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宇宙 [The Crazy Universe]

疯狂宇宙 [The Crazy Univers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唐三歌 著
图书标签:
  • 科幻
  • 宇宙
  • 太空歌剧
  • 未来
  • 冒险
  • 神秘
  • 想象力
  • 探索
  • 科学
  • 奇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543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2948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he Crazy Universe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疯狂宇宙》:古怪公式一个不要,空泛玄学一句不说。
  《疯狂宇宙》是一本读得懂的《时间简史》:用最最通俗的语言介绍了当今人类探索宇宙本源的各种理论和发展历程;这不仅是读得懂的《时间简史》:从探索宇宙上升到对哲学、宗教等意识领域的深层次思考。

内容简介

  《疯狂宇宙》希望用最快速、最简明的方式,解读霍金他们发现的宇宙顶层设计,把作者从中感悟到的大智慧,分享给所有迷思世界本源的哲人,特别是那些远离数学物理,而又希望大致知道专业观点和思想的智者。这本书,写的是宇宙,论的是物理,想的是哲学。

作者简介

  唐三歌,一个脑力剧烈运动爱好者,大学中文专业背景,自修若干烧脑项目。欧阳修有“三上”雅好:马上读杂书,枕上读专业,厕上读文艺。唐三歌也有业余三好:看哲学、下围棋、读科普,只为烧着脑玩。某一天坐车出远门,途中读一本国外的物理科普书,觉得有趣,也忽有所悟,惊讶于科学认识的宇宙古怪真相,离开人们的常识太过遥远。同时也慨叹大众、网民乃至高谈阔论的各路精英人士,科学玄学混搭,怪力乱神喧嚣,却不知当代科学早有新解。因此决心认真玩一把科普,找来几十本理论物理科普译著,整套整套地读,纪录片一遍一遍地看,最后写了《疯狂宇宙》这本书。

目录

第一章
疯狂真相
提纲挈领,覆盖全书,排行榜轻松阅读。概述最值得关注的十大宇宙古怪真相,内容包括惊人的形态特征、意外的时空设计、终极的万物本源、诡异的未解之谜。全书十章,有详有略,并非简单按此十大真相来展开。
大尺度 暗存在 鬼打墙 无底洞 万维弦 负存在 大爆炸 多世界XXX 思想者

第二章
古怪科学
宇宙很怪,科学就跟着怪。本章以非专业方式,综述牛顿经典物理、爱因斯坦相对论、量子理论、超弦理论等核心内容,看看人类对宇宙的科学认知,看看科学家们谈论宇宙的艰难别扭和深邃智慧。
1 精美靠谱的经典物理
2 怎么也想不明白的相对论
3 明摆着无法让人接受的量子理论
4 据说猜透了造物主心思的超弦理论
5 预言一二百年内必将创立的XXX理论
6 暧昧的科学,微笑的神佛
7 仰望星空,我们激动莫名

第三章
浩大尺度
本章内容为宇宙十大真相之10:大尺度。从太阳系、银河系到星系团、大结局,以形象比喻方式,引导读者体验莫名其妙、匪夷所思的宇宙之大(包括宇宙之小)。事出反常必为妖。宇宙如此之大,一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1 空旷太阳系-人类最快的飞船一万年都飞不出去
2 遥远两颗星-太空里两只相隔几百公里的小虫子
3 浩瀚银河系-银河系全部星星聚集起来,能挤满英伦三岛
4 无语大结局-全宇宙的星星,相当于全世界所有沙子的总和
5 反向大尺度-把望远镜调转为显微镜,宇宙之小,一样深邃
6 何处是尽头-可见宇宙的尺度,远远够不上实际宇宙一个零头

第四章
隐秘构造
本章内容为宇宙的各种奇异设计。主要是暗物质暗能量之谜、宇宙结构形态之谜、黑洞之谜、物质终极本源之谜、反物质负能量之谜。科学含量较高,新知激动人心,宇宙怪相一一呈现。
1 宇宙把绝大部分东西雪藏起来了
2 宇宙为万物布置了一个超级迷魂阵
3 宇宙安装有通向另类世界的暗道机关
4 万物终究无物,只有弦的震动
5 正负抵消,宇宙就是一顿免费午餐

