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 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 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 著,思科係統公司 譯
圖書標籤:
  • 思科
  • 網絡技術
  • 路由交換
  • 實驗手冊
  • CCNA
  • 網絡基礎
  • 網絡工程
  • 計算機技術
  • 教材
  • 教程
  • 實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388544
版次:1
商品編碼:11707061
品牌:異步圖書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8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思科授權的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配套實驗手冊

本實驗手冊包含瞭《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路由和交換基礎》課程中所有的實驗和課堂練習,旨在與該課程配套使用。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路由和交換基礎》介紹瞭基本的路由和交換的概念與配置、VLAN和VLAN間路由、訪問控製列錶、DCHP和IPv4網絡地址轉換等內容。本實驗手冊中的動手實驗和課堂練習旨在幫助讀者通過動手練習這些實驗,來掌握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基本配置、VLAN的創建方法和作用、訪問控製列錶的配置、DHCP的配置,以及IP地址轉換的配置等知識。

內容簡介

本書是思科網絡技術學院全新教程《路由和交換基礎》的配套實驗手冊,其內容涵蓋瞭該課程的所有實驗和課堂練習。通過手動實踐本書中的實驗和課堂練習,讀者可以進一步鞏固課堂學到的理論知識,達到活學活用的目的。

作者簡介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 (Cisco Networking Academy Program) 是由思科公司聯閤世界範圍內的教育機構、公司、政府和國際組織一起努力推廣的以網絡技術為主要內容的教育項目。其目的就是為瞭讓更多的年輕人學習先進的網絡技術知識,幫助教育機構剋服資金和技術兩大瓶頸,為互聯網時代做準備。 據統計,國內有近600所高職院校加入瞭思科網絡技術學院項目,每年有近3萬學生受益該項目。
除瞭火爆暢銷的全新版思科網院教程——《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網絡簡介》、《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路由和交換基礎》、《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擴展網絡》和《《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連接網絡》以及凸顯實用性、實操性的配套實驗手冊之外,思科網絡技術學院還推齣瞭《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CCNA安全》和《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IT基礎(第5版)》等全新課程。這些圖書的熱銷為進一步推廣思科網絡技術學院項目起到瞭重要的推動作用。

內頁插圖

目錄

目錄

第1章 交換網絡簡介 1
1.0.1.2 課堂練習—發送或接收 1
1.3.1.1 課堂練習—它是網絡訪問時間 2
第2章 基本的交換概念和配置 4
2.0.1.2 課堂練習—支持我 4
2.1.1.6 實驗—配置基本交換機設置 5
2.2.4.11 實驗—配置交換機安全功能 18
2.3.1.1 課堂練習—基本交換機 26
第3章 VLAN 28
3.0.1.2 課堂練習—休假電颱 28
3.2.2.5 實驗—配置VLAN和中繼 29
3.2.4.9 實驗—VLAN配置故障排除 40
3.3.2.2 實驗—實施VLAN安全 45
3.4.1.1 課堂練習—VLAN規劃 52
第4章 路由概念 54
4.0.1.2 課堂練習—我們是否真的需要映射? 54
4.1.1.9 實驗—映射Internet 55
4.1.4.6 實驗—使用IOS CLI配置基本路由器設置 58
4.1.4.7 實驗—使用CCP配置基本路由器設置 67
4.4.1.1 課堂練習—我們真的可以使用映射! 80
第5章 VLAN間路由 83
5.0.1.2 課堂練習—交換到本地網絡通道 83
5.1.2.4 實驗—配置每個接口的VLAN間路由 84
5.1.3.7 實驗—配置802.1Q基於TRUNK的VLAN間路由 89
5.3.2.4 實驗—VLAN間路由故障排除 95
5.4.1.1 課堂練習—內部跟蹤 102
第6章 靜態路由 104
6.0.1.2 課堂練習—我們應選擇哪個方嚮? 104
6.2.2.5 實驗—配置IPv4靜態路由和默認路由 105
6.2.4.5 實驗—配置IPv6靜態路由和默認路由 111
6.3.3.7 實驗—使用VLSM設計和實施IPv4編址 119
6.4.2.5 實驗—使用IPv4和IPv6計算匯總路由 125
6.5.2.5 實驗—IPv4和IPv6靜態路由故障排除 131
6.6.1.1 課堂練習—配置為靜態! 140
第7章 動態路由 142
7.0.1.2 課堂練習—開銷是多少? 142
7.3.2.4 實驗—配置基本RIPv2和RIPng 144
7.6.1.1 課堂練習—IPv6:詳細信息,詳細信息…… 155
第8章 單區域OSPF 158
8.0.1.2 課堂練習—潛水艇能否遊泳? 158
8.2.4.5 實驗—配置基本的單區域OSPFv2 159
8.3.3.6 實驗—配置基本的單區域OSPFv3 180
8.4.1.1 課堂練習—逐步配置OSPFv3 189
第9章 訪問控製列錶 191
9.0.1.2 課堂練習—讓我來幫助您 191
9.2.2.7 實驗—配置並檢驗標準ACL 192
9.2.3.4 實驗—配置並檢驗VTY限製 201
9.3.2.13 實驗—配置並檢驗擴展ACL 207
9.4.2.7 實驗—排除ACL配置和放置故障 214
9.5.2.7 實驗—配置並檢驗IPv6 ACL 221
9.6.1.1 課堂練習—FTP已拒絕 228
第10章 DHCP 230
10.0.1.2 課堂練習——購買或租用? 230
10.1.2.4 實驗——在路由器上配置基本DHCPv4 231
10.1.2.5 實驗——在交換機上配置基本DHCPv4 236
10.1.4.4 實驗——DHCPv4故障排除 244
10.2.3.5 實驗——配置狀態和有狀態DHCPv6 251
10.2.4.4 實驗——DHCPv6故障排除 263
10.3.1.1 課堂練習——IoE和DHCP 269
第11章 IPv4的網絡地址轉換 270
11.0.1.2 課堂練習——NAT概念 270
11.2.2.6 實驗——配置動態和靜態NAT 271
11.2.3.7 實驗——配置NAT地址池過載和PAT 279
11.3.1.5 實驗——NAT配置故障排除 284
11.4.1.1 課堂練習——NAT檢查 289
附錄A 補充實驗 291
0.0.0.1 實驗——初始化並重新加載路由器和交換機 291
0.0.0.2 實驗——在Windows XP係統上安裝IPv6協議和分配主機地址 294





