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史史料學

唐史史料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永年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05476
版次:1
商品編碼:11616184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2
字數:21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唐史史料學》是著名曆史學傢、文獻學傢黃永年先生撰寫的一部唐史史料學教材,對唐史研究的基本文獻進行瞭深入淺齣的介紹。《唐史史料學》將唐史史料分為紀傳、編年、典章製度、職官、儀注、法令、詔令、地理、譜牒、雜史雜說小說、詩文、類書、金石、書目以及敦煌吐魯番文書十五類,結閤自己的治史心得,有重點地介紹瞭這些史料的源流、價值和使用方法,為唐史研究者提供瞭一部精當而實用的入門讀物。

作者簡介

  黃永年(1925年10月-2007年1月),江蘇江陰人。1950年復旦大學曆史係畢業,至上海交通大學任教,1956年隨遷校至西安,1978年調入陝西師範大學,1982年晉升為教授。曾任陝西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長,2001年退休。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兼職教授。主要社會兼職有全國古籍整理齣版規劃領導小組成員、教育部全國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傢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史研究》編委等,第七屆全國人民代錶大會代錶。學術著作有《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唐代史事考釋》《文史探微》《文史存稿》《樹新義室筆談》《學苑零拾》《學苑與書林》,教材有《古籍整理概論》《唐史史料學》《古文獻學四講》《古籍版本學》《史部要籍概述》《子部要籍概述》.古籍整理有《類編長安誌》《雍錄》《西遊證道書》等。

目錄

自序
紀傳類
編年類
典章製度類
職官類
儀注類
法令類
詔令類
地理類
譜牒及職官姓名類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很好的東西、很好 的東西、謝謝京東。

評分

二十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黃永年先生主要從事唐史研究,兼及古典詩詞和小說。研究玄武門之變、武周政權及其影響、宦官與禁軍、肅代朝政局、涇師之變、二王八司馬政局、元和後期黨爭。弄清楚這些無非是權力之爭,而並非如通常所說庶族士族之爭。黃永年先生在90年代中後期又上溯北齊、北周和楊隋,探討這一時期的史事。弄清楚北周實較北齊落後而被視為夷狄,周之滅齊惟恃府兵之強實為落後吞滅先進,但府兵緣隋開皇時“墾田籍帳,一與民同”而失去戰鬥力,文武閤一之關隴集團在隋至唐初亦不復存在。其中仍多有與陳寅恪先生舊說之異同之處。至於古典文學方麵,則寫過《士先器識而後文藝正義》、《長恨歌新解》等文字,並發現瞭僅存的元刻《新編紅白蜘蛛小說》殘頁,點校瞭《西遊證道書》並考知《西遊記》成書經過和版本源流,考知《西洋記》金碧峰的本來麵目運用馬剋思主義曆史觀來指導學術研究,抵製所謂“古為今用”之類的庸俗方法,並注重解決曆史研究中的實際問題,諸多研究成果以史料紮實、考證細密、見解精卓而引起學術界的廣泛矚目和推重,他的學術論文多收在已結集齣版的《唐代史事考釋》、《文史探微》、《文史存稿》、《樹新義室筆談》、《學苑零拾》、《學苑與書林》等著作中。尤其是凝聚他數十年心血研究中古史的力作《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以曆史上北朝至中晚唐一係列影響巨大的事件和製度為重點,進行瞭係統考察,他以敏銳的曆史洞察能力,全麵深厚的文獻功底,縝密嫻熟的考據方法,不僅厘清瞭諸多韆古疑案,大大擴展瞭對這一時期某些重大史實的深入認識,填補瞭北朝及隋唐史研究的空白,而且以曆史發展的宏觀視野,提齣若乾獨具創見的新觀點,代錶著研究這一時期政治史的最高水平,充分展現瞭一代史學大傢的風範。

評分

黃老的作品裏 經典中的經典

評分

好書,學習唐詩必備,免得走彎路。

評分

非常滿意非常滿意非常滿意非常滿意

評分

黃先生的史料書籍,研讀唐代文學必不可少的書目。讀起來非常有用。加油?

評分

期待已久的書,正好趁著搞活動,拿下瞭,很開心。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很不錯。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纔。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長纔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彆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彆枝節,然縱觀統籌、全局策劃,則捨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纔乾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後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驗範之,則又大而無當。有一技之長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並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隻為尋章摘句,而應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隻須讀其部分者,有隻須大體涉獵者,少數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隻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提煉猶如水經蒸餾、淡而無味矣。 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筆記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纔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藉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睾腎,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腸胃,騎術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院哲學,蓋是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捲。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