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D53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指南

尼康D53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David Busch 著,关秀英,常征 等 译
图书标签:
  • 尼康
  • D5300
  • 数码单反
  • 摄影
  • 入门
  • 技巧
  • 指南
  • 相机
  • 摄影教程
  • 单反相机
  • 摄影技巧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80405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6967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18
字数:50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作为D5300的机主,如果你期望学习更多有关如何使用这款伟大相机的知识,那么很可能已经探索过可用选项。你能够找到一些DVD光盘和在线教程,但是谁能坐在电视机或计算机屏幕前学习如何使用相机呢?你是想观看电影或单击HTML链接,还是想走出去用相机拍摄照片?视频教程固然有趣,但不是最佳答案。  D5300相机总是会附带使用说明书。该手册简洁而且充满信息,但几乎没有任何关于你为什么应该使用特定设置或功能的解释,而且其组织结构可能使你难以找到所需内容。多重交叉引用可能要求你在两三章之间来回翻页,才能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那本说明书还因为使用了黑白线条画以及很小的单色图片而使人颇感不便,而且那些图画在阐明你能够做些什么方面也不是很好的示例。  市面上已经有很多介绍D5300相机的指南。大多数指南均失之笼统,有的书中的确包含了很多摄影技巧和精美图片,但是实际介绍D5300相机的篇幅却不足一半,因此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摄影指导固然有用,但必须尽可能与D5300相机直接相关,我本人一直对此类指南不满,所以决定编纂本书。  作者试图使《尼康D53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指南》区别于其他介绍D5300的图书。路线图部分使用较大的彩色图片介绍所有按钮与拨盘的位置,而关于其用途的解释比较详细而且更易理解。我力图避免过于笼统的建议,本书没有使用两页篇幅的核对表介绍如何拍摄“运动照片”、“人像照片”或“旅游照片”,而是利用提示和技巧介绍D5300相机拍摄各种照片时使用的所有功能。如果想知道拍摄因传球而后撤的四分卫时应该站在哪里,很多图书都能告诉正确答案。本书专注于介绍如何在各种条件下选择最佳的自动对焦模式、快门速度、光圈值或闪光灯功率,以拍出一流的运动或其他类型照片。  《尼康D53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指南》不是简单地复述相机附带的说明书。有些人花5分钟的时间翻阅这样的图书以后,发现其中一些信息在说明书中也有,就认为是“老调重弹”,而没有真正理解区别所在。当然,本书包含说明书中的信息,如在各种菜单中更改D5300的操作时可以输入的参数。在深入讨论拍摄技巧和信息以前,基本说明可能也非常相似。例如,经常可以说,“半按快门释放按钮,锁定曝光。”但是,《尼康D5300数码单反摄影完全指南》并没有包括说明书中的所有内容。如果读者需要有关何时及如何使用最重要功能的建议,那么本书将提供相关信息。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初识尼康D5300相机1.1当务之急1.2初步设置1.2.1掌握多重选择器和指令拨盘1.2.2设定时钟1.2.4最后几步