第五章
离奇生死
本章内容集中揭示宇宙的起源和终结。这个问题非同凡响,科学、哲学、宗教都为之奋斗终生。宇宙大爆炸假说、宇宙暴胀假说、量子宇宙假说,包括中国八卦思想都认为,宇宙生死大问已经解决。本章细说根源。
1 大爆炸真的吗-宇宙起源是一场大火灾
2 大爆炸怎么啦-一个奇点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就炸了
3 大爆炸为什么-奇点,宇宙终极钉子户就这么戳这那儿
4 大爆炸再暴胀-宇宙必须在创世之初抓紧实施大规模疯狂扩张
5 大爆炸始于零-宇宙所有物质能量都是借来的,从虚无中借的
6 大爆炸很八卦-创生宇宙的这个奇点,像极了太极
7 宇宙结局A、B剧-宇宙终有一死,要么冻死,要么暴卒

第六章
鬼魅家族
本章内容集中揭示多元宇宙。我们从来没有想到,宇宙竟然是一个大家族,真正的天外有天,人类的千古幻想可能是真的。本章描述了各种有科学依据的宇宙存在,它们的形态和特征绝对令人眼花缭乱。
1 古老的遐想宇宙-人们对多元宇宙的各种幻想,可能都是真的
2 伤感的轮回宇宙-我们的宇宙,可能有无数次生死轮回
3 寂寞的远方宇宙-永远看不见的遥远地方,还有人家的宇宙
4 别扭的反转宇宙-反物质都有了,反宇宙就极有可能是事实
5 喧嚣的气泡宇宙-无数宇宙就像气泡,在宇宙的大海里沸腾翻滚
6 诡异的高维宇宙-我们眼前,也许就漂浮着多维形态的无数宇宙
6 洞中的黑白宇宙-黑洞肯定是宇宙制造者
7 浪漫的全息宇宙-宇宙整个就是幻象,这个玩笑开得太大了
8 梦魇的幻影宇宙-宇宙每个瞬间都幻化移形出新宇宙。玩笑更大
9 TOE的疯狂解释

第七章
梦幻穿越
本章专门讨论时空穿越,这个话题非常迷人。前半部分介绍科学对时空穿越的认知,后半部分描述几种可能的穿越方式。这些奇异的穿越故事,必将丰富我们的浪漫梦想。
1 相对论发现时间空间不实在
2 相对论证明穿越未来可以有
3 相对论纠结穿越过去不好办
4 最实用的穿越-高速飞行
5 最炫酷的穿越-拖拽时空
6 最苦逼的穿越-坐等跃迁
7 最顽强的穿越-突破虫洞
8 最危险的穿越-全息传真
9 最矫情的穿越-心动此念

第八章
感伤闹剧
本章揭示人类之谜。人是宇宙之魂,人类与宇宙一样古怪。本章主要描述,宇宙的存在是奇迹,地球的存在是奇迹中的奇迹,人类的存在是最高奇迹。本章还要讨论人类终结命运,最终可能求死不得,然后还要逃离宇宙。
1 龙卷风难题
2 我们从哪里来
3 我们到哪里去

第九章
寒冷深空
本章揭示外星人之谜。前半部分讨论科学如何认知和搜寻外星文明,并推测外星文明的基本特性及各种可能性。后半部分讨论大众对外星文明的迷信,不客气地对待人们对UFO和远古外星人的幼稚幻想。
1 外星文明物语-这个宇宙还有谁,会无缘无故想入非非仰望星空
2 外星文明神话-外星人有点像大众情人,惊险刺激的神秘情人

第十章
微笑神佛
本章呼应前面的《古怪科学》,讨论人类的神秘文化体系如何认知、如何解读宇宙,揭示其“全知道”、“早知道”、“不可说”的有趣规律,以及若干迷信陷阱。结论是:科学与宗教各有自己的功能和使命,不要搀和一起。
1 两个神奇手指
2 三大认知定律
3 八个纠缠陷阱
附录
几个著名科学家 几本精品参考书 几部精彩纪录片

