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鄧恩(George H.Dunne)(1905~1998),男,生於1905年,美國現代耶穌會士。於1998年6月30日在加州的洛斯加托斯去世,享年92歲。生前曾在聖路易斯大學執教,於1961年被任命為喬治敦大學校長助理。與中國的友誼可以追溯到50多年以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是在中國的耶穌會傳教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結束瞭在中國的傳教事業,返迴美國,在芝加哥大學攻讀曆史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就是以來華傳教士研究為題的,但是他的論文基本上隻是利用瞭第二手資料,對此他感到十分不滿意,於是産生瞭到羅馬繼續他的研究的想法。
評分印刷精美,送貨快,很滿意
評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第一層次指的是對過去實際發生的事情的述說,第二層次則是指對這種述說背後起支配作用的觀念進行反思和解釋,後者有時也稱或。我們可以分彆稱之為一階科學史和二階科學史。一階的科學史和二階的科學史是密切關聯的。我們稱之為“曆範圍、不同內容和不同到牛頓這段曆史時期。這段時期,科學思想發生戲劇性的變革,為迎接新思想的到來所需要的細節上的改變,一環緊扣一環,每一環節都由一個偉大的人物來完成,整個科學的進展仿佛是早已安排好瞭的一幕戲劇的開演。這樣的曆史當然使思想史或觀念史大有用武之地,可是這種情況在科學史上並不總是齣現。到瞭18世紀,科學發展的綫索就不那麼分明瞭,科學史不再是在少數幾個成熟學科中觀念的變革史,而是許多新學科的誕生史。美國科學史和科學哲學傢托馬光學與靜力學這五大學科屬於古科學在科學革命時期的轉變,更多地歸因於人們以新的眼光去看舊現象,而較少得力於一係大地依賴實驗,庫恩稱之為培根科學,因為培根曾在他的發展設計過蘭圖。庫恩指齣,數學傳統的古典科學和實驗傳統的培根科學直到19世紀仍然是分離的、獨立發展的,不能用一種發展模式來套全部的科學史。庫恩的觀點對我們認識思想史編史方法的局限性是有幫助的。
評分送書速度超快,不錯,下次再來
評分齣乎意料的精彩,從世界視角看中國史
評分最近在研究傳教士專題,正在努力研讀中
評分現在買書隻在京東買,太優惠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