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級香水:芬芳兩百年

收藏級香水:芬芳兩百年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法] 貝爾納·甘格勒 著,彭婷 譯
圖書標籤:
  • 香水
  • 香氛
  • 曆史
  • 文化
  • 藝術
  • 收藏
  • 品鑒
  • 香料
  • 格調
  • 生活方式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金城齣版社
ISBN:9787515512259
版次:1
商品編碼:11736348
包裝:精裝
開本:12開
齣版時間:2015-07-01
用紙:銅版紙
頁數:384
字數:150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收藏級香水:芬芳兩百年》囊括嬌蘭、香奈兒、L.T.皮維、盧賓等諸多世界香水品牌,由古董香水收藏傢貝爾納·甘格勒傾力打造,1000餘款絕世香水首度齊聚一堂。

內容簡介

  《收藏級香水:芬芳兩百年》首次集齊從19世紀至20世紀最稀有、最獨特的原創香水瓶,這些香水瓶來源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私人收藏。作者貝爾納·甘格勒是一名收藏級香水瓶專傢,他在書中講述瞭香水瓶的曆史,並嚮所有希望開始收藏或豐富藏品的讀者提供瞭寶貴的建議和實用的信息。1000餘款絕世香水瓶圖片及行情測評讓本書成為名副其實的關於收藏級香水瓶的《聖經》。它既是專業人士和藏傢們的參考工具,也是適閤業餘愛好者和獵奇者的讀物。

作者簡介

  貝爾納·甘格勒(Bernard Gangler),職業生涯從擔任一傢香水集團的經理開始。曾在紐約學習香水分銷,於20世紀80年代創立巴黎香水連鎖店“星係”(Galaxié),以及巴黎最大的香水店“香水空間”(Espace Parfumerie)。身為拍賣估價師眼中的行傢裏手和齣入法國大多數香水瓶收藏傢沙龍的專業人士,甘格勒完成過四十餘次公開拍賣。現擔任數傢收藏級香水瓶博物館的顧問,並做過相關的專題講座,多次參與專題電視節目的錄製,還在報刊上發錶過上百篇文章。

精彩書評

  ★精美的裝幀搭配漂亮的圖片,香水的芬芳似已從書中散發齣來,令人心醉。
  ——書評人

  ★《收藏級香水》是一本充滿魅力的書,它既是專業人士和藏傢們的參考工具,也是適閤業餘愛好者和獵奇者的讀物。
  ——書評人

目錄

香水瓶的曆史
曆史概覽
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
玻璃製作大師:遊走在玻璃與水晶之間
香水製造商
設計師香水品牌
收藏級香水
現代香水製造業的到來(1830—1900)
美好年代(1900—1920)
瘋狂年代(1920—1930)
戰爭與大蕭條(1930—1950)
走嚮當代香水製造(1950—2010)
附 錄
給收藏傢的實用建議
參考文獻
推薦地址
香水品牌索引
香水瓶價位
緻謝

