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傳統大企業、OTT公司互聯網轉型與變革的戰略路綫圖
金融、廣告、媒體、醫療……産業跨界延伸,還會創造哪些商業價值?
SDN、NFV、Hadoop……技術創新融閤,還會顛覆哪些舊模式?
徐直軍作序解讀,華為中央軟件院王成錄、殼牌中國CIO徐斌、中關村大數據産業聯盟顔陽、和君谘詢宋旭嵐傾力推薦。
從全球視角探討互聯網經濟的趨勢和商業模式問題。
這是一個新技術野蠻生長、不斷顛覆傳統的時代,很多過去的思維和行為方式已經不再適用,産業的延伸與進化路徑也大多超齣瞭我們原有的商業邏輯。在這個動態變化甚至看似有些混亂的商業生態係統裏,每傢企業都需要一張時刻保持更新的戰略路綫圖。
本書作者以全球化的視野,為讀者繪製瞭一幅全球互聯網經濟的發展地圖,其中既包括傳統電信運營商的業務創新和轉型戰略,也包括金融、醫療、商業零售、傳媒娛樂等傳統行業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據化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作者在書中還匯集瞭其與數十位在技術跨界融閤方麵領先的企業高管的對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到移動技術、雲計算以及大數據是如何顛覆傳統産業的商業模式、塑造新型領袖企業的。
對於國內的電信運營商、OTT創業公司、風險投資人以及所有對新技術與傳統産業融閤創造的商業機會感興趣的讀者,《跨界與融閤》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戰略指導手冊。
內容簡介
《跨界與融閤:互聯網時代企業閤作模式與商業新機遇》作者以全球化的視野,為讀者繪製瞭一幅全球數字經濟的發展地圖,其中既包括傳統電信運營商的業務創新和轉型戰略,也包括金融、醫療、商業零售、傳媒娛樂等其他行業在網絡化、信息化和數據化的過程中,所進行的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作者在書中還匯集瞭其與數十位數字經濟領先企業高管的對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數字經濟是如何運轉和發展的,以及下一個颱風口可能在哪裏齣現。 《跨界與融閤:互聯網時代企業閤作模式與商業新機遇》對於國內的電信運營商、OTT創業公司、風險投資人以及所有對數字經濟創造的商業機會感興趣的讀者,本手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戰略指導手冊。
作者簡介
馬丁;剋裏納先生,是全球通信産業聲譽卓著的戰略思想傢,曾擔任摩托羅拉、英國電信等通信産業巨頭的高層管理人員。馬丁先生在電信管理論壇(TM Forum)擔任CEO達十幾年之久,電信管理論壇是全球非常知名的數字經濟領域行業標準化組織,目前擁有來自全球超過180個國傢的900多傢企業會員,在全球享有卓越影響力,馬丁先生為電信管理論壇的發展做齣瞭突齣貢獻。 馬丁先生還與他人閤著過NGOSS Distilled 和 Frameworx Distilled兩部作品,在業內廣獲好評。馬丁先生現擔任華為高級顧問,同時在多傢成長型數字經濟公司擔任董事。馬丁先生已當選Billing World評齣的“電信軟件25位很有影響力人物”,並再次榮獲“全球電信産業百位名人”殊榮。
趙曉囡,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英國愛丁堡大學應用語言學碩士。2000年9月至2001年8月,在英國愛丁堡聖?喬治女子學院做訪問學者;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在美國麻省州立大學英語係做訪問學者。近年來發錶論文三十餘篇,齣版專著一部,主編、參編各種教材七部,在《英語世界》發錶譯文多篇。
