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实例掌握西门子参数编程高难度技巧》一书汇集冯志刚先生二十余年经验与智慧,通过实战案例为您精讲西门子数控系统计算参数R程序的高阶实践应用。
《跟着实例掌握西门子参数编程高难度技巧》是一本专门介绍西门子数控系统计算参数R程序应用的专著,通过大量数控计算参数R程序编程实例介绍西门子数控系统计算参数R程序编程的方法和编程技巧及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简化。书中大量的实例,不仅能够帮助从事数控加工的编程人员提高数控工艺分析和编程能力,提高工作能力,还能供从事数控技术教育和应用的职业院校师生、机械制造企业的大中专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参考应用。
《跟着实例掌握西门子参数编程高难度技巧》共分7章,主要介绍西门子数控系统参数的编程实例与编程技巧。第1章介绍了西门子数控系统参数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知识,以及参数的结构、功能与计算参数R子程序调用。第2章通过各种实例介绍了在西门子数控系统车床上编制轴类、套类、球类及二次曲线类、螺纹类等数控车削零件的工艺编程思路及参数编程技巧。第3章介绍了在西门子数控系统铣床或加工中心上编制平面铣削,凹槽,群孔加工,锥形内、外轮廓(锥台、锥圆、锥槽等),非圆曲线与球面轮廓参数的工艺编程思路和实例。第4章通过实例详细叙述工艺编程思路及利用参数编制圆柱内、外螺纹的数控铣削方法与技巧。第5章介绍了西门子数控系统刀具补偿功能,通过实例的工艺分析介绍利用参数R进行刀具补偿偏移编程思路与技巧。第6章通过实例分析简单三维曲面的编程工艺思路,采用计算参数R运用行切法进行三维曲面的程序设计。第7章介绍了在技能鉴定与数控大赛中运用参数R简化程序编制的实例。
前言
第1章 西门子数控系统参数编程
1.1 计算参数R
1.2 程序跳转
1.3 子程序的结构及调用
1.4 西门子数控系统参数编程实例
第2章 数控车削类零件的参数编制
2.1 轴类零件粗加工参数编程实例
2.2 套类零件粗加工参数编程实例
2.3 球面形零件粗、精加工参数编程实例
2.4 椭圆曲线类参数编程实例
2.4.1 椭圆曲线类回转体零件
2.4.2 椭圆曲线轮廓回转体零件参数编程实例
2.4.3 斜椭圆曲线类回转体零件
2.4.4 斜椭圆曲线轮廓回转体零件参数编程实例
2.5 抛物线曲线类零件参数编程实例
2.5.1 抛物线曲线类回转体零件
2.5.2 抛物线线轮廓回转体零件参数编程实例
2.6 双曲线类零件参数编程实例
2.6.1 双曲线的集合语言定义
2.6.2 双曲线轮廓回转体零件参数编程实例
2.7 正(余)弦曲线类零件参数编程实例
2.7.1 正(余)弦曲线类回转体零件
2.7.2 正(余)弦曲线轮廓回转体零件参数编程实例
2.8 螺纹类零件的参数编程实例
2.9 配合类零件的参数编程实例
第3章 数控铣削类零件的参数编制
3.1 零件平面铣削参数编程实例
3.2 孔系类零件钻削参数编程实例
3.3 外轮廓侧面铣削参数编程实例
3.4 凹槽类零件侧面铣削参数编程实例
3.5 锥台类零件侧面铣削参数编程实例
3.6 锥槽类零件侧面铣削参数编程实例
3.7 非圆锥曲线类零件的参数编程实例
3.8 球面类零件的参数编程实例
第4章 圆柱内、外螺纹的数控铣削参数编制
4.1 圆柱内、外螺纹的数控铣削运动
4.1.1 圆柱内、外螺纹的数控铣削方法
4.1.2 圆柱内、外螺纹的螺纹铣刀主要类型
4.2 铣削圆柱内、外螺纹的参数加工实例
4.2.1 整体硬质合金圆柱螺纹铣刀铣削圆柱内、外螺纹实例
4.2.2 机夹式单刃螺纹铣刀及矩形梳形刀片铣削圆柱内、外螺纹实例
4.2.3 机夹式单刃螺纹铣刀及单齿A型刀片铣削圆柱内、外螺纹实例
4.3 G331/G332等导程螺纹插补编程
4.3.1 等导程螺纹切削指令G331/G
4.3.2 G331/G332等导程螺纹镗削加工实例
4.3.3 G331/G332等导程螺纹镗削加工注意事项
第5章 利用可编程刀具补偿偏移指令$TC_DP的程序编制
5.1 SINUMERIK802D刀具参数
5.1.1 刀具参数
5.1.2 刀具编号T
5.1.3 刀具补偿号(刀沿号)D
5.1.4 刀具补偿存储器
5.2 可编程刀具补偿偏移指令$TC_DP1~24的格式与参数
5.2.1 可编程刀具补偿偏移指令$TC_DP1~24[T,D]=R的格式
5.2.2 可编程刀具补偿偏移指令$TC_DP1~24[T,D]=R的各参数含义
……
第6章 简单三维曲面的参数设计
第7章 技能鉴定与数控大赛实操试题参数编程
7.1 数控车床技能鉴定实操试题计算参数程序编程
7.2 数控车床大赛实操试题参数编程
7.3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技能鉴定实操试题参数编程
7.4 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大赛实操试题参数编程
参考文献
我于1989年开始涉足数控机械加工领域,从最初的军工企业到外资公司,再从外资公司到职业院校的工作,经历了最初的数显机床、经济型数控机床,到现在的多轴全功能数控机床的钻研和学习,目睹了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的迅猛发展和变化,自己也从对数控机床和数控技术的初猎者转变成专门从事数控技术的专业教师。在这几十年的数控编程学习和实践中,经历了从简单的手工编程到复杂的三维轮廓形状的宏程序编程,再到CAD/CAM软件自动编程,到现在对宏程序编程的钟爱,觉得通过编制宏程序能充分激发自己的才智和热情,特别有成就感;并且促使我编写了《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该书2006年7月出版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普遍好评,2011年5月又发行了第2版。这次应广大宏程序爱好者的要求,并作为《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第2版》的延续,特此编写《跟着实例掌握西门子参数编程高难度技巧》一书。