精彩書摘

  曆史概覽
  談到香水瓶,首先應當簡要地迴顧一下香料的曆史,它的應用可以追溯到文明起源之時。在不同的時期,香料曾被用作宗教道具、療養工具,同時也被當作催情劑。
  “香水”這個詞由拉丁語“per”(穿過)和“fumum”(煙霧)組成,意為“像煙霧般散發的東西”,用來指代令人愜意、沁人心脾的氣味。希望這種味道能藉由曆史伴您度過這段香水之旅!
  古代:從死亡崇拜到享樂
  古代文明中曾大量使用香油、香膏以及熏香來嚮神靈錶達敬意。自公元前 5世紀起,古埃及人便利用熏製的祭品來保存遺體。他們還使用香油來治療疾病,頂層的富裕階級纔用它來催情。
  據說,古希臘人自公元前15世紀開始就懂得瞭熏香的藝術。他們賦予瞭香料宗教和情欲的功效。對於他們而言,香料能釋放齣眾神的美和力量。他們發明瞭鮮花香味的香油和香膏。乳香、沒藥和甘鬆香被看作是最稀有的香精之一,以麝香和龍涎香為主要成分的新香型也開始齣現。
  運動員和士兵們塗抹香油,以保護和滋潤肌膚。古羅馬人賦予瞭香料極為重要的地位,他們毫無節製地使用,不僅在宴會上,還在溫泉療養時使用。
  香料能讓人的身體變得崇高而神聖。這一時期,人們完善瞭玻璃製作工藝——一位敘利亞工人發明瞭玻璃吹管。古羅馬人推進瞭玻璃器皿的製造,使得玻璃器皿迅速取代瞭古希臘人使用的陶器。
  中世紀:基督教與大瘟疫
  西羅馬帝國(公元5世紀)衰落之後,基督教教會掌權,香料在宗教活動外的使用銳減。教會拒絕使用他們認為太過輕佻的香料製品。
  直到十字軍凱鏇,人們纔逐漸養成使用香油的習慣,尤其是在梳妝的時候。甘鬆香——一種草本植物的提取物——氣味辛辣而濃烈,迅速廣為使用。
  13世紀時,香料的使用與肉欲的快感聯係在瞭一起,女人使用香粉來吸引異性。不過美好的氣味不僅僅是用來催情和享樂的,在人們經常因為瘟疫而大量死亡的年代,它還具有消毒的功能。人們燃燒芳香的木頭,利用煙熏法給住宅消毒。
  我們所知的最古老的以酒精為基底的香水是“匈牙利皇後水”(l’Eau de la reine de Hongrie)。它誕生於1370至1380年間,主要成分有迷迭香、玫瑰花和橙花香精、檸檬及薄荷提取物,作為治療疾病的藥物使用。
  文藝復興時期:香水無處不在
  沐浴被認為會傳染疾病,因此遭到禁止。於是,人們藉助味道濃烈而持久的香水來解決個人衛生問題。一直以來,香水都以具有淨化功能而著稱。
  凱瑟琳·德·梅蒂奇( Catherine de Médicis)將盧傑利兄弟(frères Ruggieri,既是香料商也是藥劑師)的配方帶到瞭法國,掀起瞭使用香水的時尚。人們不滿足於隻在身上噴灑香水,還將芬芳的香精灑得到處都是:座椅上、桌子上、外套上,連動物身上都有。為瞭去除鞣製欠佳的皮革氣味而産生的香熏手套也成為時尚,迅速躋身為裝扮的必備單品。
  意大利曾一度是香料交易的集散地,16世紀末期被法國取而代之,濛彼利埃(Montpellier)成為當時的香水之都。
  ……

前言/序言

  新藏品的誕生
  坐落在巴黎德魯奧街的拍賣中心熱鬧非凡……一連幾個星期,媒體都在報道一種新的收藏品——收藏級香水瓶,預計於 1986年3月3日舉行公開拍賣。
  數月前,一位古玩收藏傢希望將自己的香水瓶與大品牌的香水瓶區分開來。他通過一位朋友聯係到巴黎的拍賣估價師吉爾·內萊·米奈(Gilles Néret-Minet)先生。估價師在傢中約見瞭這位收藏傢——布魯諾·達爾古爾伯爵(Le comte Bruno d’Harcourt)。伯爵共有156件藏品,分彆來自不同的香水製造商,包括路易·杜薩·皮維(L.T.Piver)、嬌蘭(Guerlain)、盧賓(Lubin)、維維爾(Viville)等。
  待售商品的小宣傳冊隻有四頁八版,內頁的十張照片是黑白的,封麵是彩色的。
  1986年3月1日周六,11點
  巴黎德魯奧拍賣中心7號廳展齣瞭這批香水瓶藏品。在藝術的殿堂裏見到不起眼的香水瓶時,很多人著實吃瞭一驚……一些參觀者持懷疑態度。
  1986年3月3日周一,德魯奧拍賣中心7號廳,14點開拍
  大廳內熙熙攘攘,人們或坐或站,摩肩接踵,隻為參加這世界首屈一指的拍賣會,個個激動不已。第一期拍賣的是L.T.皮維的香水瓶 Floramye及套裝。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競拍價持續走高,其他的香水瓶也分批破紀錄成交,成交價超齣瞭所有人的預期。拍賣會結束時,全體人員都站起來激動地鼓掌。接下來的日子裏,報刊、廣播和電視等媒體紛紛報道瞭這次史無前例的成功拍賣。
  六個月後,巴黎德魯奧拍賣中心迎來第二次拍賣。
  一種新的收藏品由此誕生!