精彩书摘

  第7章
  梦 幻 穿 越
  “听,隔壁就是一个宇宙地狱:去吧!”
  这也是卡明斯说的。
  我们想到隔壁去。
  周游多元宇宙,一场激动人心的旅行。想想看,背包客立志走遍全天下(呃,天上的天上,天外的天外),墙上贴一幅多元宇宙地图,到一个宇宙,插一面小旗!
  但是,我们要考虑一个现实问题:我们能走多远,或者说能跑多快?到现在我们连太阳系都没有走出去过,而太阳不过是我们这个宇宙一粒微不足道的沙子。以人类现在能够制造的速度,别说造访多元宇宙,要近距离拜访旁边一粒沙子,都是令人望而生畏的漫漫长路。即便我们搭乘“旅行者1号”飞船,以狙击步枪子弹17倍以上的速度狂飙,要到半人马座的比邻星还需7.4万年。
  更令人沮丧的是,相对论在这个宇宙的每一处地方都竖起醒目的告示牌:限速,30万千米/秒!
  没人抄罚单,是物理定律不允许。本宇宙最快的东西是光,速度极限就是这个。——咦,为啥这么绝对?几乎所有初次听说此事的人都不服气,网络论坛上争论急了还要骂人。人们普遍有一种坚定的信念:一切皆有可能,科学家们一定是自负狭隘,思想不够解放。所以许多科幻都拒绝接受以光速为宇宙速度的极限,所有飞船都要装配比核能驱动还强大的引擎,坚持进行超光速飞行,要不然,星际旅行的故事没办法展开。
  我也不服。依我听明白的科学意见,原因是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想想看吧,它零负担飞行,你怎么跟它比!非要想超过光速,就意味着质量不能高于零——呃,那是什么东西?
  我真正不服气的是,质量为零就为零罢,为何还要坚持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并且总是以这个速度飞行呢?光子有没有慢慢散步甚至停下来歇一歇的时候?据说,光速恒定,是一项硬邦邦的“宇宙常数”,就像“人是铁、饭是钢”那样,相当于不证自明的公理。
  概略地说,宇宙在大爆炸创生之初,万物的基本粒子还没有形成质量时,就是以光速飞行。它们后来减慢了速度,仅仅是因为各种粒子相互作用、相互粘连,形成了质量。而光子从来不与任何粒子发生牵扯作用,所以它没有理由改变自己最初的飞行速度。
  换个角度再深刻地看,如果我们把每秒30万千米视作静止,就可以反过去考察,为什么宇宙时空、万事万物都是以每秒负的30万千米的速度进行运动?嗯,这才是真正需要提出解释理由的事情。
  我相信科学家一定懂得更多深层次的原因,但我确实没有找到任何科学家直截了当说清楚这个事情,或者我从来没有听懂过。再缠问,他们就要鄙视我笨了。也许这就是“科普TOE三大古怪定律”之“不可说定律”的又一个例子。对于宇宙以光速为极限速度的问题,迄今为止,最具体、最到位的解释,还是美国电影导演伍迪?艾伦说的:
  比光速移动得更快不可能,当然这样也不可取,因为你的帽子老是会被吹掉。
  既然如此,接受这个限速吧。那么,我们应当清醒地明白,对于游历大宇宙的雄心壮志来说,如果我们的飞船在升级引擎和改进燃料方面动脑筋,纯粹就是白费劲。要知道,就算达到光速了,想要穿过银河系还需10万年,我们终其一生,又能跑多远?
  必须抄捷径——穿越时空。
  1相对论发现 时间空间不实在
  穿越时空,大概算得上人类的第一幻想,从我们穿着兽皮裤在山洞里敲石头那时起,从我们穿着开裆裤在河边玩泥巴那时起。
  现在,我们的科学说,穿越梦是有希望的。相对论虽然关掉了极限速度的大门,但也在旁边打开了一个抄捷径的小小窗口。根据相对论时空一体理论,如果不嫌弃穿越尺度的话,穿越可是比家常便饭还要简单和容易的事情。这是爱因斯坦最伟大、也最令人困惑的发现(我不大愿意说伟大发现之一)。
  时空结构有弹性、可翘曲,就是相对论的奇妙发现。我们自古认为,宇宙就是时间加空间,往古今来的时间就这么流淌着,四方上下的空间就在那儿呆着。宇宙就是一出戏,万事万物作演员,时间空间是舞台。爱因斯坦突然踢爆一个惊人真相:这些,都是错觉。
  这个,算得上“科普TOE三大古怪定律”之“不实在定律”。
  时空既然有弹性,穿越必然有机会。如果能把1年的时间缩短为1天,1万千米的空间缩短为1厘米,很多事情就好办了。物理科学赞成,下面我们还可以亲自进行验证。实际上,相对论提供的穿越前景远不止这一点,比如,从理论上讲,时间不仅可以缩短,甚至可以(至少没有理由反对)回流。
