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绅士着装圣经3:外套》是《绅士着装圣经》套书之一,《绅士着装圣经》是追求品质品位男士的必备着装指导手册,全套书专业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得益彰,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指导,又有大量风趣盎然的实际案例和精美图片。本书从外套备忘录入手,从柴斯特外套的优雅是怎样炼成的,出行外套的阿尔斯特家族和波鲁经典,全天候外套巴尔玛肯,对生命的敬畏、经过战争的洗礼的堑壕外套,达夫尔与休闲外套和得体的外套七个方面,对绅士经典外套的历史、分类、功用、穿衣规范、成功案例和TPO原则进行了系统深入地分析介绍。读过本套丛书和此分册相信您会成为一个绅士着装和外套方面的专家。
本书可供公务、商务人士,形象专家、着装专家,服装设计与搭配师和有志于提升男士着装品质品味人士阅读的专业参考。
作者简介
刘瑞璞,1958年1月生,现任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是服装符号学及绅士着装密码(TheDressCode)。
主要学术成果:
(1)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华民族服饰结构图考》汉族编、少数民族编;
(2)《古典华服结构研究——清末民初典型袍服结构考据》;
(3)《男装语言与国际惯例。礼服》;
(4)《国际化职业装设计与实务》;
(5)《世界服装大师代表作及制作精华》;
(6)《TPO品牌化女装系列设计与制版技术训练》;
(7)《TPO品牌化男装系列设计与制版技术训练》;
(8)国家级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教材:《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女装编;
(9)北京市精品教材《服装纸样设计原理与应用》男装编、女装编;《女装款式和纸样系列设计与训练手册》《男装款式和纸样系列设计与训练手册》。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 章 外套备忘录
11 一个会穿外套的人是讲究品质的人
12 "迟钝"的魅力
13 掀开外套300 年的历史
第2 章 柴斯特外套的优雅是怎样炼成的
21 初识柴斯特外套
211 柴斯特外套的"经典配置"
212 从防雨功能到简约精神--柴斯特外套的不变之谜
22 前柴斯特外套
221 弗瑞克与双排扣柴斯特外套
222 披肩大衣、帕洛特到单排扣柴斯特外套
223 使标准柴斯特外套定型的卡巴特
23 伯贝里大衣和柴斯特外套的新古典风格
231 柴斯特外套的伯贝里时代
232 英国绅士与"新古典风格"
24 柴斯特外套与柴斯特菲尔德家族
241 一代名绅--柴斯特菲尔德四世
242 柴斯特外套命名于菲力普五世
25 柴斯特外套的成功路径
251 柴斯特外套的社交技巧
252 柴斯特外套"标准件"的解读与应用
253 柴斯特外套的两种基本板型
第3 章 出行外套的阿尔斯特家族和波鲁经典
31 具有英国血统的阿尔斯特外套家族
311 阿尔斯特与英式大衣
312 阿尔斯特与泰洛肯大衣
