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附光盤)

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附光盤)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吳明友,宋長森 著
圖書標籤:
  • UG NX
  • 數控編程
  • CAD/CAM
  • 中文版
  • 8
  • 0
  • 編程實例
  • 機械製造
  • 工業軟件
  • 光盤
  • 教程
  • 實戰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23197
版次:1
商品編碼:1166833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UG NX CAD/CAM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1
字數:574000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光盤
附件數量: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UGNX8.0提供瞭強大的數控加工功能,其中包括數控銑削加工功能、數控車削加工功能、數控綫切割功能、數控鑽孔加工功能等;
  2.提供瞭數控加工刀位軌跡後置處理方法和加工仿真校驗功能,能夠適應多種行業數控加工的需求;
  3.通過將52個程序綜閤應用於10個典型實例中來一步一步地詳細講解UGNX8.0常用的數控銑削和數控車削的編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4.講解有關程序的參數過程中提供瞭大量的圖例,以便讀者能夠輕鬆愉快地明白並掌握有關參數的含義。
  5.每章後附有習題,共提供19道操作應用題;
  6.配套光盤中提供本書的所有實例的題目和答案以及習題題目的電子文件,以方便讀者理解和掌握相關編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內容簡介

  《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7章,主要介紹瞭五部分內容:①平麵銑數控編程,②鑽孔數控編程,③型腔銑數控編程,④固定軸麯麵輪廓銑數控編程,⑤車削數控編程。通過將52個程序綜閤應用於10個典型實例中來一步一步地詳細講解UG NX 8.0常用的數控銑削和數控車削的編程方法和操作技巧,突齣瞭實用性和可操作性。《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在講解有關程序的參數過程中提供瞭大量的圖例,以便讀者能夠輕鬆愉快地明白並掌握有關參數的含義。每章後附有習題,共提供19道操作應用題。
  在《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配套光盤中提供《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的所有實例的題目和答案以及習題題目的電子文件,以方便讀者理解和掌握相關編程方法和操作技巧。
  《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適閤企業中有誌於用UG NX 8.0軟件進行數控銑削和數控車削的編程人員使用,同時也可作為大中專院校相關專業和社會相關培訓班的教材或參考書。

作者簡介

  吳明友,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高級技師。
  ⑴1988.8~2004年7月在江蘇省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工作。
  ⑵2004年8月~2006年12月被作為數控專業特殊人纔引進調動到廣東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工作。
  ⑶2009年5月至7月,在廣東白雲學院工作。
  ⑷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在華南理工大學廣州學院工作。
  ⑸2010年3月至今,在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工作,擔任機械電子工程專業責任教授。
  ⑹1998年12月~2004年7月擔任全國CAD應用培訓網絡常州培訓基地副主任(主任為院長),
  ⑺2002年5月起擔任江蘇省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數控學科帶頭人。
  ⑻2004年2月起擔任江蘇省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首屆學術委員會委員;
  ⑼2004年4月起受聘為清華大學齣版社高職高專數控專業教材編寫委員會專傢組委員;
  ⑽擔任《數控加工工藝》、《數控技術應用》、《數控編程》、《數控原理與數控機床》、《數控專業英語》、《機械製圖》、《液壓與氣壓傳動》、《Pro/E》等8門課程的教學,另外還承擔數控車床、數控銑床、加工中心(西門子810D四軸聯動)實訓和培訓;承擔Pro/E、MasterCAM、AutoCAD等多種CAD/CAM軟件的實訓和培訓。
  ⑾熟悉CAD/CAM/CAE軟件的應用,熟悉國內外常用數控係統(SIEMENS,FANUC,華中數控),精通數控加工技術。
  ⑿中國圖學會會員,擔任數控/CAD教研室主任多年。連續多年獲得優秀教師稱號,曾獲江蘇省輕工業廳優秀教師稱號,2002年度全國CAD應用培訓網絡南京中心CAD培訓先進工作者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UG NX 8.0數控編程基礎 1
1.1 UG NX 8.0 加工模塊用戶界麵 1
1.1.1 啓動UG NX 8.0並進入加工模塊 1
1.1.2 UG NX 8.0 加工模塊的用戶界麵 3
1.2 UG NX 8.0文件轉換 5
1.2.1 文件輸入 6
1.2.2 文件輸齣 7
1.3 工序導航器及工序管理 8
1.3.1 工序導航器 8
1.3.2 工序管理 9
1.4 UG NX 8.0的編程步驟 10
1.5 工序的創建 12
1.6 組的創建 14
1.6.1 程序的創建 14
1.6.2 刀具的創建 15
1.6.3 幾何體的創建 17
1.6.4 加工方法的創建 18
1.7 CAM對象變換 19
1.8 機床控製 20
1.8.1 運動輸齣 21
1.8.2 後處理命令 21
1.9 後置處理 23
1.9.1 輸齣刀具位置源文件 23
1.9.2 Post Builder 24
1.9.3 後處理 28
1.9.4 車間文檔 29
習題 29


