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麵解讀《黃帝內經》的養生理論
本套書全麵繼承瞭《黃帝內經》的經典理論,將其進行瞭再整理,內容既各自獨立而又相互配閤。
2.係統地將枯燥的中醫理論分為便於理解的五大體係
《黃帝內經》為中華醫學理論的經典,但沒有中醫基礎的人很難從中獲取係統的養生知識,往往因為晦澀難懂而放棄閱讀,或者隻得到一些破碎的知識碎片。而本套書從《黃帝內經》中抽齣五大養生理論(包括節氣養生、時辰養生、體質養生、排毒養生和疾病預測),自成一體地做瞭再說明,淺白易懂,便於讀者分體係地理解和學習中醫養生知識。
3.闡述通俗易懂
《黃帝內經》的理論為枯澀難懂的古文,本套書用淺白的語言重新做瞭闡釋,在尊重中醫經典理論的同時,更適閤普通讀者閱讀。恰如其分地引用《黃帝內經》的原文和解釋,使任何細節都不脫離經典,幫助讀者理解中醫理論。
4.版式靈動活潑
靈動活潑的版式設計,符閤一般讀者的閱讀習慣,讓讀者輕鬆學習養生知識。
5.多種實用養生方法同推薦
按摩、運動、藥膳、食補,可繁可簡的不同種類的推薦,無論讀者是那一類人群都能找到適閤自己的養生方法。
《黃帝內經十二時辰養生經》針對十二時辰中所針對的十二經穴一一進行介紹,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分彆對應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對重點經穴、養生要訣、作息安排、飲食要點等有益健康的中醫養生方法逐一解讀,讓讀者一邊瞭解人體自身的奧秘,一邊學會健康的生活方式。
李祖長,主任醫師,中醫科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1984年畢業於江西中醫藥學院中醫係,獲學士學位;1989年畢業於北京中醫醫院,獲中西醫結閤心血管專業碩士學位。從事中醫臨床、教學、科研工作31年,善於診治心髒病、咳喘癥、糖尿病、婦女內分泌失調等疾病,在行業內有較高的知名度,在患者中間有較高美譽。現任北京中醫藥學會糖尿病專業委員會委員,《環球中醫藥雜誌》審稿專傢。曾獲北京市衛生局科技成果二等奬,參與編寫臨床專著1部。主要研究方嚮:中醫藥防治心腦血管及肺係疾病的臨床研究。
第一章子時養膽護陽最重要
第二章醜時養肝排毒最重要
第三章寅時滋養肺部最重要
第四章卯時調養大腸經最重要
第五章辰時滋補養胃最重要
第六章巳時防濕養脾最重要
第七章午時養心去火最重要
第八章未時保養小腸經最重要
第九章申時養護膀胱經最重要
第十章酉時調養腎髒最重要
第十一章戌時養護心包經最重要
第十二章亥時調養三焦經最重要
附錄
十二時無病法原文
十二經穴起止錶與起止歌
《黃帝內經》部分原文
可以說,自有人類開始,人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健康長壽的追求,而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更是被提上瞭日程。但上天似乎總喜歡跟人們開玩笑,盡管各種新藥特效藥一直在不斷被研發,但疾病卻像潘多拉的魔盒一般,層齣不窮。
生命的極限有多長,沒有人能清清楚楚地說齣來。如今,人們隻能從這樣的史料記載中知道已有的生命極限:藥王孫思邈活瞭100多歲,中國著名的哲學傢老子活瞭100多歲,而活得最長的則是顓頊的玄孫彭祖,傳說他活瞭800多歲。不管這些記錄和傳說是否正確,但我們明白一點,在健康狀態下,人的自然壽命一定是遠遠大於現在人們一般的生存年限。
《黃帝內經》有雲,“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意思是人的壽命可達百歲。《尚書》則認為“一曰壽,百二十歲也”,稱人活到120歲纔算是活到天年。那麼,現實中的人們真的可以有如此長的壽命嗎?根據現代科學的研究發現,人是可以實現過百壽命的。有研究結果顯示人的壽命應該在100~175歲之間。不管是古代資料記載,還是現代醫學探索,其結果都與事實大相徑庭——人們的自然壽命遠未達到這個結果。
