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西方經濟學是西方經濟學傢對以私有製為基礎的市場經濟如何運行的描述和概括,其基本理論一般包括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和國際經濟學三部分。西方經濟學理論體係相當完整,也十分龐大。對於初學者來說,首先需要對其中一些最基本最重要的原理和觀點有所瞭解和掌握。該書最大特點是簡明扼要,深入淺齣,用較少的篇幅闡明最主要的理論,文字通俗易懂,層次結構閤理,各章都配有近年熱門高校的考研真題供考生復習,最後還附有配套教材的課後習題詳解。
《高鴻業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六版 同步輔導·考點精講·考研真題》是?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第6版的配套輔導書,全書一共分為11章每章由三大部分組成:“考點綜述”“考研真題匯編”“復習與思考詳解”。本書的主要特點:考點全麵,講解詳細;題量豐富,來源廣泛;解答詳盡,條理清晰;重點突齣,聯係實際。本書是針對經濟學及相關專業考研學生、經濟學專業本科生、經濟學教師以及對西方經濟學感興趣的社會人士編寫的參考書。
作者簡介
張躍平,中南民族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南民族大學學科帶頭人。兼任南方民族地區研究中評審專傢,中國少數民族經濟研究會理事,中華外國經濟學說史會員,湖北省經濟學會理事,湖北省數量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兼職教授。當前主要研究領域:中國民族地區扶貧;民族地區扶貧績效研究;中國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研究,包括市場製度建設和政策評估。幫助政府在民族地區發展項目和政策方麵做決策。曾齣版《貨幣銀行學》、《經濟數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現代經濟學與金融學前沿發展》等優秀教材。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考研輔導挑花眼,選擇貴的不如選擇對的。這本考研輔導絕對是經濟學和金融學等相關專業筒子們邁嚮考研成功路的必備考研輔導書。
——考研論壇
目錄
第一章引 論
考點綜述
考研真題匯編
復習與思考詳解
第二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考點綜述
考研真題匯編
復習與思考詳解
第三章 消費者選擇
考點綜述
考研真題匯編
復習與思考詳解
第四章 生 産 函 數
考點綜述
考研真題匯編
復習與思考詳解
第五章 成 本
考點綜述
考研真題匯編
復習與思考詳解
……
第十一章 市場失靈和微觀經濟政策
考點綜述
考研真題匯編
復習與思考詳解
微觀經濟學考研模擬真題試捲
參考答案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第二章 需求、供給和均衡價格
考點綜述
考點一 “經濟人假設”
“經濟人”被視為經濟生活中一般的人的抽象,其本性被假設為是利己的。“經濟人”在一切經濟活動中的行為都是閤乎所謂理性的,既都是以利己為動機,力圖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去追逐和獲得自身的最大的經濟利益。這成為經濟學,特彆是微觀經濟學主要推論推導的邏輯前提,如消費者行為理論與廠商理論。
考點二 “完全信息假設”
這一假設條件的主要含義是指市場每一個從事經濟活動的個體(即買者和賣者)都對有關的經濟情況(或經濟變量)具有完全的信息。在古典價格分析中往往隱含這點假設,導緻瞭其理論分析的結論與現實的差異。
考點三 均衡概念
一般而言,指經濟事物中有關的變量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作用下所達到的一種相對靜止的狀態;直觀而言,指在其他情況不變且無外來因素乾擾情況下,經濟行為或經濟情況不再變動。一般使用價格機製,根據供給與需求方程求均衡産量與均衡價格。
考點四 供需麯綫圖中的福利概念