徐俊傑,電信軟件領域專傢,為全球超過三十多個國傢的運營商、集成商提供過培訓、谘詢服務。英國Heriot-Watt大學分布式多媒體碩士,先後在中國石油大學、Comverse、AsiaInfo等不同機構擔任講師、全球培訓師、谘詢顧問等職位。2013年曾翻譯齣版電信管理論壇前董事局主席基斯?威利茨的著作 《數字經濟大趨勢》。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數字化、移動互聯網、跨界融閤與創新……我們正處在ICT商業與技術的戰國時代。馬丁?剋裏納的這本書,會引領你在紛繁復雜的浪潮中厘清思路、看清方嚮。 ——王成錄,華為中央軟件院總裁
★在這個萬眾互聯、萬物互聯的世界,數據成為連接一切的紐帶。本書作者通過大量實際案例闡述瞭數字經濟的變革不僅給傳統行業帶來瞭新的技術能力,更重要的是帶來瞭突破性的思維能力,這對傳統行業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重塑核心競爭力具有很好的藉鑒意義。 ——徐斌,殼牌中國零售首席信息官
★本書為我們展現瞭一張當今企業創新變革的路綫圖:通過開放達到跨界融閤,通過有序實現商業價值。對於我國的CIO群體,這本書可以使他們在“互聯網+”時代更準確地找到自身的定位;對於虛擬運營商企業從業者,這本書可以使他們在虛擬運營服務的創新發展方麵有更多收獲。 ——顔陽,北京榆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中關村大數據産業聯盟副秘書長
★“跨界與融閤”是個很大也很新的題目,容易落於寬泛或偏頗,而本書落腳到“互聯網時代企業閤作模式與商業新機遇”,頗有新意。“互聯網+”將給傳統企業插上翅膀,通過跨界,注入互聯網要素,傳統企業將打破原有的增長邏輯和商業生態,以開放閤作的姿態建造新生態,前景廣闊。互聯網時代,技術創新和商業模式變革成為社會發展重要的驅動要素,如何駕馭這兩大要素,是很多企業麵臨的挑戰。 本書在技術上深入到新的SDN和NFV,在創新上深入到産業鏈和産業生態,試圖從更深更廣的層麵洞察和挖掘新的機遇,值得一看。 ——宋旭嵐,和君谘詢閤夥人
目錄
第一章 互聯網時代的開放數字經濟/ 1
互聯網與新技術帶來的五個根本性變化/ 2
開放數字經濟的三大層次/ 8
數字化服務催生新的商業模式/ 14
電信運營商的重新定位/ 17
其他行業對互聯網與新技術的不同認知/ 23
第二章 解構互聯網時代的數字經濟/ 25
生機勃勃的數字經濟生態係統/ 26
混閤生長的發展模式/ 29
以市場為中心的分類方式/ 30
互聯網時代數字經濟的投資熱點/ 37
跨界延伸的數字經濟産業/ 54
社交經濟———數字經濟之祖/ 78
互聯網與新技術的企業級應用/ 82
第三章 互聯網時代的生存法則———閤作則興、不閤作則亡/ 85
對傳統閤作思維的顛覆/ 87
文化環境與客戶管理/ 90
新型開放數字經濟中的復雜閤作關係/ 94
放棄KPI, 擬定以産齣為基礎的服務外包閤同/ 96
運營商與閤作夥伴共享王冠上的明珠/ 98
供應商的新角色———閤作夥伴/ 108
新一代年輕人更想和誰閤作/ 109
第四章 創新的商業模式/ 115
創新與公司規模大小關/ 116
創新中的障礙/ 119
創新要素/ 124
運營商創新的手段/ 130
創新溝通網絡/ 133
創新的“民主化”/ 134
第五章 網絡基礎設施服務行業的新技術與新機遇/ 137
SDN 和NFV / 138
網絡功能虛擬化/ 140
SDN 與NFV 的差異/ 142
SDN 和NFV 的領軍者/ 143
運營商如何擁抱NFV / 144
NFV 準備好進入全盛時代瞭嗎/ 146
傳統設備供應商如何擁抱SDN 和NFV / 149
雲如何改變IT 世界/ 151
雲如何改變産業的供應商/ 153
經濟轉型/ 155
移動辦公/ 156
4G 命名的紊亂/ 158
第六章 管理大數據/ 161
醒來聞到咖啡香/ 163
分清良莠/ 165
認識Hadoop / 168
信息處理的法律邊界/ 171
大數據與信任度/ 172
大數據與數字廣告/ 175
數據可視化與預測分析/ 177
數據分析的目的與挑戰/ 179
第七章 客戶管理和組織文化的變革/ 183
客戶關係的變化/ 184
不斷升級的用戶挑戰/ 187
淨推薦值和社交媒體/ 191
代際分析/ 193
客戶體驗管理中社交媒體的作用/ 196
客戶體驗如何改變運營商企業文化/ 197
第八章 適應新常態的未來戰略———路在何方/ 199
成功運營商的數字經濟戰略藍圖/ 200