据我所知,目前专门介绍西门子数控系统计算参数R程序编程实例的书籍大多只简单地介绍系统计算参数R程序的变量、计算参数R程序语句和结构,以及一些简单的计算参数R程序例子,而缺少专门介绍数控系统计算参数R程序编程及编程实例的书籍。为了满足高技能数控人才提升自身数控工艺与数控编程的能力,并与《数控宏程序编程方法、技巧与实例第2版》一书配套,特编写了本书。
本书是一本专门介绍西门子数控系统计算参数R程序应用的专著,通过大量数控计算参数R程序编程实例介绍西门子数控系统计算参数R程序编程的方法和编程技巧及零件数控加工程序的简化。书中大量的实例,不仅能够帮助从事数控加工的编程人员提高数控工艺分析和编程能力,提高工作能力,还能供从事数控技术教育和应用的职业院校师生、机械制造企业的大中专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参考应用。
本书由冯志刚主编,张微、佘华英任副主编,陈晓燕、冯辰琛参编。由于时间仓促,对书中存在的不妥和错误之处欢迎读者指正。
冯志刚
这本书的质量真是出乎我的意料,我原本以为“高难度技巧”可能意味着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结果发现它更像是一本“秘籍”,里面充满了作者在实际工作中提炼出来的宝贵经验。我是一名资深的PLC工程师,在西门子SCL编程方面已经摸爬滚打了好几年,自认为对它的各种特性了如指掌。然而,这本书中关于“并发执行”和“中断处理”的章节,还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以为PLC的扫描周期是单线性的,但书中通过实例演示了如何利用一些特定的指令和时序控制,实现类似多线程的效果,使得一些高实时性的任务能够得到及时响应,而不会被其他低优先级的任务所阻塞。这对于我之前遇到的某些需要精确同步的运动控制和快速响应的报警处理场景,无疑是巨大的突破。而且,书中对“硬件资源优化”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以前总是关注软件代码的效率,而忽略了硬件本身的限制。书中通过分析CPU的负载、内存的使用情况,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任务分配来避免CPU过载,让我意识到,真正的“高难度”不仅仅是软件层面的,还涉及到对整个系统软硬件协同工作的深刻理解。我感觉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层面去审视PLC编程,去构建更高效、更稳定的自动化系统。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作者绝对是经验丰富的老手,他所分享的“高难度技巧”不是凭空捏造,而是来自于长期的实践积累。我一直以来在接触大型PLC项目时,最头疼的问题就是代码的移植性和复用性。很多时候,为了实现某个功能,都需要从头开始编写大量的代码,效率低下不说,还容易引入新的错误。这本书在这方面给出了非常好的解决方案。它详细讲解了如何将常用的功能封装成可复用的函数块(FB),并且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FB的输入输出参数,确保其通用性和灵活性。书中有一个关于“参数化设计”的章节,我印象特别深刻。作者通过一个实际的例子,展示了如何设计一个可以根据不同设备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控制模块。这意味着,我今后在开发类似系统时,只需要修改一套基础的FB,然后根据实际的设备参数进行配置,就可以快速生成不同的控制程序,大大缩短了开发周期。另外,书中还提到了“状态机”在复杂控制逻辑中的应用,这对于我之前一直在摸索的流程控制问题,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我以前总是用大量的IF-THEN-ELSE语句来处理状态切换,代码冗长且难以维护,而通过状态机,可以将复杂的逻辑变得更加清晰、模块化。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编程,更重要的是在教我如何“思考”如何编程,如何设计出更优、更健壮的PLC控制系统。
评分这本书真是把我带入了一个全新的西门子PLC编程世界!我一直以为自己对SCL语言有了相当的掌握,尤其是在处理一些逻辑复杂、数据量庞大的场景时,总是能游刃有余。然而,当我拿到这本书,翻开第一页,就被里面一个个精心设计的实例深深吸引。书中并没有停留在基础语法的讲解,而是直接深入到了“高难度技巧”的核心。举例来说,关于位址和数据块的优化管理,我以前总是习惯性地将所有变量都定义在一个大的DB里,虽然也能用,但在大型项目中,查找和维护起来非常痛苦,而且效率不高。这本书通过一些巧妙的实例,展示了如何将相关的变量进行归类,创建多个小的DB,甚至还涉及到如何利用UDT(用户自定义数据类型)来进一步提升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更让我惊叹的是,书中对于循环和递归的使用,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技巧。我以前写循环总是想到最基础的FOR、WHILE,但书中提到的一些针对特定场景的优化循环,比如如何通过状态机结合位操作来避免不必要的扫描周期,或者如何利用数组的特性来简化复杂的累加计算,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深入思考过的。每一个实例都像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挑战,迫使我去理解PLC底层的工作原理,去思考代码的效率和鲁棒性。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跟着书中的例子一步一步调试,甚至还尝试修改了一些参数,看看结果会有什么不同。这种实践出真知的学习方式,比单纯看书本理论要来得更加深刻。我感觉自己仿佛拥有了一把开启西门子PLC编程潜能的钥匙,那些曾经让我头疼的难题,现在似乎都变得清晰起来。