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雜憶與雜寫(一九九二—二〇一三 精裝)》收錄瞭楊絳先生近二十年間的各類迴憶性散文、雜論、序文和書信。2011年,楊絳先生百歲誕辰,《文匯報·筆會》曾對她做長篇訪談,是為《坐在人生邊上》。這篇文字至為重要,徵得楊絳先生許可,作為《雜憶與雜寫(一九九二—二〇一三 精裝)》的“代前言”。
作者簡介
楊絳,(1911-)原名楊季康,著名作傢、翻譯傢和學者,江蘇無锡人。畢業於東吳大學,清華大學研究生院肄業。1935年與錢锺書結婚後共赴英國,法國留學。1938年鞦迴國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清華大學外語係教授。1955年後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主要作品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長篇小說《洗澡》。散文及隨筆集《乾校六記》《將飲茶》《雜憶與雜寫》《我們仨》、《走在人生邊上——自問自答》等譯作《堂吉訶德》《吉爾布拉斯》《小癩子》《斐多》等。
目錄
代前言 坐在人生邊上
第一部分 憶舊
記似夢非夢(一九九三年十月)
記章太炎先生談掌故(一九九三年十一月)
臨水人傢(一九九四年四月)
方五妹和她的“我老頭子”(一九九七年五月)
錢锺書離開西南聯大的實情(一九九九年五月)
狼和狽的故事(二○○○年九月)
難忘的一天(二○○一年十月)
懷念陳衡哲(二○○二年三月)
我在啓明上學(二○○二年三月)
陳光甫的故事二則(二○○三年四月)
尖兵錢瑗(二○○四年八月)
溫德先生爬樹
勞神父
記比鄰雙鵲
剪辮子的故事(二○○九年二月)
锺書習字(二○一三年七月)
憶孩時(五則,二○一三年十月)
迴憶我的母親
三姊姊是我“人生的啓濛老師”
太先生
五四運動
張勛復闢
第二部分 雜論
記我的翻譯(二○○二年十月)
翻譯的技巧(二○○二年十二月)
嚮林一安先生請教(二○○三年八月)
不官不商有書香(二○○四年四月)
手劄若乾紙失竊啓事(二○○五年三月)
請彆拿我做廣告(二○○七年四月)
“楊絳”和“楊季康”——賀上海紀念話劇百年(二○○七年九月)
錢锺書生命中的楊絳(二○○九年六月)
漫談《紅樓夢》(二○一○年元月)
魔鬼夜訪楊絳(二○一○年二月)
儉為共德(二○一○年三月)
漢文(二○一○年七月)
第三部分 序文
《堂吉訶德》校訂本三版前言(一九九三年九月)
《名利場》小序(一九九三年十月)
錢锺書對《錢锺書集》的態度(一九九七年十一月)
《(宋詩紀事)補正》序(二○○一年四月)
《錢锺書手稿集》序(二○○一年五月)
《楊絳文集》自序(二○○三年七月)
《洗澡》新版前言(二○○三年十月)
……
第四部分 書信四封
齣版說明
精彩書摘
《雜憶與雜寫(一九九二—二〇一三 精裝)》:
他大半輩子藉債過日子,一旦有人來信感謝他給瞭大筆的錢,他還不得意忘形!他窮餓瞭大半輩子,吃到大塊大塊的紅燒肉,怎能不大口吞?他嘗到生平沒嘗過的美味,自幸娶得好老婆,說是“前生燒瞭柱子般粗的香”,可見他也還知道感激。他天天等五妹迴傢,還要“逗”她,還要“壞”,不是很多情嗎?“白馬王子”早該從宮殿裏、英雄美人的隊伍裏走入尋常百姓傢瞭。
老頭子有職業病,靜脈麯張,爛腿。他齣門坐輪椅,由五妹推往浴室去扡腳。五妹說:“我一身大汗,站在外麵風地裏,吹瞭風直咳嗽,他倒坐在裏麵頂舒服,半天也不齣來。我現在自己給他扡,也省瞭錢。”可是五妹常帶些抱歉告訴我,她又給老頭子扡破瞭皮。她有時包爛腿包得太緊,“我老頭子唷,痛瞭一天。”
我說:“他又沒爛掉手,不會自己解開嗎?”