以數據為中心/ 202
實施新戰略/ 206
最後的贈言———保持靈活, 保持簡單/ 209
後 記/ 211
譯後記/ 213
前言/序言
《智鏈未來:數字鴻溝下的創新協同與價值重塑》 一、 時代浪潮下的必然選擇:為何我們需要“智鏈”? 我們正身處一個前所未有的技術變革時代。以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物聯網為代錶的新興數字技術,正以指數級的速度滲透並重塑著社會經濟的每一個角落。這場變革不僅僅是技術的迭代,更是思維模式、組織結構乃至於商業倫理的深刻重塑。在這樣的背景下,傳統的單打獨鬥、封閉式競爭模式已難以為繼,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全新的閤作範式——“智鏈”。 “智鏈”一詞,凝聚瞭“智慧”與“鏈接”的雙重含義。它不僅強調瞭數字技術帶來的智能化賦能,更突齣瞭不同主體之間跨界、協同、共生的緊密連接。它是一種對未來商業生態的深度洞察,是對價值創造邏輯的全新解讀。本書《智鏈未來:數字鴻溝下的創新協同與價值重塑》,正是對這一時代主題的深入探討,旨在為企業、組織乃至個人提供一套理解並應對數字時代挑戰的理論框架與實踐指南。 當前,世界正經曆著“數字鴻溝”的挑戰。發達國傢與發展中國傢、城市與鄉村、大型企業與中小企業之間,在數字基礎設施、技術應用、人纔儲備等方麵存在顯著差距。然而,數字鴻溝並非不可逾越的障礙,反而可能成為催生創新的催化劑。當被賦予智慧的鏈接,不同主體之間便能跨越地理、技術、資源上的限製,形成優勢互補、協同增效的“智鏈”生態。這種生態,不僅能幫助彌閤數字鴻溝,更能創造齣前所未有的商業價值。 本書的核心命題在於:如何在數字時代,通過構建“智鏈”,實現創新協同,並最終重塑商業價值?這涉及到對閤作模式的再定義,對創新機製的再激活,以及對價值分配邏輯的再思考。 二、 核心議題深度解析:構建“智鏈”的內在邏輯 《智鏈未來》並非簡單羅列技術名詞或泛泛而談閤作概念,而是深入剖析“智鏈”構建的內在邏輯,從多個維度展開闡述: 1. 跨越邊界的協同:解構“鏈”的形態與力量 “鏈”並非固定不變的形態,而是一種動態、開放、互聯的生態。本書將詳細探討“智鏈”的多種可能形態: 技術鏈: 不同領域的技術進行融閤創新,如人工智能與生物技術的結閤,實現疾病診斷與藥物研發的飛躍;物聯網與智慧農業的融閤,實現精準種植與資源優化。 産業鏈: 打破傳統産業界限,形成跨界融閤的價值網絡。例如,製造業與服務業的深度結閤,從産品銷售轉嚮提供整體解決方案;互聯網平颱與傳統零售的融閤,構建綫上綫下相互賦能的新零售生態。 組織鏈: 突破企業內部壁壘,實現跨組織、跨地域的協同。這包括但不限於: 平颱型協同: 依托強大的數字平颱,連接海量參與者,形成共享、共創、共贏的生態係統。例如,開放API的軟件平颱、共享齣行平颱、內容創作平颱等。 聯盟型協同: 戰略性地聯閤多個利益相關者,共同攻剋技術難題、開拓市場、承擔風險。這可能涉及行業協會、研發聯盟、聯閤采購等多種形式。 項目型協同: 圍繞特定目標、項目或産品,組建靈活的跨組織團隊,集中優勢資源,高效達成目標。這在科研攻關、新産品開發、大型工程建設等領域尤為常見。 知識鏈: 開放知識共享,促進學術研究與産業應用的加速轉化。例如,開放式數據平颱、開源社區、知識圖譜構建等,能夠加速知識的傳播與創新。 價值鏈: 重新梳理和構建價值的産生、傳遞與分配過程。通過技術賦能,實現價值鏈的數字化、智能化升級,並探索更公平、更高效的價值分配機製。 本書將深入分析不同“鏈”形態的特點、優勢、劣勢以及適用場景,幫助讀者理解如何根據自身情況選擇並構建最適閤的協同模式。 2. 智慧驅動的創新:從“賦能”到“重塑” “智鏈”的核心在於“智慧”。這種智慧體現在: 數據驅動的決策: 利用大數據分析,洞察市場趨勢、消費者需求、運營效率,為閤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算法賦能的效率: 通過機器學習、深度學習等算法,優化資源配置、提升生産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智能協同的流程: 利用自動化、智能化技術,實現跨組織、跨流程的無縫對接,提升協同效率。 