32 波鲁外套--出行外套的经典
321 波鲁外套的身世--从平民到贵族的标签
322 驼毛与波鲁外套的标准色
323 驼毛催生了波鲁外套的标准件
33 出行外套的礼仪级别与细节提示
331 出行外套的礼仪级别是如何细分的
332 出行外套细节的变化对社交和风格取向的暗示
333 出行外套的板型特点
第4 章 全天侯外套--巴尔玛肯
41 承载历史的经典
411 巴尔玛肯的由来与披肩外套
412 华达呢使巴尔玛肯不拒绝任何面料
413 土黄色历史积淀的贵族身份
42 巴尔玛肯外套构造的密约
421 巴尔玛肯外套"标准件"考究的功用设计
422 巴尔玛肯外套防寒内胆独领风骚
423 巴尔玛肯外套裁剪的历史信息
43 巴尔玛肯外套社交的自由空间
431 介于巴尔玛肯和堑壕外套之间
432 朴素面料的运用
433 让巴尔玛肯外套变成贵族的面料
第5 章 对生命的敬畏--经历战争洗礼的堑壕外套
51 堑壕外套与两家古老的英国公司
511 阿库阿斯--战争中由王室推动的品牌
512 华达呢奠定了伯贝里堑壕外套的世纪经典
513 "经营战争"
514 保存"传统"
515 丸善派和壶番馆派的启示
52 伯派和阿派最棒的细节
521 拿破仑领和颈部防护襻
522 右肩挡雨布
523 防雨披肩
524 插肩袖
525 防雨口袋
526 后开衩
527 肩襻、袖带和腰带
53 堑壕外套的工艺经典
531 苏格兰格子衬里
532 堑壕外套的板型特点
54 堑壕外套材质之美--简约的社交智慧
第6 章 达夫尔与休闲外套
61 休闲外套情景的准则判断
611 礼服外套准则的判断
612 休闲外套准则的判断
62 达夫尔--休闲外套的经典
621 达夫尔和特殊工艺的麦尔登呢
622 达夫尔外套的贫民身世
623 蒙哥马利将军使达夫尔改变了命运
63 达夫尔外套至善、至美、至用的细节
64 四种个性鲜明亦不能忽视的休闲外套
641 非主流却品格非凡的洛登外套
642 影响深远的水手外套
643 最具本色的剪绒外套
644 西班牙外套朴素的经典
第7 章 得体的外套
71 外套面料的理想和社交密约
711 风雨面料的休闲风格表达的社交取向
712 防寒面料的外套风格最适合的社交取向
713 外套和面料的对应性及其社交取向的变通
72 外套及其细部之间的等式
721 领型与外套的等式
722 袖型与外套的等式
723 袋型与外套的等式
724 其他细部与外套的等式
73 外套的TPO 定位与搭配方案
731 外套TPO 综合指标的社交排位
732 外套的社交取向与搭配方案
74 外套选择的技巧
741 外套尺寸中,长度要优先考虑
742 面料质地和标签的提示
743 外套试穿必须确定真实的配服
后 记
精彩书摘
第1 章 外套备忘录
在当今男装世界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现状,西装几乎成为大众化的服装,无论什么阶层、什么职位、什么性格的男人都不拒绝它,只有细微之处见绅士。像塔士多(配黑领结的晚礼服)这种很绅士的礼服,艺人、明星、商业新贵甚至蓝领穿的机会也多了起来,因为他们“太懂得”如何穿它,它是“高雅”的标签。只有外套还保持着它的纯粹性被绅士们固守着,成为贵族最后的堡垒,但它的密码却不像西装那样被更多的人解读。我们看到,只要是适宜的季节、场合,他们一定会选择柴斯特外套、巴尔玛肯外套、堑壕外套、达夫尔外套等这些甚至连名称都不知所云的服装,这其中有什么玄机?