第2章 平麵銑數控編程 30
2.1 平麵銑概述 30
2.1.1 平麵銑簡介 30
2.1.2 平麵銑工序的子類型 31
2.2 平麵銑 32
2.2.1 平麵銑工序的創建步驟 32
2.2.2 幾何體 33
2.2.3 切削模式 38
2.2.4 步距 40
2.2.5 切削層 42
2.2.6 切削參數 43
2.2.7 非切削移動 53
2.2.8 進給率和速度 60
2.3 其他平麵銑 60
2.3.1 麵銑削 60
2.3.2 平麵輪廓銑 63
2.3.3 平麵文本銑 64
2.4 平麵銑綜閤實例 65
2.4.1 零件工藝分析 65
2.4.2 公共項目設置 66
2.4.3 麵銑削精加工 68
2.4.4 平麵銑粗加工 71
2.4.5 側麵精加工 75
習題 77


第3章 鑽孔數控編程 78
3.1 鑽孔工序創建 78
3.1.1 鑽孔工序的創建步驟 78
3.1.2 鑽孔的子類型 80
3.1.3 鑽孔循環類型所對應的標準指令 81
3.2 循環參數 81
3.3 鑽孔幾何體 83
3.3.1 指定孔 83
3.3.2 指定頂麵 85
3.3.3 指定底麵 86
3.4 操作參數 86
3.5 平麵銑與鑽孔加工綜閤實例 88
3.5.1 零件工藝分析 88
3.5.2 公共項目設置 88
3.5.3 平麵銑粗加工 90
3.5.4 側麵精加工 94
3.5.5 鑽(10的孔 96
習題 100


第4章 型腔銑數控編程 101
4.1 型腔銑概述 101
4.1.1 型腔銑簡介 101
4.1.2 型腔銑的子類型 101
4.2 型腔銑 102
4.2.1 型腔銑工序的創建步驟 102
4.2.2 幾何體 104
4.2.3 切削模式 106
4.2.4 步距與深度 106
4.2.5 切削層 107
4.2.6 切削參數 109
4.2.7 非切削移動 111
4.2.8 進給率和速度 112
4.3 其他型腔銑 112
4.3.1 插銑 112
4.3.2 拐角粗加工 115
4.3.3 剩餘銑 116
4.3.4 深度加工輪廓 117
4.3.5 深度加工拐角 122
4.4 型腔銑綜閤實例一 122
4.4.1 零件工藝分析 122
4.4.2 公共項目設置 123
4.4.3 粗加工 126
4.4.4 側麵精加工 129
4.4.5 底麵精加工 132
4.5 型腔銑綜閤實例二 134
4.5.1 零件工藝分析 134
4.5.2 公共項目設置 135
4.5.3 粗加工 136
4.5.4 側麵精加工 138
4.5.5 底麵精加工 140
習題 142


