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工程施工實用技術要點及實例

建築工程施工實用技術要點及實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君 編
圖書標籤:
  • 建築工程
  • 施工技術
  • 實用指南
  • 工程實例
  • 建築施工
  • 工程管理
  • 質量控製
  • 安全施工
  • 技術要點
  • 現場操作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9787512361546
版次:1
商品編碼:11568597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11-01
頁數:460
字數:707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建築工程施工實用技術要點及實例》根據國傢現行技術發展政策和技術進步的要求,結閤近幾年來建築施工中存在的工程技術問題,有針對性地總結建築施工技術、施工工藝及技術管理等方麵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寫,不僅體現瞭當前施工技術的應用情況,而且展現瞭工程建設施工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

本書分為10章,主要介紹瞭與建築施工工藝技術有關的地基與基礎技術 、混凝土技術、鋼筋及預應力技術、模闆及腳手架技術、鋼結構技術、機電安裝工程技術、綠色施工技術、防水技術、抗震加固與檢測技術、信息化應用技術等。

本書可作為全國建築企業、施工企業和各相關單位等從事建築施工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作業人員和相關人員等的施工現場技術實用工具書,也可作為建築類職業技能培訓輔助教材。



目錄

目錄

前言




緒論1



第一章地基與基礎技術7

第一節灌注樁後注漿技術13

第二節長螺鏇鑽孔壓灌樁技術17

第三節水泥粉煤灰碎石樁(CFG樁)復閤地基技術22

第四節真空預壓法加固軟土地基技術27

第五節土工閤成材料應用技術30

第六節復閤土釘牆支護技術35

第七節型鋼水泥土復閤攪拌樁支護結構技術38

第八節工具式組閤內支撐技術46

第九節逆作法施工技術55

第十節爆破擠淤法技術63

第十一節高邊坡防護技術70

第十二節非開挖埋管技術73

第十三節大斷麵矩形地下通道掘進施工技術76

第十四節復雜盾構法施工技術77

第十五節智能化氣壓沉箱施工技術88

第十六節雙聚能預裂與光麵爆破綜閤技術90



第二章混凝土技術92

第一節高耐久性混凝土92

第二節高強高性能混凝土96

第三節自密實混凝土技術100

第四節輕骨料混凝土103

第五節縴維混凝土107

第六節混凝土裂縫控製技術112

第七節超高泵送混凝土技術114

第八節預製混凝土裝配整體式結構施工技術117


第三章鋼筋及預應力技術123

第一節高強鋼筋應用技術124

第二節鋼筋焊接網應用技術127

第三節大直徑鋼筋直螺紋連接技術129

第四節無粘結預應力技術133

第五節有粘結預應力技術140

第六節索結構預應力施工技術144

第七節建築用成型鋼筋製品加工與配送146

第八節鋼筋機械錨固技術152


第四章模闆及腳手架技術159

第一節清水混凝土模闆技術160

第二節鋼(鋁)框膠閤闆模闆技術164

第三節塑料模闆技術165

第四節組拼式大模闆技術172

第五節早拆模闆施工技術177

第六節液壓爬升模闆技術180

第七節大噸位長行程油缸整體頂升模闆技術186

第八節貯倉筒壁滑模托帶倉頂空間鋼結構整體安裝施工技術190

第九節插接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191

第十節盤銷式鋼管腳手架及支撐架技術192

第十一節附著升降腳手架技術193

第十二節電動橋式腳手架技術208

第十三節預製箱梁模闆技術212

第十四節掛籃懸臂施工技術217

第十五節隧道模闆颱車技術229

第十六節移動模架造橋技術234


第五章鋼結構技術238

第一節深化設計技術239

第二節厚鋼闆焊接技術247

第三節大型鋼結構滑移安裝施工技術251

第四節鋼結構與大型設備計算機控製整體頂升與提升安裝施工技術262

第五節鋼與混凝土組閤結構技術262

第六節住宅鋼結構技術268

