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

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卡尔·史密斯 著,吉姆·劳里埃,亚当·胡克 绘,金铠 译
图书标签:
  • 珍珠港事件
  • 二战历史
  • 美国历史
  • 军事历史
  • 太平洋战争
  • 历史事件
  • 战争回忆录
  • 历史研究
  • 军事冲突
  • 1941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海洋出版社
ISBN:9787502790653
版次:1
商品编码:1170705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7-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2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1941年12月7日,二战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天——正是这一天使美国进入战争状态。当高傲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在夏威夷珍珠港基地昏昏沉睡之时,六架日军航母倾其所有兵力,对美军发动了两波攻击。这次进攻是出色地运用无畏的策略抑或是所谓友邦所犯下的空前欺诈罪行,取决于交战双方截然相反的观点。本书修订版涵盖了最新的研究内容,揭示了此次攻击中先前不为人所知的方方面面,消除了灾难日所泛起的神秘色彩——这一天,富兰克林·罗斯福宣布为“国耻日”。

作者简介

  卡尔·史密斯,一生对美国军事史的方方面面极为着迷。他是拥有多年写作经验的专业作家,在弗吉尼亚州工作和生活。戴维·艾肯早在九岁时就选购珍珠港事件方面的书籍进行研读。大量学生、研究人员、艺术家、作家、历史学家及博物馆都借阅使用过他收集的日军飞机和珍珠港方面的图书资料。他在本书中贡献了有关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的最新研究。吉姆·劳里埃,新英格兰地区新罕布什尔州人。1974—1978年就读于康涅狄格州哈姆登派尔艺术学院,成绩优异。毕业后一直在美术和插图领域从事专业工作,曾受托为美国空军作画,他的航空画在五角大楼永久性展出。亚当·胡克研究平面设计,1983年开始担任插图画家,擅长详细的再现史实,曾为鱼鹰出版物中的阿兹特克人、希腊人、19世纪美国国民和世界防御要塞系列图书添加插图,作品在世界展会和出版物中占据重要地位。

目录

引言 5

政治背景

双方指挥官 9

美军指挥官·日军指挥官

大事记 23

日军计划 31

开局·夏威夷作战·备战·“攀登新高山”