第5章 麯麵銑數控編程 144
5.1 麯麵銑概述 144
5.1.1 麯麵銑簡介 144
5.1.2 麯麵銑的子類型 146
5.1.3 麯麵銑操作的創建步驟 146
5.1.4 幾何體 148
5.1.5 刀軌設置 149
5.2 邊界驅動麯麵銑 156
5.2.1 簡介與對話框 156
5.2.2 驅動幾何體 157
5.2.3 驅動設置 158
5.3 區域銑削驅動麯麵銑 164
5.3.1 介紹 164
5.3.2 驅動方法對話框 164
5.3.3 驅動參數設置 164
5.4 清根驅動麯麵銑 168
5.4.1 簡介 168
5.4.2 類型及對話框 168
5.4.3 參數設置 170
5.5 文本驅動麯麵銑 172
5.5.1 簡介 172
5.5.2 對話框 172
5.5.3 幾何體 173
5.5.4 參數設置 174
5.6 輪廓3D麯麵銑 174
5.6.1 簡介 174
5.6.2 對話框 175
5.6.3 幾何體 175
5.6.4 參數設置 176
5.7 麯麵銑綜閤實例一 176
5.7.1 零件工藝分析 176
5.7.2 公共項目設置 177
5.7.3 粗加工 179
5.7.4 半精加工 182
5.7.5 精加工 185
5.7.6 清根 188
5.7.7 雕刻文字 190
5.8 麯麵銑綜閤實例二 193
5.8.1 零件工藝分析 193
5.8.2 公共項目設置 194
5.8.3 粗加工 196
5.8.4 半精加工 200
5.8.5 精加工 203
5.8.6 清根 205
習題 207


第6章 銑削數控編程綜閤實例 209
6.1 銑削數控編程綜閤實例一 209
6.1.1 零件工藝分析 209
6.1.2 公共項目設置 210
6.1.3 整體粗加工 212
6.1.4 瓶口部分的圓角麵二次開粗 214
6.1.5 瓶口和瓶底部分的陡峭麵半精加工 216
6.1.6 瓶身平緩區域麯麵的一半進行半精加工 219
6.1.7 瓶身平緩區域麯麵的另一半進行半精加工 222
6.1.8 瓶口和瓶底部分的陡峭麵精加工 223
6.1.9 瓶身平緩區域麯麵的一半進行精加工 224
6.1.10 瓶身平緩區域麯麵的另一半進行精加工 225
6.1.11 清根加工 227
6.2 銑削數控編程綜閤實例二 229
6.2.1 零件工藝分析 229
6.2.2 公共項目設置 230
6.2.3 整體粗加工 232
6.2.4 二次開粗 234
6.2.5 跑料槽及鍛模型腔半精加工 235
6.2.6 鍛模左右兩凸颱麵的半精加工 237
6.2.7 跑料槽及鍛模型腔精加工 238
6.2.8 鍛模左右兩凸颱麵精加工 240
6.2.9 鍛模分型平麵精加工 241
6.3 銑削數控編程綜閤實例三 243
6.3.1 零件工藝分析 243
6.3.2 公共項目設置 244
6.3.3 整體粗加工 245
6.3.4 整體半精加工 247
6.3.5 分型麵精加工 248
6.3.6 型腔精加工 250
6.3.7 清根加工 251
習題 253


第7章 數控車削編程 255
7.1 車削加工概述 255
7.1.1 車削加工簡介 255
7.1.2 UG NX 8.0數控車削加工的子類型 256
7.2 創建車削加工刀具 257
7.2.1 自定義車削刀具 257
7.2.2 從庫中調用車削刀具 258
7.2.3 "刀具"選項卡 260
7.2.4 "夾持器"選項卡 265
7.2.5 "跟蹤"選項卡 267
7.2.6 "更多"選項卡 268
7.3 創建車削加工幾何體 268
7.3.1 車削坐標係 269
7.3.2 用實體法定義幾何體 271
7.3.3 用邊界法定義幾何體 271
7.3.4 切削區域約束 274
7.3.5 避讓幾何 280
7.4 粗加工 283
7.4.1 切削策略 284
7.4.2 刀具方位 285
7.4.3 刀軌設置 286
7.4.4 切削參數 289
7.4.5 非切削移動 295
7.4.6 進給率和速度 301
7.5 端麵加工 305
7.6 精加工 305
7.7 槽加工 306
7.8 螺紋加工 308
7.8.1 螺紋形狀 309
7.8.2 切削深度 310
7.8.3 切削參數 311
7.8.4 非切削移動 312
7.9 鑽削加工 313
7.9.1 循環類型 314
7.9.2 起點和深度 315
7.9.3 刀軌設置和機床控製 315
7.10 車削數控編程綜閤實例 316
7.10.1 零件工藝分析 316
7.10.2 公共項目設置 317
7.10.3 端麵加工 322
7.10.4 外圓粗加工 324
7.10.5 外圓精加工 326
7.10.6 外圓麵切槽加工 328
7.10.7 外螺紋加工 332
7.10.8 端麵切槽加工 333
7.10.9 鑽中心孔加工 335
7.10.10 鑽孔加工 337
習題 339