為什麼人類基本都活不到自然壽命?為什麼也有一些長壽的人存在?關於這些問題,或許我們可以從老子的話中得到一些啓示。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的“道”指的就是自然規律。也就是說,隻有懂得順其自然,達到天人閤一的境界,人們纔能真正開始接近天地萬物和自然。離天地萬物越近,越能得到自然的滋養,並可以從中獲得無窮無盡的能量,進而達到長壽的目的。
那麼,到底何為天人閤一?通俗地講,天地人這三者是相互關聯的,尤其是人類的生存更要依賴天地環境。《靈樞》說:“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這句話簡要地概括瞭人和天地之間的關係,即人體就相當於是一個小宇宙,其內部也有錯綜復雜的關係,而且相互之間的運行規律和外界相通,人們隻有和外界自然這個大宇宙相適應,順勢而為,纔能做到天人閤一,纔能健康長壽。
天地是自然界的運行大道,更是人們開展一切活動的指嚮。最簡單的例子,日齣而作日入而息便是與天地自然一緻的活動軌跡,若要強硬違背大自然的運行規律,隻能是讓自己的身體和意誌受到傷害,加快生命衰竭的速度。
我國古代人民在長期與疾病做鬥爭的過程中,總結齣豐富獨到的經驗,從而形成瞭一係列的醫學智慧,而《黃帝內經》便是其中較早的典籍之一。中醫這一學術體係的形成,就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因此,《黃帝內經》也被公認是中醫學的奠基之作。總的來說,《黃帝內經》集中體現未病先防、順應自然、闢邪去害等中心思想,不管是倡導強身保健還是頤神養身,《黃帝內經》的理論都遵循天人閤一的基礎。
其實,《黃帝內經》早就指齣,“從陰陽則生,逆之則死,從之則治,逆之則亂。反順為逆,是為內格”。人們生活於陰陽變化的環境中,作為大自然的一份子必然需要與天地同步,適應自然發展變化,隻有這樣,纔能達到機體內部和外部陰陽雙方的平衡。
要做到與天地同步也不難。簡單來說,對人體影響最大也是最明顯的自然變化,可謂是四季交替及晨昏變更。它如何影響人們?人們又是如何適應這些變化的呢?具體來說就是該吃時吃飯,該睡時睡覺,天冷瞭加衣,天熱瞭減衣。這種變化不是跟隨我們自身感受處理的,即不是說我感覺餓瞭纔吃飯,而是時間到瞭就得吃飯。簡而言之,就是跟著太陽和自然變化走,雖然看似簡單,卻是最好也是最難的養生之道。
因為人體就是一個小宇宙,太陽與人們體內的陽氣相對應,順應它的變化規律,人們體內的陽氣纔能充盈,陽氣健旺,人體自然就會健康長壽瞭。
《素問?生氣通天論》認為一天之中,早晨陽氣始生,日中而盛,日暮而收,夜半而藏,這種變化與“春生、夏長、鞦收、鼕藏”的四時變化規律完全一緻。
充滿智慧的古人將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並與身體相對應,提齣瞭十二條經絡的說法,即“十二正經”,每條正經各有所主的髒腑。按照天人閤一的思想理解,十二個時辰與人體十二條經脈的關係,其實就是人與大自然的包容關係和順應關係,即人的生活習慣應該符閤自然規律。
中醫認為,子午流注納支法十二經脈的氣血循行規律是:從半夜子時(23:00)算起為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對應的經脈分彆為足少陽膽經、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足陽明胃經、足太陰脾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少陰腎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
經絡上的穴位很多,對於沒有中醫基礎的普通患者來說,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其實,養好經絡並不是非要熟記各個穴位,隻要順應它的本性,形成健康規律的生活作息習慣就可以瞭。
想想,人類其實非常脆弱,與茫茫宇宙相比,人類儼然就是一滴水、一粒沙。但如果人們懂得藉天地之力,就可以實現積小為大,以日常微小活動來影響整體狀態。中國傳統的養生觀追求的也就是這種人體生命與自然萬物的整體和諧狀態。
總而言之,《黃帝內經》的時辰養生其實就是提醒人們重視外界環境的發展變化,促使人們明白自身與周圍環境相互依存的關係,更是勸阻不按照大道運行規律行事的無知行為,從發現天地自然齣發,糾正並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在長期堅持的基礎上,達到身體康健、壽命延長的目的。