第一波攻击 45

第二波攻击 73

战役结果 98

日军的战果评估·美军的实际损失

如今的珍珠港 113

如何抵达·游客中心·相关信息

附录 117

日军第一波攻击编队

日军第二波攻击编队·日军组织机构

美军组织机构·海军部·夏威夷陆军司令部

驻夏威夷陆军航空队·美军太平洋舰队

译后记 124

精彩书摘

  《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
  夏威夷作战
  日本的军事行动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计划偷袭珍珠港,消灭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将防线向前推进到包括威克岛、吉尔伯特群岛、北部的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大部(对澳大利亚构成威胁)、爪哇岛、苏门答腊岛、马来半岛、缅甸(向东抵近印度边界)、泰国、菲律宾和婆罗洲一线。第二阶段是要加强日军在新防御带的军事存在。第三阶段是防御性的,即保卫新防御带,消灭—切外来入侵。
  日本陆军和海军将同时向珍珠港、菲律宾以及马来半岛发动猛烈攻击。陆军将在菲律宾和马来半岛登陆,然后向爪哇岛推进,并攻占威克岛、泰国、关岛及香港。两艘驱逐舰——“潮”号和“涟”号,将会炮击中途岛,而从珍珠港返回的航空母舰则将消灭威克岛上的守军。尽管没有总指挥者,但陆军和海军的进攻仍将同时进行。发动闪电进攻,太平洋战区的成熟果实将会落入日军手中。
  ……
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 序言 1941年12月7日,一个晴朗的星期日早晨,宁静的夏威夷岛被突如其来的爆炸声撕裂。日军偷袭珍珠港,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毁灭性的打击。这一天,永远被载入史册,成为美国历史上“国耻日”。本书并非仅仅聚焦于战役本身,而是深入剖析了这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探讨了其对美国政治、军事、经济以及国民心态产生的深远影响,并以此为镜,反思历史,警示未来。 第一章:暗流涌动——世界格局下的太平洋 在20世纪30年代末,世界正被一股危险的军国主义思潮所笼罩。日本,一个崛起中的亚洲强国,怀揣着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野心,将目光投向了广阔的太平洋。其侵略性的扩张政策,与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军国主义的崛起与扩张: 本章将回顾日本自明治维新以来,军国主义如何逐渐渗透到其政治体系,并最终掌控国家走向。从吞并朝鲜、侵占中国东北,到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日本的野心一步步暴露。我们将分析其国内的政治斗争、民族主义情绪以及经济压力如何促使其铤而走险。 美国的亚太战略与外交困境: 另一方面,美国在太平洋地区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开放门户政策、经济利益以及对民主价值观的推崇,使其不得不关注东亚的局势。本章将梳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历史存在、经济联系以及其外交政策的演变。面对日本的侵略,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情绪与干预主义思潮之间的拉锯,以及其所面临的外交困境,也将得到详细阐述。 战略重心的转移与误判: 随着欧洲战事的升级,美国的外交重心一度向欧洲倾斜。然而,其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存在,尤其是驻扎在珍珠港的强大舰队,却成为了日本扩张的最大障碍。本章将探讨美国对日本意图的误判,以及其在情报收集、军事部署上的疏忽,这些都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第二章:巨浪滔天——偷袭珍珠港之殇 1941年12月7日,一个注定载入史册的日子。日本海军出动了庞大的航空母舰编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对停泊在珍珠港的美国太平洋舰队发动了代号“虎之卷”的攻击。 精心策划的偷袭: 本章将深入剖析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整个计划过程。从海军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构思,到高层决策的艰难,再到训练、侦察、情报传递等细节,都将一一呈现。我们将揭示日本为何选择如此大胆而冒险的作战方式,以及其对战术的精妙运用。 灾难性的后果: 爆炸声、浓烟、熊熊烈火,珍珠港在一瞬间化为炼狱。本章将还原当时惨烈的现场,通过大量史实资料和幸存者的回忆,描绘出美军士兵的英勇抵抗、平民的恐慌与无助。战舰沉没、飞机坠毁、人员伤亡,这场突袭给美国太平洋舰队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也给美国国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创伤。 战术的胜利与战略的失算: 从军事角度看,日本在偷袭中取得了辉煌的战术胜利,几乎全歼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航空母舰(虽然后来证明美军的航空母舰当时不在港内),重创了战列舰部队。然而,本章也将分析,日本的胜利仅仅是暂时的。其未能摧毁珍珠港的燃油储存设施和维修船坞,以及未能消灭港内的美军航空母舰(这是当时很多日本海军军官的普遍认知),为美国日后的反攻埋下了隐患。 第三章:震荡与觉醒——美国社会的反响 珍珠港的炮火,彻底击碎了美国社会 long 期的孤立主义幻想。震惊、愤怒、悲痛,各种情绪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国家。 “国耻日”的心理冲击: 本章将聚焦于珍珠港事件对美国国民心理造成的深远影响。曾经的和平与繁荣被突如其来的战争阴影所笼罩,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以及国家主权受到侵犯的屈辱感,激发了美国民众前所未有的民族主义情绪和参战的决心。 政治上的急剧转变: 珍珠港事件的发生,成为美国政治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长期以来,在是否参战问题上摇摆不定的美国政府,在全国民意的强烈支持下,迅速采取了行动。本章将分析罗斯福总统在事件发生后的表现,国会的投票,以及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的历史性时刻。 社会凝聚力的重塑: 面对共同的敌人,曾经存在于美国社会内部的种族、阶级、地域等隔阂,在战争的熔炉中被一定程度上消弭。全国上下万众一心,为战争的胜利而努力。本章将探讨战争如何成为重塑美国社会凝聚力的催化剂,以及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角色和贡献。 第四章:历史的回响——战争的深远影响 珍珠港的阴影,不仅笼罩在美国上空,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最终将美国推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心。 二战的全面爆发与转折: 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全面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本章将探讨该事件如何改变了二战的进程,加速了轴心国和同盟国的对抗,并最终促成了同盟国的胜利。我们将审视美国强大的战争机器如何被启动,以及其在太平洋战场上的反攻历程。 美国的世界地位: 战争结束后,美国一跃成为世界头号超级大国。本章将分析珍珠港事件及其随之而来的战争,如何加速了美国的崛起,使其在经济、军事、政治和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占据了主导地位。美苏冷战的格局,以及由此引发的地缘政治变化,都与二战的结局息息相关。 对国际关系与战略思想的启示: 珍珠港的教训是深刻而痛苦的。本章将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反思战略误判、情报失灵以及对敌方意图低估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我们将探讨其对现代国家战略决策、军事防御以及外交政策制定的长远启示,警示后人,和平需要警惕,安全需要实力。 历史的记忆与反思: 纵使时间流逝,珍珠港的记忆依然鲜活。本章将探讨美国如何铭记这段历史,如何通过纪念馆、博物馆、影视作品等方式,传承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将思考,在纪念“国耻日”的同时,更应从中汲取力量,警惕和平时期的麻痹大意,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结语 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不仅仅是对一场军事袭击的回顾,更是对历史深层动因的探索,对国家命运的审视,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思考。这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以一种残酷的方式,重塑了美国,也重塑了世界。唯有深刻理解这段历史,我们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避免重蹈覆辙。