一般以消費剩餘和生産者剩餘作為福利進行衡量。這裏以圖2-1錶述這兩個概念。(圖略)
定義三角形 的麵積為消費者剩餘,其作為消費者的福利衡量;三角形 的麵積為生産者剩餘,其作為生産者的福利衡量。基於消費者剩餘的生産者剩餘,可以對政府各項乾預行為的福利效應進行分析,如:政府稅收及補貼政策;政府製定最高限價及支持價格。
……
考研真題匯編
一、名詞解釋
1.需求變化與需求量變化
答:需求量的變動是指其它變量不變,由於價格的變動,引起的需求量沿著需求麯綫變動,圖形上的錶現為需求麯綫上的某一點沿著給定的需求麯綫變動。在幾何圖形中,需求量的變動錶現為商品的價格-需求數量組閤點沿著一條既定的需求麯綫的運動。
需求的變動是指在某商品價格不變的條件下,由於其他因素變動所引起的該商品的需求數量的變動。在幾何圖形中,需求的變動錶現為需求麯綫的位置發生移動。(圖略)
如圖2-2所示,需求麯綫的變動和需求量的變動會因為一種産品的價格變化而變化,如需求麯綫 上的箭頭所示。當任何一種其他影響購買計劃的因素變動時,將引起需求麯綫移動和需求變動。需求增加使需求麯綫嚮右移動(從 到 ),需求減少使需求麯綫嚮左移動(從 到 )
2.彈性、收入彈性、交叉彈性
答:(1)在經濟學中,彈性被用來錶明兩個經濟變量變化率的關係。當兩個經濟變量之間存在函數關係時,作為自變量的經濟變量的變化,必然引起作為因變量的經濟變量的變化。彈性錶示作為因變量的經計量的相對變化對作為自變量的經濟變量的相對變化的反應程度或靈敏程度,它等於因變量的相對變化與自變量的相對變化的比值。
4.需求價格彈性
答:需求價格彈性,簡稱為價格彈性或需求彈性。是指價格變動的比率所引起的需求量變動的比率,即需求量對價格變動的反應程度。
當需求量變動百分數大於價格變動百分數,需求彈性係數大於1時,叫做需求富有彈性或高彈性;當需求量變動百分數等於價格變動百分數,需求彈性係數等於1時,叫做需求缺乏彈性或低彈性。
……
9.蛛網模型
答:蛛網模型運用彈性原理解釋某些生産周期較長的商品在失去均衡時發生的不同波動情況的一種動態分析理論。古典經濟學理論認為,即使供給量和價格的均衡被打破,均衡狀態仍會通過競爭而會自動恢復。而蛛網模型卻證明這一結論是錯誤的。
與均衡價格決定模型不同的是,蛛網模型是一個動態模型,假定商品的本期産品 決定於前一期的價格 ,即供給函數為。。。。。,蛛網模型分為“收斂型蛛網”、“發散型蛛網”和“封閉型蛛網”三種類型是根據俄需求彈性、供給彈性的不同而劃分的。
蛛網模型解釋瞭某些生産周期較長的商品的産量和價格的波動的情況,對實踐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這個模型仍有許多考慮不周的地方,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二、簡答題
1.“榖賤傷農”,糧食豐收反而會帶來農民收入的下降,請分析背後的經濟學原因,並說明政府在農業領域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答:“榖賤傷農”指氣候十分適閤榖物生長使得農民糧食産量增加,從而糧食價格下跌,齣現農民賣糧收入比以前少的現象。
……
3.分彆畫圖並簡要解釋政府支農的兩大政策,農業稅減免以及對部分農産品實施價格支持的效果和影響。
答:(1)政府對農業支持的兩個主要的政策包括農業稅減免和農産品支持價格,它對農業的穩定生産,扶持農業的又快又好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2)農業稅減免使農産品實際生産成本下降,農産品供給增加,即農産品的供給麯綫右移,使農産品均衡價格下降,均衡産量增加,從而使消費者剩餘和生産者剩餘都有所增加,如圖2-5(a)所示。
……
三、計算題
1.設現階段我國居民對新汽車需求的價格彈性是 ,需求的收入彈性是 ,計算:
(1)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價格提高3%對需求的影響;
(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收入提高2%對需求的影響;
(3)假設價格提高8%,收入增加10%。 2002年新汽車的銷售量為800萬輛。利用有關彈性係數估算2003年新汽車的銷售量。
解:(l)由需求價格彈性可知
若保持其他條件不變,如果價格提高3%,則需求將下降3.6%。
……
四、論述題
……
2.論述收入彈性和交叉彈性的決定及其經濟意義?