1.1 一个会穿外套的人是讲究品质的人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在现代男人生活中,只有外套还保留着历史上传承下来的季节性信息,如防雨外套、防风外套、防寒外套等,这与其说是季节性信息,不如说是历史上留下的文化印记,正因如此它才会在上层社会流行、认可后被确立下来,当上层社会接受某种服装时,也就决定了它的历史地位,但这并不对其出身的贫贵有所选择。男装往往是从贫民服作为发端,之后被上层社会吸纳、借鉴而确立其地位的,如达夫尔、水手外套、巴尔玛肯、堑壕服等,因为贫民服装的功能是最棒的。不过当这种服装进入上层社会时,必须加入这个阶层的社会语言才能够在主流社会流行开来。当这种语言成为社会公认的(绅士)标签时,低于这个阶层的人们便着力去摹仿而成为潮流。一般人更注重外套的季节性和防寒性,总之首先考虑的是它的功能问题,很少注意它的社交语言。这时绅士们却不愿与此为伍(怕跌入下层社会),就有所选择地穿它们,或穿得更加地道,这就是为什么对更加细致的绅士服语言如果没有涉深的体验是找不到感觉的道理。外套最能体现这一点,在社交场有这样一种逻辑,社交形象成功与否要看对服装规则(The DressCode)的把握,而最能够表现出技巧和品位的却是外套。这是它不被流行左右,在上层社会能够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的社会原因。
外套(Coat)总是和“讲究”这个词汇联系着。“一个会穿外套的人是个很讲究的人”,这是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服装比外套传承的历史信息更多,这就是现代绅士为什么固守外套这个最后的堡垒的答案。
男装历史从古至今,但凡讲究的礼服都以外套著称,如著名的弗瑞克外套(Frock coat)、晨礼服 (Morning coat)、燕尾服 (Tail coat)等,尽管很多情况下不把它们当作外套使用,事实上“COAT”表示盛装、大礼服之意(图1-1)。这跟历史上外套代表着贵族的奢华有关,它除了用料多、做工考究、价格昂贵外,还跟一层一层炫耀财富的穿着方式有关,这种传统不加掩饰地带到了今天。爱丽森 .卢莉在1981 年出版的《服饰的语言》中就说:“大体上,一个人穿的衣服层越多,他或她的社会地位就越高。”(保罗.福塞尔著《格调》,第67 页)可见外套对于多层方式的贵族体验是最直接有效的。作为贫民百姓,贵族气的外套既不符合他的经济条件,也不适应他们频繁劳作的生活环境,正因如此,外套的绅士语言普及得缓慢而狭窄,这反而是上层社会希望看到的,从而大胆地使用。然而,它们在形制的细节表达上却表现得异常简洁、迟钝,根本谈不上豪华。可见,外套如果被社会打上“豪华”的标签,便成为虚荣的追求目标而泛滥,绅士们也不会固守这个最后的堡垒而另起炉灶。不过外套本身的便装化趋势恐怕不可避免,表现出越来越本色的气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回归的本色不仅没有使标志绅士外套的符号消失而变得越加生动,因而虚荣的外壳总会被剥去,露出来的才是真实的容貌。我们看今天的柴斯特外套,它诞生于19 世纪中叶,它的鼻祖还要往前追溯到1816 年出现的弗瑞克外套,尽管如此今天的柴斯特外套的概念和历史中的任何一个时期都有一种砸断骨头连着筋的感觉,她维系一个全新的社交伦理,我们完全可以称它为“新古典主义”。当我们连古典主义还不认识的时候,这种社交伦理(新古典主义)在今天会变得越来越陌生和弥足珍贵,这就是历史的力量。
1.2 “迟钝”的魅力
今天变化最大的就是服装,这一点没有人怀疑,然而我们如果转到对服装品位、高雅、格调之类的评价的时候,却发现我们今天穿的衣服有百分之九十在一百年前,甚至更早的时间发生并确立的,外套恐怕就是这类服装的代表。今天作为准礼服外套的柴斯特菲尔德出现在19 世纪中叶;最受男士推崇的全天侯外套巴尔玛肯几乎和柴斯特外套同时登场(1850 年);具有公务外套(亦称职业外套)之称的堑壕外套早在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为英军立下了汗马功劳;作为今天出行外套的经典波鲁外套在1916 年作为侯赛外套出现的;在外套中最具前卫休闲、有“大学校园外套”之称的达夫尔却比任何一种外套出现的都早,大约是文艺复兴的后期(1684 年)。使我们没有想到的是,它们大多数保留着原创时的样貌,就堑壕外套而言,上层社会的男士们,严格保持当时细节的设计以明正身,就连腰带上挂军用水壶的D 型铁环也不愿放弃,以此表达对历史的敬畏,也是对绅士品质的一种宣示。今天在年轻人中无论男女都在穿,而且大有引领冬季时装潮流的达夫尔外套,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陆军元帅蒙哥马利那件达夫尔的翻版。谁能想到今天满街跑的俊男秀女的剪绒短外套竟是20 世纪初(1903 年)欧美前卫绅士们的行头。这些完全使我们恍然大悟:“衣食住行之中,衣是变化最迟钝的”。
