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权(Sea Power)”这一术语,也可被翻译为“海上力量”。据海军史学家、战略家、政论家和世界公认的“海权福音的布道者”艾尔弗雷德•塞耶•马汉(Alfred Thayer Mahan)宣称,这个概念是由他首先提出的。的确,这个术语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作为这个术语的发明者,他对于传播这个概念不遗余力,而且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令人遗憾的是,他似乎忽略了对这个术语进行哪怕是起码的稍具严密性的定义。在其论著里,他往往都是使用历史案例对这一概念进行说明,“海权”这个词汇被他赋予了两种主要的含义。前一种表示通过海军的优势控制海洋,而后一种则应为拓展海上商贸、攫取海外领地、获得外国市场特权而造就国家富裕和强盛的合力。在其代表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通常又被简称为《海权论》)一书中,前一种含义可以被形容为“拥有占压倒性的海上力量,才能将敌人的旗帜逐出海洋,或者只允许他们像海上的丧家犬一样出现。”而后者则简单地表达为“扩大生产、海运和殖民地”
评分看看英国的海权的兴衰,希望对中美之间的海权博弈有所裨益
评分很好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书非常好
评分海权研究者的力作,有很强的参考价值
评分赫尔穆特·施密特,德国前总理,德国和世界政坛备受尊重的前辈政治家。施密特1975年应周恩来之邀来到中国,结识了毛泽东,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1990年5月,西方国家制裁中国后同邓小平进行了私下谈话。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一直到今天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数十年来,施密特同北京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见交换,并持续不断地跟踪中国发展成为世界大国的进程。
评分建设海洋强国!
评分1.李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