  本节以下内容,试图要解释相对论关于时空不实在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写起来已经非常纠结,你读起来可能还会犯晕。如果你是个急性子,着急想知道如何穿越,可以直接跳过,手指拨一拨,穿越到下一节。
  全宇宙没有一个统一的“此刻”。
  时间、空间不实在,特别难以理解的是时间的不实在。爱因斯坦说:“对我们这些有坚定信念的物理学家来说,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区分是一种错觉,尽管这是一种持久的错觉。”只是这么说来说去,没人明白怎么回事,也没人会服气,最好讲一个具体例子或简单实验什么的。
  下面我们以“此刻”为例。科学认为,全宇宙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此刻”。因为,宇宙间不存在绝对静止不动的事物,而运动必然造成时间的膨胀收缩,不同的运动主体相对于不同的观察者,时间刻度是紊乱的。比如黑洞旁边,时空严重扭曲,那里的时间流逝就跟其他地方明显不一致。不仅如此,由于光速的限制,所有的信息的传递都有延迟效应,导致宇宙各处对“此刻”的认知是混乱的。究竟怎么回事,我们不妨着眼于简单的事情,看看著名的“时间切片”思想实验。
  想想此刻,你感觉的此刻,全宇宙什么样子?你的此刻,跟太阳的此刻一样吗?肯定不是。假如此刻你点燃了一颗爆竹,就在爆竹炸开的一刹那,太阳突然坍缩为一个黑洞了。那么,你能说这两件事同时在此刻发生吗?不能,因为你要等到8分钟以后才知道太阳遭遇的悲剧。这样,你不得不承认,所谓“此刻”有两个标准:一个是你看见的此刻情景,一个是实际的此刻情景。
  我们来捋一捋这个情况。此刻,你抬头望星空,那么满天星斗此刻的实际情况,并非你此刻看见的样子。
  (1) 假如你看见(必须强调是“你看见”)天空中此刻是这样一幅场景:太阳恰好正在打一个喷嚏——阿切;阿尔法星恰好踩到一块香蕉皮摔倒在地——啪嗒;织女星恰好失手摔坏了一只茶杯——哐啷。
  (2) 那么我们应该明白,这三件事情在你眼里是同时发生的,而它们实际并不是同时发生的:太阳打喷嚏是8分钟以前的事情,阿尔法星摔倒是4年多前的事情,织女星摔杯则是在你上辈子发生的事情。然而,这几件事却是同时在此刻映入你的眼帘。
  (3) 实际的此刻,在你抬头望星空的此刻,真正同时发生的事情是:太阳因热伤风正在前往医院途中;阿尔法星因4年前的香蕉皮事件摔断了腿,现在还在进行康复训练;织女星则在写回忆录,正在努力回忆很久以前摔破茶杯的故事。而这些,你此刻并不知道,需要等到以后才能看见。
  这个情况捋清楚了,我们就进一步明白,所有映入我们眼帘的场景,只是全部天体的光影场景。我们看到的,永远只是已经拍成并在播放的“电影”,并非所见即所得。越远的天体,我们看见的是它越早期的光影。由于光的速度太快,我们的常识不大能够理解这种延迟效应。现在考虑一下比光慢的声音,比如雷电的情况。一个霹雳打下来,我们总是先看见一道闪电,然后才听见一声巨响。因为光比声音传播速度快。如果这个霹雳击穿了我们的保险丝,那么这个不幸事件发生的准确时间,一定是发生在闪电时刻,而不是听到声音的时刻。在宇宙空间,由于天体距离非常非常遥远,即便是极速的光,也存在明显的延迟效应。
  现在回到刚才抬头望星空的时候。假如沿着你的视线,用一张巨大的照相机胶片在整个宇宙全部场景里切下一刀,在这张切片上的一切场景,就是你的“宇宙此刻场景”。只不过,这是一张斜着切下去的“时间片”,越远的地方,越往后斜,因为你只能看到那里更早的场景。
  时间切片!明白了。
  没完,还有故事。这样的时间切片也并不靠谱,它经常都要发生偏转。布莱恩?格林在《宇宙的结构——时间、空间以及真实性的意义》第5章《冰封之河》中,讨论了时间切片如何偏转。以下内容是我所作的更加通俗的表述。
  假设此刻,你往宇宙深处100亿光年远的一个星球上望去,那方有个叫丘巴卡的外星人(格林举例引用的科幻电影角色)也往这方望来,你们四目相对。
  这很不容易,要知道,你们双方看见的光影场景,已经在你们之间传播了100亿年。就是说,你看见的,应该是那方100亿年之前的情况,他看见的,也应该是这方100亿年之前(对他来说)的情况。
  咦,有点乱!如果上帝站在宇宙穹顶上,在你们中间位置观察,他看到的是,不管什么辈分,反正你俩同时互相看见了。现在,上帝在你俩之间放一块时间切片,算作共同的“此刻”。
  下面,请丘巴卡蹬上自行车,以时速10英里动起来,情况将发生微妙变化。