这种迟钝的原因,虽然我们还不可能彻底弄清楚,但有一点是值得探讨的人们追赶时髦其实多是迫于社会的压力,要想获得社会的认可(特别是上流社会), 就要更多地去做迎合社会却违背内心的事,因此就会出现一种抵消这种社会压力的事象流行,这就是“不受流行影响的流行”(A Timeless Fashion),这种几乎是“永恒时尚”的理念,用一个最容易操作的词,就是“绅士服”。它为什么能够永恒,解读之后我们会发现,它是以历史为载体的:它是服装中的严肃艺术不是流行艺术,它是服装的基本语言,它是服装设计的解构元素。我们只有将这些元素找到,并解读它们的历史坐标才能变得更主动、更合理。
外套变化的迟钝是和男装“崇英”的品质有关,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判断如此之差,几乎没有章法和目标。今天,从我国外套的产业状况看根本谈不上与国际接轨,从穿者、设计者、制造商到经营商,始终深陷在一个盲目的怪圈中,像是被人家牵着的盲人,说明我们对外套的历史缺乏基本的了解,当达夫尔外套在中国市场上出现时,很多人几乎完全相信它是某国外公司研发的全新产品,甚至有的国内服装设计师全然不知它用什么面料,更无法搞清这种永恒时尚的的基本语言、解构元素。看来我们要想解读它们,先要从认识它们的历史入手。值得提醒的是,要想迅速准确地认识这种历史,首先确立“英国祟拜”先入为主的TheDress Code(绅士着装密码)文献体系。这是否有偏见之嫌,其实就像我们今天了解英语就等于了解了世界的道理一样,当然属于欧罗巴语系的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对英语的丰富和走向国际化以巨大的支持,但总要有一种语言统领起来。美国没有使用它本乡本土的语言,也丝毫没有损害它的国际形象和地位,重要的是它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正因为“英国崇拜”的主流意识带到了美国,导致多元文化的交融而创造出具有冒险意识的美国精神,综合国力的日益壮大便成为必然,但美国人始终不忘“崇英”这个传统,因为美国人最值得炫耀的历史,就是“我们有不列颠血统”。美国社会学家保罗.福塞尔在他的《格调》里描绘美国人的社会等级心态,其“崇英”意识是贯串始终的,他说“对于渴望向上进取的中产阶级来说(美国的主流社会)伟大的等级图腾是‘英格兰母亲’,这是一些将我们与‘英格兰母亲’联系在一起的纽带
2 ”(图1-2)。美国的壮大加速了“崇英”的社交文化在国际间传播,使服装国际惯例(The Dress Code)的确立成为可能,当然也渗透了西方主流社会的价值观,多少带有些“殖民”的味道。不过,“崇英”的内涵,是“尚古”精神(历史、文明、雅士),这是人类睿智、美好的共同愿望。
1 解构元素,经典服装的每个细节都被视为“设计元素”,“解构”,就是利用这些元素分解开来,再从新构成而产生设计的新概念。因此,时装通常是利用经典服装的“结构元素”完成的。
2 这个“纽带”是指“军团式领带”,即将英国米字旗中的红、蓝、白条纹设计在领带上。扎这种领带有“崇英”的暗示,也标志着我是准绅士(图1-2)。
因此,这种绅士的准则与其说是“崇英”不如说是“尚古”,而成为诠释服装严肃艺术的标志。作为外套来说,这种迟钝的魅力早就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了:1940 年的英国首相丘吉尔、1972 年访华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2002 年访华时的美国总统布什,到现任美国总理奥巴马,他们穿的都是标准柴斯特外套,像是凝固在一个时间里,说明它一定会有可以凝固和值得凝固的力量与魅力,这就是“迟钝”。
1.3 掀开外套300 年的历史