第七節高強度鋼材應用技術271

第八節大型復雜膜結構施工技術274

第九節模塊式鋼結構框架組裝、吊裝技術279



第六章機電安裝工程技術285

第一節管綫綜閤布置技術285

第二節金屬矩形風管薄鋼闆法蘭連接技術288

第三節變風量空調係統技術294

第四節非金屬復閤闆風管施工技術301

第五節大管道閉式循環衝洗技術311

第六節薄壁金屬管道新型連接方式312

第七節管道工廠化預製技術313

第八節超高層高壓垂吊式電纜敷設技術320

第九節預分支電纜施工技術321

第十節電纜穿刺綫夾施工技術323

第十一節大型儲罐施工技術325



第七章綠色施工技術335

第一節基坑施工封閉降水技術335

第二節施工過程水迴收利用技術337

第三節預拌砂漿技術341

第四節外牆體自保溫體係施工技術343

第五節粘貼保溫闆外保溫係統施工技術346

第六節現澆混凝土外牆外保溫施工技術352

第七節硬泡聚氨酯噴塗保溫施工技術357

第八節工業廢渣及(空心)砌塊應用技術365

第九節鋁閤金窗斷橋技術366

第十節太陽能與建築一體化應用技術368

第十一節供熱計量技術369

第十二節建築外遮陽技術369

第十三節植生混凝土370

第十四節透水混凝土370



第八章防水技術372

第一節防水捲材機械固定施工技術373

第二節地下工程預鋪反粘防水技術382

第三節預備注漿係統施工技術387

第四節遇水膨脹止水膠施工技術388

第五節丙烯酸鹽灌漿液混凝土裂隙滲漏治理及地基基礎防滲施工技術390

第六節聚乙烯丙綸防水捲材與非固化型防水粘結料復閤防水施工技術392

第七節聚氨酯防水塗料施工技術394

第九章抗震、加固與檢測技術400

第一節消能減震技術401

第二節建築隔震技術403

第三節混凝土結構粘貼碳縴維、粘鋼和外包鋼加固技術410

第四節鋼絞綫網片聚閤物砂漿加固技術411

第五節結構無損拆除與整體移位技術414

第六節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拆除技術418

第七節深基坑施工監測技術420

第八節結構安全性監測(控)技術428

第九節開挖爆破監測技術429

第十節隧道變形遠程自動監測係統429

第十一節一機多天綫GPS變形檢測技術431



第十章信息化應用技術432

第一節虛擬仿真施工技術432

第二節高精度自動測量控製技術434

第三節施工現場遠程監控管理及工程遠程驗收技術435

第四節工程量自動計算技術441

第五節工程項目管理信息化實施集成應用及基礎信息規範分類編碼技術442

第六節建設工程資源計劃管理技術443

第七節項目多方協同管理信息化技術444

第八節塔式起重機安全監控管理係統應用技術445



參考文獻451

前言/序言

前言


建築工程施工實用技術是施工企業市場競爭的核心手段。從施工企業角度來看,工程項目管理的目標是在節約成本的前提下按照閤同約定的工期、質量等要求將工程項目交付業主使用,在實施過程中,項目部必須通過對內部生産要素和外部要素的綜閤管理來確保目標的實現。這些要素的綜閤管理包括項目資金管理、項目閤同管理、項目技術管理、項目信息管理、項目人力管理、項目材料管理等。所有的管理成效都通過工程項目的進度、質量、成本控製結果,即工程項目管理目標來體現。施工技術貫穿工程項目實施的全過程(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竣工後階段):從內容來看,技術水平的高低與項目其他方麵管理內容相互銜接、相輔相成,為工程項目管理的順利實施而服務,是實現項目管理目標的重要手段之一。施工技術是從技術保證角度實現對工期、成本的有效控製:從前期施工準備階段的原始資料調查分析,編製閤理、可行的施工組織設計,全麵的圖紙會審等環節,到項目施工過程中的編製及實施閤理的施工方案、為減少返工和返修損失對施工過程及過程産品而進行動態控製、閤理的工程變更、進行四新技術應用等環節,都是以降低成本、加快進度為中心來進行技術組織管理。沒有技術依托的施工組織過程不可想象。特彆在施工條件睏難、環境差、結構復雜、技術難度大、工期緊的工程施工中,所選擇的施工技術方法、技術手段是否經過經濟技術分析、是否進行優化等,對其施工進度、工程成本控製更是起關鍵作用。良好的技術方法和技術手段能促進項目管理目標的實現,低劣的技術方法和技術手段將使整個項目管理混亂,嚴重時引起項目的進度、質量、成本控製失控,最後導緻工期、經濟方麵的損失。因此,必須將項目技術方法、技術手段與項目管理中的質量管理、安全管理、資金管理、閤同管理等其他方麵同等重視,相互配閤協調,纔可能實現優化的項目管理過程。

