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
名师30年丰富经验之总结
电气设计师必备工具书
《配电设计手册》为了帮助和满足电气技术人员和电气专业院校的毕业生尽快适应新技术、新设计、新工艺的技术要求,使其在工程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工作效率。作者根据几十年积累的丰富实践经验和跟随我国现时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将电气系统工程常用的技术及数据精编成册,以飼读者。
《配电设计手册》包括以下内容:
上篇: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内容包括第1章重点阐述常用电工电气理论基础知识,第2章阐述了电子元器件基础理论知识,第3章常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第4章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换算,第5章常用物理基础知识及计算,第6章PLC控制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第7章电工电气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及快速计算方法,第8章短路电流的计算方法及校验,第9章电能计量的计算方法等内容。
下篇:技术应用与设备选型内容包括第10章变配电系统供电方式及开关类型,第11章特殊环境的类型区分及设备选型,第12章变配电系统工程设计,第13章常用高低压配电开关设备结构特点及技术性能,第14章常用高低压配电系统一次方案单元组合接线图,第15章常用高低压断路器及电动机控制二次回路原理图和接线图,第16章常用高压开关设备主件,第17章常用低压开关设备主件,第18章电力变压器的并列运行,第19章常用电线电缆及母线技术资料,第20章阐述了常用低压电器和电动机故障分析及处理,第21章主要列出了电气工程常用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
《配电设计手册》可作为电气工程设计部门和电气成套设备及控制设备的生产企业等专业设计、安装施工人员,变配电工程设计人员和电气行业的安装调试、维修及维护人员的必备工具书,也可作为电工电气专业院校学生和毕业生,作为辅助和职业培训的参考书。
上篇: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第1章 常用电气工程理论基础
第2章 电子元器件基础理论知识
第3章 常用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
第4章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换算
第5章 常用物理基础知识及计算
第6章 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第7章 电气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及换算
第8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及校验
第9章 常用计算方法
下篇:技术应用与设备选型
第10章 变配电系统供电方式及开关设备类型
第11章 特殊环境的类型分区及设备选型
第12章 变配电系统工程设计
第13章 常用高低压配电开关设备及一次线路方案
第14章 常用高低压配电系统一次方案单元组合接线图
第15章 常用高低压断路器及电动机二次回路原理图和接线图
第16章 常用高压开关设备
第17章 常用低压开关设备主件简介
第18章 电力变压器的并列运行
第19章 常用电线、电缆及母线技术数据
第20章 电气工程常用国家和行业标准
附录1 企业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规范文件汇编技术文件目录
附录2 生产工艺规范
附录3 KYN-12 (Z)型户内铠装抽出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设计文件
附录4 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文件汇编
参考文献
上篇:理论基础与计算方法
第1章 常用电气工程理论基础
第2章 电子元器件基础理论知识
第3章 常用电气图形符号和文字代号
第4章 常用法定计量单位及换算
第5章 常用物理基础知识及计算
第6章 可编程控制器与计算机辅助设计
第7章 电气工程常用计算公式及换算
第8章 短路电流的计算及校验
第9章 常用计算方法
下篇:技术应用与设备选型
第10章 变配电系统供电方式及开关设备类型
第11章 特殊环境的类型分区及设备选型
第12章 变配电系统工程设计
第13章 常用高低压配电开关设备及一次线路方案
第14章 常用高低压配电系统一次方案单元组合接线图
第15章 常用高低压断路器及电动机二次回路原理图和接线图
第16章 常用高压开关设备
第17章 常用低压开关设备主件简介
第18章 电力变压器的并列运行
第19章 常用电线、电缆及母线技术数据
第20章 电气工程常用国家和行业标准
附录1 企业技术标准、生产工艺规范文件汇编技术文件目录
附录2 生产工艺规范
附录3 KYN-12 (Z)型户内铠装抽出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设计文件
附录4 企业产品质量管理文件汇编
参考文献