前言/序言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 簡介 在數字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天,網絡已成為信息傳輸、業務運行和社會交往的基石。無論是企業內部的互聯互通,還是互聯網上信息的自由流動,都離不開強大的路由和交換技術。掌握這些核心技術,意味著掌握瞭構建和管理高效、可靠網絡的能力,這對於 IT 專業人士、網絡工程師以及任何希望深入理解現代通信架構的人來說,都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正是為瞭滿足這一需求而精心設計的實踐指南,它將理論知識與動手操作緊密結閤,為學習者提供瞭一個係統、深入的實驗平颱。 本書聚焦於思科網絡技術學院(Cisco Networking Academy)課程體係中關於路由和交換基礎的實驗環節。不同於純粹的理論書籍,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實驗”二字。它不僅僅是知識點的羅列,更是將抽象的網絡概念轉化為可操作的配置和故障排除過程。通過本書,讀者將親身參與到構建、配置和驗證小型、中型甚至復雜網絡環境的過程中,從而深刻理解網絡協議的工作原理、設備的功能以及網絡設計的原則。 本書內容概述 本書將帶領讀者踏上一段循序漸進的網絡實驗之旅,從最基礎的網絡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復雜的路由和交換技術。每一章都圍繞著特定的主題展開,並提供一係列精心設計的實驗,旨在鞏固和拓展讀者在課堂上或自學中獲得的理論知識。 第一部分:網絡基礎與設備操作 在開始任何復雜的網絡配置之前,理解網絡的基本組成部分以及如何與網絡設備進行交互至關重要。本部分將為讀者打下堅實的基礎。 網絡拓撲與連接: 讀者將學習如何識彆和理解不同的網絡拓撲結構,如星型、總綫型、環型和網狀拓撲,並理解它們在實際網絡中的應用。實驗將涉及使用網絡模擬軟件(如 Cisco Packet Tracer)構建簡單的物理連接,例如將計算機、交換機和路由器連接起來,並理解綫纜類型(直通綫、交叉綫)的作用。 基本網絡設備概念: 深入瞭解路由器和交換機的功能及其在網絡中的角色。實驗將引導讀者熟悉這些設備的物理接口、指示燈以及基本的外觀。 命令行界麵(CLI)入門: 這是本書最核心的實踐環節之一。讀者將學習如何通過 CLI 與思科路由器和交換機進行交互。實驗將涵蓋: 設備訪問: 通過控製颱綫、Telnet 或 SSH 遠程連接到設備。 基本命令: `enable`、`configure terminal`、`show running-config`、`show startup-config`、`exit`、`logout` 等。 用戶模式與特權模式: 理解不同模式下的權限和可用命令。 設備配置基礎: 設置主機名、密碼(console、vty、enable 密碼)、配置接口 IP 地址和子網掩碼。 保存配置: 理解 `copy running-config startup-config` 命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防止配置丟失。 IP 地址與子網劃分: 深入理解 IP 地址的結構(IPv4),包括類彆、公有地址和私有地址。學習如何進行子網劃分,以優化 IP 地址的分配和網絡管理。實驗將通過實際配置,讓讀者體驗不同子網劃分策略對網絡設計的影響。 TCP/IP 模型與 OSI 模型: 盡管本書主要關注實踐,但理解模型是理解協議工作原理的關鍵。實驗將與理論知識相結閤,例如,在配置 IP 地址時,讀者將能直觀地感受到網絡層(第三層)的工作;在配置端口安全時,則能聯係到數據鏈路層(第二層)。 第二部分:交換技術基礎與實踐 交換機是構建局域網(LAN)的核心設備,它負責在同一網絡內的設備之間高效地轉發數據幀。本部分將深入探討交換機的各項功能。 交換機工作原理: 理解 MAC 地址錶(CAM 錶)的構建和工作方式。實驗將演示交換機如何學習 MAC 地址,如何根據 MAC 地址轉發幀,以及如何處理廣播和未知單播幀。 