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遇到的最“硬核”的学习资料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突破西门子SCL编程瓶颈的进阶内容,市面上很多教程都停留在基础层面,而这本书的内容,直接触及到了很多我之前难以解决的“痛点”。比如,关于“数据的高效存取与管理”,我之前总是习惯性地将大量数据直接读写到PLC的全局DB,这在数据量大的时候,不仅影响PLC的响应速度,还容易造成内存碎片。书中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利用“间接寻址”、“指针”等技术,来动态地访问和管理内存,从而实现更灵活、更高效的数据操作。这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觉得PLC慢,并不是PLC本身不行,而是我们编程的方式不够优化。另外,书中关于“算法优化与实现”的部分,也让我非常受启发。我之前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数学运算时,总是直接调用现成的数学库,但书中却展示了一些如何用SCL语言本身,通过巧妙的逻辑设计,来实现类似功能的优化版本,比如如何用更少的指令实现复杂的矩阵运算,或者如何用更快的速度进行数据插值。这不仅节省了CPU资源,还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兵,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压箱底”的绝活都传授给了读者。
评分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有点犹豫,因为“高难度技巧”这个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门槛很高。我本身是做自动化设备集成的,平时接触西门子PLC也有一段时间了,SCL语法也算熟悉,但总觉得在一些关键的性能优化或者异常处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这本书的内容,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没有枯燥地讲解理论,而是用大量贴合实际生产需求的例子来展开。比如,关于模拟量信号的处理,我之前总是用一些简单的线性插值,但书中介绍的几种更高级的滤波算法,特别是针对噪声的抑制和趋势的预测,让我眼前一亮。这些算法不仅可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设备运行的潜在问题。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关于定时器和计数器的高级应用。我以前只是把它们当做简单的延时和计数工具,但书中展示了如何将它们组合起来,实现一些非常复杂的时序控制,甚至可以模拟出一些简单的运动轨迹。这对于我设计一些需要精确时间同步的设备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对错误处理的讲解也非常到位,它不仅仅是简单地抛出异常,而是教你如何通过状态变量、错误码等方式,来精细地定位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处理方案。我感觉通过学习这本书,我不仅掌握了一些新的编程技巧,更重要的是,我对PLC的底层逻辑和设计思路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对于我今后独立解决更复杂的自动化问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真的可以说是“干货满满”,我作为一个有一定PLC编程经验的开发者,在阅读过程中,时常会有一种“原来还可以这样”的惊呼。作者在书中分享的“高难度技巧”,并非是一些华而不实的理论,而是直接指向了实际项目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并且给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并行处理与同步机制”的章节。过去,我对于PLC的顺序扫描机制一直有一种束缚感,总觉得很多需要同时进行的任务,只能通过复杂的时序来模拟,效率不高。而书中通过介绍一些高级的编程技巧,例如如何利用“周期性中断”和“事件驱动”来模拟并行执行,以及如何通过“信号量”和“互斥锁”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让我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这对于我之前在设计需要高度并发和实时响应的系统时,遇到的瓶颈,无疑是巨大的突破。此外,书中关于“内存管理与性能调优”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如何分配内存,而是深入分析了不同内存区域的特点,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变量声明和数据结构设计,来最大化PLC的运行效率。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教我如何写出功能正确的程序,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写出高效、健壮、易于维护的程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虽然写着“高难度技巧”,但读起来却异常的引人入胜,作者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在西门子PLC编程的复杂领域中探索。我一直以来在PLC项目中,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海量的实时数据,并且保证其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书中关于“实时数据采集与处理”的章节,给了我全新的思路。