  如果丘巴卡是离你远去,那么,你这方的光影场景,将需要更多一点点时间才能传播过去,就是说,他将看见你更早一些时候的情况,对不对?这一点点错位,经过100亿光年超长距离的放大,就变得非常明显了:他将看见你150年之前的情况,那时你还没有出生。时间切片向你的过去偏转了,他的“此刻”,实际是你的150年前。有关推算过程比较纠结复杂,此处略去。
  如果丘巴卡调转自行车朝你而来,同理反推,他将看见你150年之后的情况,那时你的后辈子孙都长大了。时间切片向你的未来偏转了,他的“此刻”,变成了你的150年之后。
  荒唐!你肯定会说:无论他看见什么,现在、此刻,我在读书,他在骑自行车,这个是铁打的事实。我们这边尚未发生的事情,远方的丘巴卡怎么可能看见呢?是的,但这里需要强调和重申的关键问题是:大家看到的和谈论的,都不过是光影场景!
  这一方,你过去和未来前后各150年、共300年的光影场景,先后发射到宇宙中去。那一方,丘巴卡要花300年时间,来逐一观看这些发射过去的光影场景。请注意,这些发射过去的光影场景,就如泼出去的水,或者射出去的子弹,跟你本人是没有关系的。因此,我们可以换作如下比方,以利深入理解。
  假设此刻,你向丘巴卡方向发射一颗光速子弹,100亿年之后,这颗子弹击中丘巴卡。那么我们可以解释为,丘巴卡“看见”了你的此刻场景。你的开枪与丘巴卡的中枪,算作“此刻”事件。假设你此前已经发射了一颗子弹,此后还将发射一颗子弹,事情就有意思了。100亿年之后,这三颗子弹先后飞到丘巴卡面前(当然,这个时候太阳系都早已寿终正寝)。如果丘巴卡往远方躲闪,他可能被早前发射的子弹击中。如果丘巴卡迎面往前跑,则可能被后来的子弹击中。
  如果我们定义中间那一发枪击算双方共同的“此刻”,那么,丘巴卡往后躲就等于“看见”你的过去,迎面跑就等于“看见”你的未来!细细品味不难明白,所谓“此刻”,在全宇宙就是凌乱的。
  时间、空间说到底都是主观感觉。
  以上我们关于“此刻”的讨论,还只是可以帮助理解相对论的常识。相对论关于时空不实在的理论更复杂一些,概括起来内涵有三:
  第一,全宇宙没有一个均匀的时间节拍,也没有一个均匀的空间分布。既然是主观感觉,处于不同情况的人,一定有不同的感觉。时间可以有急有缓,空间可以有伸有缩,他俩也是宇宙这出大戏里相当有个性的演员,而不是万古不变的舞台背景。
  第二,时间和空间是一对魔幻的连体宝贝。相对论把它们叫作“时空一体化结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时间和空间分开来考虑。格林说:“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我坐下来闭上双眼,试着想一想某个或某件既不占任何空间也没经历任何时间的东西或事情,我都会大脑短路。”“要真的清除了空间和时间,那么甩掉你的影子易如反掌。”时空既然一体,那么时间的变化就必然导致空间的变化,反之亦然。就像你家的房间布局,房间总面积就那么大,如果你想增加长度,就必须相应地减小宽度。对此,如果我们联想物质与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等效关系,也许有助于理解这个闹心的问题。
  第三,运动和质量改变时空。运动越烈,质量越大,时空扭曲就越显著。你可以想象,喧嚣闹市不仅把空气弄得混浊嘈杂,也在搅扰着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的时空,使之凌乱不堪。再作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想想孩子们玩的海洋球池,宇宙时空好比一座巨大的海洋球池,万物就深深地淹没在塑料球的池中,在这样的池子里待着或者奔跑,都会挤压扭曲海洋球。不过这些塑料海洋球小到极致、轻到极致,人们无法直观感觉到罢了。
  还是不知所云?相对论问世之初,全世界都没有几个人知其所云。当初爱因斯坦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颁奖词说是奖给他电磁力方面的科研成就,并没有提到他的相对论。理论物理说到底还是不靠谱,诺贝尔物理学奖偏爱实验物理。
  仔细想想,人们对绝对时空的错觉,都是钟表和尺子闹的。在我们身居山洞、钻木取火的那些年代,天上就只有日月星辰,从来就没有挂着任何钟表和尺子,我们何曾纠结过时间空间!无论如何,大自然的事情就是这个样子。
  现在,这个大秘密已经被人类揭穿了,上帝表示相当忧虑。
  ……