最能够解开这种“迟钝”秘密的,就是理性地进入它的历史。在今天频繁使用的外套,无论是哪一种都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有什么意义?一个社会如果在乎穿出服装历史的人已成为主流社会的一员,这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成熟的社会、有品位的社会,因为这是中产阶级以上阶层所共有的特征。按照保罗.福塞尔的说法,上层社会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在表明其拥有足够的历史。“在英国称雄世界的19 世纪,势利之徒模仿英国时尚当属自然之举。势利之辈如今依然这么做,却并非由于英国的强大,而是其衰弱腐朽”。这很耐人寻味,拥有和陈列英国物品会显示一个人的尚古之情,其中青花瓷瓶却来自古代的中国,这种英国的绅士和中国的古董结合的天衣无缝,中上阶层品位的规则也因此得到确立。外套如同绅士古老建筑的外壳,它最能表达绅士服装的两个指标;英国血统(产生国)和足够的历史,于是苏格兰格呢的温莎外套、雪特兰毛衣、哈里斯花呢外套、华达呢的伯贝里风衣便大行其道。“衣着得体意味着,你应该尽可能让自己看上去像50 年前20 世纪初老电影中描绘的英国绅士一样”(保罗.福塞尔)。这意味着“一个外套主宰的绅士风格”仍在主宰着今天绅士服装的品位。美国东海岸的常青藤名校是美国上流社会的象征和未来,然而这些贵族们却始终坚守着散发腐朽和被遭遣弃英国外套的品位。其实两百多年来,英国的气息始终在充斥着美国高等学府的每一个角落。“大学建筑中哥特式风格盛行,高等教育机构越是古雅得地道,就越让人追忆起它们的两位英国先驱(牛津和剑桥)”。由于上层社会把外套充满古风的忠诚视作自己这个等级的准则,于是“所有那些已经腐朽的、遗弃的、消亡的风格样式,就是我们需要的”(英国批判家彼得.康拉得语)。但我们不是“势力之辈”,此时此刻我们忽然萌生了想急切掀开经典外套历史篇章的心情。
一位研究绅士男装长达20 多年的德国作家兼编辑伯思哈德.罗特兹(Bernhard Roetzd)曾在他的著作《绅士:永恒的时尚》(Gentleman :A Timeless Fashion ) 中强调:从一个人穿着的外套就可以明确他的着装风格和出行目的,而这种判断是在一位真正的绅士衣橱中的其他任何类型服装里都是不能与之比拟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外套中各个元素所保持的稳定、深刻、内涵丰富且难以解读的密秘。形成这种密秘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点是可以确信的,外套变化的“迟钝”是和男装“崇英”的品质有关,想要解读它们,恐怕需要从外套上下300 年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表1-1)。
……
前言/序言
自序
外套——绅士最后的守望者
有谁不知道,外套的功用是保护它的穿着者免受寒冷、风尘、雨水的侵袭,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而今天保暖设施的完备,交通工具的发达,人们不再惧怕户外的这些不良天气了,外套变得越来越没有用。然而一个品质的社会,外套的另外一面似乎还能解读出什么?“一个男人穿起外套表明他要离开的意图,脱去外套挂在讲究的木质衣架上,表明他己经到达目的地。当他放松外套(解开外套纽扣),这是进入房间的行动,而没有脱下则是发出保留(原状)、不信任或优柔寡断的信号”(伯尼汉德在Gentleman外套篇中的一段话)。这种现象几乎在生活中时刻在发生,然而只有追求品位的人才有这种体验,与外套有同样功能的防寒服无论如何也不会使人产生这种体验。我们足可以认为,外套的保护功用越来越多地转移成精神关照,它像是在我们自身与外界之间拉起的一道心理防线,或与高贵的社交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
一个有身份的男人,总是穿着那么几种外套。2008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就职演讲的时候,时隔四年他连任又重复了这一时刻;南非总统曼德拉参加世界杯开幕式的时候;巴勒斯坦领导人阿巴斯刚上任到俄罗斯正式访问的时候;甚至近半个世纪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与周总理握手的那一刻,他们都穿着一模一样的ChesterfieldCoat(柴斯特外套)。