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国学文库:人间词话疏证

中华国学文库:人间词话疏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彭玉平<撰> 著
图书标签:
  • 国学
  • 词学
  • 文学
  • 古典
  • 中华文化
  • 王国维
  • 人间词话
  • 疏证
  • 诗词
  • 传统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4732
版次:1
商品编码:11589467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中华国学文库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6
字数:3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国学文库:人间词话疏证》是著名学者王国维所撰写的一部重要的词学批评著作。彭玉平撰写的这本《中华国学文库:人间词话疏证》分绪论、注释、疏证、附录四项内容。绪论作为全书发凡,总论王国维《中华国学文库:人间词话疏证》手稿之撰述、修订及理论体系,正文各条目重视将王国维词学思想演化轨迹的清理,与具体条目的阐释笺评相结合,以注释、疏证相配合的方式,征引有关文本,探讨所涉理论及词学渊源。并且尤其重视王国维历次增删修订的痕迹,以求探讨王国维先生心迹。附录部分收录《中华国学文库:人间词话疏证》历次刊发之文本、汇录王国维词论,探讨《中华国学文库:人间词话疏证》有关版本情况。

目录

自序
绪论
人间词话疏证卷上
人间词话疏证卷中
人间词话疏证卷下
附录
人间词话(初刊本)
人间词话(重编本)
王国维词论汇录
《人间词话》的版本源流
主要参考文献
跋一
跋二

精彩书摘

  《中华国学文库:人间词话疏证》:
  但如果过执这种结构划分,甚至认为王国维境界说乃是从第三十一则开始凌空而来,凿空而道,就未免理解得过于简单了。细绎前三十则的内容,不仅在文学观念、文体意识、词史判断等方面可以直贯到后一部分,而且即就境界说而言,也可从前一部分寻找到不少端绪。参诸王国维对境界说的诸多分析,概括说来,所谓境界,是指词人在拥有真率朴素之心的基础上,通过寄兴的方式,用自然真切的语言,表达出外物的神韵和作者的深沉感慨,从而体现出广阔的感发空间和深长的艺术韵味。自然、真切、深沉、韵味堪称是境界说的“四要素”①。这些要素在前三十则中,可以说也是被王国维所强调的重要内容,有时甚至相当集中地被强调着。如第七则云:
  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而无矫揉装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持此以衡古今之作者,百不失一。此余所以不免有北宋后无词之叹也。
  自然、真切、深沉在这一则是作为一个逻辑整体被强调的。王国维在这-三则不仅要求言情、写景以及语言上的真切自然,而且揭示出这种审美形态正是建立在“所见者真,所知者深”的基础之上,而其“北宋后无词之叹”与第三十一则言境界而以“五代北宋所以独绝者在此”,其立说根底是完全一致的。而且第七则立足于“大家之作”,第三十一则以境界为“最上”,都是悬高格以求。可以说,作为境界说的主要理论要素,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具备在第七则之中了,只是王国维此时尚未提炼出“境界”二字以统其学说而已。
  第四则借用张惠言“深美闳约”之论,第五则分析李璟词句中的感发与联想空间,第六则称赞冯延巳词“堂庑特大”,此三则其实是互为关联的。若非作者先有深美闳约之创作理念,岂能有特大之堂庑?而若无特大之堂庑,则读者的感发与联想其实无由发生。而所谓韵味也正是从这种感发和联想中才能焕发出来的。王国维在第八则对周邦彦词的“深远之致”略有微辞,其实也是对其韵味不足抱有遗憾而已。其他诸如第十二则引用周济评论吴文英词之佳者堪供“追寻”,第二十则称赞周邦彦“叶上”三句“真能得荷花之神理”,第二十二则认为姜夔词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第二十九则批评贺铸词“惜少真味”等,这些条目大都是以深沉和韵味为理论追求的,与后一部分境界说的相关审美追求堪称袍鼓相应。
  明乎这样的情形,可以对手稿第八十则有更多的会心了。其语云:严沧浪《诗话》日:“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澈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余谓:北宋以前之词,亦复如是。然沧浪所谓“兴趣”,阮亭所谓“神韵”,犹不过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为探其本也。
  王国维虽然是以一种否定的方式列举出严沧浪的兴趣说、王渔洋的神韵说,但实际上境界说对兴趣和神韵二说的理论采择还是主要的。无论是前三十则中出现的“深美闳约”、“深远之致”,还是后来出现的“要眇宜修”,其实都不离乎兴趣与神韵的基本内涵的。并非如王国维所说的是“面目”与“探本”的不同,而只是有关注范围与言说方式的不同而已。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东东非常给力。这次活动太帮了。加油啊。继续给力。

