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近年來,暴力恐怖襲擊和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件高發、頻發,造成瞭大量無辜群眾傷亡。為防範這兩類暴力襲擊行為,減少其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提高公民反恐防暴的意識和能力,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組織編寫瞭這本《反恐防暴公民手冊》,以構築群防群治的反恐防暴的第一道防綫。
《反恐防暴公民手冊》通過54個典型案例、17個重點情境、19幅趣味漫畫和79條警語警句,深入剖析瞭暴力恐怖和個人極端暴力襲擊的行為特徵,詳細介紹瞭防範和應對砍殺、爆炸、縱火、劫持、槍擊、網絡恐怖、生化物質、放射性物質等暴力襲擊的基本知識和具體措施,並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暴力襲擊現場救護及遇襲後心理調適的基本常識。
該手冊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當代犯罪問題研究中心組織專傢學者編寫、審定,並分彆由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預防專傢王大偉教授、靳高風教授擔當顧問和主編,資料豐富多樣,內容生動活潑,觀點權威準確,語言質樸流暢。全書融實用性、操作性、可讀性、知識性和權威性於一體,不僅可供廣大群眾防範應對暴力襲擊學習參考,也可作為相關機構和部門反恐防暴工作的參考資料。
內容簡介
當您在公交車上遇到縱火嫌疑人怎麼辦?當您在地鐵裏遇到歹徒持刀搶劫怎麼辦?當您在銀行裏遇到暴徒被劫持為人質怎麼辦?當您在機場裏遇到自殺式爆炸怎麼辦?《反恐防身秘笈》就是告訴我們在以上各種公共場所,普通民眾如何自保自救,尤其是易遭受侵害人群如何提高防範水平、能力和技巧,實施有效反抗。本書具體內容包括:暴力恐怖襲擊危險的識彆,培養應對暴力恐怖襲擊的意識;應對不同類型暴力恐怖襲擊的策略、方法和技巧;重點場所的暴力恐怖襲擊應對策略;暴力恐怖襲擊前的防範措施和其他緊急自救與互救常識等。
作者簡介
靳高風,男,法學博士,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犯罪學學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長,當代犯罪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犯罪學學會常務理事。全國公安係統優秀教師,國傢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犯罪學》課程負責人。主要從事當前中國犯罪形勢、犯罪預防理論與實務以及暴力犯罪、經濟犯罪、有組織犯罪等問題的研究。
著有《犯罪學的發展與中國犯罪學學科建設》、《當前中國有組織犯罪現狀與對策》、《犯罪預防理論與實務》等,其中《當前中國有組織犯罪現狀與對策》獲“第十二屆全國公安係統‘金盾文化工程’金盾圖書奬”。負責撰寫“中國犯罪形勢年度分析報告”,曆年年度分析報告為國內外百餘傢媒體報道、轉載。發錶關於中國犯罪問題研究的論文30餘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等雜誌轉載引用。
內頁插圖
目錄
自救互助 反恐防暴(代序) /1 第一部分 瞭解暴力襲擊 /1 一、識彆暴力襲擊的危險和風險 /2
二、識彆可能的暴力襲擊者 /5
三、瞭解暴力襲擊易發和高發的場所與地點 /7
四、瞭解暴力襲擊易發和高發的季節與時間 /8
五、瞭解容易被暴力襲擊侵害的特點 /9
六、掌握應對和自救的法則 /10 第二部分 防範和應對暴力襲擊 /15 一、防範和應對砍殺暴力襲擊 /16
二、防範和應對爆炸襲擊 /28
三、防範和應對縱火襲擊 /37
四、防範和應對劫持襲擊 /49
五、防範和應對槍擊襲擊 /58
六、防範和應對恐怖信息襲擊 /66
七、防範和應對網絡恐怖襲擊 /74
八、防範和應對生物化學物質襲擊 /78
九、防範和應對放射性物質襲擊 /86 第三部分 暴力襲擊現場的自救和救護 /91 一、暴力襲擊現場自救和救護的基本常識 /92
二、暴力襲擊現場自救和救護的經驗和教訓 /93
三、砍殺類暴力襲擊的現場救護 /95
四、爆炸類襲擊的現場救護 /98
五、縱火類襲擊的現場救護 /102
六、劫持類襲擊的現場救護 /103
七、槍擊類襲擊的現場救護 /105
八、車撞類襲擊的現場救護 /107