答:(1) 需求的收入彈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是指在價格和其他因素不變的條件下,由於消費者的收入變化所引起的需求數量發生變化的程度大小。或者說,它錶示在一定時期內當消費者的收入變化百分之一時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變化的百分比。如果用 錶示需求收入彈性係數,用 和 分彆錶示收入和收入的變動量, 和 錶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變動量,則需求收人彈性公式。
(2)在影響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前提下,通過需求收入彈性可以判斷該商品是正常品還是劣質品。如果某種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係數是正值,錶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此種商品的需求量增加,該商品就是正常品。如果某種商品的需求收入彈性是負值,錶示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此種商品的需求反而下降,則該商品為劣質品。收入彈性並不取決於商品本身的屬性,而取決於消費者購買時收入水平。
……
復習與思考詳解
1. 已知某一時期內某商品的需求函數為Qd=50-5P,供給函數為Qs=-10+5P。
(1)求均衡價格Pe和均衡數量Qe,並作齣幾何圖形。
(2)假定供給函數不變,由於消費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數變為Qd=60-5P。求齣相應的均衡價格Pe和均衡數量Qe,並作齣幾何圖形。
……
解答:(1)將需求函數Qd=50-5P和供給函數Qs=-10+5P代入均衡條件Qd=Qs,
有: 50-5P=-10+5P 得: Pe=6
以均衡價格Pe=6代入需求函數 Qd=50-5p ,得:Qe=50-5*6=20
或者,以均衡價格 Pe =6 代入供給函數Qe=-10+5P ,得:Qe=-10+5
……
2 假定錶2—5是需求函數Qd=500-100P在一定價格範圍內的需求錶:
錶2-5
(1)求齣價格2元和4元之間的需求的價格弧彈性。
……
解(1)根據中點公式
有:ed=(200/2){[(2+4)/(2)]/[(300+100)/(2)]}=1.5
(2) 由於當P=2時,Qd=500-100*2=300,所以,……
11.假定某商品的需求的價格彈性為1.6,現售價格為P=4。
求:該商品的價格下降多少,纔能使得銷售量增加10% ?
解答:根據已知條件和需求的價格彈性公式,有。。。。。。。
由上式解得ΔP=-0.25。也就是說,當該商品的價格下降0.25,即售價為P=3.75時,銷售量將會增加10%。
……
前言/序言
隨著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備考高峰期的到來,眾多考生開始在茫茫的參考資料中徘徊摸索,期待著找到最貼近考試、最係統全麵、最具權威的復習資料。一本好的參考資料將會為考生指引正確的備考方嚮,使備考事半功倍。為瞭幫助考生更好地備戰研究生入學考試,我們編寫瞭此書。
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一書是眾多學校的考研指定書目,也是許多學校正在使用的教材。雖然各高校所使用的參考教材不盡相同,但萬變不離其宗,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內容是一緻的。我們大量參考並細緻研究瞭西方經濟學權威教材和相關資料,分章節收集和整理瞭眾多高校曆年考研真題,並進行瞭詳細的分析和解答。本書緊緊圍繞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內容,目的是便於考生節省尋找試題及整理答案的時間,讓考生用最短的時間抓住微觀經濟學的核心內容及重點考題( 包括答案) 。同時,本書也附有高鴻業主編的《西方經濟學( 微觀部分) 》第六版書後習題解答,供考生在學習該教材時參考。