管理作為永恒的話題,是關係企業成敗興衰的關鍵。要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提高經濟效益,必須抓管理這個關鍵。而技術管理則是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技術管理,纔能保證施工技術手段的正常發揮和施工過程的正常進行,從而保證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勞動生産率。通過技術管理,可以逐步改變施工企業的生産和管理麵貌,改變施工企業的形象,提高競爭能力。建築業管理者必須對技術管理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

本書根據國傢現行技術發展政策和技術進步的要求,結閤近幾年來建築施工中存在的工程技術問題,有針對性地總結建築施工技術、施工工藝及技術管理等方麵經驗的基礎上進行編寫,不僅體現瞭當前施工技術的應用情況,而且展現瞭工程建設施工技術的發展趨勢,是一本施工技術方麵的實用工具書。

本書分為10章,主要介紹瞭與建築施工工藝技術有關的地基與基礎技術 、混凝土技術、鋼筋及預應力技術、模闆及腳手架技術、鋼結構技術、機電安裝工程技術、綠色施工技術、防水技術、抗震加固與檢測技術、信息化應用技術等。本書可作為全國建築企業、施工企業和各相關單位等從事建築施工的技術人員、作業人員、管理人員和相關人員等的工具書,也可作為建築類職業技能培訓輔助教材。

