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01:外科活人定本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01:外科活人定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明] 龚居中 著,张英强,刘川 校
图书标签:
  • 中医
  • 外科
  • 古医籍
  • 活人定本
  • 医学史
  • 传统医学
  • 养生
  • 历史
  • 中华文化
  • 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ISBN:9787513222075
版次:1
商品编码:1166315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9
字数: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外科活人定本》,明代龚居中著。全书分为四卷。卷一首叙调治心法,阐发经义,概述疮疡病因、病机、治则和辨证等,次述秘传口诀,十善、十恶证候,服药性、搽药性、敷药法、插定法及外科常用药方,继按图形分述脑发等约30种病证。卷二按图形分述赤面疔等约50种病证。卷三论述瘿瘤、疮癣诸病及头面、耳、鼻、口舌、牙、喉诸疮症图形“卷四叙述杖疮、折伤、破伤风等疾病及误吞、诸刺、中毒、虫兽伤等。卷末附经验通用方32首。本次整理,以清顺治十八年(1661)同德堂刻本为底本。

目录

卷之一
调治心法
秘传口诀
十善症候
十恶症候
服药性
搽药性
敷药法
插定法
生肌法
常用方
竺黄末
金花散
鸣凤散
化毒丹
点玄丹
破诸毒
退血丹
锭子方
太乙万灵膏
生肌散
图形七症
脑发
败毒流气散
内托流气散
敷方
痄腮毒
清肝流气饮
托里流气饮
敷方
单方
上发背
败毒流气饮.|
护心托里散
流气饮
神仙忍冬汤
海马崩毒法
神仙一醉如笑散
铁圈散
中发背
人参败毒散
五香连翘汤
排脓内消散
神方豆粉汤
敷方
下发背
补肾地黄汤
败毒流气饮
内托流气饮
敷方
验方
腰肾发
敷方
骑马痈
败毒流气饮
内托追毒饮
神方车前饮
敷方
图形十症
对口发
三香内托散
定痛消毒饮
敷方
又方
上搭手
神方白芷散
敷方
中搭手
三香连翘汤
定痛清热饮
敷方
下搭手
益肾制火汤
定痛败毒散
敷方
正发背
夺命散
消肿托里散
囊发
败毒流气饮
清心流气饮
敷方
洗方
天蛇毒
托里流气饮
敷方
又方
托里散
仙方解毒生肌定痛散
验方
又方
蛇头疮
连翘泻毒汤
敷方
膝发
拔毒流气饮
神仙牛膝汤
敷方
……
卷之二
卷之三
卷之四
校注后记

精彩书摘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01:外科活人定本》:
  疔毒肿类不同,其害一也,惟满三十六种毒耳,先须拔疔散用之,或铁圈散围之,内服败毒雄黄散。若有变症,亦同前治。
  至若痰核瘿瘤之病,瘰疬马疬之疮,俱由湿热生痰,痰盛生火,火盛生热,热急则疮毒作成矣。皆由内蕴七情,外感六欲,宜清痰降火之剂,宣热拔毒之方。既甚必用外消,始觉行艾灸,勿信下工妄行烂割。
  噫嘻,医人难言久矣!自非穷通《素问》《难经》,曷强底造者万一也。又日诸经为少阳、厥阴二经生痈疽,惟少阳、阳明生瘰疬。人岂达一经致疾之窍哉?盖由多血少气故也。
  凡胗外科脉,未溃之先,要洪大拍指,按之有力,举之健浮;既溃之后,要沉健应指,按之略健,举之轻浮,此易为收功也。若未溃之先,脉来沉缓,不紧不数;既溃之后,脉来健实,或大或洪,此难以收功也。若得痈肿,脉来前后微弱,此危症也。须要养气养血,健胃和中,如参、芪、归术之类,一日不可遗也。
  凡破痈毒,须认有脓无脓,须看正处偏处。以手按之,热则有脓,不热则无也。以湿纸贴之,干则是正处,不干则不是也。然后将针开之,针勿嫌口阔,盖针口大而脓不尽也。凡用针时,深则深针之,浅则浅针之,慎勿忽略,人之性命系焉。如针鱼口便毒,背疽瘰疬,脐毒腹痈,宜浅针之,恐伤内膜;如针臂痈、胯疽厚肉等处,宜深针之,以泄内毒,不可不知也。常见今之治背发者,多行勾针勾刀,割去筋膜败肉,仍行擦洗。况病发之时,人已病惫矣,又施勾割,苦楚何伸,岂仁人之术哉?且背皮去脏腑间之以寸,护法尤恐伤之,况可妄施勾割乎?慎之。
  又箴日:痈疽之生,古名悍疾。内蕴郁热,外感风湿。肿起为痈,隐伏为疽。诸形三背,乃作花治。始然之生,有如黍米。增寒壮热,由渐而起。勿怠勿惰,勿勾勿洗。初着艾灸,肿斯可已。如其不然,先须内理。勿使毒人,祸延骨髓。托里之后,宣热解毒。定痛排脓,是为切求。生肌敛口,如此可休。若行勾割,自惹其忧。肿起而高,慎勿煎愁。此为毒泻,调之可瘳。调之惟何,必先忌口。发风动气,一切皆去。或鱼与羊,面食烧酒。瓜果生冷,腌藏等物。不时如斯,须要慎入。孝子孕妇,莫令相近。腋气之徒,勿与为邻。最宜隔绝,房事月经。牛马秽气,一触非轻。虎豹皮裘,围之甚损。常使闻香,痛楚可分。如或不然,苦痛难禁。还有一法,尤其当知。床设中室,不要靠粘。下系雄鸡,以防蜈蚣。昧人不知,付之鬼神。求神礼佛,亦可福生。智者达之,医宜用心。修合汤药,穷究医经。
  秘传口诀
  按得沉而即起是黄水,按得沉而缓起是糟脓。按得实而甚痛内是血,按得实而不痛内是气。小而有头便是疖,大而无头便是毒。毒已开口掩药末,痛不开口插锭子。要用煎药,托出外来,不必内消。更用敷药涂四围,无不效验。
  ……