九、生化類襲擊的現場救護 /109 第四部分 暴力襲擊後的心理調適 /111 一、暴力恐怖襲擊後的心理創傷 /112
二、心理創傷的特點和臨床癥狀 /114
三、心理調適的措施 /116
附錄 美國政府發布的民眾反恐指南節選 /121 後記 /124
前言/序言
自救互助 反恐防暴(代序)
近年來,暴力恐怖犯罪案件和個人極端暴力犯罪案件高發、頻發,造成大量無辜群眾的傷亡。典型的如雲南昆明 “3?01”暴力恐怖襲擊案和福建廈門陳水總公交車縱火案。前者造成瞭 31人死亡、141人受傷;後者造成瞭 47人死亡、34人受傷。麵對這種形勢,為減少這類犯罪的發生及其帶來的人員傷亡和財産損失,提高群眾的被害防範意識和水平,構築全民反恐防暴的第一道防綫,我們編寫瞭《反恐防暴公民手冊》。 為充分發揮這本小冊子在當前反恐防暴鬥爭中的作用,讀者可以根據下列情況結閤自己工作生活進行閱讀: “第一部分瞭解暴力恐怖襲擊 ”是每一位讀者必讀的內容。該部分淺顯易懂,隻需花上簡短的時間,就可以全麵瞭解暴力恐怖襲擊和個人極端暴力襲擊的行為規律和基本應對措施,對自身安全和反恐防暴而言,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二部分防範和應對暴力恐怖襲擊 ”是第一部分的細化,不僅包括應對主要的暴力襲擊行為的防範方法,還包括具體情境的防範和應對。結閤當前社會發生的各類暴力恐怖事件和個人極端暴力事件分彆閱讀學習,瞭解每一類暴力襲擊方式的應對措施。 “第三部分暴力襲擊現場的自救和救護 ”是關於暴力襲擊現場自救和施救的一些基本知識。告訴大傢一旦遇到暴力襲擊,在現場該如何積極開展自救和施救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指導大傢盡可能地減少傷亡。 “第四部分暴力襲擊後的心理調適和恢復 ”是關於暴力襲擊後被害人心理調適和恢復的內容,以幫助暴力襲擊的直接被害人、被害人的傢屬、目擊者以及社會大眾如何解脫暴力襲擊夢魘的睏境,緩解和治愈暴力襲擊遺留的心理創傷,迴歸正常的社會生活。 如果有時間全部係統閱讀該手冊,或在群眾反恐防暴的宣傳培訓中選用該手冊做教材,讓群眾養成反恐防暴的意識,使群眾係統地瞭解反恐防暴的常識、知識和技巧,是再好不過的事情瞭! 手冊內容也可供犯罪預防、現場處置、傷員救護等專業機構參考。
《城市安全指南:理性認知與互助行動》 這是一本旨在提升公眾安全意識,培養理性判斷能力,並鼓勵社區互助精神的實用指南。在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中,理解安全威脅的本質,掌握科學的應對方法,並積極參與構建安全社區,是每一位公民的責任與權利。《城市安全指南》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這些關鍵領域,以一種平和、客觀且富有建設性的視角,為個人及傢庭構建一道堅實的防綫。 第一章:理解風險,理性認知 本章節將著眼於當下社會可能存在的各類風險,但並非以煽動恐慌為目的,而是強調一種基於事實的理性認知。我們將探討信息時代的特點,分析各類信息傳播的渠道和潛在的誤導性,幫助讀者建立批判性思維,辨彆真僞,不被片麵或失實的信息所裹挾。 信息洪流中的“噪音”與“信號”: 現代社會信息爆炸,新聞、社交媒體、網絡論壇等充斥著海量信息。我們將分析如何有效過濾信息,區分可靠來源和未經證實的消息。理解不同媒體的報道角度和潛在立場,培養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避免盲目跟風或過度焦慮。 情緒與理性: 恐懼、憤怒、擔憂等情緒在麵對潛在風險時是人之常情。本章將探討情緒如何影響我們的判斷,以及如何在必要時保持冷靜,做齣更明智的決策。我們將介紹一些簡單的心理調適技巧,幫助讀者在壓力下保持清晰的頭腦。 風險的相對性與概率: 許多風險並非絕對存在,而是具有一定的概率。我們將以數據和統計為基礎,普及科學的風險評估概念,讓讀者瞭解不同事件發生的可能性,避免對低概率事件産生過度的擔憂,同時也不忽視潛在的、需要警惕的風險。 社會謠言的心理機製: 謠言之所以傳播,往往有其深刻的心理和社會根源。本章將剖析謠言傳播的常見模式和心理誘因,教會讀者識彆謠言的蛛絲馬跡,並分享如何理性地傳播信息,不成為謠言的“二傳手”。 個人視角與宏觀大局: 理解個體所處的環境與社會整體的風險分布之間的關係。通過分析宏觀層麵的社會動態,幫助讀者更全麵地認識安全問題,避免將個人體驗過度放大,形成片麵的認知。 第二章: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識 本章將迴歸到個人日常生活中,關注那些看似微小但卻至關重要的安全細節。