第2章 快速启动尼康D5300相机2.1选择释放模式2.2调整1SO感光度2.3选择曝光模式2.3.1选择自动/场景模式或特殊效果模式2.3.2选择高级模式2.4选择测光模式2.5选挥对焦模式2.6选择对焦区域模式2.7查看拍摄的图像2.8使用内置闪光灯2.9把照片传输到计算机2.10更改默认设定2.10.1重设尼康2、10.2推荐的默认更改
第3张尼康D5300路线图3.1尼康D5300的前视图3.2尼康D5300相机的工作端3.3播放图像3.3.1缩放D5300相机的播放显示3.3.2查看缩略图3.3.3使用日历视图3.4使用拍摄信息显示/照片数据显示3.4.1使用拍摄信息显示3.4.2使用照片数据显示3.5相机顶部3.6镜头组件3.7取景器3.8尼康D5300相机的底部
第4章 理解正确的曝光4.1控制曝光4.2D5300相机计算曝光量的方法4.2.1正确曝光4.2.2曝光过度4.2.3曝光不足4.3选择测光方法4.3.1矩阵测光4.3.2中央重点测光4.3.3点测光4.4选择曝光方法4.4.1光圈优先4.4.2快门优先4.4.3程序模式4.4.4手动曝光4.5使用场景模式4.6利用ISO感光度设定调整曝光量4.7利用直方图修复曝光问题4.8包围曝光4.8.1白平衡包围曝光/ADL包围曝光48.2HDR摄影技术4.8.3自动HDR4.8.4包围曝光与合并到HDR
第5章 掌握自动对焦选项5.1对焦系统工作原理5.1.1反差侦测5.1.2相差侦测5.1.3十字型对焦点5.1.4添加弥散圆5.1.5相差侦测与反差侦测5.2使用尼康D5300相机的自动对焦功能5.2.1关于自动对焦是否让生活更简单的争论5.2.2 Multi-CAM 4800DX自动对焦系统详解5.2.3自动对焦点选择综述5.2.4选择自动对焦点选择模式5.3自动对焦模式和优先性5.4对焦堆叠
第6章 即时取景与动画6.1关于即时取景的新观点6.2启动即时取景功能6.2.1测光模式6.2.2对焦模式6.2.3对焦区域6.2.4对象跟踪AF模式简介6.2.5查看即时取景信息6.2.6在即时取景模式下拍摄6.2.7即时取景模式下的曝光6.3使用D5300拍摄动画6.3.1动画模式下的曝光6.3.2查看动画6.3.3编辑动画6.4动画拍摄技巧6.4.1编写拍摄手稿6.4.2使用情节串连图板6.4.3在视频中讲述故事6.4.4视频拍摄的照明6.4.5音频
第7章 高级拍摄技术7.1连拍7.2极短瞬间7.3长时间曝光7.3.1拍摄长时间曝光照片的3种方法7.3.2长时间曝光技术的运用7.4延迟曝光7.4.1使用自拍功能7.4.2延时/间隔摄影7.5地理标记7.5.1内置的GPS功能7.5.2使用尼康GP-1/GP-1A的GPS7.6WiFi7.6.1连接相机与智能设备7.6.2Eye-Fi卡及其替代品
第8章 播放和拍摄菜单8.1剖析尼康D5300相机的菜单8.2播放菜单选项8.2.1删除8.2.2播放文件夹8.2.3播放显示选项8.2.4图像查看8.2.5旋转画面至竖直方向8.2.6幻灯播放8.2.7DPOF打印指令8.2.8评分8.2.9选择发送到智能设备8.3拍摄菜单选项8.3.1重设拍摄菜单8.3.2存储文件夹8.3.3图像品质8.3.4图像尺寸8.3.5NEF(RAW)记录8.3.6白平衡8.3.7设定优化校准8.3.8管理优化校准8.3.9自动失真控制8.3.10色空间8.3.11动态D-Lighting8.3.12HDR(高动态范围)8.3.13长时间曝光降噪8.3.14高ISO降噪8.3.15ISO感光度设定8.3.16释放模式8.3.17多重曝光8.3.18间隔定时拍摄8.3.19动画设定