当发现自己在志趣上与对方相左,或有些不合时宜的行为时,不愿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或者寻找相同的外套穿上,在他们看来这需要相同的价值取向且堂皇的外壳将自己罩起来以消减不合群的压力,外套的这种作用十分有效。在世界发达地区,外套在男人的衣橱里扮演的角色并不是真正的实用品,而是必需品。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国家的政要、公司的CEO出访时从舷梯走下来一身防寒服的打扮,即便在温暖的国度里,男士们也感到需要有外套穿上和脱下。诞生于雨衣的巴尔玛肯外套,今天更多地采用没有防雨作用的水洗棉布制作,男人们还是乐此不疲地穿它,这是为了防雨呢(几乎不在雨天穿),还是想传递别的什么信息?外套暗示了穿着者更多的社交意图:他是去办公室、去狩猎、去听歌剧、去旅行等。难道听歌剧还需要外套保护吗?所以,通常男士常穿他心爱的外套,尽管它也许是不实用,但它必须融入他深陷的那个社交圈,否则,他就与风格上的自我表现的机会断绝了关系,这很痛苦,但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外套是绅士最后的守望者。其实适合场合的外套,通常是风格的一种真实表现,也是任何一位准绅士行头中的一部分,因为风格不同于时尚,它承载更多的是历史、智慧和文明。这本有关男人外套的书,会使你从中得到它们这些高雅的品质。
《绅士着装圣经3:外套》—— 匠心织就,风度永恒 在男士着装的浩瀚星空中,外套无疑是最具标志性、最能彰显个人品味与身份的单品之一。它不仅仅是抵御寒冷的功能性衣物,更是一种艺术表达,一个故事的叙述者,一种生活态度的宣言。本书《绅士着装圣经3:外套》正是这样一部致力于深入探索外套世界,解析其设计精髓、历史演变、材质奥秘以及搭配艺术的百科全书。我们将带领您穿越时空,领略不同时代外套的魅力,从古典的剪裁中品味匠心,在现代的设计中感受创新,最终帮助您掌握如何挑选、穿着并驾驭各式外套,成为真正的着装大师。 第一章:外套的演变史—— 从实用到风尚的蜕变 外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曙光。最初,它们是为了应对自然环境的严酷而生,以兽皮、粗麻等天然材料制成,形态粗犷,功能至上。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美的进步,外套逐渐摆脱了纯粹的实用主义,开始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艺术追求。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文化、不同阶层对外套的设计和穿着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古罗马的托加袍,到中世纪的斗篷,再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华丽外衣,每一件外套都承载着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科技水平和审美取向。本书将梳理外套从简单遮体到精致设计的历史脉络,重点关注几个关键的转折点: 工业革命的冲击:机械化生产的兴起,使得外套的制作工艺更加精细,款式也更加多样化。定制的流行,让外套开始成为个人身份和财富的象征。 军事服装的启发:军装的实用性、硬朗线条和功能性设计,对现代外套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例如,风衣、飞行员夹克等,都源于军事需求,但却演变成了经典的时尚单品。 电影与时尚的交融:20世纪的电影明星们,以其独特的着装风格引领了潮流。他们身上穿着的各式外套,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梦想和模仿的对象,将外套的魅力推向了大众。 我们将深入剖析每个历史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外套款式,分析其设计特点、穿着场合以及文化内涵,让您在了解外套历史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背后所蕴含的时代精神。 第二章:外套的材质世界—— 触摸质感,感受温度 材质是外套的灵魂,它直接决定了外套的质感、保暖性、垂坠感以及整体的风格。本书将对各种经典和现代的外套材质进行详尽的解读,从纤维的源头到织法的奥秘,为您揭示材质如何赋予外套生命。 