參考文獻 342

前言/序言


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附光盤) 一、 內容概覽 本書是一本專注於UG NX 8.0中文版在數控編程領域的應用教程。全書緊密結閤UG NX 8.0軟件的操作流程,係統地介紹瞭UG NX 8.0在數控編程中的各個環節,涵蓋瞭從基礎建模到高級數控加工策略的廣泛內容。通過大量的實例和操作演示,旨在幫助讀者快速掌握UG NX 8.0數控編程的核心技能,提高數控編程的效率和精度。 二、 目標讀者 數控技術從業人員: 希望通過UG NX 8.0提升數控編程技能,掌握更先進的加工方法和策略的數控技師、編程員。 製造業企業研發及工程技術人員: 需要利用UG NX 8.0進行産品設計、模具設計及工藝規劃,並將其轉化為可執行的數控加工指令的工程師。 相關專業院校學生: 學習UG NX 8.0數控編程相關課程的學生,需要一本係統、實用的教材進行理論學習和實踐操作。 UG NX 8.0中文版用戶: 尋求UG NX 8.0中文版在數控編程方麵深入應用的個人用戶。 三、 核心技術與知識點 本書內容圍繞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展開,重點講解以下核心技術與知識點: 1. UG NX 8.0基礎操作與界麵認知: 熟悉UG NX 8.0中文版的用戶界麵,掌握菜單、工具欄、圖形窗口等基本操作。 學習鼠標、鍵盤的常用快捷鍵和操作技巧,提高軟件操作效率。 瞭解UG NX 8.0的項目管理和文件保存、打開等基本流程。 2. 工件建模與工藝分析: 麵嚮數控編程的建模: 講解如何創建適閤數控加工的實體模型和麯麵模型,重點關注模型的尺寸精度、拓撲結構以及可加工性。 基本實體建模: 學習拉伸、鏇轉、掃描、倒圓角、倒角等常用實體建模命令。 高級麯麵建模: 介紹創建復雜麯麵,如掃掠麯麵、邊界混閤麯麵、相交麯麵等,以及麯麵修復和修剪技術。 特徵建模: 講解如何利用拔模、筋、肋、孔等特徵進行高效建模。 裝配與乾涉檢查: 學習如何進行裝配建模,並進行乾涉檢查,為後續加工準備。 零件的可加工性分析: 識彆模型中可能存在的加工難點,如刀具可達性、餘量分配等。 3. 數控編程基礎: 工件坐標係與刀具半徑補償: 理解並設置工件坐標係,掌握刀具半徑補償的原理與應用。 刀具庫管理: 學習如何創建、編輯和管理刀具庫,包括刀具類型、尺寸、幾何參數等。 主程序與子程序: 瞭解主程序與子程序的概念,學習如何創建和調用子程序以簡化編程。 4. UG NX 8.0數控加工模塊詳解: CAM基本環境設置: 配置加工環境,包括機床、後處理器、刀具等。 2D/2.5D加工: 型腔銑: 詳細講解型腔銑的策略,如區域銑、等高綫銑、陡斜麵銑等,以及切削參數的設置。 平麵銑: 介紹平麵銑的應用,用於加工平麵區域。 倣形銑: 講解如何利用倣形銑加工復雜形狀的輪廓。 鑽孔與攻絲: 掌握鑽孔、擴孔、沉頭、攻絲等孔加工指令。 刨銑與槽銑: 學習刨銑和槽銑的操作。 3D加工: 等高綫加工: 詳解等高綫加工的各種策略(如Z軸嚮下、XY平麵等),適用於加工斜麵和麯麵。 倣形加工: 介紹3D倣形加工,用於加工具有復雜麯麵特徵的零件。 區域銑: 講解區域銑的應用,用於高效加工特定區域。 陡斜麵銑: 專注於加工陡峭麯麵的加工策略。 多軸加工(可選): (根據實際內容,如涉及)介紹四軸、五軸聯動加工的基本概念和應用。 高速加工(HSM): HSM區域銑: 學習HSM區域銑的策略,優化切削路徑,實現高效加工。 HSM等高綫銑: 介紹HSM等高綫銑在麯麵加工中的應用。 HSM倣形銑: 講解HSM倣形銑如何提高加工效率和錶麵質量。 HSM平坦區域銑: 關注如何高效加工零件上的平坦區域。 倒角與圓角加工: 學習如何使用UG NX 8.0進行零件倒角和圓角加工。 5. 刀具路徑生成、驗證與後處理: 刀具路徑的生成: 學習如何根據加工策略生成高效率、高精度的刀具路徑。 刀具路徑的編輯與優化: 掌握對生成的刀具路徑進行優化,如連接、過濾、修剪等。 刀具路徑模擬與驗證: 利用UG NX 8.0強大的可視化仿真功能,對刀具路徑進行精確模擬,檢測碰撞、乾涉,確保加工安全可靠。 後處理: 學習如何選擇閤適的後處理器,將UG NX生成的刀具路徑轉換為特定數控機床可識彆的G代碼和M代碼。 G代碼與M代碼的初步理解: 介紹G代碼和M代碼的基本含義,幫助讀者理解後處理輸齣結果。 6. 實例精講與項目實戰: 本書包含多個不同類型、不同復雜度的數控編程實例,覆蓋模具零件、機械零件等。 通過實例,讀者可以逐步學習如何將實際零件的加工需求轉化為UG NX 8.0中的數控程序。 每個實例都包含詳細的建模過程、工藝分析、刀具路徑生成、模擬驗證和後處理步驟。 7. 附帶光盤內容: 本書附帶的光盤中通常包含: UG NX 8.0中文版軟件(試用版或說明): (根據實際情況描述,例如提供安裝說明或鏈接) 本書案例的源文件: 包括UG NX的PRT文件、CAM文件等,方便讀者跟隨學習和實操。 常用後處理器: 提供適用於不同機床的常用後處理器,方便讀者進行實操。 相關視頻教程(可能): (根據實際情況描述,例如提供部分操作演示視頻) 參考資料與技巧: 可能包含一些UG NX數控編程相關的技巧、常見問題解答等。 四、 本書特色 係統性強: 從基礎到高級,層層遞進,內容結構清晰。 實用性高: 緊密結閤UG NX 8.0中文版軟件,強調操作技能和實際應用。 案例豐富: 大量精心設計的實例,覆蓋多種加工場景。 圖文並茂: 大量插圖和截圖,直觀易懂,便於學習。 同步光盤: 提供配套的案例文件和資源,方便讀者動手實踐。 緊扣UG NX 8.0中文版: 專注於此版本,提供最貼閤實際的版本操作指導。 五、 學習效益 通過學習本書,讀者將能夠: 熟練掌握UG NX 8.0中文版在數控編程方麵的各項功能。 獨立完成各類零件的數控編程任務。 提高數控編程的效率和加工精度。 掌握先進的數控加工策略,提升零件加工質量。 為解決實際生産中的數控編程問題打下堅實基礎。 本書旨在成為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學習者的得力助手,幫助讀者在數控技術領域取得更大的進步。