评分

书的内容本身很好。难得买到一本有塑封的,却因为包装盒里没有减震气囊,书角磕碰严重,有点不开心。

评分

这是目前《人间词话》研究整理最为翔实的作品,集大成。

评分

书很精美,不错!但运输中造成书皮产生了压痕,希望京东送快递时小心点就好了。

评分

书很好,服务也很好,京东值得信赖哟,经常在他们家买书,没有失望过!大家可以放心购买!

评分

境界有大小,不以是而分优劣。

评分

   今读《人间词话》,觉静安所言诗词,受限于时。然其所言&ldquo;境界&rdquo;,乃词话史可谓进矣!读罢,余不禁叹曰:&ldquo;人间自是有情境,词话芳菲几人闻!&rdquo;

评分

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写之于文学及美术中也,必遗其关系,限制之处。故虽写实家,亦理想家也。又虽如何虚构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构造,亦必从自然之法则。故虽理想家,亦写实家也。

评分

余读王静安之《人间词话》,尚在幼时,不求甚解。只知其所言&ldquo;人生之三境界&rdquo;,而不解其深义。今复读之,感静安所言诗词均以&ldquo;境界&rdquo;为论,固诗词皆有&ldquo;境界&rdquo;矣,而&ldquo;境界&rdquo;之优劣在于作者。静安缘何以言&ldquo;境界&rdquo;,时有浙、常二派,浙厌流纡而喜清灵,习白石、玉田而远淮海、鲁直;常厌浮薄而重寄托,推美成而轻玉田。静安知二派之弊,遂自立门户作词论以讽之。余以为所谓&ldquo;意境&rdquo;,在乎客观之存在,非主观之感情。虽感情皆存于意境之中,然感情始发于意境之外,乃主观所赋之。静安谓&ldquo;有我之境&rdquo;在乎主观,因物存&ldquo;我之色彩&rdquo;;&ldquo;无我之境&rdquo;在乎客观,因物无&ldquo;我之色彩&rdquo;。然世间之物皆乃客观所在,而美丑之别皆以主观审之,何来&ldquo;有我&rdquo;&ldquo;无我&rdquo;之分?余以为静安谓&ldquo;有我之境&rdquo;、&ldquo;无我之境&rdquo;在于情境,而非意境。何谓情境?情中有境,境中有情谓情境,&ldquo;有我之境&rdquo;,则情必多于境,故诗词所作多血肉之感;&ldquo;无我之境&rdquo;,则境必多于情,故诗词所作多涉身世外。&ldquo;情境&rdquo;、&ldquo;意境&rdquo;,虽一字之隔,而言意则寡情,言情则少意。严沧浪云:&ldquo;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rdquo;沧浪之言,正中要害也。&ldquo;空中之音&rdquo;诸事物若各词家所作,长调不过两三百,小令不过四五十,而言情者终有尽也,言意者虽情尽而气象不逮矣!有情无意,空有一副皮相;有意无情,读来犹六月飞雪,冰寒彻骨。余尝闻东坡所赞摩诘:&ldquo;赏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rdquo;而&ldquo;情境&rdquo;、&ldquo;意境&rdquo;犹摩诘之诗画,既为一体,可堪比耶?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