第9章 自定义设定菜单9.1自定义设定菜单的布局9.2a.自动对焦9.2.1a1:AF-C优先选择9.2.2a2:对焦点的数量9.2.3a3:内置AF辅助照明器9.2.4a4:测距仪9.3b.曝光9.4c.计时/AE锁定9.4.1c1:快门释放按钮AE-L9.4.2c2:自动关闭延迟9.4.3c3:自拍9.4.4c4:遥控持续时间(ML-L3)9.5d.拍摄/显示9.5.1d1:蜂鸣音9.5.2d2:取景器网格显示9.5.3d3:ISO显示9.5.4d4:文件编号次序9.5.5d5:曝光延迟模式9.5.6d6:打印日期9.6e.包围/闪光9.6.1e1:内置闪光灯闪光控制9.6.2e2:自动包围曝光设定9.7f.控制9.7.1f1:指定Fn.按钮9.7.2f2:指定AE-L/AF-L按钮9.7.3f3:反向拨盘旋转9.7.4f4:空插槽时快门释放锁定9.7.5 f5:反转指示器
第10章 设定菜单、润饰菜单和我的菜单10.1设定菜单的选项10.1.1格式化存储卡10.1.2显示屏亮度10.1.3信息显示格式10.1.4自动信息显示10.1.5清洁图像传感器10.1.6向上锁定反光板以便清洁10.1.7图像除尘参照图10.1.8闪烁消减10.1.9时区和日期10.1.10语言10.1.11自动旋转图像10.1.12图像注释10.1.13位置数据10.1.14视频模式10.1.15 HDMI10.1.16遥控10.1.17Wi-Fi10.1.18Eye-Fi上传10.1.19认证标志10.1.20固件版本10.2润饰菜单的选项10.2.1D-Lighting10.2.2红眼修正10.2.3裁切10.2.4单色10.2.5滤镜效果10.2.6色彩平衡10.2.7图像合成10.2.8NEF(RAW)处理10.2.9调整尺寸10.2.10快速润饰10.2.11矫正10.2.12失真控制10.2.13鱼眼10.2.14色彩轮廓10.215彩色素描102.16透视控制10.2.17模型效果10.2.18可选颜色10.2.19编辑动画10.2.20并排比较10.3使用特殊效果模式10.4使用我的菜单
第11章 使用镜头11.1感应器灵敏度11.2第一个镜头11.2.1现在购买,以后扩充11.2.2最好的万能镜头?11.3可以使用哪些镜头11.4尼康镜头的名称构成11.5镜头的用途11.6镜头的类别11.7使用广角和广角变焦镜头11.8使用远摄和远摄变焦镜头11.8.1避免远摄镜头的问题118.2远摄与焦外成像11.9外接附件与特殊功能11.9.1镜头遮光罩11.9.2远摄增倍镜11.9.3微距对焦11.9.4减震功能11.10使用Lenshaby镜头
第12章 光线的运用12.1连续照明与电子闪光12.2连续照明基础12.2.1日光12.2.2白炽灯/钨丝灯12.2.3荧光灯/其他光源12.2.4调整白平衡12.3电子闪光灯基础知识12.3.1电子闪光灯的工作原理12.3.2确定曝光12.3.3闪光指数12.3.4闪光控制12.3.5闪光测光模式12.3.6选择闪光同步模式12.4使用电子闪光灯时典型的工作顺序12.5使用尼康闪光灯12.6使用尼康外接闪光灯12.6.1尼康SB-12.6.2尼康SB-12.6.3尼康SB-12.6.4尼康SB-900/SB-12.7闪光控制技术12.7.1使用变焦头12.7.2闪光模式12.8使用无线指令器模式12.9莲接外置闪光灯12.10高级照明技术12.10.1使光线漫射与柔化12.10.2使用多个光源12.10.3其他照明附件