    由於本書作者的水平有限,請廣大讀者提齣寶貴建議,以便及時更改、修正。



編者
《橋梁工程設計理論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係統闡述橋梁工程設計理論,並結閤豐富工程實踐案例的力作。全書旨在為橋梁工程師、在校學生以及相關領域的科研人員提供一個全麵、深入的學習平颱,幫助讀者掌握橋梁設計的基本原理,理解復雜的工程問題,並能靈活運用各種設計方法和技術解決實際工程中的挑戰。 第一章 橋梁工程概論 本章首先追溯橋梁工程的曆史演變,從古代簡易的木梁橋、石拱橋,到近代鋼結構橋梁、混凝土橋梁,再到當今的斜拉橋、懸索橋等,展現瞭橋梁技術發展的脈絡。接著,詳細闡述瞭橋梁在交通運輸、城市發展、經濟建設以及軍事國防等方麵的重要作用和意義。在此基礎上,本書介紹瞭橋梁工程的基本組成部分,包括橋梁上部結構(橋麵闆、梁、拱、桁架、索等)、下部結構(橋墩、橋颱、基礎)以及附屬結構(支座、伸縮縫、排水係統等)。最後,對不同類型橋梁(如梁橋、拱橋、斜拉橋、懸索橋、組閤橋梁等)的特點、適用範圍及其技術發展趨勢進行瞭概述,為後續章節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第二章 橋梁荷載與結構分析 理解橋梁所承受的各種荷載是進行橋梁設計的首要環節。本章係統地介紹瞭橋梁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類荷載,包括恒載(結構自重、鋪裝層重量等)、活載(車輛荷載、人群荷載、風荷載、地震荷載、溫度變化引起的熱脹冷縮荷載、水流衝擊荷載、船舶撞擊荷載等)。詳細講解瞭這些荷載的取值方法、組閤原則以及在不同設計規範中的體現。 在荷載分析的基礎上,本章深入探討瞭橋梁結構的分析方法。首先介紹瞭經典的結構力學理論,如虛功原理、位移法、荷載法等,並闡述瞭這些理論在橋梁結構分析中的應用。隨後,重點講解瞭現代結構分析的強大工具——有限元方法(FEM)。詳細介紹瞭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單元選擇、節點編號、邊界條件施加以及荷載施加等過程。通過實例演示,展示瞭如何利用有限元軟件(如ANSYS, SAP2000等)進行橋梁結構的靜力分析、動力分析(包括模態分析、響應譜分析、時程分析等)以及非綫性分析。特彆強調瞭在進行結構分析時,需要考慮的各種材料特性,如鋼材、混凝土、復閤材料等的力學性能、應力-應變關係以及在不同環境條件下的變化。 第三章 橋梁材料的選用與性能 材料是構成橋梁的基石,其性能直接影響著橋梁的安全、耐久性和經濟性。本章詳細介紹瞭橋梁工程中常用的各種結構材料,包括: 混凝土及其鋼筋混凝土: 深入探討瞭普通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縴維增強混凝土等的組成、配閤比設計、性能測試(強度、耐久性、抗凍性、抗滲性等)以及在橋梁結構中的應用。重點講解瞭鋼筋混凝土的設計原理,包括配筋計算、受力分析、抗剪、抗彎、抗扭等設計方法。 鋼材: 介紹瞭不同種類鋼材(如普通碳素鋼、高強度鋼、耐候鋼等)的力學性能、焊接性能、防腐蝕處理要求以及在鋼梁、鋼桁架、斜拉索、懸索等結構中的應用。 預應力混凝土: 詳細闡述瞭預應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包括預應力鋼筋的張拉技術(錨固、應力損失計算)、預應力混凝土梁、闆的設計與計算方法,以及其在提高橋梁跨度和承載能力方麵的優勢。 新型及復閤材料: 介紹瞭近年來在橋梁工程中得到應用的先進材料,如玻璃縴維增強聚閤物(GFRP)、碳縴維增強聚閤物(CFRP)復閤材料在橋梁加固、部分構件替代中的應用,以及再生材料在橋梁建設中的潛力。 本章還強調瞭材料的耐久性問題,包括材料在自然環境(溫度、濕度、化學腐蝕、凍融循環等)和荷載作用下的老化機理,以及如何通過材料選擇、保護措施和設計細節來提高橋梁的長期使用壽命。 第四章 橋梁上部結構設計 橋梁的上部結構是承擔和傳遞荷載的主要構件,其形式多樣,設計復雜。本章將係統介紹幾種常見的橋梁上部結構設計: 梁橋: 重點講解瞭梁橋的設計原理,包括實心梁、空心梁、箱梁等不同截麵形式的設計。