經典香水帝國:從宮廷秘方到現代風尚的演變史 圖書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自中世紀晚期至二十世紀中葉,西方世界香水工業波瀾壯闊的發展曆程。我們聚焦於香水如何從貴族階層私密的煉金術産物,逐步演變為融入大眾日常生活的工業化商品。全書以時間為軸,輔以詳實的社會文化背景考察,力求還原一個香氣四溢、充滿變革與創新的曆史畫捲。 第一部分:氣味的黎明——中世紀的餘暉與文藝復興的萌動(約1300-1600年) 本部分首先探討瞭香料貿易在歐洲的早期影響。在十字軍東徵和威尼斯商人的推動下,來自東方神秘的香料——鬍椒、丁香、肉桂等——不僅重塑瞭歐洲的烹飪藝術,更為早期的芳香療法和熏香提供瞭物質基礎。 重點描述瞭“香水”概念的雛形。在中世紀的修道院和宮廷中,酒精基底的芳香水(Aqua Mirabilis,神奇之水)被視為藥用和淨化之物。我們詳細考察瞭早期的蒸餾技術,以及草藥學傢和煉金術士在提取植物精油過程中扮演的關鍵角色。此時的香水,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徵,其配方嚴格保密,多與宗教儀式和驅除“瘴氣”(Miasma)的迷信觀念緊密相連。 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的佛羅倫薩和威尼斯成為香水藝術的溫床。美第奇傢族的聯姻將精湛的香水製作技藝帶入法國宮廷,為後續的“香水革命”埋下伏筆。本書細緻描繪瞭早期香脂(Pomades)的製作過程,以及使用動物性固定劑(如麝香、龍涎香)的復雜技藝,這些技術為後世的調香藝術奠定瞭最初的框架。 第二部分:凡爾賽的芬芳——絕對君主製下的香水權力(約1600-1789年) 路易十四統治下的凡爾賽宮是本書的又一核心場景。隨著宮廷生活的日益精緻化和對個人衛生的漠視(人們普遍認為水洗會引緻疾病),香水的使用達到瞭空前的鼎盛。當時的貴族需要用濃烈的香氣來掩蓋體味,香水滲透到瞭服飾、手套、假發乃至傢具的每一個角落。 本章詳細介紹瞭香水製作中心如何從意大利轉移至法國的格拉斯(Grasse)。格拉斯得天獨厚的地理和氣候條件,使其成為“世界香水之都”,尤其是對茉莉、玫瑰等花卉的規模化種植和提取技術的發展。我們剖析瞭“浸漬法”(Enfleurage)這一關鍵技術的成熟,以及其如何使脆弱的花香得以保存。 此外,本部分探討瞭當時著名的“香水師”(Parfumeur)群體。他們不再僅僅是匠人,而是擁有專業知識的“嗅覺藝術傢”,並開始形成自己的行會和商業規範。路易十五時期,宮廷的品味達到瞭極緻,每種口味和嗅覺偏好都對應著特定的社會場閤。對這一時期昂貴香水成分的依賴,也間接推動瞭全球香料貿易的擴展與殖民體係的深化。 第三部分:啓濛與工業的碰撞——香水的民主化進程(約1789-1880年) 法國大革命對香水行業造成瞭巨大的衝擊。貴族階層的沒落使得那些過於奢靡和針對特定人群的香水需求銳減。然而,啓濛思想倡導的清潔和自然觀念,以及隨後的工業革命,反而為香水的普及化打開瞭大門。 本書重點分析瞭“古龍水”(Eau de Cologne)的興起及其在社會各階層中的普及。古龍水以其清爽、易於使用的特性,迅速成為資産階級日常修飾的首選。我們考察瞭化學工業對香水配方的革命性影響,例如閤成香料的初步嘗試,盡管此時期的閤成物仍屬粗糙,但已預示著未來調香革命的方嚮。 在這一時期,香水瓶設計也經曆瞭從洛可可式的繁復裝飾嚮新古典主義簡潔風格的過渡。歐洲的手工業者開始利用玻璃吹製技術和雕刻工藝,使香水瓶本身成為具有藝術價值的商品。大型香水商行的建立,標誌著現代商業分銷網絡的初步形成,香水不再完全依賴於宮廷的庇護。 第四部分:現代香水的奠基——科學與藝術的交融(約1880-1914年) 工業革命的第二個浪潮徹底改變瞭香水的製造工藝和審美取嚮。化學閤成技術的飛躍,特彆是對醛類、酯類等人工香料的成功提取和應用,是本章的焦點。這些新分子極大地拓展瞭調香師的調色闆,使得調香師能夠創造齣自然界中不存在的氣味結構。 本書詳細介紹瞭這一時期幾位關鍵的“嗅覺建築師”,他們大膽地運用新發現的閤成物質,挑戰瞭傳統“天然即美好”的觀念。例如,對木質、動物性香調的革新性使用,使得香水開始具備更強的個性和敘事性。 同時,我們也考察瞭“美好年代”(Belle Époque)背景下,香水品牌如何開始構建自己的身份和市場定位。從強調原料的純淨度到宣傳其獨特的“配方秘密”,品牌營銷的雛形開始齣現。這一時期,香水逐漸從一種單純的掩蓋氣味的工具,演變為錶達個人品味、情感和時代精神的載體,為二十世紀的香水黃金時代奠定瞭堅實的科學與藝術基礎。 全書通過對這些曆史階段的細緻梳理,展示瞭香水作為一種文化符號、經濟驅動力以及科學結晶的復雜麵貌,揭示瞭氣味是如何被人類馴化、創造和定義的過程。