前言/序言


影像的跃动:捕捉光影的艺术与技术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特定相机型号的说明手册,而是致力于引导读者深入理解摄影这一迷人的艺术形式。我们相信,真正出色的摄影作品源于对光影的深刻洞察、对构图的敏锐把握,以及对相机语言的精通运用。无论您手中的器材是何品牌、何型号,只要您怀揣一颗热爱影像的心,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通往卓越摄影之路的启示。 第一章:看见世界——摄影的本质与视角 摄影,与其说是一种技术,不如说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它让我们放慢脚步,去发现寻常中的不寻常,去捕捉转瞬即逝的情感。本章将带领您一起探索摄影的本质: 看见“光”: 光是摄影的灵魂。我们将从最基础的光线特性谈起,例如光线的方向(顺光、逆光、侧光)、光线的性质(硬光、柔光)、以及不同时间段的光线变化(晨昏光、午后光)。理解光线如何塑造被摄体,如何营造氛围,是迈出摄影第一步的关键。我们将探讨如何利用自然光,如何理解和运用人工光源,以及如何通过曝光控制来精确捕捉光线。 看见“形”: 摄影是对三维世界在二维平面上的二维呈现。本章将深入剖析“形”在摄影中的重要性。我们将讨论线条(直线、曲线、对角线)、形状(几何形、有机形)、纹理(粗糙、光滑)等视觉元素如何构建画面,如何引导观者的视线。您将学习如何识别和运用这些元素,让您的照片更具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看见“情”: 摄影不仅仅是记录,更是情感的传递。本章将引导您思考如何通过影像表达情感。我们将探讨情绪的来源,以及如何用光影、色彩、构图等手段来唤起观者的共鸣。无论是喜悦、悲伤、宁静还是激昂,您都将学会如何用您的镜头去讲述一个感人的故事。 看见“我”: 摄影也是一种自我表达。您的视角,您的思考,您的情感,都会投射在您的作品中。本章将鼓励您探索个人的摄影风格,找到属于您自己的“看见”世界的方式。我们将讨论如何突破思维定势,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去审视和诠释事物,从而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第二章:驾驭光影——曝光的艺术与技巧 曝光是摄影中最核心的技术环节,它决定了照片的明暗程度,是构建视觉层次的基础。本章将为您揭开曝光的神秘面纱,让您从容掌控每一次快门: 曝光三角的奥秘: 光圈、快门速度和ISO感光度,这三个要素共同构成了曝光三角。我们将详细解析它们各自的作用、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它们来达到理想的曝光效果。 光圈(Aperture): 不仅控制进光量,更决定景深。您将学习如何运用大光圈制造梦幻般的虚化效果,以及如何使用小光圈获得锐利的画面细节。 快门速度(Shutter Speed): 控制曝光时间,捕捉运动的瞬间或创造动感。我们将探讨如何使用高速快门凝固飞驰的瞬间,如何利用慢速快门记录光轨和丝绸般的水流。 ISO感光度(ISO Sensitivity): 影响传感器对光的敏感度,但也可能引入噪点。您将了解如何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权衡感光度和画质,做出最佳选择。 测光模式的智慧: 相机内置的测光系统并非万能。本章将介绍不同的测光模式(评价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并指导您如何在不同的拍摄场景下选择最合适的测光模式,以获得准确的曝光。 曝光补偿的妙用: 在某些特殊光线下,相机的自动测光可能会产生偏差。您将学会如何运用曝光补偿功能,手动调整曝光,以获得更加理想的画面。 直方图的语言: 直方图是曝光的重要辅助工具。我们将教会您如何解读直方图,判断照片是否存在过曝或欠曝,并据此调整曝光参数。 HDR摄影入门: 对于大光比场景,HDR(高动态范围)技术能够帮助我们保留亮部和暗部的细节。本章将介绍HDR的基本原理和拍摄方法。 第三章:构筑画面——视角的语言与构图的法则 好的构图是照片的骨架,它引导观者的视线,强化主题,赋予画面生命力。本章将带您领略构图的无限魅力: 视角的探索: 视角决定了我们如何看待世界。我们将探讨平视、仰视、俯视等不同视角对画面产生的影响,并鼓励您尝试多样的拍摄角度,以获得新鲜独特的视觉效果。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 这两种经典的构图法则,能够帮助您将画面分割成更具吸引力的区域。