用戶評價

評分

《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在數控編程的邏輯性和係統性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讓我能夠以一種條理清晰的方式學習數控編程。書中對於加工工藝的分析和選擇非常到位,例如在介紹銑削加工時,區分瞭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不同策略,並針對每種策略給齣瞭詳細的加工參數設置建議。我特彆留意書中關於刀具路徑的“碰撞檢測”和“避免碰撞”的講解,這對於保證加工安全和避免設備損壞至關重要。書中提供瞭多種設置方法,例如通過設置加工區域、避讓區域,或者直接對刀具路徑進行乾涉檢查。對於麯麵加工,書中不僅講解瞭基本的加工策略,還深入探討瞭如何處理復雜麯麵上的倒角、圓角等特徵,以及如何生成平滑、連續的刀具路徑,以獲得優良的加工錶麵。我嘗試瞭書中關於等高綫加工的章節,發現書中對於等高綫加工的參數設置,如步距、步寬、切削層高等,都有非常明確的指導。而且,書中還講解瞭如何利用“刀軌優化”功能來減少刀具的非切削移動,提高加工效率。我對書中關於“多軸加工”的初步介紹也感到非常驚喜,雖然篇幅不長,但為我打開瞭多軸加工的大門,讓我瞭解瞭其基本原理和應用場景。書中對每一種加工策略的講解都伴隨著實際案例,從零件圖到最終的G代碼生成,整個過程都清晰可見,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意義。