用戶評價

評分

老實說,我對這類“芳香史”的書籍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但很多時候都會因為內容過於學術化或者過於口水化而感到失望。我更傾嚮於那些能夠深入挖掘香水與文化、曆史、社會變遷之間復雜聯係的作品。比如,我想知道在某個特定的曆史時期,哪些香料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徵,又是如何影響瞭當時的時尚潮流和社交禮儀。我希望這本書能像一位資深的香水收藏傢在娓娓道來,講述那些充滿傳奇色彩的香水瓶背後的故事,每一個刻度、每一滴液體都凝聚著時代的印記。如果能有一些精美的插圖或者當時的廣告畫作為佐證,那就更完美瞭,那樣閱讀的沉浸感會大大增強,仿佛自己真的置身於那個香氣四溢的年代。

評分

讀完一些曆史類的書籍,我發現最難得的是那種能將冰冷的曆史事實賦予溫度和人情味的能力。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將那些枯燥的年份和配方,轉化成一個個生動的故事。比如,某個香水的誕生是否與某個重大的曆史事件相關?某個貴族小姐為瞭追求心上人而定製的香氛,背後又藏著怎樣的愛恨情仇?我追求的不是一本教科書,而是一本能讓人在咖啡香中,伴著悠揚的古典樂,慢慢品讀的“香水傳記”。那種文字的韻律感和情感的共鳴,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更打動人,讓我能真切感受到兩百年間芬芳所承載的復雜人類情感。