您将学习如何运用它们来平衡画面,突出主体,并创造和谐的视觉关系。 线条的力量: 线条是构图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我们将深入分析直线、曲线、对角线、S形线等不同线条的视觉效果,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引导视线、营造空间感、表达动感或稳定感。 留白与负空间: 画面中的留白并非空白,而是用来衬托主体、引导情绪的有效手段。您将理解负空间的重要性,并学会如何巧妙运用它来强化画面的简洁与意境。 对称与平衡: 对称构图能带来稳定和庄重感,而平衡构图则追求视觉上的和谐。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元素的位置和大小来达到画面的视觉平衡。 引导线的使用: 道路、河流、栅栏等自然或人为的线条,都能成为引导视线的绝佳工具。您将学会如何利用引导线将观者的目光引向画面的焦点。 框架构图的创意: 利用门框、窗户、树枝等前景元素作为画框,可以为照片增添深度和层次感。本章将展示各种富有创意的框架构图技巧。 打破常规的尝试: 构图法则并非僵化的教条。在掌握了基本原则之后,您将被鼓励去尝试打破常规,创造更具个性的画面。 第四章:色彩的表达——色调、色彩与情感 色彩是摄影中最具感染力的元素之一,它能直接触动观者的情绪,传递画面的氛围。本章将带您走进色彩的缤纷世界: 色彩的基本理论: 我们将从色相、饱和度、明度等基本概念入手,帮助您理解色彩的属性。 色彩的心理学: 不同的颜色能够唤起不同的情感联想。您将了解冷色调与暖色调的对比,以及各种颜色在心理上可能产生的影响。 色彩搭配的和谐: 我们将探讨互补色、邻近色、单色等不同的色彩搭配方式,以及它们所能带来的视觉效果。 色彩的运用与控制: 您将学习如何通过调整白平衡、曝光补偿、后期色彩校正等手段,来控制画面的色彩倾向,营造特定的氛围。 黑白摄影的魅力: 抛开色彩的干扰,黑白摄影更能凸显光影、线条和构图的纯粹美。本章将为您揭示黑白摄影的独特表现力。 色调的营造: 通过对画面整体色调的把握,您可以创造出梦幻、复古、清新等不同的视觉风格。 第五章:定格瞬间——快门下的故事 摄影师的使命之一,就是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决定性瞬间。本章将聚焦于如何“拍出”故事: 理解“决定性瞬间”: Henri Cartier-Bresson所提出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强调的是画面中所有元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完美契合。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一概念,并探讨如何通过敏锐的观察和果断的行动来捕捉它。 捕捉人物的情感: 人像摄影的精髓在于捕捉人物的真实情感和内心世界。您将学习如何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如何通过引导和耐心等待,来拍出富有感染力的人物照片。 记录动态的美: 无论是飞驰的赛车,跳跃的舞者,还是掠过的飞鸟,运动的拍摄都充满了挑战。我们将分享如何利用高速快门、追焦等技术来清晰地记录运动的美。 捕捉环境的氛围: 摄影不仅是记录客体,更是记录客体所处的环境。您将学习如何将主体与环境巧妙地结合,用画面来讲述一个更完整的故事。 讲故事的元素: 画面中的故事感往往来源于人物的表情、肢体语言、环境的细节以及光影的烘托。我们将引导您思考如何将这些元素有机地组合起来。 第六章:聚焦细节——锐度、景深与对焦的掌控 清晰锐利的画面是令人愉悦的基础,而对焦和景深的精准控制,则能赋予照片更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本章将深入探讨这些技术细节: 理解景深: 景深是指照片中清晰成像的范围。我们将详细讲解光圈、焦距和拍摄距离如何影响景深,并指导您如何根据拍摄意图来调整景深。 对焦点的选择: 准确的对焦是保证画面清晰的关键。您将学习如何选择合适的对焦点,尤其是在拍摄人像时,如何确保眼睛的清晰。 自动对焦与手动对焦: 我们将对比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的优缺点,并根据不同的拍摄场景,指导您选择最有效的对焦方式。 景深预览的功能: 了解并运用景深预览功能,可以帮助您在拍摄前预判画面的清晰范围。 