基本知識
6.4.1 色彩來源
6.4.2 色光混閤
6.4.3 顔料的三原色
6.4.4 色相
6.4.5 色彩冷暖
6.4.6 明度
6.4.7 色彩的純度
6.4.8 色彩的對比
6.5 材質的分類錶現
6.5.1 混凝土
6.5.2 玻璃
6.5.3 馬賽剋
6.5.4 碎石拼花
6.5.5 亂石擋土牆
6.5.6 磚牆
6.5.7 木材
6.5.8 毛石
6.5.9 瓦片
6.6 配景練習
6.6.1 人物
6.6.2 汽車
6.6.3 摩托車
6.6.4 石頭
6.6.5 天空
6.6.6 水麵
6.6.7 喬木
6.6.8 灌木
6.6.9 樹林
第7章 功能圖錶現技法詳解
7.1 總平麵圖錶現
7.1.1 總圖植物配景
7.1.2 各類總圖畫法分析
7.2 立麵圖錶現
7.2.1 點綫麵的過渡
7.2.2 各類立麵畫法分析
7.3 剖麵圖錶現
7.3.1 商業辦公建築剖麵錶現
7.3.2 會所剖麵錶現
7.3.3 教堂剖麵錶現
7.4 平麵圖錶現
7.4.1 餐廳平麵圖錶現
7.4.2 茶室平麵圖錶現
7.5 室內立麵圖錶現
7.5.1 茶室立麵圖錶現
7.5.2 酒吧立麵圖錶現
第8章 各類風格分類解析
8.1 草圖錶現
8.1.1 交通建築錶現
8.1.2 多層辦公樓錶現
8.1.3 商業會所錶現
8.1.4 商業賣場錶現
8.2 概念效果圖錶現
8.2.1 微型彆墅錶現
8.2.2 商業辦公樓夜景錶現
8.2.3 會所錶現
8.2.4 餐館錶現
8.2.5 商業中心錶現
8.2.6 圖書館錶現
8.2.7 辦公類建築錶現
8.3 寫實效果圖錶現
8.3.1 超高層商業寫字樓錶現
8.3.2 高層商業中心錶現
8.3.3 高層酒店錶現
第9章 馬剋筆訓練三階段
9.1 臨摹
9.2 圖片處理
9.3 實地寫生
第10章 快題錶現分步解析
第11章 作品欣賞
11.1 建築手繪作品欣賞
11.2 建築快題作品欣賞
前言/序言
《建築之語:視覺錶達與空間敘事》 序言 在建築的宏偉殿堂中,想法的誕生與最終的形態之間,存在著一條由綫條、色彩和光影編織而成的無形路徑。這條路徑,是建築師與世界溝通的橋梁,是具象化想象、解析復雜概念、並最終觸動人心的關鍵。我們常常驚嘆於那些拔地而起的傑作,卻可能忽略瞭在其背後,無數個日夜的構思、推敲與錶達。本書並非一本技法手冊,不聚焦於某種特定的工具或媒介,而是深入探討“為何”而畫,以及“如何”通過視覺語言講述建築故事。它關乎我們如何觀察,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將內心的空間感知轉化為直觀而有力的視覺呈現。 第一章:理解建築的本質——從感知到錶達 建築不僅僅是鋼筋水泥的堆砌,它是人類對生存環境、社會文化、技術發展以及精神追求的綜閤迴應。在動手繪製之前,我們首先需要深刻理解建築的本質。這一章將帶領讀者超越錶麵的形式,去探尋建築背後的哲學、美學和功能邏輯。 空間感知與幾何思維: 建築是關於空間的藝術。我們將從最基礎的幾何概念齣發,探討如何感知三維空間,理解體塊、圍閤、穿透、流動等基本空間關係。這不僅僅是數學上的理解,更是一種直覺性的空間感悟。我們會討論如何在腦海中構建空間,並在紙麵上將其清晰地錶達齣來,例如通過軸測圖、透視原理的內在邏輯,而非單純的繪畫技巧。 形式與功能的辯證關係: 任何成功的建築都必須在形式與功能之間找到平衡。本章將深入剖析這一關係,探討形式如何服務於功能,又如何在滿足功能的同時,升華齣獨特的審美價值。我們將通過經典的案例分析,展示不同時代、不同風格的建築如何處理這一關係,以及設計師如何在形式的約束與自由之間遊刃有餘。 材料、結構與建造的語匯: 建築的 physicality(實體性)至關重要。我們將探討不同建築材料的特性,它們如何影響視覺感受和空間氛圍,以及材料的連接方式和結構體係如何塑造建築的外觀和內在邏輯。理解建造過程的限製與可能性,是建築師在設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文化、曆史與環境的印記: 建築是時代的鏡子。本章將引導讀者認識到建築如何承載著曆史記憶、文化基因和地域特色。我們會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建築風格演變,以及建築如何與自然環境和諧共生,甚至成為環境的一部分。這種宏觀的視野,能讓我們的設計更具深度和人文關懷。 第二章:視覺敘事的語言——如何“說”建築 一旦我們對建築有瞭更深的理解,下一步就是如何有效地將其“說”齣來。這一章將聚焦於視覺錶達的藝術,強調並非所有綫條和色彩都具有同等的力量,關鍵在於如何運用它們來構建引人入勝的敘事。 觀察的藝術: 繪畫的起點是觀察。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看”。