前言/序言







《疯狂宇宙》:一场穿越时空的灵魂邀约 在浩瀚无垠的星海中,是否存在着一个我们从未触及的维度?在那里,物理定律被抛诸脑后,想象力编织出超乎理解的现实?《疯狂宇宙》正是这样一本令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史诗巨著,它将带领你踏上一段前所未有的冒险旅程,挑战你对宇宙、生命乃至自身的认知极限。 这本书并非一本冰冷枯燥的科普读物,也不是一部晦涩难懂的哲学思辨集。它是一曲激昂澎湃的宇宙交响乐,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想象画卷,更是一次直击灵魂深处的心灵洗礼。作者以其惊人的洞察力与非凡的叙事才能,巧妙地将最前沿的科学理论、最古老的哲学命题以及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熔于一炉,构建了一个既神秘莫测又充满活力的“疯狂宇宙”。 一个奇点,万象生成 故事的起点,并非我们熟悉的某个行星或恒星,而是一个概念,一个超越一切已知存在的“奇点”。这个奇点并非是一个静止的点,而是蕴含着无穷可能性的动态能量场,是所有物质、能量、空间和时间的胚胎。在那里,时间不再是线性的河流,而是交织缠绕的丝线;空间不再是三维的框架,而是无限延展的维度迷宫。 在这个奇点中,诞生了无数奇特而又迷人的生命形态。它们没有血肉之躯,却拥有超越物质的意识;它们不受重力束缚,却能在能量的海洋中自由翱翔;它们的存在形式千变万化,从微观的量子涟漪到宏观的星系碰撞,无不展现着生命最原始、最狂野的姿态。 维度穿梭,逻辑颠覆 《疯狂宇宙》的核心魅力之一,便是其对维度理论的极致运用。在这里,维度不再是抽象的数学概念,而是活生生的存在。主角一行人,一群来自不同时空、拥有不同能力的个体,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卷入了这个多维度的漩涡。他们必须学习如何感知、理解并操纵这些维度,才能在这个错综复杂的宇宙中生存下去。 你将看到,他们如何穿越“时间折叠”的区域,过去与未来在此交汇,历史的碎片如同星辰般闪耀;他们如何进入“空间扭曲”的陷阱,熟悉的几何规则在此失效,直线变得弯曲,圆周变得方正;他们如何与“维度生物”交流,这些生物的存在方式与我们截然不同,它们的思维模式、交流方式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这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现实”的定义。什么才是真实的?是我们可以用双手触摸的物质?是我们可以用眼睛看见的光影?还是那些存在于意识深处,却能影响我们行为的抽象概念?在“疯狂宇宙”中,一切皆有可能,现实的边界被无限拓宽,你的想象力将成为唯一的指南针。 意识的边界,情感的洪流 除了对宇宙结构的颠覆性描绘,《疯狂宇宙》同样深入探索了意识的本质。当生命不再受限于物质的牢笼,当思想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意识又将演变成何种模样?书中描绘的“集体意识”,成千上万个意识体汇聚成一个巨大的信息网络,它们共享知识,体验情感,共同演化,这既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也引发了关于个体独立性的深刻疑问。 主角们在穿越过程中,不仅要面对外部的危机,更要面对内心的挣扎。他们所熟悉的情感,如爱、恨、恐惧、希望,在这个“疯狂宇宙”中会被放大、扭曲,甚至以全新的形式呈现。他们将如何处理这些情感,如何在陌生的环境中维系彼此的信任,如何在颠覆的逻辑中寻找人性的温暖?这些关于爱与失去、勇气与怯懦、牺牲与救赎的篇章,将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点亮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宇宙。 超越科学,抵达哲学 《疯狂宇宙》并非要用虚构的故事来“解释”科学,而是以科学的边界为起点,去探索那些科学尚未触及的领域,去叩问那些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这本书中,你可能会看到量子纠缠在宇宙尺度上的宏大应用,可能会思考黑洞内部可能存在的“虫洞”是否是通往其他宇宙的通道,可能会对宇宙的起源与终结产生全新的猜想。 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借由这些想象,引导我们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意识是否能够独立于身体而存在?宇宙是否存在一个更深层次的秩序?这些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疯狂宇宙》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一个激发思考的熔炉,让你在阅读中,与作者一同踏上寻找答案的征程。 一场不容错过的思想盛宴 《疯狂宇宙》是一部充满智慧与想象力的作品。它打破了传统叙事的框架,构建了一个令人目眩神迷的全新世界。它用最生动、最奇妙的方式,展现了宇宙的无限可能,以及人类意识的潜在力量。 这是一场为所有对未知充满好奇、对生命充满探索欲的读者量身定制的思想盛宴。它会挑战你的认知,拓展你的视野,甚至改变你对自身存在的理解。翻开《疯狂宇宙》,你将不仅仅是在阅读一个故事,更是在经历一次前所未有的宇宙漫游,一次与未知自身的深刻对话。准备好,让你的思维在“疯狂宇宙”中尽情狂欢吧!