我对这本书的知识深度感到非常满意,它绝非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入门指南所能比拟。作者显然在电力系统领域拥有多年的一线实战经验,他对于各种实际工程中的“陷阱”和优化点把握得极其精准。比如,在谈到低压系统保护配合时,书中对不同类型断路器特性曲线的细致对比和案例分析,远超出了标准教科书的范畴,直接指向了设计规范背后的哲学考量。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非线性负载对谐波影响的章节,它没有停留在理论计算,而是深入探讨了电容器组投切引起的瞬态过电压问题,并给出了几种成熟的抑制方案及其经济性评估。这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叙述逻辑,让我在理解基础概念的同时,也能迅速领悟到高级设计思维的精髓。阅读完相关章节后,我感觉自己对如何设计出既安全又经济、且具有前瞻性的供电系统,有了一个全新的、更扎实的认知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简直无可挑剔,它就像是把一个资深电气工程师的工具箱搬到了你的书桌上。我特别关注了关于设备选型与定额的那几个章节。市面上很多资料要么只列举计算公式,要么只给出简化的经验值,而这本书则非常详尽地列出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负载性质下的推荐设备选型参数范围,甚至考虑到了不同地理气候条件对绝缘裕度的潜在影响。当我需要快速核对一个新项目中的变压器容量或电缆截面时,我不再需要翻阅堆积如山的标准汇编,这本书的表格和对比图表已经将最核心、最常用、最容易出错的部分提炼了出来。这极大地压缩了我的设计校核时间,让我在面对紧迫的工期压力时,多了一份镇定自若的底气。这套系统性的资料整合能力,是这本书最具价值的体现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质量实在令人印象深刻,厚重且考究的纸张,配合精密的印刷工艺,让人爱不释手。我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它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这绝不是那种轻飘飘的、速食式的读物。书脊的装订非常牢固,即便是经常翻阅,也完全不用担心散页的问题。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内页的图表处理,那些复杂的电气原理图和布局示意图,线条清晰,层次分明,即便是涉及多层布线的复杂部分,也能通过精妙的色彩区分和标注,让人一目了然。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即便是涉及到一些高难度的技术规范引用,作者也采用了旁注和注释的形式,穿插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正文的流畅性,又为有深入探究需求的人提供了详尽的参考路径。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体现了出版方和作者对专业书籍应有水准的坚守,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摆在书架上都赏心悦目。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权威感,它不是那种试图用花哨比喻来取悦读者的文字,而是直截了当、逻辑严密的工程师式表述。作者的措辞非常严谨,每一个术语的使用都经过了深思熟虑,避免了任何可能引起歧义的模糊表达。对于需要严格遵守行业标准的读者来说,这种清晰度是至关重要的。在阐述复杂计算流程时,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步骤分解法,配合清晰的公式推导,保证了读者在跟随推导过程中不会丢失任何一个逻辑环节。更值得称道的是,书中的参考文献列表极为详尽和专业,这本身就是对其内容可靠性的有力佐证。它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位经验极其丰富的总工在身旁,耐心地为你拆解每一个设计难题,不卖关子,不绕弯子,直指问题的核心和解决方案的根源。
评分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阅读体验并非全程轻松愉快,它对读者的基础知识储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一点从正面意义上来说,恰恰体现了其深度。它不是那种“一看就会”的快餐读物,如果你对电路理论和基础电工学一窍不通,直接上手可能会感到吃力。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激发了我去复习和巩固那些过去模糊不清的概念。例如,书中对接地系统阻抗计算的分析,清晰地展示了不同接地网形式(如格栅、垂直接地体)在土壤电阻率变化时的响应差异,这迫使我必须重新审视多点接地对系统稳定性的复杂影响。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经验,但希望将自己的设计能力从“合格”提升到“卓越”层面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试金石”和“精进器”。它迫使你跳出舒适区,去直面那些需要真正深入理解才能解决的工程顽疾。
评分好书,印刷不错
评分真的很实用
评分卖家热情周到,正品保证,物流速度快,服务好!
评分很好,内容实用,值得推荐。
评分好书,印刷不错
评分好书,印刷不错
评分书收到很快,包装也很好!
评分还可以,用了优惠券买的,值得
评分内容丰富 有待研究 希望能对自己有提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