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二五”重大出版项目。由《文库初编——近代稀见边疆名著点校及解题》与《文库二编——当代学人边疆研究名著》两部分构成。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收录的百部著作不但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有较大突破,而且有所创新,填补了该领域学术研究的空白;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的出版体现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国家意志,起到传承历史,服务当代,惠及后人的目的,更能为我国边疆研究、发展与稳定作出贡献!
《【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奉使俄罗斯日记·出塞纪略·从西纪略(外八种)》 包括《奉使俄罗斯日记》《出塞纪略》《从西纪略》《科布多巡边日记》《奉使鄂尔多斯行记》《奉使科尔沁行记》《巴林纪程》《东蒙古纪程》等几部重要著作,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军事、地理、民族等诸多问题,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清朝建立后,江山一统,华夷无别,故有关蒙古地方的行纪日渐增多。入民国后,国难深重,蒙事日亟,为国人所关注,故赴蒙地考察或旅行者亦颇夥,多有行纪存世。由于蒙地夙少文献记载,这些行纪便成为了解当时蒙地状况和蒙人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史料。现仅辑选数篇,以飨读者。
忒莫勒,1954年生,男,蒙古族。1982年1月毕业于内蒙古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从事内蒙古民族与地方文献工作至今。研究范围:近代内蒙古民族与地方文献研究、近代蒙古族报刊图书出版印刷史。主要著作:《建国前内蒙古地方报刊考录》《建国前内蒙古方志考述》等。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
乌云格日勒,1965年生,2000年于内蒙古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任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内蒙古近现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大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内蒙古史学会秘书长,中国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内蒙古近现代史、城镇史、近代社会史。著有《十八至二十世纪初内蒙古城镇研究》,参与编写《内蒙古通史纲要》《清朝世宗朝实录蒙古史史料抄》等。
这本书的题目,【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就充满了学术的严谨性和内容的广度。拿到书后,我首先关注的就是“奉使俄罗斯日记”这个部分。考虑到历史上的中俄交往,尤其是早期阶段,许多细节都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这本日记的出现,无疑能为我们揭示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我非常好奇,当时的中国使者,在异国他乡,如何进行外交活动?他们眼中的俄罗斯是怎样的?是充满野性的草原,还是初具规模的城镇?他们的日记里,会详细记录下与俄方官员的交流、谈判的细节吗?还有,他们如何在异国他乡克服语言、文化、生活习惯上的障碍?这些,都将是极其宝贵的历史信息。同时,“出塞纪略”和“从西纪略”的篇目,也让我对书的内容有了更广阔的期待。边疆,从来都是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历史变迁的缩影。我希望通过这些纪略,能够深入了解古代中国北部边疆的自然风貌,那里独特的气候、地形、植被,以及那里生活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结构,还有他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发展、与外界互动。我相信,这些纪略,将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边疆画卷,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边疆在中国国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本书的内容,势必会极大地丰富我们对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认知,从微观的个体经历到宏观的历史进程,都将有更深入的呈现。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已经足以让我感受到其内容的厚重与珍贵。我一直对古代中国的边疆历史,特别是与俄罗斯的早期交往,充满好奇,但相关资料往往比较零散。因此,“奉使俄罗斯日记”的出现,对我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这本日记,定然是研究当时中俄关系最直接、最生动的第一手史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那个信息传递缓慢、交通不便的时代,中国使者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踏上异国土地的?他们在日记中会如何描绘俄罗斯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他们的外交活动是如何进行的?在与俄方官员的交往中,又会发生哪些有趣或值得深思的故事?这些细节,对于我们理解当时的历史格局和文化交流,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同时,“出塞纪略”和“从西纪略”的篇目,更是将我的目光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北部边疆。我渴望从中了解到,在那片广袤而充满挑战的土地上,古代中国人是如何生存、发展、与自然抗争,以及与不同民族和谐共处的。这些纪略,是否会描绘出雄浑壮阔的塞外风光,还是细腻入微的民族风情?它们又会如何展现边疆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智慧?我相信,通过阅读这些内容,我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北部边疆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所扮演的战略角色和文化意义,以及那些为守护这片土地而付出努力的人们。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绝佳窗口。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可以说是相当讲究了。从内页的纸张质感,到排版布局,都透露着一种对学术严谨性的尊重。我拿到手后,首先翻阅的就是目录。看到“奉使俄罗斯日记”这一部分,我立刻来了兴趣。想到那个时期,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交往,虽然不如近代那样频繁,但其背后却蕴含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文化碰撞。这本书的作者,能够将这些宝贵的日记文献整理出来,并且附带深入的研究,这本身就是一项了不起的学术贡献。我尤其好奇,在那个通信不发达、信息传播缓慢的时代,远赴俄罗斯的使者,他们的行程是多么的艰辛,他们所面临的困难又是怎样的。日记,作为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必然会记录下他们真实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我期待在这本日记中,能够看到关于俄罗斯当时的社会风貌、政治格局,甚至是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同时,我也想了解,作为“奉使”的使命,他们是如何在异国他乡代表国家,维护民族利益,并且促进两国关系发展的。而“出塞纪略”和“从西纪略”,则进一步拓展了我的想象空间。边疆,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国防的前沿,更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窗口。这些纪略,无疑会为我们展现边疆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多样的民族文化,以及古代中国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发展、奋斗的艰辛历程。通过这些记录,我们可以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中国边疆的广袤与辽阔,以及守护这片土地的先辈们的智慧与勇气。