詳細闡述瞭簡支梁、連續梁、懸臂梁等不同受力體係的設計計算,包括彎矩、剪力、撓度、裂縫寬度等控製。 拱橋: 深入分析瞭拱橋的受力機理,講解瞭不同類型的拱橋(如實心拱、薄壁拱、鋼管混凝土拱等)的設計方法,包括拱圈的內力計算、矢高選擇、支承條件等。 斜拉橋: 詳細介紹瞭斜拉橋的結構體係、受力特點以及設計要點。包括主梁、主塔、拉索的內力分析與設計,斜拉索的布置形式、張拉控製以及動力特性分析。 懸索橋: 闡述瞭懸索橋的基本原理,包括主纜、吊杆、主梁等構件的設計與計算,特彆強調瞭懸索橋的風振穩定性分析與設計。 組閤結構橋梁: 介紹瞭鋼-混凝土組閤梁、鋼-混凝土組閤拱等組閤結構的設計理念和計算方法,以及其在實現大跨度、提高經濟性方麵的優勢。 在各種上部結構的設計中,本章都會結閤具體的工程案例,展示詳細的設計流程、計算步驟以及可能遇到的技術難點和解決方案。 第五章 橋梁下部結構與基礎設計 下部結構和基礎是橋梁的重要支撐體係,其設計直接關係到橋梁的整體穩定性和安全性。本章對此進行瞭詳盡的闡述: 橋墩與橋颱: 介紹瞭不同類型橋墩(如實體墩、薄壁墩、柱式墩、V形墩、T形墩等)和橋颱(如搭闆式、肋牆式、整體式等)的設計原則、構造要求和內力計算。重點闡述瞭其在承受上部結構荷載、抵抗水平力(風、地震、水流等)以及提供支承方麵的作用。 基礎類型與選擇: 係統介紹瞭橋梁工程中常用的基礎類型,包括淺基礎(如擴大基礎、聯閤基礎)和深基礎(如樁基礎、沉井基礎)。詳細講解瞭不同類型基礎的適用條件、承載能力分析、設計計算方法以及施工工藝。 樁基礎設計: 重點闡述瞭樁基礎的設計要點,包括樁的布置、樁徑、樁長、承颱設計以及樁的竪嚮、水平嚮承載力計算,並考慮瞭樁土相互作用和動力反應。 沉井基礎: 詳細介紹瞭沉井的下沉原理、施工技術、封底設計以及在特殊地質條件下的應用。 地基處理: 探討瞭在不良地質條件下,對地基進行加固和處理的各種技術,如換填、強夯、排水固結、注漿、樁錨支護等。 本章結閤大量工程實例,說明瞭如何根據地質勘察成果、橋梁荷載以及經濟性要求,選擇最閤適的基礎形式,並進行精確的設計計算。 第六章 橋梁連接構造與附屬設備 橋梁的連接構造和附屬設備對於保證橋梁的功能實現、結構安全和運營維護至關重要。本章對此進行瞭全麵介紹: 支座設計: 詳細介紹瞭橋梁支座的類型(如闆式橡膠支座、盆式支座、球形支座、減震支座等)及其工作原理。闡述瞭支座的選型原則、承載力計算、位移量計算以及安裝要求。 伸縮縫設計: 講解瞭伸縮縫的設置目的、類型(如對接式、模數式、梳齒闆式等)以及設計要點。重點介紹瞭伸縮縫的寬度計算、材料選擇、排水處理以及防水要求。 橋麵排水係統: 闡述瞭橋麵排水係統的重要性,介紹瞭雨水鬥、排水槽、排水管等構件的設計和布置原則,以確保橋麵排水暢通,防止水蝕和凍融破壞。 欄杆與防撞設施: 介紹瞭橋梁欄杆的安全要求、設計形式以及材料選用。闡述瞭設置防撞設施(如護欄、防撞墩)的目的、類型和設計標準,以保障行車和行人安全。 照明與監控: 介紹瞭橋梁照明係統的設計原則、燈具選擇以及布置方式。闡述瞭橋梁監控係統的作用,包括結構健康監測、交通監測等。 本章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展示瞭各種連接構造和附屬設備的具體形式、安裝方法以及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情況。 第七章 橋梁施工技術與質量控製 再先進的設計也需要可靠的施工來實現。本章將聚焦於橋梁工程的施工技術與質量控製: 施工方案編製: 闡述瞭編製詳細、科學的施工組織設計的重要性,包括施工進度計劃、資源配置、安全技術措施、應急預案等。 基礎施工技術: 詳細介紹瞭樁基施工(如鑽孔灌注樁、打入樁)、沉井下沉、圍堰施工等關鍵基礎施工技術,並強調瞭施工過程中的監測和質量控製。 上部結構施工技術: 針對不同類型的橋梁,詳細介紹瞭其上部結構的主要施工方法,如現澆混凝土梁的支架現澆、預製混凝土梁的架設、鋼梁的吊裝焊接、斜拉橋和懸索橋的索體施工等。 模闆與支架技術: 強調瞭模闆和支架在混凝土結構施工中的重要作用,介紹瞭不同類型模闆(如木模闆、鋼模闆、組閤模闆)和支架(如碗扣式、盤扣式)的選用、設計與搭設要求。 混凝土施工: 詳細講解瞭混凝土的拌閤、運輸、澆築、振搗、養護等全過程的施工技術,以及如何保證混凝土的密實性、強度和耐久性。 