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點:
1.考點綜述,詳細全麵。
本書綜閤眾多參考教材,涵蓋瞭幾乎所有的考點,便於考生復習。
2.題量豐富,來源廣泛。
參考瞭百餘所高校的曆年考研真題、名校題庫以及眾多教材和相關資料。本書中的所有試題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極具參考性和指導性。
3.解答詳盡,條理清晰。
有些題目有相當的難度( 特彆是名校的考題),本書對每道題都盡可能給齣 詳細的參考答案,條理分明,便於記憶。
4.突齣重點,聯係實際。
許多題目涉及當前或將來可能突齣的熱點經濟問題和現象,例如通貨膨脹、 人民幣升值、歐洲債務危機等,這類問題的答案都經過精心設計,分析透徹,條理分明。
《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分析》 引領探尋經濟運行的內在邏輯 這是一本旨在係統梳理和深入剖析微觀經濟學核心理論的著作。本書並非一本標準意義上的教材,而是以知識點梳理、原理闡釋、模型分析和現實應用相結閤的方式,力求幫助讀者構建起對微觀經濟世界全麵而深刻的理解。我們將經濟學的基本假設、核心概念、重要模型及其相互關係娓娓道來,引導讀者穿越繁雜的經濟現象,抵達其背後驅動經濟個體(傢庭、企業)決策,以及市場機製如何協調這些個體行為,最終影響資源配置的根本邏輯。 第一部分:個體決策的基石 本部分將從最微觀的經濟主體——個體(消費者與生産者)的決策齣發,構建理解整個微觀經濟學的起點。 消費者行為理論: 我們將深入探討消費者是如何在有限的預算約束下,最大化自身效用的。這不僅僅是介紹邊際效用遞減規律,更重要的是解析無差異麯綫和預算綫的交點如何決定最優消費組閤。我們將詳細闡述各種效用函數形式(如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數)下的消費者選擇,以及價格變動和收入變動對消費者選擇的影響,這包括瞭價格消費麯綫和收入消費麯綫的繪製與解讀,以及由此引申齣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的分解。消費者剩餘的概念及其意義,作為衡量消費者福利的重要工具,也將得到詳盡的論述。 生産者行為理論: 緊隨其後,我們將審視生産者(企業)如何在既定技術條件下,最小化生産成本,實現利潤最大化。成本理論是本部分的核心,我們將區分固定成本、可變成本、總成本、平均成本和邊際成本,並分析它們之間的內在聯係和短期與長期的演變規律。生産理論,特彆是邊際生産力遞減規律,是理解成本麯綫的關鍵。我們將詳細講解等産量綫和等成本綫如何幫助生産者做齣最優的要素投入決策。 第二部分:市場機製的運作與分析 在理解瞭個體決策行為後,本部分將聚焦於市場如何將這些個體行為整閤起來,形成宏觀的經濟運行圖景。 完全競爭市場: 這是理解市場機製最基礎的模式。我們將詳細分析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價格如何由供求力量共同決定,以及市場均衡是如何形成的。企業在短期和長期如何實現利潤最大化(或虧損最小化),包括關閉點和歇業點的判定。長期中,自由進齣市場如何導緻經濟利潤趨於零,以及市場供給麯綫的推導。 壟斷與壟斷競爭市場: 與完全競爭形成鮮明對比,我們將深入分析壟斷市場的獨特性。壟斷者如何利用其市場勢力來設定價格和産量,以及這種市場結構可能帶來的效率損失(無謂損失)。我們將探討價格歧視的各種形式及其實現條件和效果。而壟斷競爭市場則介於完全競爭和壟斷之間,我們將分析其産品差異化、廣告競爭等特點,以及長期均衡下企業仍可能存在一定市場勢力但經濟利潤為零的狀況。 寡頭壟斷市場: 這是一個更為復雜且現實的市場結構。我們將介紹導緻寡頭壟斷齣現的關鍵因素——進入壁壘和企業間的相互依賴。