评分这本【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光是书名就足够吸引我这样的历史爱好者了。我一直对古代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早期交往史,非常感兴趣。而“奉使俄罗斯日记”,无疑是这本书中最具吸引力的部分之一。这本日记,将为我们提供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去了解当时中国官员在俄罗斯的真实经历。我期待从中看到,他们是如何跨越漫长的距离,如何与俄罗斯的官员进行外交往来的,他们的日记里,是否会描绘出当时俄罗斯社会的风貌,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文化习俗?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我们研究中俄两国关系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更何况,书中还有“出塞纪略”和“从西纪略”等篇目,这更是将我的研究兴趣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北部边疆地区。我希望从中能够了解到,在古代,中国的边疆是什么样的?那里的人民是如何生活的?他们的文化又是怎样的?这些纪略,将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去亲身体验那片土地的辽阔与艰辛,感受那里的风土人情,了解在那片土地上发生的历史故事。这本书的内容,无疑能够极大地丰富我们对中国古代北部边疆历史的认知,让我们对这段历史有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更直观地感受到那段历史的脉搏。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而言,真可谓是久旱逢甘霖。长期以来,我对于中国古代北部边疆的历史,尤其是与俄国早期交往的细节,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总是觉得资料零散,缺乏系统性的梳理。而【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这个系列名,就预示着它将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而“奉使俄罗斯日记”、“出塞纪略”、“从西纪略”等篇目,更是精准地击中了我的关注点。我尤其期待能够从“奉使俄罗斯日记”中,窥探到那个时代中国与俄罗斯之间早期交流的真实面貌。我们都知道,历史上这两个国家有着漫长的边界线,他们的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而作为“奉使”的官员,他们的日记,是最鲜活、最生动的第一手史料。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当时中国官员是如何跨越漫长的距离,带着使命来到俄罗斯,他们所见的俄罗斯是怎样的?是冰天雪地的严寒,还是热情好客的民族?他们的日常起居、与俄方官员的交往,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互动,都将是极具价值的信息。同时,“出塞纪略”和“从西纪略”,则让我对边疆地区的地理、人文和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期待。我想知道,在那个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时代,边疆的自然风貌是如何的险峻,生活在那里的民族又是怎样的风俗习惯?这些纪略,无疑会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边疆画卷,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北部边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战略意义。再加上“外八种”的丰富内容,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研究和了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宝贵参考。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历史的厚重感,古朴的字体,墨绿色的底色,仿佛穿越时空的门扉。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触感就让人联想到书中那些遥远的年代和陌生的土地。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边疆历史充满了好奇,尤其是那些不为人知的细节。这本书的名字,【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光是这个系列名就够吸引人了,说明这是个系统性的研究,不是零散的片段。而“北部边疆卷一”,更是精准地定位了我的兴趣点。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奉使俄罗斯日记”、“出塞纪略”、“从西纪略”这些篇目感到兴奋,它们似乎直接指向了那个时代外交和探索的生动记录,而不是冰冷的学术分析。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为“奉使”的官员,他们是如何在那片广袤而充满挑战的土地上,与异域文明进行交流的?他们的日记里,会描绘出怎样的风土人情,记录下哪些重要的外交谈判细节?“出塞”和“从西”的字眼,更是勾起了我对古代边疆地区地理环境、民族风俗以及民间生活的想象。那时的边塞,绝不仅仅是军事重镇,更是文化交融、商贸往来的十字路口。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深入其中,感受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理解北部边疆在中国历史上的战略地位和重要意义。更何况,还有“外八种”,这又是多少未知的精彩故事在等待着我去发掘?这本书的出现,无疑是填补了我对这一领域认知上的一个巨大空白,让我有机会从更微观、更具象的层面去理解宏大的历史叙事。
