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道教文学十讲》依据著者二〇〇九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开设《道教文学》课程所用讲义修订而成。全书共十讲,在探讨“道教文学”的内容、性质与价值的基础上,分别就仙传、仙道类志怪与传奇、女仙与谪仙传说、仙歌、游仙诗、道士诗文创作、古代文人的仙道类诗歌、宋金时期的新道教诗词、神仙道化剧等专题加以介绍并选释作品,分析其思想、艺术成就与贡献,揭示道教与文学的密切关联及其相互影响。全书内容丰富,深入浅出,是一部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的教材与读物,亦可供相关学术领域研究参考。
作者简介
孙昌武,读者、学者、作者,早年经历坎坷,改革开放之后,曾执教南开大学和亚、欧、美及港、台多所大学。治学领域广阔,尤专精于唐代文学和佛、道二教与文学关系之研究,多有开拓。论著颇多,兼从事学术著作翻译和古籍整理,在国内外广有影响。
目录
开讲的话:关于道教与道教文学
第一讲 “道教文学”的源头
从神仙幻想到神仙信仰
《庄子》的理想人格——神仙形象的滥觞
骚人的神仙世界
司马相如的《大人赋》
司马迁的理性批判
【作品释例】
《庄子》(节选)
《山海经》(节选)
屈原《离骚》(节选)
《楚辞·远游》
司马相如《大人赋》
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节选)
第二讲 仙传——传记文学的瑰宝
作为传记文学作品的仙传
《列仙传》
《神仙传》
《汉武帝内传》
【作品释例】
《列仙传》(三传)
《神仙传》(五传)
《汉武帝内传》(有节略)
第三讲 仙道类志怪与传奇
仙道题材在中国小说发展中的地位与意义
六朝仙道志怪
仙道题材的唐传奇
【作品释例】
张华《博物志》(一则)
干宝《搜神记》(一则)
陶渊明《搜神后记》(一则)
刘义庆《幽明录》(一则,附异文)
沈既济《枕中记》
牛僧孺《玄怪录》(一则)
不明撰人《虬髯客传》
不明撰人《罗公远》
杜光庭《道教灵验记》(一则)
第四讲 女仙与谪仙传说
道教中的女仙
西王母传说
志怪里以女仙为题材的作品
唐传奇里的女仙形象
【作品释例】
干宝《搜神记》(二则)
陶渊明《搜神后记》(二则)
沈亚之《湘中怨辞》
裴铡《传奇》(二则)
康骈《剧谈录》(一则)
第五讲 仙歌
道教诗歌——仙歌
《真诰》里的仙歌
“老子化胡”歌
步虚词
【作品释例】
《三皇经》(节选)
《汉武帝内传》(节选)
《云笈七签》(二则)
《真诰》(节选)
《洞玄步虚吟》(十首)
庾信《道士步虚词》(十首选六)
顾况《步虚词太清宫作》
陈羽《步虚词二首》
苏郁《步虚词》
第六讲 游仙诗
道教的游仙幻想与文人游仙诗
郭璞的《游仙诗》
曹唐的《游仙诗》
多种多样的游仙诗创作
【作品释例】
曹操《陌上桑》
曹丕《游仙诗》
曹植诗(二首)
嵇康《游仙诗》
何劭《游仙诗》
郭璞《游仙诗》(七首)
沈约《和竟陵王游仙诗二首王融、范云同赋》
庾信《奉和赵王游仙诗》
曹唐诗(十首)
虞集《客有好仙者持唐人小游仙诗求予书之恶其淫鄙别为赋五首》
汪琬《山中游仙诗四十首有小序》(二首)
第七讲 道士诗文创作
道士的诗文创作
葛洪
陶弘景
吴筠
杜光庭
李季兰和鱼玄机
【作品释例】
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节选)
陶弘景诗(三首)
陶弘景文(二篇)
陶弘景《寻山志》(节选)
《真诰》(节选)
吴筠诗(四首)
吴筠文(一篇)
杜光庭诗(四首)
杜光庭《中元众修金篆斋词》
李季兰诗(二首)
鱼玄机诗(三首)
第八讲 文人的“仙歌
古代文人与道教
汉乐府和“三曹”的仙道诗
李白
李贺
李商隐
【作品释例】
汉乐府(三首)
曹植诗(二首)
李白诗(七首)
李贺诗(六首)
李商隐诗(十二首)
第九讲 宋、金新道教诗词
道教新发展——内丹道教兴盛
张伯端
白玉蟾
王重阳
马钰
丘处机和李志常
【作品释例】
张伯端《悟真篇》(五首)
白玉蟾(诗七首、文一篇)
王重阳(诗五首、词三阕)
丘处机(诗三首、词二阕)
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节选)
附录
署吕岩诗(六首)
署陈抟诗(三首)
第十讲 神仙道化剧
仙道作为戏曲重要题材
神仙度脱主题
仙隐主题
【作品释例】
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第一折
马致远《西华山陈抟高卧》第三折
岳伯川《吕洞宾度铁拐李岳》第一折
结束的话
精彩书摘
《道教文学十讲》:
马致远后半生接受全真派教理,所创作的神仙道化剧以全真教人物为主人公,从内容看是典型的以宣扬教义为主旨的作品。但他作为优秀艺术家,作品没有局限在表现宗教观念。作为一个在异民族压迫下生存的知识分子,经历丰富,对社会与人生有相当深入的观察与认识。他虽然把全真教当做解决现世的苦难与矛盾、人生的灾难与困境的对策与出路,作品所描绘的仙道故事也显得虚幻、荒唐,但是在那些虚幻、荒唐的人物、场景背后却体现社会和人生的真实内容,反映具有相当深度的批判意识。至于在艺术层面,作为功力成熟的戏剧艺术家,他娴熟地运用元曲这一艺术形式,特别表现出处理仙道这种虚构题材与人物的独特才能。这样,他的神仙道化剧创作又在相当程度上做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把这一戏剧类型的创作艺术提升到一个新高度。
按全真教所构造的传承关系,内丹丹法由汉钟离权传唐吕洞宾,吕洞宾传王重阳,以下王重阳传马钰等“北七真”。被全真道奉为祖师的吕洞宾,应当是唐、宋之间的人,据传名点,洞宾是他的字。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多有后世传说,模糊神秘,难以考实。据传他五代时从钟离权得道,而又传钟离权是汉代人。实际他们都是“先虚后实”的传说人物。自北宋初年不断创造出来的更多传说附会到他们身上。北宋仁宗(1023-1064)朝,王则利用“弥勒教”起事,据王钰《默记》记载,他声称有一个叫李教的习巫术的人为谋主,李教酒醉曾在娼馆题辞“吕洞宾李教同游”,朝廷遂有“诏天下捕李教及吕洞宾二人”。这是早期有关吕洞宾的传说。后来全真道形成,钟、吕又被编入传教祖统之中,并把这一派教理附会到他们身上,组织成钟、吕内丹体系。钟、吕则由一般的神仙传说中人变成这一派道教的祖师。在传说过程中,又创造出一批表达全真道内丹观点的诗词归属到他们名下。
马致远作为全真道信徒,当然熟悉有关他们的传说故事。而这种神奇人物,特别是有关他们的新奇诡异的传说,正适合利用戏剧形式来表现。
不过在马致远的剧作里,原来传说中的怪异不经成分删剪不少,又增添了富于现实意义的内容。他与多人合编的《黄粱梦》演绎钟离权度脱吕洞宾传说;他的《岳阳楼》写吕洞宾度脱柳精,则是另行虚构的精怪故事;《任风子》写马钰受王重阳点化之后再去度脱任屠,情节是任意捏合的。他就这样把全真教不断编撰起来的传说作为构造剧情的基本框架,发挥艺术想象力和写作才能,重新组织情节,构造矛盾冲突,又发挥元曲作为综合艺术的特长,特别是注意提炼唱词(这是元曲表演或作为案头读物语言中最为精粹、最有表现力的部分),创作出人物性格鲜明、情节生动感人、语言优美精练、无论是演唱还是阅读都经得起推敲的作品。
马致远与人合作的《黄粱梦》是神仙道化剧里度脱题材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吕洞宾因梦悟道经历。本来佛、道二教里都有遇师一考验——觉悟三段情节所构成的故事类型。把第二段变换成人梦,乃是这种情节的一种变形。唐传奇里有沈既济的《枕中记》和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都是利用这种情节的典型作品。它们在观念上糅杂佛、道,宣扬出世修道,反映知识阶层中一种相当有影响的思想倾向,流传广远。宋话本中有《黄粱梦》,已佚,据推测内容应当和《枕中记》相同。杂剧《黄粱梦》即是从这一系列创作蜕化而来的。马钰的《卜算子》词里曾说到:“吕公大悟黄粱梦,舍弃华轩,返本还原,出自钟离作大仙。”这表明,《枕中记》传说后来已成为全真教义的寓言,被全然“道教化”了。马致远等创作《黄粱梦》,把《枕中记》原有的情节和主题保存下来,做出新的阐发,赋予作品较深刻的现实批判意义。
……
前言/序言
道教文学十讲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道教文学十讲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
评分
☆☆☆☆☆
对道教本身及其影响下的社会文学创作做了一个概述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
好评!
评分
☆☆☆☆☆
这次活动给力,买书到吃土
评分
☆☆☆☆☆
王羲之书《黄庭经》逍遥精神、贵生伦理渗透到文学艺术领域的方方面面,道教的自然情怀、浪漫主义深深影响着传统文艺的审美观,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精神源泉。南北朝以来的《搜神记》、《酉阳杂俎》、《聊斋志异》等志怪小说与道教密切相关,唐宋传奇《枕中记》、《太平广记》等包含大量的道教元素。
评分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
☆☆☆☆☆
又厚又大的一本,内容很好,中华书局出品可以放心购买
评分
☆☆☆☆☆
和佛教十讲那本书一起买的 结合着看
评分
☆☆☆☆☆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