用户评价

评分

天呐,我刚才放下这本书,感觉我的大脑都被重新格式化了一遍。这本书的叙事节奏简直是高低起伏,时而慢得像宇宙尘埃的沉降,哲思的重量几乎要把你压垮;时而又突然加速,信息量如同超新星爆发般喷涌而出,让你应接不暇。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信息熵”和“知识的边界”上的手法。他没有试图给出一个清晰的答案,而是将读者直接抛入一个充满悖论和未解之谜的环境中。阅读过程中,我好几次忍不住停下来,去查阅一些背景知识,试图理解那些晦涩的术语和概念,但很快我就放弃了,因为作者似乎在暗示,真正的理解或许根本不在我们现有认知的框架之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华丽,充满了意象和隐喻,读起来像是在品尝一种极度浓缩的、带有金属质感的液体,初尝可能有些刺激,但回味无穷。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太空冒险的故事,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类心智极限的探索报告。那些关于创造与毁灭的对立统一,被描述得如此瑰丽而又残酷,让人不得不思考,我们所认为的“疯狂”和“秩序”,在更宏大的背景下,是否只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强烈推荐给那些寻求智力挑战的阅读者。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一开始读起来真的有点劝退。我不是说它写得不好,而是它对读者的耐心要求极高。它似乎完全不关心读者的阅读舒适度,直接就把你扔进了一个结构极其复杂的叙事迷宫里。我花了前三章的时间才勉强建立起对世界观的基本认知,而且这个认知基础每读几页可能就会被推翻重构。那种感觉就像是你在玩一个设计得过于精妙的解谜游戏,谜题本身就是世界运行的法则。但一旦你跨过了那道门槛,一旦你开始适应作者那种跳跃的、非线性的叙事节奏,那种沉浸感是无与伦比的。我体会到了一种久违的、纯粹的“求知欲”。作者构建的这个“宇宙”充满了奇异的物理现象和不可名状的生命形态,它们的设计感充满了匠心,绝非简单的复制粘贴。我特别欣赏它对“沟通的失败”这一主题的探讨,在如此广阔的尺度下,语言和逻辑的局限性被放大到了极致,很多最深刻的体验只能通过近乎宗教体验的方式来传达。这本书读完后,我感觉自己需要一段时间来“排毒”,重新校准我对现实世界的感知。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更像是参与了一场高强度的脑力马拉松,而不是享受一个轻松的故事。我必须承认,书中的某些章节,尤其涉及多重现实交叠和量子纠缠效应的部分,阅读起来需要极高的专注力,否则很容易迷失方向。但是,正是这种挑战性,使得每一次成功理解一个情节转折或一个概念的微妙之处时,都会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作者的叙事声音非常独特,它既像是冷静的观察者,又像是一个掌握了宇宙终极秘密的低语者,带着一种神秘的诱惑力。我特别佩服作者对“意义”的探讨,它不落俗套地探讨了在无限时空面前,人类构建的意义体系是否只是美丽的泡沫。书中一些片段,描绘了极端环境下的伦理选择,没有简单的对错,只有在特定法则下的必然。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也很有感觉,厚重而富有质感,和它所承载的沉重主题非常匹配。如果你期待一本能让你暂时逃离日常琐碎,并深入探索存在根源的小说,那么这本绝对是首选,前提是你得做好准备,迎接一场思想上的“硬仗”。