它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数据读写,而是深入讲解了如何利用“事件触发”、“周期中断”等机制,来高效地采集数据,并且通过“数据缓冲区”、“滤波算法”等手段,来处理可能存在的噪声和异常。这对于我之前在监控大量传感器数据时,经常遇到的数据丢失和处理延迟问题,提供了非常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书中关于“复杂状态机设计与实现”的讲解,也让我耳目一新。我以前总是用大量的IF-THEN-ELSE来构建状态逻辑,代码臃肿且容易出错。而书中通过将状态机与“面向对象”的思想结合,提供了更加清晰、模块化的设计方法,使得复杂的控制逻辑变得易于理解和维护。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编程技巧,更是引导我形成一种更优化的工程设计思维。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绝对可以用“颠覆认知”来形容。我自认为在SCL编程领域已经摸爬滚打了多年,对西门子PLC的各种特性也算熟悉。然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认知是多么的“浅显”。作者在书中分享的“高难度技巧”,绝对是经过了大量实际项目打磨出来的精华。其中关于“多CPU通信与协同工作”的章节,更是让我眼前一亮。我之前一直认为,PLC之间的通信只是简单的数据交换,但书中却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握手信号”、“消息队列”等机制,来实现CPU之间的高效协同,甚至可以构建出分布式控制系统。这对于我之前在设计一些大型、复杂的自动化生产线时,面临的通信瓶颈,无疑是巨大的突破。而且,书中关于“故障诊断与自愈机制”的讲解,也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如何检测错误,而是教你如何设计一套完整的故障处理流程,包括“故障记录”、“故障分析”以及“故障自恢复”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线的停机时间。我感觉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能够从系统整体的鲁棒性和可用性出发,去设计和优化PLC控制系统。
评分老实说,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有点担心,因为“高难度技巧”这几个字,总是让人觉得门槛很高,生怕自己看不懂。结果,读起来之后,我发现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在制造业一线工作的工程师,平时接触西门子PLC非常多,SCL语言也用得不少,但总觉得在一些性能优化或者处理复杂逻辑的时候,总是有心无力。这本书的内容,恰恰弥补了我这方面的不足。比如,关于“周期性任务与事件驱动的结合”,我之前总是习惯性地将所有任务都放在主循环里,导致PLC响应速度变慢。这本书就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各种中断,来精确控制任务的执行时机,使得高优先级的任务能够得到及时响应,而低优先级的任务则不会影响整体性能。还有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是关于“位操作与数据压缩”的讲解。作者通过一些非常巧妙的位操作,实现了对数据的压缩,从而节省了PLC的内存空间,并且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这对于我之前在处理大量历史数据时,遇到的存储和读写效率问题,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写代码,更重要的是教我如何去“思考”如何写出更优、更高效的PLC程序。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绝对是“惊为天人”!我之前在西门子SCL编程领域,自认为已经算是比较熟练了,但这本书所揭示的“高难度技巧”,还是让我大开眼界。作者在书中分享的每一个案例,都充满了作者在实际生产一线摸爬滚打的经验。比如,关于“动态参数配置与加载”的部分,我之前在做一些需要根据不同生产批次或产品型号调整控制参数的项目时,总是需要手动修改PLC程序,然后重新下载,非常麻烦。而书中就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外部文件或者上位机通信,来实现控制参数的动态加载和修改,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灵活性和效率。这对于我之前在处理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场景时,遇到的效率瓶颈,简直是打开了新的大门。而且,书中关于“异常数据处理与鲁棒性设计”的讲解,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去检测异常,更是教你如何去设计一套完整的异常处理机制,包括“数据冗余”、“容错判断”以及“故障恢复”等,从而确保PLC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编程技巧,更是引导我形成一种更加全面的工程设计理念。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还可以吧。
评分还可以还可以
评分有点贵
评分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这本书不错,值得推荐,好!
评分有点贵
评分有点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