本書將重點解析幾種經典的寡頭壟斷模型,如古諾模型(數量競爭)、伯特蘭模型(價格競爭)和斯塔剋爾伯格模型(領導者-追隨者模型),幫助讀者理解企業在這種市場結構下如何進行策略博弈,以及可能齣現的卡特爾現象和串謀行為。 第三部分:市場失靈及其對策 盡管市場機製在資源配置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但它並非完美無缺。本部分將識彆並分析導緻市場失靈的幾種主要情形,並探討相應的乾預措施。 外部性: 我們將詳細解釋正外部性和負外部性,以及它們如何導緻市場産量與社會最優産量之間的偏差。正外部性(如教育、疫苗接種)導緻供給或需求不足,負外部性(如汙染、噪音)導緻供給或需求過度。本書將深入探討解決外部性的方法,包括科斯定理的理論意義、庇古稅、補貼、以及排汙權交易等。 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具有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這使得市場機製難以有效提供。我們將剖析公共物品的定義,以及由此産生的“免費搭車者”問題。本書將探討政府在提供公共物品中的作用,以及其融資和決策機製。 信息不對稱: 當交易雙方掌握的信息不對稱時,就會齣現逆嚮選擇和道德風險等問題。我們將深入分析這些問題在保險市場、勞動力市場等具體情境中的錶現,並介紹一些應對信息不對稱的機製,如信號傳遞和篩選。 市場勢力與不完全競爭的效率問題: 除瞭前述壟斷、壟斷競爭和寡頭壟斷帶來的效率損失,本部分將更宏觀地審視市場勢力普遍存在時對經濟效率的影響。我們將探討反壟斷政策的必要性和目標,以及政府對自然壟斷的管製方式。 第四部分:生産要素市場分析 經濟體的生産需要各種要素的投入,如勞動、資本和土地。本部分將專門分析這些生産要素的市場是如何運作的。 勞動市場: 我們將分析勞動需求的決定(基於勞動的邊際生産力),以及勞動供給的決定(包括工資率、閑暇的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中,工資率如何由勞動力供求決定。同時,我們將分析工會在工資設定和就業水平方麵的影響,以及最低工資政策可能帶來的效應。 資本市場: 本部分將深入探討資本的供求。資本的供給主要來自於儲蓄,而資本的需求則來自於企業為進行投資而産生的藉貸需求。我們將分析利率是如何在資本市場上確定的,以及利率在影響投資決策中的關鍵作用。 土地市場: 土地作為一種稀缺資源,其價格(地租)的形成機製也將得到闡述。我們將分析土地的需求和供給,以及與土地相關的經濟學概念,如地租的級差和絕對地租。 第五部分:一般均衡與福利經濟學 在係統分析瞭局部市場和要素市場後,本部分將視角提升到宏觀層麵,探討所有市場同時達到均衡的情形,以及這種均衡的福利含義。 一般均衡理論: 我們將介紹瓦爾拉斯一般均衡模型,說明在所有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都同時達到均衡時,整個經濟體如何實現資源配置。盡管一般均衡的實際計算非常復雜,但其理論意義在於揭示瞭市場體係的內在協調性。 福利經濟學: 本部分將深入探討福利經濟學的兩大定理,以及它們所蘊含的條件和意義。第一福利定理指齣,在完全競爭市場下,市場均衡是帕纍托最優的。第二福利定理則錶明,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通過市場機製和收入再分配來實現任何一個帕纍托最優狀態。我們將分析帕纍托最優和帕纍托改進的定義,並探討福利經濟學在政策製定中的指導作用,以及在評價經濟政策時所麵臨的各種挑戰。 本書的特色: 本書力求在理論深度與易理解性之間取得平衡。我們不僅會清晰地闡述每一個理論概念和模型,還會輔以大量的圖示和簡潔的數學推導,幫助讀者建立直觀的理解。此外,本書將理論分析與現實經濟現象緊密結閤,通過貼近生活和現實的案例,展示微觀經濟學原理在解釋和解決實際問題中的強大生命力。對於希望深入理解經濟學原理,構建紮實微觀經濟學理論體係的讀者,本書將是不可或缺的伴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