评分

这部作品的精妙之处在于其对“尺度感”的拿捏。它能让你瞬间感觉自己是宇宙中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下一秒,又让你代入到某种拥有神祇视角的存在,俯瞰亿万星系的演化。这种视角的快速切换,让情感的表达变得异常克制而有力。作者几乎从不使用煽情的语言去描述那些惊天动地的事件,而是通过精确的、近乎冰冷的科学描绘,反而激发出读者内心更深层次的震撼。例如,书中对某一特定文明生命周期终结的描述,仅仅用了几段极为冷静的物理过程,却比任何宏大的哀歌都更令人动容。我发现作者在构建这个虚构宇宙时,似乎遵循了一套严密的内部逻辑,尽管这逻辑在我们现有的认知体系中看来是荒谬的。这种“自洽的疯狂”是这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它不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它是在向你展示一个可能存在的、但我们永远无法完全触及的真实维度。这本书需要细读,需要思考,甚至需要做笔记来梳理人物关系和时间轴,但最终的回报绝对是超乎想象的智力满足感。

评分

啊,这本小说简直是场视觉和思想的盛宴!我得说,作者对宇宙尺度的描绘达到了一个近乎偏执的程度。那种宏大叙事下,个体生命的渺小与挣扎被刻画得入木三分,读起来让人既感到敬畏又透着一丝丝的悲凉。情节的推进并不线性,它像一幅错综复杂的星图,你需要不断地在不同的时间线和位面之间跳跃才能拼凑出全貌。我特别喜欢作者对“时间”这个概念的解构,它不再是均匀流淌的河流,而是像被揉捏、拉伸、甚至折叠的布料。书中那些基于高维物理学的猜想和哲学思辨,我得承认,很多地方我需要反复阅读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但正是这种“认知挑战”让阅读体验变得如此刺激。我仿佛跟着主角一起穿越了无数个可能性的维度,见证了文明的兴衰与重塑。角色塑造上,虽然人物众多,但每一个关键人物都有其独特的“宇宙观”,他们的动机和选择,无不深刻地反映了他们所处的那个特定时空背景。这本书的后劲非常大,合上书本后,我很久都无法回到现实,脑子里充斥着关于存在、虚无以及我们自身在浩瀚宇宙中位置的疑问。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咀嚼的硬核科幻史诗,绝对不是那种轻松愉快的读物,但收获是巨大的。

评分

经典正版好书 内容不错,送货快服务好!

评分

语言幽默,内容通俗易懂,强烈推荐

评分

不错,印刷质量很好,字体大小适中,看上去很舒服。

评分

为什么会是这样子的

评分

东西很好值得一买东西很好值得一买

评分

好 值得一读!!!!

评分

古人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说粗浅一点,人是能读书著书的动物。故读书是划分人与禽兽的界限,也是划分文明人与野蛮人的界限。读现代的书就是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沟通交谈,读古人的书可以承受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

评分

语言幽默,内容生动有趣,作为科普读物很不错

评分

到家把货拆开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