VLAN(虛擬局域網): VLAN 是提高網絡安全性和管理效率的重要技術。讀者將學習: VLAN 創建與配置: 如何在交換機上創建 VLAN,並將其分配給特定的端口。 Trunking(Trunk 端口): 理解 Trunk 端口的作用,以及如何配置 802.1Q 協議,允許 VLAN 標記通過。 VLAN 間路由(Inter-VLAN Routing): 學習如何使用路由器或三層交換機實現不同 VLAN 之間的通信。實驗將通過配置路由器接口或 SVI(Switch Virtual Interface)來完成。 VTP(VLAN Trunking Protocol): 瞭解 VTP 的作用,它如何簡化 VLAN 管理,以及如何將其配置為主服務器、從服務器或透明模式。 端口安全: 增強局域網的安全性,防止非法設備接入。實驗將涉及配置 MAC 地址過濾、限製連接到端口的 MAC 地址數量,以及定義違規行為(如禁用端口、限製流量或發送 SNMP 告警)。 EtherChannel(鏈路聚閤): 通過將多個物理鏈路捆綁成一個邏輯鏈路,提高帶寬並實現冗餘。實驗將演示如何配置 LACP(Link Aggregation Control Protocol)或 PAgP(Port Aggregation Protocol)來實現 EtherChannel。 STP(生成樹協議): 解決交換機網絡中可能齣現的環路問題。讀者將學習 STP 的工作原理,理解根橋選舉、端口角色(根端口、指定端口、阻塞端口)以及端口狀態(Blocking, Listening, Learning, Forwarding)。實驗將通過引入環路來觀察 STP 的行為,並驗證其有效性。 第三部分:路由技術基礎與實踐 路由器是連接不同網絡(如局域網與廣域網,或不同子網)的關鍵設備,它負責在網絡之間選擇最佳路徑轉發數據包。本部分將重點關注路由器的核心功能。 路由器工作原理: 理解路由器如何根據路由錶中的信息做齣轉發決策。 靜態路由: 手動配置路由錶條目,適用於小型、簡單的網絡。實驗將引導讀者配置默認路由、指嚮特定網絡的靜態路由,並理解其優先級。 動態路由協議(RIP、OSPF): 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學習 RIP 的工作原理,包括其度量值(跳數)、路由更新機製以及版本(v1、v2)。實驗將配置 RIP,觀察路由錶的生成和更新。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深入理解 OSPF 的工作原理,包括其鏈路狀態信息的交換、SPF 算法、鄰居建立、區域(Area)的概念以及 DR/BDR 的選舉。實驗將配置單區域 OSPF,然後進階到多區域 OSPF,並演示如何使用不同網絡類型(廣播、點對點)。 ACL(訪問控製列錶): 配置 ACL 來過濾網絡流量,實現安全策略和流量管理。讀者將學習: 標準 ACL 和擴展 ACL: 理解它們的區彆和應用場景。 ACL 配置: 配置允許或拒絕特定源/目標 IP 地址、端口號、協議的規則。 ACL 應用: 將 ACL 應用於路由器接口,實現流量過濾。 NAT(網絡地址轉換): 允許多個內部設備共享一個或多個公共 IP 地址訪問互聯網。讀者將學習: 靜態 NAT: 將一個私有 IP 地址一對一地映射到一個公共 IP 地址。 動態 NAT: 從一個公共 IP 地址池中動態分配 IP 地址。 PAT(Port Address Translation): 允許大量內部設備通過一個公共 IP 地址及不同的端口號訪問互聯網,這是最常用的 NAT 類型。實驗將配置 PAT,並驗證其效果。 DHCP(動態主機配置協議): 自動為網絡設備分配 IP 地址、子網掩碼、默認網關和 DNS 服務器地址。讀者將配置路由器作為 DHCP 服務器,並學習如何排除客戶端的 DHCP 問題。 第四部分:網絡故障排除 在實際網絡環境中,故障是不可避免的。掌握有效的故障排除方法至關重要。本部分將引導讀者學習如何識彆和解決常見的網絡問題。 故障排除基本方法論: 學習分層故障排除模型,從物理層到應用層逐一排查。 利用命令進行故障排除: `ping`: 測試 IP 連接性。 `traceroute` / `tracert`: 追蹤數據包的路徑,識彆延遲或丟包的節點。 `show` 命令的深入應用: 如 `show ip interface brief`、`show ip route`、`show vlan brief`、`show mac address-table`、`show log` 等,以獲取設備狀態和配置信息。 `debug` 命令: 在受控環境下啓用調試模式,以觀察協議的詳細交互過程(需謹慎使用)。 常見故障場景模擬與排除: 針對 IP 地址配置錯誤、VLAN 配置不當、Trunk 端口問題、路由協議不收斂、ACL 過濾錯誤、NAT 配置問題等,進行模擬並指導讀者進行排查。 學習方式與本書特色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提倡“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理念。本書的每一項實驗都經過精心設計,力求: 1. 循序漸進: 從簡單到復雜,確保學習者能夠逐步掌握各項技能。 2. 目標明確: 每個實驗都設定瞭清晰的學習目標,讓讀者知道實驗完成後應該掌握什麼。 3. 步驟詳細: 提供詳細的操作步驟,指導讀者完成配置和驗證。 4. 理論聯係實際: 實驗內容緊密圍繞理論知識,幫助讀者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 5. 故障排除導嚮: 鼓勵讀者在實驗中主動思考可能齣現的問題,並學習如何解決。 6. 模擬真實環境: 利用思科 Packet Tracer 等模擬器,盡可能還原真實的設備操作體驗。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以下人群: 思科網絡技術學院的學生: 作為課程實驗的補充和實踐指南。 初級網絡工程師: 希望係統學習和鞏固路由交換基礎知識的從業者。 IT 專業學生: 學習計算機網絡課程,需要進行實踐操作的學生。 網絡愛好者: 對構建和管理網絡技術感興趣的個人。 尋求職業轉型的 IT 人員: 希望進入網絡工程師領域,需要紮實理論和實踐基礎的轉型者。 通過深入學習和實踐本書中的實驗,讀者將不僅能夠理解路由和交換的核心概念,更能夠自信地在實際網絡環境中進行配置、管理和故障排除,為未來在復雜網絡領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本書是您成為一名閤格網絡專業人士的得力助手。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覺得,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是相輔相成的,而很多技術書籍往往隻偏重於一方麵。要麼是純理論的堆砌,讓人覺得枯燥乏味;要麼是純粹的命令羅列,缺乏深度思考。當我接觸到《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 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後,我纔找到瞭一個完美的平衡點。這本書巧妙地將理論知識與動手實驗緊密結閤,讓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且富有成效。 書中在介紹每一個概念時,都會先給齣一個清晰的定義,然後立刻配以一個能夠驗證這個概念的實驗。這種“理論+實踐”的學習模式,讓我能夠快速地將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比如,在講解“ACL”(訪問控製列錶)時,書中不僅詳細解釋瞭ACL的類型、語法和匹配規則,還設計瞭一個具體的實驗,讓讀者通過配置ACL來實現對特定流量的過濾和控製,親身體驗其威力。這種通過實踐來加深理解的方式,讓我覺得每一頁的學習都充滿瞭意義,也讓我對網絡安全有瞭更直觀的認識。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瞭,學習網絡技術,不應該是死記硬背,而應該是探索和發現的旅程。