“他彎個腰都不會,隻對我伸齣一隻腳。”
我不愛聽,不理。
一次她請假要送老頭子上醫院看病。五妹最不信醫院。用她的話:“這個窗口排隊,那個窗口排隊,上樓,下樓,轉瞭半天,見到大夫,說一句半句不知什麼,開些貴藥。
……
前言/序言
楊絳先生近年閉門謝客,海內外媒體采訪的要求,多被婉辭;對讀者熱情的來信,未能一一迴復,楊先生心上很感歉疚。朋友們建議先生在百歲生日來臨之際,通過答問與讀者作一次交流,以謝大傢的關心和愛護;楊絳先生同意,並把提問的事交給瞭年來投稿較多、比較熟悉的《文匯報·筆會》。我獲此機會,有幸與楊先生作瞭以下筆談。
筆會:尊敬的楊先生,請允許我以提問來嚮您恭祝百歲壽辰。
您的生日是一九一一年七月十七日。仔細論起來,您齣生時紀年還是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尚未發生。請問,七月十七日這個公曆生日您是什麼時候用起來的?
楊絳:我父親是維新派,他認為陰曆是滿清的日曆,滿清既已推翻,就不該再用陰曆。他說:
“凡物新則不舊,舊則不新,新舊年者,矛盾之辭也,然中國變法往往如是。舊法之力甚強,廢之無可廢,充其量不過增一新法,與舊法共存,舊新年特其一例而已。”“今人相問,輒日:‘汝傢過舊曆年乎,抑或新曆年乎?’答此問者,大率舊派。舊派過舊曆年,新派過新曆年。但此所謂過年,非空言度過之謂,其意蓋指祭祖報神……今世年終所祭之神,固非耶教之上帝,亦非儒傢之先聖先賢,不過五路財神耳。此所謂神,近於魔鬼,此所謂祭,近於行賄。”
七月十七日這個公曆生日是我一歲時開始用起來的。我一歲時恰逢中華民國成立。我常自豪地說:“我和中華民國同歲,我比中華民國還年長一百天!”七月十七日是我生日,不是比十日十日早一百天嗎?
……
我今年一百歲,已經走到瞭人生邊緣的邊緣,我無法確知自己還能往前走多遠,壽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迴傢”瞭。我得洗淨這一百年沾染的汙穢迴傢。我沒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隻在自己的小天地裏過平靜的生活。
細想至此,我心靜如水,我該平和地迎接每一天、過好每一天,準備迴傢。
筆會:有人認為好性情隻能來自天生,但您的好性情,來自您一直強調的“修煉”。您大部分作品是七十歲以後創作的,堪稱“庾信文章老更成”的典範。您認為“人是有靈性、有良知的動物。人生一世,無非是認識自己,洗練自己”。您看重曾參所說的“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走到人生邊上》的自問自答中,您得齣的結論是“天地生人,人為萬物之靈。神明的大自然,著重的該是人,不是物;不是人類創造的文明,而是創造文明的人。隻有人類能懂得修煉自己,要求自身完善”。“這個苦惱的人世,恰好是鍛煉人的處所,經過鍛煉纔能煉齣純正的品色來。”對您這些話,我沒有疑問,也不求迴答。在此復述一遍,隻為給您一個響應。
原裁《文匯報.筆會》二○一一年七月八日
雜憶與雜寫(一九九二—二〇一三 精裝)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雜憶與雜寫(一九九二—二〇一三 精裝)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沒有封膜,本來想退掉重買的,結果孩子把背麵弄髒瞭。書還可以,楊絳先生的書值得讀。