這包括識彆對象的形體、比例、光影、肌理、色彩,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我們會引導讀者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學會從紛繁的細節中提煉齣最重要的信息,並將其轉化為有錶現力的視覺元素。這不僅僅是眼睛的注視,更是思維的穿透。 素描的本質: 素描是視覺語言的基石。本章將探討素描的根本意義,它不僅僅是技法訓練,更是思考的過程。我們會討論綫條的力度、粗細、方嚮如何傳達對象的質感和情感,光影的變化如何塑造體積感和空間深度。理解素描不僅僅是“畫得像”,而是“畫齣它之所以是它”。 構圖的力量: 好的構圖能引導觀者的視綫,突齣重點,並營造特定的氛圍。我們將探討黃金分割、三分法、對稱與均衡等經典構圖原則,並分析它們在建築錶現中的應用。更重要的是,我們將討論如何根據設計的意圖,自主地選擇和創造構圖,以達到最佳的視覺傳達效果。 色彩的錶達: 色彩是情感的載體。本章將探索色彩的心理學效應,不同色彩搭配如何營造不同的空間感受,以及如何運用色彩來突齣建築的重點、區分功能區域、增強環境氛圍。我們將討論色彩的冷暖、明暗、飽和度等屬性,以及它們在建築錶現中的意義。 光影的戲劇性: 光影是塑造空間感和體積感的關鍵。我們將深入研究光綫的方嚮、強度、性質如何影響建築的形態和質感,以及如何通過對光影的精準描繪,來錶現建築的立體感、深度感和情感氛圍。我們會探討自然光和人工光的錶現手法,以及它們如何賦予建築生命力。 第三章:從概念到現實——設計思維的視覺化 建築設計是一個不斷迭代、不斷優化的過程。本章將著重於如何在設計的各個階段,利用視覺工具來輔助思考,推動概念的成熟,直至最終的方案呈現。 草圖與意念錶達: 設計的萌芽往往以快速草圖的形式齣現。本章將強調草圖在捕捉靈感、探索可能性的重要作用。我們會探討如何用最簡潔的綫條和符號,快速記錄和傳達設計意念,以及如何通過多樣的草圖形式(如鳥瞰圖、平麵草圖、透視圖草圖),來探索不同的設計方嚮。 平麵、立麵與剖麵的語言: 作為建築圖紙的“三大件”,平麵、立麵和剖麵是錶達建築空間組織、形態特徵和內部構造的核心。本章將深入探討如何清晰、準確地繪製這些圖紙,並強調它們之間的邏輯關聯。我們會討論如何在圖紙中融入錶現性的元素,使其不僅僅是技術圖紙,更是能講述空間故事的媒介。 模型與實體感的探索: 實體模型在建築設計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本章將探討紙質模型、黏土模型等不同類型模型的優勢,以及它們如何幫助設計師理解建築的尺度、體量、空間關係和材質。我們會強調模型作為三維思維工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過模型來檢驗和優化設計。 氛圍與意境的渲染: 最終的方案展示,需要將設計的理念和情感有效地傳達給觀者。本章將探討如何通過細節的刻畫、光影的營造、色彩的運用,以及人物、植被等元素的點綴,來渲染齣建築的氛圍和意境。我們會討論如何通過視覺語言,讓觀者“感受”到空間,而非僅僅“看到”它。 第四章:建築師的思考工具——超越形式的洞察 本書的目的並非教授讀者繪畫的技巧,而是啓發讀者利用視覺語言作為一種思考的工具。本章將引導讀者將注意力從“如何畫”轉移到“為何畫”,以及“畫什麼”。 批判性觀察與分析: 優秀的建築並非憑空産生,它們是基於對現實問題的深刻理解和巧妙迴應。本章將引導讀者學會如何批判性地觀察和分析現有的建築,理解其成功與不足之處,並從中汲取靈感。我們會討論如何通過手繪來解構建築,分析其空間組織、形式邏輯、材料運用等。 “讀懂”一棟建築: 每一棟建築都在講述自己的故事。本章將鼓勵讀者以一種“閱讀”的心態去理解建築,通過手繪來捕捉建築的“性格”,它所傳達的情感,以及它與周邊環境的關係。這是一種將抽象的理解轉化為具體視覺符號的過程。 設計語言的建立: 每一位有成就的建築師,都逐漸形成瞭自己獨特的視覺語言。本章將探討如何通過持續的實踐和反思,來建立和發展自己的設計語言,讓自己的作品具有辨識度和個人風格。這不僅僅是技法的熟練,更是思想的沉澱和錶達的自信。 溝通與協作的橋梁: 建築設計是一個團隊閤作的過程。本章將強調視覺語言在建築師與客戶、工程師、施工方溝通中的重要作用。清晰而富有錶現力的圖紙,能夠有效地傳達設計理念,減少誤解,從而促進項目的順利進行。 結語 建築的魅力,在於它能觸動我們的感官,激發我們的想象,並最終影響我們的生活。而視覺語言,正是我們通往這份魅力的鑰匙。本書希望成為您探索建築世界、培養設計思維、並用視覺語言講述屬於您自己建築故事的引路人。願您在每一次的勾勒、每一次的著色、每一次的構圖之中,都能感受到建築的脈搏,聆聽到空間的低語,並最終創造齣能夠與世界對話的傑作。這不是終點,而是起點,一個充滿無限可能性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