鋼結構施工: 介紹瞭鋼結構構件的預製、運輸、吊裝、焊接、防腐蝕處理等工藝,並強調瞭焊接質量控製和精度要求。 預應力施工: 詳細講解瞭預應力張拉、錨固、灌漿等關鍵工序的施工技術,以及如何準確控製預應力值。 質量控製與檢測: 闡述瞭貫穿於整個施工過程的質量控製體係,包括原材料檢驗、過程控製、成品檢測等。詳細介紹瞭橋梁施工中常用的檢測方法,如混凝土強度檢測、鋼筋檢測、無損檢測(UT, RT, MT, PT)、樁基檢測(低應變、高應變)等。 安全生産管理: 強調瞭橋梁施工中的安全生産的重要性,介紹瞭高處作業、起重吊裝、臨時用電、危險源辨識與控製等安全技術措施。 本章通過大量現場施工圖片和實例分析,生動地展示瞭橋梁工程施工的技術挑戰和質量保障措施。 第八章 橋梁檢測、評估與加固 橋梁建成後,其安全性和耐久性需要持續的關注。本章圍繞橋梁的檢測、評估與加固展開: 橋梁健康監測: 介紹瞭橋梁健康監測係統的組成、監測內容(位移、應力、應變、振動、溫度等)以及數據分析方法,旨在早期發現橋梁病害,預測潛在風險。 橋梁定期檢測: 闡述瞭橋梁定期檢測的程序、方法和內容,包括外觀檢查、荷載試驗、內部檢查等,以評估橋梁的當前狀態。 橋梁性能評估: 介紹瞭如何基於檢測結果,對橋梁的承載能力、耐久性、安全性進行綜閤評估,並給齣評估等級。 常見橋梁病害及其成因: 詳細分析瞭橋梁結構中常見的病害,如裂縫、變形、酥鬆、腐蝕、材料老化等,並深入探討瞭其發生的原因,包括設計缺陷、施工問題、環境因素、超載作用等。 橋梁加固技術: 詳細介紹瞭各種橋梁加固技術,包括: 結構增強: 如粘貼碳縴維、鋼闆加固,增加截麵尺寸,設置外加預應力等。 病害修復: 如裂縫修補、混凝土鑿除重修、防腐蝕處理、更換支座等。 減隔震技術: 如設置隔震支座、阻尼器等,以提高橋梁抗震性能。 加固方案設計與施工: 講解瞭如何根據橋梁病害和評估結果,製定閤理的加固方案,並介紹瞭加固工程的施工要點和質量控製。 本章結閤實際案例,展示瞭如何通過科學的檢測和評估,製定有效的加固措施,延長橋梁的使用壽命,保障交通安全。 第九章 橋梁工程發展趨勢與前沿技術 本章展望瞭橋梁工程的未來發展方嚮,並介紹瞭當前的一些前沿技術: 智能化與信息化: 探討瞭 BIM(建築信息模型)技術在橋梁設計、施工、運維全生命周期中的應用,以及物聯網(IoT)、大數據、人工智能(AI)在橋梁監控、預測性維護、智能化管理方麵的潛力。 綠色化與可持續發展: 介紹瞭橋梁設計與施工中采用環保材料、節能技術、減少碳排放等綠色理念,以及模塊化、預製化施工在提高效率、降低能耗方麵的優勢。 新型結構體係與材料: 展望瞭空間結構、索網結構、以及更先進的復閤材料、智能材料在未來橋梁設計中的應用前景。 極端環境下的橋梁建設: 探討瞭在高原、高寒、深海、強震等極端環境下建設橋梁的技術挑戰和解決方案。 橋梁與城市融閤: 討論瞭橋梁作為城市景觀的一部分,如何與城市空間、生態環境更好地融閤,以及多功能橋梁(如集交通、商業、旅遊於一體)的設計理念。 本書的每一章節都力求理論與實踐相結閤,通過豐富的工程實例、詳細的計算圖錶和清晰的流程解析,幫助讀者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從而在橋梁工程領域取得更深入的理解和更大的成就。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建築工程的愛好者,雖然沒有從事相關職業,但我對這個行業一直懷有濃厚的興趣。我喜歡瞭解建築是如何從圖紙變成現實的,也喜歡探究其中蘊含的各種技術和智慧。 這本書,就像一本建築工程的百科全書,讓我大開眼界。我尤其被書中關於建築結構施工的介紹所吸引。它詳細講解瞭不同結構形式的施工工藝,比如磚混結構、框架結構、鋼結構等,以及它們的優缺點。我瞭解到,每一個結構的背後,都凝聚著無數的科學計算和精湛的工藝。書中還通過大量的圖片和圖錶,展示瞭不同構件的連接方式、施工順序,以及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這讓我對建築物的骨架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建築工人的辛勤付齣充滿瞭敬意。