評分

這本書在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的學習過程中,給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其內容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書中不僅僅是機械的羅列軟件功能,而是深入地剖析瞭數控編程的原理和技巧,並且緊密結閤瞭實際的加工需求。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加工工藝的選擇”和“刀具路徑的優化”的講解。書中詳細介紹瞭不同零件類型、不同加工要求下的加工工藝選擇方法,例如是選擇粗加工、半精加工還是精加工,以及如何根據零件的形狀和尺寸來選擇閤適的刀具和加工策略。同時,書中還提供瞭多種刀具路徑優化方法,以減少非切削移動,提高加工效率,例如通過調整切削方嚮、切削層高、步距等參數。我嘗試瞭書中關於一個帶有復雜麯麵的零件的CAM編程練習,書中指導我如何根據麯麵形狀和加工要求,選擇最閤適的麯麵加工策略,並對刀具路徑進行優化,以獲得光滑的錶麵質量。書中對“加工模擬”的詳細講解也讓我受益匪淺,它能夠幫助我提前發現加工過程中的潛在問題,例如刀具碰撞、乾涉等,從而避免實際加工中的損失。

評分

《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在數控編程的實例應用方麵做得非常紮實,讓我能夠快速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能力。書中包含的各種典型零件的CAM編程實例,覆蓋瞭從簡單的二維輪廓加工到復雜的五軸聯動加工。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每個實例的分析,首先會分析零件的加工特點、技術要求,然後給齣詳細的加工方案,包括加工順序、刀具選擇、切削參數設置等,最後再進行詳細的UG NX CAM操作步驟講解。書中對每個加工特徵都進行瞭單獨的分析,例如對於孔係加工,會區分普通孔、沉頭孔、螺紋孔等,並給齣相應的加工策略。我通過跟著書中的實例學習,掌握瞭如何為各種復雜形狀的零件創建高效、可靠的刀具路徑。特彆是在處理一些帶有斜麵的零件時,書中提供的“麵嚮刀具”和“驅動麯麵”等加工策略,讓我學到瞭如何生成高質量的刀具路徑,從而獲得優異的加工錶麵。書中對G代碼的生成和後處理也有詳細的講解,包括如何選擇適閤自己機床的後處理器,以及如何對生成的G代碼進行必要的修改和優化,以確保其能夠被機床正確識彆和執行。我嘗試瞭書中一個包含麯麵精加工和鑽孔加工的實例,通過完整的流程操作,最終成功生成瞭可用的G代碼,這給我帶來瞭極大的成就感。

評分

這本書在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的實用性和易學性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它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基礎的建模概念到復雜的CAM編程技巧,為讀者提供瞭一條清晰的學習路徑。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加工特徵識彆”的講解,這項功能能夠自動識彆零件上的各種加工特徵,如平麵、孔、槽等,並根據這些特徵推薦閤適的加工策略,極大地提高瞭編程效率。書中對“刀具庫管理”和“工藝庫管理”的介紹也非常實用,能夠幫助用戶建立自己的刀具和工藝數據庫,方便日後調用,提高編程效率和一緻性。我嘗試瞭書中關於一個機械零件的 CAM 編程實例,通過利用加工特徵識彆功能,我能夠快速地為零件創建刀具路徑,並且書中還提供瞭詳細的參數設置指導,讓我能夠根據實際加工需求進行調整。我對書中關於“仿真驗證”的詳細講解也非常滿意,它能夠幫助我提前發現加工過程中的潛在問題,例如刀具碰撞、乾涉等,從而避免實際加工中的損失。書中還提供瞭如何將生成的G代碼導齣到各種數控機床的後處理器,這對於實際應用非常重要。

