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现代部分 3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鲁迅 8 藤野先生 鲁迅 13 两株树———草木虫鱼之三 周作人 18 乌篷船 周作人 21 荷塘月色 朱自清 25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32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俞平伯 38 五月的青岛 老舍 41 我的母亲 老舍 47 济南的冬天 老舍 50 芭蕉花 郭沫若 54 波 郭沫若 61 秋天的况味 林语堂 64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68 故都的秋 郁达夫 72 风雨中忆萧红 丁玲 77 苏州拾梦记 柯灵 82 白杨礼赞 茅盾 85 翡冷翠山居闲话 徐志摩 90 伤双栝老人 徐志摩 94 我所知道的康桥 徐志摩 103 宴之趣 郑振铎 109 我的母亲 胡适 114 青岛 闻一多 117 画虎 朱湘 121 烟卷 朱湘 128 南闽十年之梦影 李叔同 136 吃瓜子 丰子恺 142 野外理发处 丰子恺 146 给我的孩子们 丰子恺 150 五月的北平 张恨水 155 鼓 萧乾 160 秋光中的西湖 庐隐 168 更衣记 张爱玲 176 祖父死了的时候 萧红 180 饿 萧红 185 漱玉 石评梅 190 小桔灯 冰心 194 一日的春光 冰心 197 灯 巴金 201 寂静的园子 巴金 204 又是一年春草绿 梁遇春 208 谈“流浪汉” 梁遇春 219 KISSING THE FIRE(吻火) 梁遇春 221 灯 陆蠡 228 囚绿记 陆蠡 232 沅陵的人 沈从文 242 吃相 梁实秋 246 跑警报 施蛰存 251 两种虫类 唐弢 254 三笑记 金克木 258 饿 刘半农 262 北大河 刘半农 267 鬼赞 许地山 270 落花生 许地山 272 忆卢沟桥 许地山 276 在一个边境的车站上 戴望舒 282 白马湖之冬 夏丏尊 285 幽默的叫卖声 夏丏尊 288 一种云 瞿秋白 290 北平漫笔 林海音 307 罗迦诺的乡村 冯至 312 多年父子成兄弟 汪曾祺 316 故乡的食物 汪曾祺 321 教授与烟斗 吴小如 325 夹竹桃 季羡林 331 歌声 吴伯箫 336 花潮 李广田 341 山之子 李广田 348 井冈翠竹 袁鹰 353 西湖漫笔 宗璞 358 老哥哥 臧克家 363 早该说的一些话———祭先父 苏叔阳 369 zui初的晚餐 陈忠实 373 小鸟,你飞向何方 赵丽宏 378 我与地坛 史铁生
当代部分 395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 王小波 399 土地 秦牧 406 走过冬天,走过你自己———致一名轻生女青年的信 张抗抗 410 北京人速写 梁晓声 416 信客余 秋雨 423 垂钓 余秋雨 426 为你自己高兴 刘心武 430 海市 杨朔 438 土地的寻觅 路遥 443 葡萄美酒夜光杯 冯骥才 447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 贾平凹 451 溪流 贾平凹 454 陪考一日 莫言 459 德加眼中的芭蕾舞女 铁凝 463 岁末恒河 韩少功 472 体验爱,体验幸福 摩罗 478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482 感觉城市 刘元举 486 弯人自述 陈村 494 麦田中央的坟 谢宗玉 498 西墙 谢宗玉 502 羊的样子鲍尔吉窑 原野 506 姜是老的辣 刘墉 510 母语 席慕容 513 芳邻 三毛 522 我的四个假想敌 余光中 529 幽默的境界 余光中 533 心田上的百合花 林清玄 536 投奔中医记 柏杨 |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书名: | 经典散文读本 |
作者: | 采桑子 |
市场价: | 68.00元 |
ISBN号: | 9787531721789 |
出版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 语种:中文 |
出版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页数: |
印刷时间:2017-03-01 | 用纸:轻型纸 | 字数: |
内容简介 |
《经典散文读本》本书为名家散文汇编,选取了百余位当代、现代大家散文成集,内容由正文、赏析、作者简介三部分组成。全书40余万字。内容经典、饱受赞誉,品读中肯。是一本规模宏大、优秀的散文汇编集。 |
编辑推荐 |
《经典散文读本》百年传承,经典汇编,浪漫如云,参悟人生。散文是一种轻灵自由的文体,为我国历代文人墨客所喜爱,数千年来,流派异彩纷呈,名篇佳作迭出,一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道亮丽景观。因此,编辑整理名家名篇,也是从来方兴未艾的事业。本部《经典散文读本》,集结现当代近百余位名家名篇,加入适当点评、作者简介,令阅读更加便捷而条理清晰。文本虽厚,思绪轻盈;篇章虽老,却不以无人而不芳。愿你们喜欢,多多品读。 |
在线试读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鲁迅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zui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 |
坦白说,我一直对散文情有独钟,而这本《经典散文读本》更是让我爱不释手。鲁迅先生的文章,总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他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让我对当下有了更深的理解。冰心奶奶的文字,如同一缕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阴霾,她的《再寄小读者》让我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最纯粹的爱。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总能在平淡中见深刻,他用简洁的语言,道出了生活的真谛,他的《生命的不可思议》让我对生命有了全新的认识。朱自清先生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种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如今景物的感怀,都让我沉醉其中。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就像一杯清茶,越品越有味,他写人情世故,写风土人情,都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觉得温暖而亲切。毕淑敏女士的文字,则充满了人文关怀,她对人生困境的探讨,对人性弱点的挖掘,都让我深思。这本选集,就像一个宝库,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让我对文学,对生活,都有了更深的感悟。