評分

我是一名普通的建築工人,在工地摸爬滾打瞭十幾年,對於施工流程和技術要點,也算是瞭如指掌。但我總覺得,自己的知識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層麵。很多時候,我們按照經驗做事,但對於為什麼這樣做,這樣做的好處在哪裏,以及這樣做可能存在的風險,並沒有深入的理解。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對我來說非常親切。它沒有那些高深的專業術語,而是用最樸實、最接地氣的語言,將一個個技術要點講清楚、講透徹。我尤其喜歡它關於安全施工的章節。以前,安全意識更多的是靠領導的強調和日常的提醒,但這本書從技術層麵,詳細分析瞭各種施工環節中存在的安全隱患,以及如何通過規範的操作來規避風險。比如,在進行高處作業時,它會詳細講解安全帶的正確佩戴方式、安全網的設置要求,以及腳手架的搭設規範。這些內容,讓我覺得非常實用,也讓我對安全生産有瞭更深刻的認識,知道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傷害。

評分

我是一名建築工程項目的甲方代錶,我的工作職責是確保工程項目的質量、進度和成本都符閤閤同要求。在項目推進過程中,我常常需要與施工單位進行溝通和協調,瞭解項目的進展情況,並對施工過程中的一些技術問題進行判斷。 這本書的實用性,對我來說價值巨大。它用非常清晰的邏輯,將建築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進行瞭梳理,並且用大量詳實的案例,展示瞭不同技術要點的應用和效果。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工程質量控製的部分。它詳細闡述瞭混凝土工程、鋼筋工程、砌體工程等各個主要分項工程的質量驗收標準,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檢測手段來保證工程質量。而且,它還列舉瞭許多工程質量事故的案例,並深入分析瞭事故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通過改進施工技術來避免類似問題的發生。這讓我能夠更準確地評估施工單位的工程質量管理水平,並能及時發現和糾正施工過程中可能齣現的質量隱患,從而更好地保障甲方的利益。

評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建築工程專業的學生,平時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很多時候感覺比較抽象,缺乏實際的感性認識。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我接觸到瞭這本書。這本書的內容,完全顛覆瞭我對教材的刻闆印象。它用非常生動、直觀的方式,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具象化。 書中關於鋼筋工程的介紹,對我來說尤其具有啓發性。我之前隻知道鋼筋需要綁紮,需要搭接,但具體怎麼綁紮,搭接的長度如何確定,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的放置順序等等,都感到迷茫。這本書不僅詳細講解瞭鋼筋的綁紮工藝,還配有大量的圖示,清晰地展示瞭不同受力部位鋼筋的綁紮方法。更重要的是,它還引入瞭鋼筋工程中常見的錯誤做法,比如鋼筋保護層不足、搭接長度不夠、綁紮鬆動等,並分析瞭這些錯誤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這讓我深刻認識到,鋼筋工程的每一個細節都關乎工程的結構安全,是絲毫馬虎不得的。

評分

我是一名在工程谘詢公司工作的技術顧問,我的主要工作是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工程技術谘詢服務。在工作中,我常常需要處理各種復雜的工程技術問題,並為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這本書的內容,給我提供瞭非常寶貴的參考。它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將復雜的施工技術與實際應用相結閤,提供瞭大量具有參考價值的案例。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施工技術方案編製的部分。它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工程的特點,編製齣切實可行的施工技術方案,包括施工工藝的選擇、施工設備的配置、施工人員的組織等。而且,它還強調瞭技術方案的優化和改進,以及如何通過技術交底來確保施工人員能夠準確理解和執行方案。這對於我為客戶提供高水平的工程谘詢服務,起到瞭重要的支撐作用。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建築工程施工實用技術要點及實例》,光是聽名字就讓人感覺到一股紮實、接地氣的實用主義風格。我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它應該會成為我案頭必備的參考資料。翻開書頁,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直觀的圖例和清晰的流程圖,這對於我這種喜歡“眼見為實”的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我一直覺得,理論知識固然重要,但脫離瞭實際操作的理論,就像空中樓閣。這本書似乎恰恰抓住瞭這個痛點,它不光給你講“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告訴你“怎麼做”,而且是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我特彆喜歡它對每一個技術要點的拆解,不像有些書那樣堆砌概念,而是將一個復雜的施工環節分解成一個個小的、可操作的步驟。比如,在講到混凝土澆築時,它不僅會告訴你混凝土的配比要求、養護溫度,還會詳細描述振搗的深度、頻率,以及如何避免蜂窩、麻麵的齣現。更重要的是,它還配上瞭大量的真實案例,那些在實際工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施工方法來規避和解決,都得到瞭充分的展示。這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在手把手地教我如何避免走彎路。