評分

在深入學習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的過程中,我被書中對刀具路徑生成策略的詳盡闡述所吸引。書中不僅介紹瞭UG NX CAM模塊的各個主要功能,還深入剖析瞭不同加工任務下最優刀具路徑的生成方法。從最基礎的銑削加工,如平麵銑、型腔銑,到更復雜的麯麵精加工,如流綫銑、平行銑、等距銑,書中都提供瞭清晰的步驟和詳細的參數設置說明。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切削參數優化的講解印象深刻,例如如何根據刀具類型、材料硬度、工件形狀以及設備性能來選擇閤適的切削速度、進給量和切削深度,以達到最高的加工效率和最佳的錶麵質量。書中還強調瞭刀具補償的應用,包括刀尖半徑補償、刀具長度補償等,以及它們在保證加工精度方麵的重要性。通過書中大量的實例,我學習到瞭如何為不同類型的零件設計閤理的加工順序,如何設置進刀點和退刀點,以及如何進行刀軌的優化,減少不必要的空移,提高加工效率。書中對於一些特殊加工,如鑽孔、攻絲、鏜孔等,也進行瞭專門的介紹,包括刀具的選擇、切削參數的設定以及加工指令的生成。我嘗試瞭書中的一個復雜零件的CAM編程練習,發現書中對於加工過程中的細節考慮非常周全,例如如何避免切削震動,如何保證刀具的壽命,以及如何減少加工誤差。這本書不僅僅是教會我如何操作UG NX軟件,更重要的是它傳授瞭數控編程的理念和方法論,讓我能夠舉一反三,解決實際生産中的各種加工難題。

評分

《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在數控編程的理論深度和實踐操作性上達到瞭一個很好的平衡。書中對UG NX CAM模塊的每個功能模塊都進行瞭詳細的介紹,並且結閤瞭大量的實際案例,讓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這些功能。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切削參數的優化”和“刀具壽命的延長”的講解印象深刻。書中詳細闡述瞭如何根據刀具類型、材料硬度、工件形狀以及設備性能來選擇閤適的切削速度、進給量和切削深度,以達到最高的加工效率和最佳的錶麵質量。同時,書中還提供瞭延長刀具壽命的策略,例如通過優化刀具路徑、閤理設置切削參數以及選擇閤適的刀具材料等。我嘗試瞭書中關於一個復雜模具零件的 CAM 編程練習,通過對切削參數的精細調整,我不僅獲得瞭優異的加工錶麵質量,還顯著地延長瞭刀具的使用壽命,為我節省瞭大量的成本。書中對“多軸加工”的初步介紹也讓我受益匪淺,讓我對UG NX在高端製造領域的應用有瞭更深入的瞭解。

評分

這本書在CAM編程的邏輯性和係統性方麵做得非常齣色,讓我能夠以一種條理清晰的方式學習數控編程。書中對於加工工藝的分析和選擇非常到位,例如在介紹銑削加工時,區分瞭粗加工、半精加工和精加工的不同策略,並針對每種策略給齣瞭詳細的加工參數設置建議。我特彆留意書中關於刀具路徑的“碰撞檢測”和“避免碰撞”的講解,這對於保證加工安全和避免設備損壞至關重要。書中提供瞭多種設置方法,例如通過設置加工區域、避讓區域,或者直接對刀具路徑進行乾涉檢查。對於麯麵加工,書中不僅講解瞭基本的加工策略,還深入探討瞭如何處理復雜麯麵上的倒角、圓角等特徵,以及如何生成平滑、連續的刀具路徑,以獲得優良的加工錶麵。我嘗試瞭書中關於等高綫加工的章節,發現書中對於等高綫加工的參數設置,如步距、步寬、切削層高等,都有非常明確的指導。而且,書中還講解瞭如何利用“刀軌優化”功能來減少刀具的非切削移動,提高加工效率。我對書中關於“多軸加工”的初步介紹也感到非常驚喜,雖然篇幅不長,但為我打開瞭多軸加工的大門,讓我瞭解瞭其基本原理和應用場景。書中對每一種加工策略的講解都伴隨著實際案例,從零件圖到最終的G代碼生成,整個過程都清晰可見,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每一步操作的意義。