前言/序言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01:外科活人定本》图书简介 缘起与价值 外科,医家治病救人之重要分支,其历史源远流长,成就斐然。然而,历代外科医籍浩如烟海,良莠不齐,加之年代久远,传抄讹误,使得后人欲究其精微,颇感困难。《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01:外科活人定本》的整理出版,正是基于此种考量,旨在系统梳理、辨正疏误,将这一珍贵的医学遗产以最清晰、最准确的面貌呈现于世,为当代医学研究与临床实践提供坚实的文献支撑。 本书所辑录的《外科活人定本》,原为明代著名外科医家陈实功所撰,是明代外科医学的集大成之作,其学术价值与临床指导意义历来为医家所推崇。然而,流传至今的版本,或有错讹,或有脱漏,给研读者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此次整理,本着尊重原著、精益求精的原则,搜集了现存诸善本,进行细致的比对校勘,力求恢复其原本的面貌。 内容亮点与学术贡献 《外科活人定本》一书,内容赅博,论述精当,涵盖了明代外科治疗的方方面面。其核心价值在于: 系统性的外科病症论述: 书中详尽地辨析了各种外科常见病,如疮疡、金疮、跌扑、骨折、脱位、肿瘤(症)等。作者不仅描述了病症的发生、发展、症状,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丰富而实用的治疗方药和手术方法。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历经数百年考验,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精良的方药与疗法: 《外科活人定本》所载方剂,多为陈实功在临床实践中验证有效的经验方,选药精当,配伍巧妙。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一些外科操作,如清创、缝合、排脓、骨折复位等,都有细致的描述,体现了当时外科技术的高度。这些宝贵的临床经验,是现代外科医生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外科理论的阐发: 除了具体的病症论治,本书还对一些外科基本理论进行了阐释,如“形气”、“邪正”、“病机”等,试图从更宏观的层面理解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虽然其理论体系与现代医学存在差异,但其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和对疾病本质的探求,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辨证论治思想的体现: 陈实功在论述外科病症时,始终强调因人、因证施治,反对笼统用药。他根据不同的病证、不同的体质,提出不同的治疗方案,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核心思想。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临床思维,是本书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文献整理的严谨性: 本次整理工作,在校勘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版本的差异,力求追溯本源,还原陈实功原意。对于一些存疑之处,整理者会进行详细的考证说明,并引用相关文献作为佐证。这种严谨的治学精神,使得本书的学术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传承与发展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01:外科活人定本》的出版,不仅仅是对古代医学文献的简单恢复,更是对中医外科宝贵遗产的传承与发扬。通过对这部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明代外科的成就,更能从中汲取治病救人的智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本书适用于中医药院校师生、中医外科临床医生、医学史研究者以及对中国古代医学感兴趣的广大读者。通过阅读和研究本书,相信您将对中国古代外科医学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并从中获得宝贵的启示。 结语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外科01:外科活人定本》的问世,是中医药学界的一件盛事。它如同开启一扇尘封已久的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中国古代外科医学的璀璨光辉。我们期望,本书的出版能激发更多人对中医外科的兴趣,推动其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传承与创新,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阅读《外科活人定本》,就像是穿越了时空的隧道,与古代的医者们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古朴而典雅,初读时可能需要一些耐心去适应,但一旦沉浸其中,便会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于外科疾病的描述,那些关于疮疡、跌打损伤、骨折等病症的论述,虽然没有现代医学那样尖锐的解剖图谱,但其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细致入微的观察,却能让人在脑海中勾勒出疾病的轮廓。书中不乏一些令人惊叹的治疗手法,比如一些特殊的药物配伍和物理疗法,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达到如此疗效,实属不易。我感叹于古人对于人体构造的认知,以及他们如何通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出有效的治疗方法。这本书不仅是医学知识的宝库,更是一部展现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勇气的史书。每一次翻阅,都让我对中医的博大精深产生更深的敬畏之情,也让我更加珍惜当下所拥有的先进医疗技术。