評分

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來說,我一直在尋找能幫助我提升“鑒香”能力的指南。市麵上的香水介紹太多瞭,但真正能教會人如何去“聽”香水的人很少。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些實用的鑒賞技巧,比如如何分辨前調、中調、尾調的微妙變化,如何通過嗅覺來判斷一款香水的年份和保存狀態,那將是極具價值的。我希望它能引導我從一個單純的“使用者”蛻變為一個有知識、有品味的“鑒賞傢”,能夠對得起“收藏級”這個詞所代錶的深度和廣度。期待它能打開我的嗅覺雷達,讓我對未來的每一次香氣邂逅都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更準確的判斷。

評分

哇,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太吸引人瞭,那種復古又帶著一絲神秘感的排版,光是看著就讓人忍不住想翻開來一探究竟。我最近正好在尋找一些關於香水曆史和藝術的深度讀物,尤其是那種能帶我穿越時空,感受不同時代香氛魅力的書。我特彆喜歡那種文字功底紮實,敘事又不失生動的作品,最好能像品鑒一瓶絕世好香一樣,層層遞進,迴味無窮。這本書的名字聽起來就很貴氣,收藏級,這暗示著內容必然是經過精心挑選和打磨的,希望能讀到一些關於經典香水背後的故事,那些調香大師的傳奇人生,以及那些早已停産、如今隻能在文字中重現的“琥珀記憶”。我期待它能給我帶來一場視覺和嗅覺的雙重盛宴,不僅僅是知識的普及,更是一種審美體驗的提升。

評分

最近迷上研究一些小眾沙龍香,對香水的“配方構成”越來越好奇。我總覺得,一瓶偉大的香水,其魅力不僅僅在於聞起來如何,更在於它如何被構建起來——那些罕見、昂貴的天然原料是如何被發現、采購和融閤的?這本書如果能稍微觸及到一些調香技藝的門道,哪怕是象徵性地介紹一下,我想我一定會非常受用。我希望它能提供一個獨特的視角,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香水能夠跨越世紀依然被奉為經典,它們是不是擁有一種超越時間的“結構美學”?這本書的厚度似乎暗示著內容很充實,我希望它不是那種蜻蜓點水式的介紹,而是能深入剖析一些標誌性香型的演變路徑。

評分

給收藏傢的實用建議

評分

香水瓶的曆史

評分

世界香水之都——格拉斯

評分

貝爾納·甘格勒(Bernard Gangler),職業生涯從擔任一傢香水集團的經理開始。曾在紐約學習香水分銷,於20世紀80年代創立巴黎香水連鎖店“星係”(Galaxié),以及巴黎最大的香水店“香水空間”(Espace Parfumerie)。身為拍賣估價師眼中的行傢裏手和齣入法國大多數香水瓶收藏傢沙龍的專業人士,甘格勒完成過四十餘次公開拍賣。現擔任數傢收藏級香水瓶博物館的顧問,並做過相關的專題講座,多次參與專題電視節目的錄製,還在報刊上發錶過上百篇文章。

評分

作者簡介 · · · · · ·

評分

緻謝

評分

美好年代(1900—1920)

評分

香水製造商

評分

《收藏級香水:芬芳兩百年》首次集齊從19世紀至20世紀最稀有、最獨特的原創香水瓶,這些香水瓶來源於世界各地的博物館或私人收藏。作者貝爾納·甘格勒是一名收藏級香水瓶專傢,他在書中講述瞭香水瓶的曆史,並嚮所有希望開始收藏或豐富藏品的讀者提供瞭寶貴的建議和實用的信息。1000餘款絕世香水瓶圖片及行情測評讓本書成為名副其實的關於收藏級香水瓶的《聖經》。它既是專業人士和藏傢們的參考工具,也是適閤業餘愛好者和獵奇者的讀物。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