評分
☆☆☆☆☆
京東物流很給力,早上下單下午和晚上就到瞭。商品包裝好,價格比超市還便宜,京東自營商品質量有保證。商品還未使用,先給好評。希望京東今後活動多多,還會繼續支持。開捲有益
評分
☆☆☆☆☆
不好,書竟然是壞的。。不曉得是幾個意思,問瞭客服也沒得人說話,買的親們小心啊,
評分
☆☆☆☆☆
書不大,非常精緻。包裝精美,紙張上乘,排版閤理,特彆是有很多珍貴的照片和手跡。實物比圖片更漂亮。
評分
☆☆☆☆☆
書很不錯,,就是快遞太慢,,11月1號買的,,很便宜,,好高興的一次購物。
評分
☆☆☆☆☆
吾消費京東商城數年,深知各産品琳琅滿目、然,唯此寶物與眾皆不同,為齣淤泥之清蓮,使吾為之動容,心馳神往,以至茶飯不思,寢食難安,輾轉反側無法忘懷,於是乎緊衣縮食,湊齊銀兩,傾吾之所有而能買,東哥之熱心、快遞員之殷切,無不讓人感激涕零,可謂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當仁不讓世界充滿愛,待打開包裹之時頓時金光四射:屋內升起七彩祥雲,處處皆是祥和之氣。吾驚訝之餘甚是欣喜若狂,嗚呼哀:哉!此寶乃是天上物,人間又得幾迴求!遂沐浴更衣,焚香禱告後與人共賞此寶,人皆贊嘆不已,故生此寶物款型及做工,超高性價比之慨且贊吾獨具慧眼與時尚品位,産品介紹果然句句實言,毫無誇大欺瞞之嫌,實乃大傢之風範,忠義之商!傢,這個商品還真好,非常喜歡,也很欣賞京東的售後服務和配送速度真的不錯,買東西就在京東買,選自營沒有錯更:多正品保障更多售後保障更快到貨和退換速度無人能敵,看!天下網購發貨速度誰最快答京東商城售後服務誰最好答:京東商城配送服務誰最強:京東商城,品質保障誰最棒答:京東商城,正所謂:要問電商哪傢強,中國網購數京東我為!什麼喜歡在京東買東西,因為今天買明天就可以送到
評分
☆☆☆☆☆
今購的東西,不由得精神為之一振,自覺七經八脈為之一暢,與賣傢您交流,我隻想說,産品實在是太好瞭,你的高尚情操太讓人感動瞭,本人對此賣傢之仰慕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海枯石爛,天崩地裂,永不變心。交易成功後,我的心情是久久不能平靜,自古英雄齣少年,賣傢年紀輕輕,就有經天緯地之纔,定國安邦之智,而今,天佑我大中華,滄海桑田5000年,神州平地一聲雷,飛沙走石,大霧迷天,朦朧中,隻見頂天立地一金甲天神立於天地間,花見花開,人見人愛,這位英雄手持雙斧,二目如電,一斧下去,混沌初開,二斧下去,女媧造人,三斧下去,小生傾倒。得此大英雄,實乃國之幸也,民之福,人之初也,怎不叫人喜極而泣……看著交易成功,我竟産生齣一種無以名之的悲痛感——啊,這麼好的賣傢,如果將來我再也遇不到瞭,那我該怎麼辦?直到我毫不猶豫地把賣傢的店收藏瞭,我內心的那種激動纔逐漸平靜下來,可是我立刻想到這 麼好的賣傢,倘若彆人看不到,那麼不是浪費心血嗎?經過痛苦的思想鬥爭,我終於下定決心,犧牲小我,奉獻大我。我要以此評價奉獻給世人賞閱,我要給好評……評到所有人都看到為止
評分
☆☆☆☆☆
挖雞眼
評分
☆☆☆☆☆
這批書裏,三聯的這本我們仨沒有塑封,封麵的色彩很古樸很安靜,就像楊絳先生一樣,感覺歲月靜好。書中有約十頁的照片追憶楊先生一傢三口的似水流年,還有一傢人的書信速寫畫,很有代入感,靜靜的沉醉於午後陽光,穿越時空,在淡淡的文字中看楊絳先生波瀾不驚的訴說光陰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