AI驅動的個性化: 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方麵,AI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能夠實現精準推薦、定製化産品與服務。 區塊鏈的信任機製: 利用區塊鏈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特性,構建可信的協作環境,降低交易成本,保障數據安全。 本書將詳細闡述如何將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融入協同過程,實現從技術“賦能”到商業模式“重塑”的飛躍。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這些技術,發現新的商業機會,創造新的價值點,並對傳統的創新流程進行顛覆。 3. 價值重塑的邏輯:從“擁有”到“鏈接” 在“智鏈”生態中,價值的創造與分配邏輯發生瞭根本性變化。本書將深入探討: 從“擁有”到“使用”: 共享經濟的興起,正是價值從“擁有”轉嚮“使用”的典型代錶。通過平颱,個人或企業可以將閑置資源轉化為價值。 從“交易”到“生態”: 競爭關係逐漸被生態夥伴關係所取代。企業不再僅僅追求單嚮的市場交易,而是緻力於構建一個能夠長期互利共贏的生態係統。 從“成本中心”到“價值中心”: 傳統意義上的支持部門(如IT、人力資源)在“智鏈”生態中,可以轉化為驅動創新、創造價值的核心力量。 價值的動態分配: 傳統的固化價值分配模式將被動態、靈活的價值分配機製所取代,以鼓勵更多參與者貢獻智慧與資源。 數據資産的價值化: 如何閤法閤規地利用和交易數據,使其成為新的價值創造引擎。 本書將通過大量案例分析,闡述企業如何在“智鏈”生態中,重新審視自身的價值定位,探索新的價值創造路徑,並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價值分配體係。 三、 應對數字鴻溝的策略與實踐 “智鏈”不僅是發達國傢或大型企業的特權,更是彌閤數字鴻溝、賦能普惠發展的關鍵。本書將重點探討: 中小企業如何融入“智鏈”: 針對中小企業資源有限的睏境,本書將提供一係列低成本、高效率的“智鏈”構建策略,例如,利用開放平颱、參與行業聯盟、藉助共享服務等。 發展中國傢如何跨越式發展: 探討如何通過“智鏈”模式,直接進入全球價值鏈,避免陷入低端模仿的陷阱。例如,利用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産業,發展服務外包,構建特色數字經濟。 數字鴻溝下的創新機遇: 分析在數字基礎設施相對薄弱的地區,可能存在的獨特創新機會,以及如何利用“智鏈”模式將其轉化為現實。 政策與監管的角色: 探討政府在推動“智鏈”發展、彌閤數字鴻溝方麵的作用,包括基礎設施建設、人纔培養、法律法規製定等。 倫理與社會責任: 在構建“智鏈”的過程中,如何平衡技術發展與社會公平,保障數據安全與隱私,構建負責任的數字生態。 四、 案例分析與未來展望 本書將精心挑選一係列具有代錶性的“智鏈”實踐案例,涵蓋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不同地域的企業。這些案例將深入剖析: 成功構建“智鏈”的關鍵因素。 在閤作過程中遇到的挑戰以及應對策略。 “智鏈”模式帶來的具體商業效益。 這些案例不僅是理論的印證,更是為讀者提供瞭可藉鑒的實踐經驗。 最後,本書將對“智鏈”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展望。在技術持續迭代、全球聯係日益緊密的背景下,“智鏈”將呈現齣怎樣的演進方嚮?它將如何進一步重塑商業格局,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我們又該如何為迎接更高級彆的“智鏈”時代做好準備? 《智鏈未來:數字鴻溝下的創新協同與價值重塑》,旨在為所有渴望在數字時代乘風破浪的決策者、創新者、以及每一個積極擁抱變革的個體,提供一份深刻的洞見、一套實用的工具,以及一份麵嚮未來的行動指南。它不僅是一本書,更是一次關於未來商業生態的集體思考與實踐的啓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