我們將強調預防為主的理念,通過一些簡單易行的習慣和方法,提升個人和傢庭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係數。 傢庭安全: 從居傢環境的安全隱患排查(如用電安全、防火防盜、兒童安全等)到傢庭成員之間的安全溝通,再到緊急情況下的傢庭應對預案,都將進行詳細的闡述。我們將提供實用的檢查清單和操作指南,幫助讀者打造一個更加安全的居住空間。 齣行安全: 無論是日常通勤還是長途旅行,齣行安全都至關重要。本章將涵蓋交通安全常識(如遵守交通規則、車輛安全檢查、選擇安全齣行方式等)、公共場所安全(如防範扒竊、保管財物、識彆可疑人員等)以及網絡支付安全等內容。 信息安全: 在數字化時代,個人信息安全如同物理世界的財産安全一樣重要。我們將講解如何保護個人隱私,如何設置安全的密碼,如何識彆網絡詐騙和釣魚鏈接,以及如何安全地使用互聯網和社交媒體。 健康與安全: 身體健康是安全的基礎。本章將簡要介紹一些基本的健康防護知識,如食品安全、傳染病預防、心理健康維護等,強調身心健康對於整體安全的重要性。 自然災害的應對: 麵對不可預測的自然災害,提前的準備和正確的應對是減少損失的關鍵。我們將介紹一些常見自然災害(如地震、洪水、颱風等)的基本特點,以及在不同情況下應采取的初步應對措施,強調傢庭應急包的準備和疏散路綫的規劃。 第三章:社區互助與社會責任 安全不僅僅是個人的事情,更是社區共同的責任。本章將引導讀者認識到社區互助的重要性,並鼓勵大傢積極參與到構建更安全、更和諧的社區環境中來。 鄰裏關係與信息共享: 良好的鄰裏關係是社區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我們將探討如何建立和維護友好的鄰裏關係,如何有效的信息共享(如發現安全隱患及時告知,互相照應等),以及如何通過集體力量解決社區安全問題。 社區誌願服務與參與: 鼓勵讀者參與到社區安全相關的誌願服務活動中,如社區巡邏、安全宣傳、協助鄰裏等。我們將介紹一些社區組織和活動,幫助讀者找到參與的途徑。 知曉並利用社區資源: 瞭解社區內已有的安全資源,如社區警務室、安保力量、應急服務機構等,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來解決問題。 理性參與公共事務: 在社區安全事務中,理性溝通和建設性意見至關重要。我們將鼓勵讀者以平和、客觀的態度參與到社區議事中,為提升社區整體安全貢獻智慧。 建立互信互助的網絡: 強調在社區層麵建立一個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的網絡,讓每一位居民都能感受到歸屬感和安全感。這種網絡可以是在遇到睏難時伸齣援手,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互相提醒和關照。 第四章:理性應對與科學求助 在麵對一些突發情況時,保持冷靜、掌握科學的應對方法至關重要。本章將聚焦於如何在特殊情況下采取恰當的行動,並強調尋求專業幫助的重要性。 冷靜觀察與評估: 在任何突發事件發生時,首要任務是保持冷靜,迅速觀察現場情況,評估風險程度,並根據情況決定下一步行動。 明確的求助途徑: 瞭解並牢記各種緊急求助電話和聯係方式,如報警電話、急救電話、消防電話等。掌握如何清晰、準確地嚮接綫員描述情況,以便獲得及時的支援。 基本的自救與互救知識: 在等待專業救援到來之前,瞭解一些基本的自救和互救知識,如止血、包紮、心肺復蘇(CPR)的基本概念等,可以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 避免不必要的介入: 在某些高風險場景下,普通公民貿然介入可能會使自己置於危險之中。本章將強調,在不清楚情況或風險極高時,應優先保護自身安全,並等待專業人士處理。 事後心理調適: 經曆突發事件後,心理可能會受到創傷。本章將簡要介紹一些事後心理調適的初步方法,以及如何尋求專業的心理援助。 信息公開與透明: 在涉及公共安全事件時,官方信息發布渠道的可靠性尤為重要。我們將鼓勵讀者通過官方渠道獲取信息,避免聽信未經證實的小道消息。 結語: 《城市安全指南:理性認知與互助行動》並非一本關於“如何應對危險”的書,而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安全、更負責任的公民”的書。它倡導的是一種積極、理性、互助的生活態度。通過提升個人安全意識,培養科學的應對能力,以及積極參與社區建設,我們每個人都能為構建一個更加和諧、安全、美好的社會環境貢獻一份力量。這本書希望成為您在城市生活中,一份可靠的陪伴,一份理性的引導,一份溫暖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