評分

我是一名剛入行的施工員,對於建築工程施工的各個環節都充滿好奇,但也常常感到力不從心。在工作過程中,我常常會遇到一些模棱兩可的技術要求,或者是在實際操作中發現理論知識與實際情況存在偏差。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它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瞭許多復雜的施工技術,讓我對一些曾經模糊的概念有瞭清晰的認識。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模闆工程的那一部分。以前我總覺得模闆搭建就是把鋼管和木闆搭起來,但看瞭這本書之後,我纔瞭解到模闆的設計、安裝、拆除都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稍有不慎就可能導緻安全事故。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類型模闆的受力分析、連接方式,以及在不同環境下的施工注意事項。而且,它還提供瞭許多實際工程中模闆安裝失敗的案例分析,並指齣瞭問題的關鍵所在。這讓我受益匪淺,也讓我對模闆工程的重要性有瞭更深的理解。

評分

作為一名項目管理者,我一直緻力於提升團隊的施工效率和工程質量。在日常工作中,我發現很多施工難題都源於技術細節的疏忽。而這本書,恰恰是在這些細節上下足瞭功夫。它不僅僅是列齣瞭一些通用的施工規範,而是深入到每一個具體工種、每一個施工環節,去剖析其核心的技術要點和潛在的風險。 舉個例子,在砌體工程部分,書中關於砂漿的配比、稠度、攪拌時間,以及砌塊的砌築順序、砂漿飽滿度等都有著非常細緻的講解。它還強調瞭不同材質的砌塊在施工時的特殊要求,比如加氣混凝土砌塊的切割、安裝,以及如何防止其空鼓開裂。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還提供瞭不少關於砌體工程常見的質量通病,例如斜裂縫、酥鬆、脫層等,並且詳細分析瞭其産生的原因,並給齣瞭切實可行的預防和處理措施。這對於我製定施工方案、進行質量把控,提供瞭非常寶貴的參考。

評分

我是一個對建築工程充滿熱情的設計師,雖然我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前期設計階段,但我一直堅信,瞭解施工技術是提升設計質量的關鍵。很多時候,優秀的設計如果沒有可行的施工方案,就隻能是紙上談兵。這本書,正好彌補瞭我在施工技術方麵的知識盲區。 在閱讀過程中,我特彆關注瞭關於防水工程的部分。過去,我隻是在設計圖紙上標注好防水材料和做法,但對於這些材料在實際施工中的性能、施工工藝的難點,以及可能齣現的滲漏原因,我並沒有深入的瞭解。這本書對各種防水材料的特性、施工方法,以及不同部位的防水構造都做瞭詳細的介紹,並且通過案例分析,展示瞭防水工程中容易齣現的問題,以及如何通過精細化的施工來杜絕滲漏。這讓我對我的設計方案有瞭更深的思考,也讓我能夠更準確地預估施工中的風險,從而在設計階段就采取更有效的預防措施。

評分

我是一名有十幾年工作經驗的資深施工工程師,在行業內也算小有成就。然而,即使是身經百戰,在麵對一些新的工程技術和施工難題時,依然會感到挑戰。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在我職業生涯中又一次的“充電”。我一直認為,技術是不斷發展的,學習永無止境。 我特彆贊賞這本書在特殊工程施工技術方麵的介紹。比如,書中對高層建築施工中的高支模技術、滑模技術,以及地下工程施工中的大直徑樁基、盾構法施工等都有深入的闡述。這些技術往往涉及到復雜的理論計算和精密的施工控製,對於施工現場的組織協調能力也提齣瞭極高的要求。這本書通過詳細的圖文並茂的講解,將這些復雜的技術變得易於理解,並結閤實際工程案例,分析瞭在這些特殊施工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挑戰,以及應對策略。這讓我對一些前沿的施工技術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為我將來可能麵臨的項目提供瞭寶貴的經驗藉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