用户评价

评分

最近终于抽出时间拜读了《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这本书给我的震撼远超预期。作者以一种近乎电影般的叙事手法,将我带回了那个改变历史进程的1941年12月7日。我一直对历史的宏大叙事和微观细节都颇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事件的发生经过,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导致这场灾难背后错综复杂的因素。从战略部署的失误,到情报传递的滞后,再到政治博弈的阴影,作者抽丝剥茧,将一个完整的图景展现在我眼前。我尤其被书中对海军和空军指挥官之间相互指责、推诿责任的描写所打动,这让我看到了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人性的复杂与脆弱。那些在袭击中英勇牺牲的官兵,他们的故事被赋予了生命,他们的恐惧、勇气和牺牲,让我不禁潸然泪下。书中的一些历史照片和资料,更是极具冲击力,仿佛将我置身于当时的战火之中。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教训是如此沉重,但又是如此宝贵,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评分

《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这本书,我一直想找机会好好读一读。名字听起来就很有冲击力,"耻辱日"这几个字,足以勾起人们对那段历史的强烈好奇。我知道珍珠港事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转折点,它直接导致了美国对日宣战,并将整个世界卷入了更大的战火之中。我总是在想,在那个看似平静的早晨,是什么样的情报失误、决策失策,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因素,最终酿成了如此灾难性的后果?这本书的题目暗示了作者可能深入探讨了美国在事件发生前的准备不足、反应迟钝,以及事后可能存在的推诿责任等问题。我特别希望能从书中读到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比如当时指挥官们的真实想法,普通士兵们在突袭中的挣扎与求生,以及事件对美国社会心理造成的巨大创伤。是不是会有当时鲜为人知的决策过程的披露?亦或是对一些历史人物的全新解读?我对那些在历史的洪流中被忽视的个体命运也充满兴趣,他们如何在巨大的历史事件中被裹挟,又如何书写自己的篇章?这不仅仅是一场军事上的失败,更是一次深刻的国家创伤,我想这本书会带我走进那个充满硝烟与悔恨的年代,去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复杂。

评分

这本《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绝对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作品。我一直对二战时期的太平洋战场很感兴趣,而珍珠港事件无疑是其中最令人难忘的一笔。这本书不仅仅是在讲述一场军事袭击,它更多地是在剖析“耻辱”背后的深层原因。我喜欢作者那种深入挖掘细节的写作方式,他没有回避那些令人尴尬的真相,反而更加深入地去解读。书中所描绘的,不仅仅是日本海军的精准打击,更是美国在战略、情报、指挥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一些关键人物的心理描写,以及他们是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做出决策的。这让我感受到,历史人物并非是铁石心肠的机器,他们也会犯错,也会有情感波动。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场成功的军事行动,其背后可能隐藏着无数次的失败和失误。它让我明白,“耻辱”并非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对历史的敬畏和反思。

评分

读完《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我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带来的,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认知,更是一种深刻的反思。作者似乎在挑战一些既定的历史观点,他并没有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某一方,而是试图展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人性化的视角。我一直认为,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不应该停留在简单的“英雄”或“罪人”的二元划分上,而应该去理解事件发生时的具体环境、决策者的压力以及时代背景。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让我看到了,在那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即便是强大的美国,也会犯下致命的错误。书中对美国国内政治斗争、军方内部的隔阂以及民众对战争的态度等方面的描写,都非常细致入微。这让我理解到,珍珠港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军事偷袭。作者的论述严谨而深刻,他通过大量的史料和研究,构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叙事框架。读这本书,就像在进行一次深度的心灵对话,它迫使我去思考,在面对危机时,我们应该如何吸取教训,如何避免重蹈覆辙。

评分

《珍珠港1941:美国的耻辱日》这本书,给我的感觉非常不一样。它没有那种板着面孔讲道理的枯燥,也没有那种夸张煽情的叙事。作者的笔触非常冷静,却又充满了力量。我一直对战争史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看到的都是宏大的战役和战略。这本书却把焦点更多地放在了“耻辱”这个概念上。它让我思考,究竟是什么让一个国家在遭受如此重创后,在国际舞台上留下如此深刻的“耻辱”印记?书中对美国当时军方高层的一些决策过程的分析,以及对情报失误原因的探究,都让我耳目一新。我一直以为,美国在二战初期是积极备战的,但这本书似乎揭示了一些不为人知的准备不足。那些关于预警信号被忽视、情报被低估的细节,都让人感到扼腕叹息。同时,作者也没有回避战后美国国内对责任追究的复杂局面。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历史的真相,也照出了人性的弱点。它让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历史,是充满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并非非黑即白。

评分

书是正品 快递给力 好评!

评分

内容不错,翻译也到位,非常值得购买。

评分

书的质量很不错,内容也好好哦。

评分

翻译中规中矩,尚可接受。

评分

书的质量很不错,内容也好好哦。

评分

这套书的特点是图和地图很好,但翻译较糟糕。

评分

书是正品 快递给力 好评!

评分

帮人买的书,很好,应该是正版。

评分

我是冲着ospery的手绘图买的,很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