创意运用景深: 除了背景虚化,景深还可以用来引导视线、突出层次。我们将探索景深在不同题材摄影中的创意应用。 第七章:创作的延伸——后期处理的价值 数字时代的摄影,后期处理已成为创作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章将为您揭示后期处理的强大力量,但强调其应是“延伸”而非“救赎”: 理解后期处理的理念: 后期处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摄影师的创作意图,而非随意修改。我们将强调“修饰”与“创造”的区别。 基础的后期调整: 曝光、对比度、色彩平衡、白平衡等基础调整,能够极大地提升照片的视觉效果。 锐化与降噪: 如何在不损失画质的前提下,提升画面锐度和抑制噪点,是后期处理的重要环节。 局部调整的技巧: 通过对画面局部区域的精细调整,可以进一步突出主体,营造氛围。 创意色彩的运用: 后期处理为色彩的二次创作提供了无限可能,您可以尝试不同的色彩风格,赋予照片独特的个性。 RAW格式的优势: 我们将讲解RAW格式相对于JPEG格式的优势,以及它在后期处理中的巨大灵活性。 保护您的作品: 学习添加水印、管理文件等,是保护您辛勤创作成果的重要步骤。 结语 摄影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学习与探索之旅。本书所提供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指导,更是对摄影理念的引导,对艺术视野的启迪。我们鼓励您将书中的知识融会贯通,将其内化为自己的摄影语言。最重要的是,请带上您的相机,走进真实的世界,去用您的眼睛和心灵去感受,去捕捉那些属于您自己的,独一无二的光影故事。您的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与世界的对话,一次对美的追求。让我们一起,用影像去记录,去表达,去创造!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市面上关于单反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是把说明书的内容换个说法重述一遍,读起来干巴巴的,看完就忘。但这本书的撰写风格,却带着一种老派摄影记者的严谨和耐心。我最关注的是动态范围和噪点控制这两个“硬指标”。D5300的传感器在低光表现上一直存在一些争议,我一直很困惑,为什么有时候高ISO下,画面细节完全糊成一团,而别人的照片却依然清晰可见。这本书对此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解释,它不仅仅是告诉你“ISO越高噪点越多”,而是从CMOS的工作原理出发,解释了在不同感光度下,机内降噪算法是如何介入并可能损失掉微弱细节的。更关键的是,它提供了实用的“曝光策略”——比如在光线不足时,宁愿略微欠曝,通过后期提升亮度来保留暗部细节,也比直接拉高ISO获得一个“干净”但细节全无的画面要好得多。我按照书里建议的,在-1EV到-0.7EV的范围内进行拍摄,然后回看RAW文件,那种暗部细节的挖掘潜力,确实比我原来习惯的“正曝光”策略要强劲得多。这种基于理解硬件限制后制定的拍摄策略,才是真正有价值的摄影经验。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太抓人了,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上D5300机身的特写,一眼就能看出是为我们这些渴望深入了解手中器材的影友准备的“干货”。拿到书的那一刻,我最先翻阅的是关于菜单设置的那一部分。说实话,D5300的功能键位虽然直观,但面对那些复杂的自定义菜单,我常常感到无从下手,特别是关于“图像区域”和“对焦点选择”的细微差别,总觉得拍不出自己想要的那种锐度和色彩层次。这本书在这块的处理上,没有那种生硬的参数堆砌,而是用大量的实战案例来解释:比如,在光线复杂的室内人像摄影中,如何调整白平衡和色彩空间,才能最大限度还原模特的真实肤色,而不是那种数码味过重的“假白”。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居然详细分析了D5300的实时取景模式下,对焦性能的局限性,并提供了绕过这些限制的实用技巧,比如如何利用连拍和精确手动对焦的结合,来应对快速移动的主体。对于我这种从入门向进阶过渡的玩家来说,这种深入到系统底层逻辑的讲解,远比那些泛泛而谈的“构图决定一切”要实在得多。它真正教会我如何去“驾驭”这台机器,而不是被它牵着鼻子走,那种掌控感带来的提升是立竿见影的。