评分这本《经典散文读本》简直是一场文学盛宴!鲁迅先生的杂文,带着批判的锐利,却又饱含着对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冰心女士的散文,如同一首首动人的诗歌,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真善美的追求,她的《我们爱》让我感受到了文字中最纯粹的情感。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总是那么的淡泊而有力量,他教我如何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他的《人生的礼物》让我学会了感恩。朱自清先生的《匆匆》,让我意识到时间的可贵,每一秒都值得珍惜。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卷,描绘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他写家乡,写美食,都那么的生动有趣。季羡林先生的文章,充满了学者的智慧和人生的洞察,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阐述深刻的道理。沈从文先生对边城民俗的描写,则让我感受到了原始而纯粹的美。这本书汇聚了众多大家的心血,让我觉得自己仿佛与这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升华。
评分我必须说,这次的《经典散文读本》选集,真的让我眼前一亮。首先,它收录的作者阵容就足够强大,鲁迅、冰心、林清玄、朱自清、汪曾祺、三毛、毕淑敏、季羡林、沈从文,这随便拉出来一位,都是文学界响当当的人物,他们的作品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翻开书页,鲁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中的文字,至今读来仍旧振聋发聩,他对国民性的深刻剖析,那种痛切的关怀,让我反思良多。冰心女士的《寄小读者》,字里行间流淌着真挚的情感,她对孩子们的爱,对祖国和大海的热爱,都深深地感染了我。林清玄先生的文章,总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智慧,他的笔触能够轻易地触碰到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读来让人心境平和。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那种父子之间含蓄深沉的爱,每每读到都让我热泪盈眶。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则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他用最平实的语言,描绘出最动人的画面,让我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首诗。总而言之,这本选集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文字的力量和文学的魅力。
评分这本《经典散文读本》带给我的,是一种久违的宁静和力量。书中的鲁迅,笔尖如同钢针,直刺社会的黑暗,读来让人心生警醒,却又在警醒中看到希望的微光。冰心的文字,如同一首首温柔的歌谣,充满了母性的光辉和对生命的热爱,她的《我们怎样做父亲》让我反思为人父母的责任与爱。林清玄的散文,总有一种淡淡的禅意,仿佛在引领我去发现生活中被忽略的美好,他的《玫瑰的 the 刺》让我懂得,生命中的不完美也是一种存在的意义。朱自清先生笔下的《绿》,那种对自然景物的细致描绘,和其中流露出的淡淡情愫,都让人沉醉。汪曾祺先生,他的文字就像他的生活一样,悠闲而充满情趣,读他的文章,仿佛能闻到那熟悉的饭菜香,听到那爽朗的笑声。沈从文先生的湘西风情,则如同画卷一般在我眼前展开,那些淳朴的人物,那些古老的传说,都让我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深的向往。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的朋友,不厌其烦地与我分享他的人生感悟,让我觉得孤独的时候有人陪伴,迷茫的时候有人指引。
评分这本《经典散文读本》简直是我的精神食粮!当我翻开它,就仿佛走进了一个由文字构筑的奇妙花园。那些熟悉的、又常常被遗忘的名字,比如鲁迅先生那犀利如刀的笔触,读来依旧能感受到他对旧时代的痛斥和对新生的渴望,字字句句都充满了力量;冰心奶奶的文字则像一股清泉,流淌着母爱、童真和对美的赞颂,让人心头泛起阵阵暖意;林清玄的散文,更是带着一种禅意,他的文字总能触及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让你在阅读中体味到人生的智慧与宁静。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那种月光下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景色的描摹,我仿佛能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一池秋水的清冷与静谧。汪曾祺先生的文字,则如同他笔下的家常菜,朴实却回味无穷,他写生活,写风物,写人情,总是那么细腻而有趣,让人忍不住想跟着他一起去感受生活的美好。读着这些大家的作品,我常常会停下来,一遍遍地咀徊,仿佛自己也成了其中的一部分,与他们一同感受世间百态,品味人生况味。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散文的魅力,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抒发,思想的碰撞,灵魂的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