天然纤维的魅力: 羊毛:作为外套最经典的材质之一,羊毛的种类繁多,从细致的羊绒、美利奴羊毛,到粗犷的马海毛、花呢,各有千秋。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羊毛的特性,如保暖性、透气性、抗皱性,以及如何根据季节和场合选择最合适的羊毛外套。例如,轻盈保暖的羊绒大衣适合商务场合,而具有粗犷纹理的花呢外套则能增添休闲的英伦风情。 棉:虽然棉质外套通常不如羊毛保暖,但其透气性和舒适度是其独特的优势。我们将探讨不同棉质织法的应用,如帆布、斜纹布、灯芯绒等,以及它们在风衣、夹克等款式上的表现。 皮革:皮革外套以其耐穿、硬朗和独具的复古魅力而备受青睐。我们将区分不同种类的皮革,如牛皮、羊皮、鹿皮,以及它们的加工处理方法,如纳帕、磨砂、做旧等,并探讨如何保养和打理这些珍贵的皮革制品。 科技纤维的创新: 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尼龙等,在现代外套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通常具有防水、防风、易打理等优点,尤其是在户外运动服装和功能性外套中。我们将介绍这些合成纤维的性能特点,以及它们如何与天然纤维结合,创造出更具功能性和舒适度的外套。 功能性面料:如Gore-Tex、eVent等,它们通过独特的微孔结构,实现了防水透气、保暖防风等多种功能。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些科技面料的原理,并介绍它们在冲锋衣、户外夹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本书不仅会介绍材质的基本特性,还会深入探讨不同材质的织法、染色工艺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外套的最终外观和穿着体验。您将学会如何通过触摸和观察,来判断一件外套的品质,并为自己的衣橱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第三章:外套的款式解析—— 经典与创新的对话 外套的款式千变万化,每一种款式都代表着一种设计理念和穿着场景。本书将对最经典的男士外套款式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解析,同时也会关注那些引领潮流的创新设计。 永恒的经典: 西装外套(Blazer & Suit Jacket):作为商务和正式场合的必备单品,我们将深入剖析西装外套的结构、剪裁、驳头、纽扣等关键要素,并区分Blazer(休闲西装外套)和Suit Jacket(成套西装外套)的区别。我们将讨论如何根据身形选择最合身的西装外套,以及搭配衬衫、领带、裤装的技巧。 风衣(Trench Coat):风衣以其经典的设计和卓越的功能性,成为了永不过时的时尚符号。我们将追溯风衣的历史渊源,解析其标志性的设计元素,如双排扣、腰带、肩章、风雨挡等,并指导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风衣长度和颜色,以及它在不同季节的搭配方式。 大衣(Overcoat):从经典的切斯特菲尔德大衣、哈里斯大衣,到更为现代的长款、短款,大衣是冬季绅士衣橱的灵魂。我们将详细介绍不同类型大衣的特点,如羊毛大衣、驼绒大衣、羊绒大衣,以及它们的剪裁、保暖性和搭配原则。 皮夹克(Leather Jacket):从硬朗的机车夹克,到优雅的飞行员夹克,皮夹克承载着叛逆、自由和经典的魅力。我们将探讨不同款式的皮夹克,如A-2、G-1、Biker Jacket等,以及它们的起源和穿着风格。 现代的创新: 羽绒服与棉服:随着保暖科技的进步,羽绒服和棉服早已摆脱了臃肿的形象,变得轻盈、时尚。我们将介绍不同填充物的选择,如鹅绒、鸭绒,以及优质的棉填充物,并指导您如何选择既保暖又显身材的羽绒服和棉服。 冲锋衣与户外夹克:将功能性与时尚完美结合的户外夹克,已经成为都市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将探讨防水、透气、防风等科技面料的应用,以及如何选择适合不同户外活动和日常穿着的款式。 bomber jacket、 Harrington Jacket等休闲外套:这些源于军事或街头文化的夹克,以其休闲、百搭的特点,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我们将分析它们的标志性设计,并提供多样的搭配建议。 