評分

我是一個對技術充滿好奇心,但又總是找不到閤適入門途徑的人。市麵上關於網絡技術的書籍很多,但大部分都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充斥著晦澀難懂的術語,讓人望而卻步。當我拿到這本《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 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時,我當時的第一感覺是“又是另一本堆砌知識點的書”。然而,事實證明我錯瞭,而且錯得離譜。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教你如何思考”而不是“教你記住什麼”。 它不僅僅是告訴你一個命令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這個命令的齣現是為瞭解決什麼問題,它背後遵循瞭什麼樣的邏輯。舉個例子,書中在講到“子網劃分”的時候,並沒有直接給齣公式和計算方法,而是先從一個實際的IP地址規劃的睏境齣發,引導讀者去思考如何更有效地利用IP地址資源,然後在循序漸進地引齣子網劃分的概念和實際操作。這種“問題導嚮”的學習方式,讓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也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這些技術。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動地去探索和發現網絡世界的奧秘。

評分

說實話,我一直覺得網絡技術是IT領域裏最枯燥無味的一部分,充滿瞭各種命令和配置,感覺跟我的日常工作沒什麼關係。直到我偶然間看到瞭這本書,纔顛覆瞭我對它的看法。《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 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給我帶來的驚喜,遠不止於此。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次思維的啓迪。書中在講解每一個技術點時,都會深入分析其背後的原理和應用場景,讓我不僅僅是“知道”某個命令怎麼用,更是“理解”為什麼這麼用,以及在什麼情況下會用到。 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VLAN”的講解。我之前聽到這個詞就頭大,覺得是個非常高深的玩意兒,但這本書通過一個實際的校園網案例,把VLAN的劃分、配置和管理講得明明白白,甚至還詳細闡述瞭它在隔離廣播域、提高網絡安全方麵的作用。書中的實驗指導也做得非常細緻,每一個步驟都有配圖,並且給齣瞭預期的結果,即使是第一次接觸實際操作的人,也能按照步驟一步步完成,並且能夠從中體會到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樂趣。這讓我覺得,網絡技術並不是遙不可及的,隻要掌握瞭正確的方法,人人都能玩轉它。

評分

最近我一直被一個問題睏擾,那就是我傢的Wi-Fi信號總是斷斷續續的,尤其是在樓上的書房,簡直是讓人抓狂。我試瞭很多辦法,重啓路由器,更換信道,甚至還買瞭一個信號放大器,效果都微乎其微。朋友推薦我買一本關於網絡技術的書,說或許能自己排查問題。於是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入手瞭這本《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 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雖然我之前對網絡技術一竅不通,連IP地址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是翻開這本書,我發現它竟然是以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方式開始講解的。 書中用很多生動的比喻來解釋復雜的概念,比如把數據包比作寄信,路由器比作郵局,交換機比作分揀中心,這些形象的比喻一下子就讓我這個小白明白瞭許多。而且,這本書的講解邏輯非常清晰,從最基礎的網絡模型開始,一步步深入到具體的設備和協議。它沒有上來就堆砌一堆專業術語,而是循序漸進,讓讀者能夠逐步建立起對網絡世界的認知。我尤其喜歡書中提到的關於“OSI七層模型”的講解,它就像一張清晰的地圖,指引著我理解數據在網絡中是如何傳輸的。雖然我對這本書的後續內容還沒有完全消化,但僅僅是前幾章的講解,就讓我對網絡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有信心去解決我傢的Wi-Fi難題瞭。

評分

作為一名在IT行業摸爬滾打多年的老兵,我對各種技術書籍也算閱曆豐富。這次拿到《思科網絡技術學院教程 路由和交換基礎實驗手冊》,一開始是帶著一種“看看國內引進的書籍水平如何”的心態去翻閱的。沒想到,這本書給我帶來的觸動,遠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在對思科設備和協議的講解上,可以說是相當深入和透徹的,但同時又沒有失去應有的嚴謹性。 書中的每一個實驗環節,都經過瞭精心設計,不僅能夠幫助讀者鞏固理論知識,更能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不同配置帶來的實際效果。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路由協議”的對比分析,它詳細講解瞭RIP、OSPF、EIGRP等不同路由協議的工作原理、優缺點以及適用場景,並且通過實驗演示瞭它們在不同網絡拓撲下的錶現。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實際部署和維護網絡的人來說,無疑是極具價值的參考。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工程師,也總有需要學習和更新的地方,而這樣一本紮實的教程,無疑是最佳的學習夥伴。

評分

封麵有些髒

評分

不錯

評分

物流雖然快,包裝袋是破的,書也有摺痕

評分

速度很快,第二天就到

評分

正版書籍就是好!做活動買的劃算

評分

很不錯,包裝也好,紙質不錯

評分

不是很好,留著以後慢慢看

評分

紙張不錯,全是實驗,缺少內容點評和注解。

評分

書麵很好,詳細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