评分

《外科活人定本》带给我的,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它不像一般的科普读物那样浅显易懂,也没有学术论文那样严谨的结构,但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让我觉得更加真实和鲜活。书中对于疾病的论述,常常带有很强的画面感,仿佛亲眼目睹了病症的发生与发展。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病人个体差异的关注,它强调“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而非千篇一律的治疗。这种以人为本的治疗理念,在任何时代都显得尤为重要。书中一些关于经验总结的论述,更是充满了智慧的闪光点。它并非凭空捏造,而是建立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提炼出的宝贵经验。我时常在想,这些古老的智慧,是否能够为我们当今的医学发展提供一些新的启示?虽然很多内容对我来说是陌生的,但我相信,深入研究和理解,定能从中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这本书,就像一个深邃的宝藏,等待着我去一点点地挖掘。

评分

翻开这本《外科活人定本》,仿佛踏入了一片久远的医学殿堂。初读之下,最打动我的并非那些精妙的方剂与疗法,而是字里行间渗透出的那份医者仁心。它不像现代医学书籍那样冷冰冰地列举病症与药石,而是用一种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讲述着如何“活人”。那些看似古老的理论,在细细品味后,却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比如对“形神合一”的强调,对“天人合一”的顺应,这与我们当下追求的整体健康理念不谋而合。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预防疾病的论述,虽然没有现代医学那样详尽的病原体分析,但其提倡的顺应四时、调和饮食、适度劳逸的生活方式,至今仍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读这本书,就像与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对话,他循循善诱,教你如何爱惜身体,如何与疾病和平共处,甚至如何预防疾病的发生,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导,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具力量。我常常在阅读中停下来,思考古人如何能在那样的医疗条件下,依然能积累出如此宝贵的经验。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一部充满智慧的生活指南,它让我对“健康”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这本《外科活人定本》着实是让人眼前一亮的存在。它所呈现的医学视角,与我平时接触到的现代医学有着天壤之别,却又充满了令人信服的逻辑。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辨证论治”的细致阐述,虽然没有西医那样精确的量化指标,但其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综合分析病人的整体状况,从而制定出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方法,显示出一种高度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书中不乏一些令人拍案叫绝的诊断思路,比如对于一些表面症状不明显的疾病,书中却能通过一些细微的体征变化,直指病灶所在。这需要何等的洞察力与经验积累!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治未病”的理念,提倡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就加以防范,这是一种超前的智慧。虽然书中很多药方和疗法我并不完全理解,也无法直接照搬,但其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观察方法,却极大地启发了我。它让我意识到,医学的发展并非一条直线,而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丰富、不断融合的过程。这本书,就像一位神秘的向导,带我进入了一个充满未知与惊喜的医学世界,让我对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史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打开《外科活人定本》,我感受到了一种厚重的历史积淀。这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医学典籍,它更是承载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生命、健康、疾病的理解与探索。我尤其被书中关于“望”和“闻”的细致描述所打动,古人是如何通过观察人的神色、形态,以及听人的声音、呼吸,来洞察疾病的细微之处?这需要何等的耐心与敏锐的观察力!书中对各种外科病症的论述,虽然后来有了更科学的解释,但在其问世的年代,无疑是填补了重要的医学空白。我常常在想,那些记载下来的疗法,有多少是经过无数次尝试与失败才最终确定的?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才是医学发展的根本动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医学的“古老”与“现代”之间的联系,它并非割裂的,而是传承与发展的过程。我感到,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是在学习医学知识,更是在感受一种历史的厚度,一种对生命的敬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