评分拿到这本《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我首先被它所收录内容的独特性深深吸引。尤其是“奉使俄罗斯日记”,这四个字就足以勾起我对历史深处的好奇心。想到在那个遥远的年代,有中国的使者肩负着国家使命,远赴俄罗斯,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被记录在日记中,这是一种多么珍贵的历史遗产。我特别想知道,在那个没有便捷交通和通讯的时代,这些使者们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出访任务的?他们的日记里,是否会描绘出当时俄罗斯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以及与中国的外交往来细节?我期待着从中看到那些鲜活的、充满时代气息的描述,了解到那个时期两国人民的交往,以及政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另外,“出塞纪略”和“从西纪略”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边疆,从来都不是仅仅是地理上的边界,更是文化交融、民族碰撞的发生地。“出塞”意味着深入未知,“从西”则指向遥远的地域,这两部分的内容,定然会为我们展现中国北部边疆地区独特的自然风光,多样的民族文化,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是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创造历史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纪略,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古代中国边疆的辽阔与艰辛,以及守护这片土地的先辈们的智慧与坚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北部边疆历史深处的大门,让我有机会从更微观、更具体、更生动的视角去理解这段重要的历史。
评分翻开这本【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封面设计,以及书名所指向的那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北部边疆。我尤其对“奉使俄罗斯日记”这个篇目感到兴奋。想象一下,在那个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时代,中国的使者们带着国家的重托,远赴遥远的俄罗斯,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的心路历程,都被记录在了日记之中,这是多么珍贵的历史文献啊!我迫切地想知道,日记中会描绘出怎样一幅异域风情的画卷?当时俄罗斯的社会状况、政治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是怎样的?使者们是如何与俄方进行交流和谈判的?这些细节,无疑能为我们还原一段被历史尘封的珍贵记忆。此外,“出塞纪略”和“从西纪略”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边疆,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永恒的、充满故事的区域。我希望通过这些纪略,能够深入了解古代中国北部边疆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以及那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它们是否会描绘出壮丽的草原风光,险峻的山峦,还是奔腾的河流?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人们,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艰辛?他们的精神面貌又是怎样的?这些纪略,将为我们打开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探那个时代边疆人民的真实生活,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研究的一次重要补充,能够让我们从更微观、更具象的角度去理解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历史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福音。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边疆历史,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尤其是早期与俄罗斯的交往,抱有浓厚的兴趣,但总觉得资料分散,缺乏一个系统性的梳理。而【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这个系列名,就让我看到了希望。“奉使俄罗斯日记”,这四个字简直就是金矿,它意味着我们能够直接看到那个时代中国官员与俄罗斯接触的第一手资料。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日记里会记录下怎样的场景?是冰天雪地的严寒,还是异域文化的冲击?是如何进行外交谈判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这些细节,往往是宏大历史叙事中难以触及的部分。同时,“出塞纪略”和“从西纪略”也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期待。边疆,往往是民族文化交融最活跃、地理环境最独特的地方。“出塞”和“从西”这两个词,都暗示着作者将带领我们深入探索那些充满未知和挑战的区域。我希望能够从这些纪略中,了解到古代中国人如何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生存、繁衍,他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他们与自然、与各民族之间的互动。我相信,这些生动的记录,能够帮助我更深刻地理解中国北部边疆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战略意义和文化内涵。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绝佳机会,我期待着从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次惊喜。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边疆历史,特别是那些关于对外交流和探索的记载,充满了浓厚的兴趣。而【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这个书名,精准地抓住了我的关注点。“奉使俄罗斯日记”,这四个字就足以让我热血沸腾。想象一下,在那个时代,中国派出的使者,如何跨越万水千山,来到遥远的俄罗斯,他们的所见所闻,他们的心路历程,都被详实地记录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日记,更是那个时代与外部世界交往的珍贵见证。我非常想知道,日记里是否会描绘出当时俄罗斯的社会风貌、人文风情,以及与中国进行外交的真实场景?那些细节,定然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财富。同时,“出塞纪略”和“从西纪略”的篇目,也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边疆,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民族的记忆,也见证着文化的交流。“出塞”和“从西”,这两个词语本身就充满了探索和冒险的意味。我希望通过这些纪略,能够深入了解古代中国北部边疆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以及生活在那片土地上的民族,他们的生活方式、文化习俗,以及他们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中国北部边疆历史的绝佳途径,能够让我们从更微观、更具象的层面,去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评分中国边疆研究文库中国边疆研究文库
评分非常好的书,一次愉快的购物经历
评分非常好的近代边疆资料,瑕不掩瑜,趁活动多收些。
评分【中国边疆研究文库·初编·北部边疆卷一】奉使俄罗斯日记·出塞纪略·从西纪略(外八种)
评分书好 文笔也好 又可以了解沿途情况 好
评分好,史料翔实!
评分这套书很难得,第一手资料,赶上活动,果断收入
评分好书,称得上几个版本的荟集,值得购买。
评分这套书里的史料书,非研究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