本书将通过丰富的图片和详尽的文字,带领您全方位地了解各种外套的款式特点,帮助您在面对琳琅满目的选择时,能够精准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 第四章:外套的细节解读—— 魔鬼藏在细节中 一件外套的品质,往往体现在其不为人知的细节之中。从纽扣的材质,到内衬的设计,再到缝线的工艺,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一件外套的价值和品味。 纽扣的选择:纽扣是外套的“眼睛”,其材质、颜色和形状都至关重要。我们将介绍各种材质的纽扣,如牛角扣、金属扣、象牙扣、树脂扣等,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合搭配的外套类型。 内衬的学问:内衬不仅影响外套的穿着舒适度,也影响着外套的垂坠感和整体美感。我们将探讨不同的内衬材质,如丝绸、涤纶、棉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外套款式中的应用。 驳头与领型:驳头的宽度、形状,以及领子的设计,都对外套的风格产生决定性的影响。我们将详细解析各种驳头和领型的特点,如平驳头、戗驳头、青果领等,并指导您如何根据脸型和场合选择最合适的领型。 口袋的设计:口袋的设计同样是实用与美观并存的艺术。我们将介绍各种口袋类型,如贴袋、插袋、盖袋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外套上的应用。 缝线与做工:精湛的缝线工艺,是判断一件外套品质的重要标准。我们将教您如何通过观察缝线的疏密、均匀程度,以及整体的做工,来鉴别外套的品质。 我们将引导您用“侦探”的眼光去审视每一件外套的细节,从中发现其隐藏的价值和匠心。 第五章:外套的搭配艺术—— 风格的塑造与升华 拥有了合适的外套,如何将其与衣橱中的其他单品巧妙搭配,塑造出属于自己的独特风格,是本书的核心内容。我们将从基础的色彩搭配,到不同场合的着装建议,为您提供全方位的搭配指导。 色彩的和谐: 基础色系:黑、白、灰、藏蓝、卡其等基础色系外套的百搭性毋庸置疑。我们将探讨如何将这些基础色外套与其他颜色进行搭配,打造出经典、稳重的造型。 亮色与流行色:如何将一些亮色或流行色的外套融入日常穿着,避免显得过于突兀,我们将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 场合的区分: 商务场合:如何选择一件既能体现专业性又不失时尚感的外套,如羊毛大衣、修身西装外套,以及它们与衬衫、领带、西裤的搭配。 休闲场合:如何利用皮夹克、牛仔外套、连帽衫等单品,打造出轻松、自在的休闲风格。 正式场合:在重要的晚宴或庆典上,选择一件剪裁精良的晚装外套,如燕尾服、礼服外套,并搭配相应的裤装和配饰。 风格的塑造: 英伦绅士风:通过经典的格纹外套、花呢材质、切斯特菲尔德大衣等,打造出复古、儒雅的英伦绅士形象。 美式休闲风:利用牛仔外套、飞行员夹克、棒球外套等,展现出轻松、随性的美式街头风格。 极简主义风格:选择设计简洁、线条流畅、颜色素雅的外套,搭配同色系或撞色系的内搭,营造出干净、利落的极简主义美学。 配饰的点睛之笔:围巾、手套、帽子、鞋履等配饰,能够对外套的整体造型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将指导您如何选择合适的配饰,与外套相互呼应,提升整体的时尚感。 本书将通过大量的穿搭示范和具体的搭配建议,帮助您打破穿搭瓶颈,自信地驾驭各种外套,在不同的场合都能展现出最佳的风采。 结语:外套,男士风度的无声宣言 外套,是男士衣橱中不可或缺的灵魂所在。它不仅是抵御外界的屏障,更是您个性的延伸,是您品味的象征,是您生活态度的无声宣言。《绅士着装圣经3:外套》并非一本简单的服装图鉴,而是一场关于风格、关于历史、关于匠心、关于品味的深度探索。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外套的奥秘,掌握穿搭的精髓,最终在人生的每一个舞台上,都能以最得体的姿态,散发出属于您的独特魅力。愿您在本书的引领下,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件“完美外套”,并用它书写属于您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