评分

如果说摄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那么这本书无疑是技术层面的“武功秘籍”。在“对焦系统”的剖析上,它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度。D5300采用的39点AF系统,在追踪快速移动物体时,到底哪个模式最有效率?这是困扰很多体育和纪实爱好者的难题。书中用图示的方式,清晰地对比了“单次AF(AF-S)”、“连续AF(AF-C)”以及“自动选择AF(AF-A)”在不同场景下的反应速度和锁定精度。我特别喜欢它对“焦点选择区域模式”的细致区分,比如如何在高反差边缘使用“单点对焦”来确保关键细节的锐利,以及在主体占据画面大部分比例时,果断切换到“区域对焦”来保证追焦的连续性。更进一步,它甚至探讨了在使用Live View拍摄视频或进行微距工作时,如何通过“对焦微调”功能来弥补早期DX画幅机身在机身对焦算法上的不足。这些细节处理,表明作者不仅是会用D5300,而是真正理解了这台机器的内部“脾气秉性”。阅读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进行一次深入的“系统诊断”,明白了以往失焦的照片到底错在哪里,而不是盲目地归咎于运气不好。

评分

这本书在关于“镜头搭配与画质优化”的部分,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很多摄影手册只强调“原厂镜头就是好”,但这本书却非常客观地分析了副厂镜头,特别是高性价比定焦镜头与D5300这块APS-C画幅传感器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它用实拍对比图展示了不同卡口镜头在边缘成像圈的畸变和锐度衰减情况,这对于预算有限但又追求极致画质的玩家来说,无疑是宝贵的参考。例如,它推荐了几款特定的定焦镜头,并解释了为什么在D5300上,某些低质量的广角镜头会在边缘出现明显的紫色彗差,而通过特定的机内校正设置(如果适用)或者后期的处理,可以有效缓解。此外,它对“镜头前玉保护”和“减反射涂层”对画质的影响也做了深入探讨,提醒我们并非所有UV镜都能带来保护,劣质的UV镜反而会成为画质的“隐形杀手”。这种从器材选择的源头就进行优化指导的思路,让我对未来的镜头投资方向更加清晰,不再是盲目追求最大光圈,而是追求与机身匹配的最佳“甜点”组合。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器材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介绍功能列表上。

评分

初次接触摄影时,总觉得那些大师的作品里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似乎只要拥有顶级的镜头和机身,自己也能信手拈来。然而,当把D5300扛出去拍了一段时间后,我开始意识到,光线、时机与对焦点的选择,才是决定一张照片生死的关键。这本书的章节编排非常巧妙,它没有急着教你如何后期处理,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剖析“光学原理”与“数码传感器”的交互作用。我特别欣赏它对景深控制的讲解,不仅仅是停留在“光圈大小决定虚化程度”的表面,而是深入到焦距、最近对焦距离以及传感器的裁切系数(DX画幅的特性)对最终视觉效果的影响。有一次在户外拍风景,我尝试用书里提到的“超焦距”技巧来最大化画面的清晰范围,结果发现,即便是使用较小的光圈,画面边缘的细节保持度也比我以往随意拍摄要好得多。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闪光灯使用的指导,简直就是黑暗中的指路明灯。我以前总觉得D5300内置的小闪光灯鸡肋,但书里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用它进行“跳闪”和“离机引闪”的初步尝试,让我明白了即便是内置闪光灯,只要掌握了反射的角度,也能创造出富有立体感的布光效果。这套理论体系的构建,让我对光线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评分

挺好的,我很喜欢哦,店家很棒

评分

相机还没买,先买说明书

评分

终于可以好好学习摄影了

评分

内容详实,通俗易懂,新手的最佳选择。

评分

货收到了,迫不及待的想去看了、好让自己成为摄影师

评分

代同学买的,应该还不错吧

评分

好!

评分

书的内容详细,比原机带的全面易懂多了。

评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