評分

這本書在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的深度和廣度上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不僅僅局限於基礎的二維和三維銑削,還對更高級的加工技術進行瞭深入的探討。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變螺鏇加工”和“清角加工”的章節,這些都是提高加工效率和質量的關鍵技術。書中對於“變螺鏇加工”的講解,讓我理解瞭如何通過改變螺鏇角來適應不同形狀的刀具和加工區域,從而減少切削力,提高加工穩定性。而“清角加工”的策略,則教會瞭我如何有效地去除零件拐角處的毛刺和餘料,以獲得更加完美的成品。我對書中關於“刀具路徑可視化”和“切削仿真”的講解也給予瞭高度評價。這些功能能夠讓我提前預判加工過程中的潛在問題,例如刀具碰撞、乾涉等,從而在實際加工前進行調整和優化,大大降低瞭加工風險。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如何利用UG NX的仿真功能來模擬整個加工過程,包括刀具的運動軌跡、切削過程的仿真以及最終的零件形狀變化,這對於檢驗加工方案的正確性、優化切削參數以及培訓操作人員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嘗試瞭書中關於一個復雜模具零件的CAM編程案例,通過仿真功能,我發現瞭一個潛在的刀具碰撞問題,並及時進行瞭調整,避免瞭設備損壞。

評分

拿到這本《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我最看重的是其在解決實際加工難題方麵的能力。書中不僅提供瞭大量的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可操作的步驟和方法。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刀具補償”和“刀具路徑優化”的深入剖析。書中詳細講解瞭如何正確地設置刀具補償,包括刀尖半徑補償、刀具長度補償等,以及它們在保證加工精度方麵的重要性。對於刀具路徑優化,書中提供瞭多種策略,例如通過調整切削方嚮、切削層高、步距等參數,來減少刀具的非切削移動,提高加工效率。我嘗試瞭書中關於一個帶有復雜麯麵的零件的 CAM 編程練習,書中教我如何根據麯麵形狀和加工要求,選擇最閤適的麯麵加工策略,並對刀具路徑進行優化,以獲得光滑的錶麵質量。書中還對“多軸聯動加工”進行瞭初步的介紹,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通過學習,我瞭解瞭多軸加工的基本原理、常用策略以及在模具製造、航空航天等領域的廣泛應用。雖然這部分內容篇幅不多,但對於我瞭解UG NX CAM的未來發展方嚮具有重要的啓發意義。我希望未來能有更深入的多軸加工內容。

評分

拿到這本《UG NX CAD/CAM叢書:UG NX 8.0中文版數控編程(附光盤)》,我懷著極大的期待,希望能從中學到紮實的UG NX數控編程技能。打開目錄,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對UG NX 8.0中文版整體界麵的介紹,這對於初學者來說至關重要,能夠快速熟悉軟件的操作環境,瞭解各個功能模塊的布局和基本用途。接著,書中詳細講解瞭UG NX在三維建模方麵的強大功能,包括草圖繪製、實體建模、麯麵造型等。我對書中對參數化建模的深入剖析尤為感興趣,理解參數之間的相互關聯和修改對模型的影響,是掌握UG NX建模精髓的關鍵。特彆是在講解復雜麯麵建模時,書中提供瞭大量的實例,從基礎的掃掠、放樣到高級的麯麵延伸、修剪,每一個步驟都講解得非常細緻,並且配有清晰的截圖,讓我能夠一步步跟著操作,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很快上手。我嘗試瞭其中一個復雜麯麵建模的練習,發現書中對於麯麵質量的控製也有很深刻的見解,例如如何通過麯率分析來優化麯麵,確保其光滑度和連續性,這一點對於後期CAM加工至關重要,能夠直接影響到加工精度和錶麵質量。此外,書中還涉及瞭裝配設計方麵的知識,如何有效地組織和管理大型裝配體,以及如何進行乾涉檢查和碰撞檢測,這些都是在實際工程應用中不可或缺的技能。我特彆注意到書中對於大型裝配體性能優化的一些建議,這對於處理復雜的機械産品設計非常有幫助。總的來說,這部分內容為我構建瞭堅實的三維建模基礎,為後續的數控編程打下瞭良好的鋪墊。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好書,是正版,學習學習!

評分

如果光盤是視頻就好瞭

評分

很不錯。。。。。。

評分

零基礎,是個不錯的書。

評分

看瞭一點,對0基礎的有一定幫助

評分

很實用,

評分

看瞭一下內容可以,有很幫助

評分

很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