我一直對中醫的哲學思想挺感興趣的,尤其是一些關於天人閤一、順應自然的理論。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非常好,它不僅僅是枯燥的理論堆砌,而是通過非常生動的語言,將古代先賢對於人體與宇宙規律的深刻理解展現齣來。雖然我不是醫學專業齣身,但讀起來一點都不覺得晦澀難懂。作者在講解時,會結閤很多生活化的例子,比如某個時辰應該吃什麼,做什麼運動,甚至是什麼情緒需要注意,這些都讓原本聽起來很遙遠的中醫養生變得觸手可及。我覺得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就是它提供瞭一種非常有條理、有體係的養生方法,讓你知道具體該怎麼做,而不是泛泛地說“要注意養生”。
評分我之前嘗試過很多不同的養生方法,但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效果也不明顯。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書。它就像是一份量身定製的養生指南,而且是以一種非常係統的方式呈現。最讓我驚喜的是,它將養生與日常生活緊密結閤,比如根據不同的時辰,給齣不同的飲食和作息建議。我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調整瞭幾個星期,感覺身體的某些不適確實得到瞭緩解。比如,我之前經常在下午三四點感到疲勞,書中提到這個時間段是膀胱經當令,可以適當活動一下,我嘗試瞭之後,發現真的能提振精神。這本書讓我覺得養生不再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到每天的點點滴滴中。
評分我是一個比較追求科學和理性的人,所以一開始對中醫的很多概念都持保留態度。但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中醫理論的另一麵。它在闡述一些養生觀點時,會盡量從生理、病理的角度去解釋,雖然不是現代科學的語言,但邏輯上是自洽的,而且很多建議在實踐後確實能感受到效果。比如書中提到子時(晚上11點到淩晨1點)是肝髒排毒的關鍵時期,強調要保證睡眠,我最近就特彆注意在子時前入睡,感覺第二天精神確實好很多。當然,我明白中醫的很多理論和現代醫學有差異,但這本書並沒有試圖去推翻現代醫學,而是提供瞭一種 complementary 的視角,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看待身體健康。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我纔剛開始翻閱,所以很多內容還在消化中。不過,單從它的文字風格和內容編排來看,就足夠吸引人瞭。作者的文字功底很紮實,行文流暢,即使是講解一些比較復雜的概念,也處理得非常到位,不會讓人産生閱讀疲勞。而且,這本書的排版也很舒服,字體大小適中,留白也恰到好處,閱讀體驗非常棒。我特彆喜歡書中引用的古文原文,雖然原文可能有些晦澀,但作者的注釋和解讀都非常詳盡,能夠幫助我們這些普通讀者更好地理解其精髓。總的來說,它給我一種沉浸式學習的感受,仿佛穿越迴古代,與先賢對話一樣。
評分這本書我大概讀瞭有一半瞭,整體感覺還挺不錯的。最開始買這本書,其實是齣於一種好奇心,想著“黃帝內經”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很有分量,再加上“十二時辰養生經”這個副標題,感覺像是藏著什麼古老的養生秘訣。拿到手的時候,書的裝幀很樸實,沒有花裏鬍哨的封麵,這一點我挺喜歡的,覺得更像是一本認真的學術著作。翻開之後,我被它的結構吸引瞭。它不是那種一股腦兒把所有理論都拋齣來的書,而是把“黃帝內經”的精華,特彆是與時間相關的養生理念,非常細緻地拆解到瞭十二個時辰。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好評
評分很好!
評分好評
評分好
評分好
評分如
評分好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