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7-10岁 本书包含让孩子口齿伶俐的190个绕口令,练习绕口令可以促进头脑反应灵活,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每首绕口令的个别字词加注拼音,可以帮助小朋友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正确发音,“知识小链接”板块包含成语、诗词和小知识,“轻松一刻”板块有笑话、脑筋急转弯、谜语、歇后语等。希望小朋友在锻炼口舌的同时,也能收获知识、放松心情。小朋友们,赶快来到“我的演讲小舞台”,天天练习绕口令,上台表演我不怕!
内容简介
绕口令是一种有趣又有益的语言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舌、唇、齿相互配合的协调性,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口腔体操”。学说绕口令是小朋友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的一条捷径。本书集绕口令、笑话、脑筋急转弯、猜谜语、歇后语于一体,可以有效地开发孩子的智力,增强头脑灵活性,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
作者简介
祁篆萍,女,毕业于太原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学士学位。曾经从事中学语文的教学工作,现居北京,从事教育研究编写工作。其作品立意新颖,文字优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一致好评。出版的作品有《快乐学<千字文.弟子规>》《快乐学<论语>》《快乐学<唐诗三百首》《我的第一本谚语歇后语书》《我的第一本谜语书》等。
内页插图
目录
★动物篇
1.狗与猴 1
2.猴狗耍杂技 2
3.猴狗过桥 3
4.蚕和蝉 4
5.蚕 5
6.狼和羊 6
7.羊 7
8.羊和狼过桥 8
9.鸭和虾 9
10.猫捉鼠 10
11.猫鼻子 11
12.小花猫 12
13.毛毛和猫猫 13
14.灰猫追花鸟 14
15.猫吃桃 15
16.狼打柴狗烧火 16
17.小猪 17
18.蜂和蜜 18
19.虎和兔 19
20.鹤望鹅过河 20
21.捉蜻蜓打蚊蝇 21
22.猴与鹤 22
23.犀牛和犀牛鸟 23
24.山上一只虎 24
25.兔子砌墙 25
26.扁斑鸠 26
27.老虎 27
28.驴鹿相遇 28
29.猫抓老鼠 29
30.捉壁虎 30
31.螳螂和蟑螂 31
32.蛐蛐儿 32
33.石狮子涩柿子 33
34.老龙和老农 34
35.牛碰油 35
36.老鼠偷油豆 36
37.画狮子 37
38.白鸽和白鹅 38
39.小乌龟喝水 39
★植物篇
1.葱和松 41
2.收麦 42
3.棉花和雪花 43
4.竹笋 44
5.种红松 45
6.白果树 46
7.一捆葱 47
8.收葵花蓖麻 48
9.粗树和秃树 49
10.两个排 50
11.李子和栗子 51
12.绿豆和芋头 52
13.摘扁豆 53
14.蛋和蒜 54
15.吃荸荠 55
16.李梨嫁接 56
17.花狗的萝卜 57
★人物篇
1.嘴和腿 58
2.眼皮 59
3.锡匠和漆匠 60
4.婆婆嬷嬷 61
5.毛毛和淘淘 62
6.画画 63
7.妞妞 64
8.荣子和虫子 65
9.果果捉蝈蝈 66
10.黄贺和王刻 67
11.妈妈骑马 68
12.胡立虎 69
13.囡囡提篮 70
14.老方和老黄 71
15.教练 72
16.小牛赔油 73
17.好孩子 74
18.陈与程 75
19.妈妈炸麻花 76
20.小秋和小牛 77
21.旅客 78
22.磨麦面 79
23.王婆 80
24.瘸子 81
25.娃娃挖蛙 82
26.时小四和史肖士 83
27.郭小宝 84
28.殷莺敏和应隐名 85
29.老薄和老何 86
30.柳兰榴和刘兰柳 87
★景物篇
1.船帆 88
2.洞庭 89
3.雾 90
4.山水 91
5.树与雾 92
6.青山顶 93
7.柳 94
8.长城 95
9.春秋 96
10.水天一色 97
11.艳阳天 98
12.彩霞 99
13.白石塔 100
14.棚傍峭壁 101
15.冬夏 102
16.城门 103
17.海边儿 104
18.面铺 105
★事物篇
1.扁担和板凳 107
2.枪和糠 108
3.盆和瓶 109
4.两个人 110
5.盆与饼 111
6.香肠 112
7.钉铜钉 113
8.满天星 114
9.灯 115
10.铁板钉铁钉 116
11.水饺子 117
12.小花鼓 118
★数字篇
1.六叔六舅 120
2.四和十 121
3.三十三和四十四 122
4.酸枣子 123
5.做算术 124
6.拔萝卜 125
7.橘子和梨子 126
8.白老八 127
9.六号楼 128
10.兔头和狗头 129
11.六十六头牛 130
12.编蒜辫 131
13.小兔子 132
14.七加一 134
15.多少罐 135
16.三娘放羊 136
17.思小四和石小世 137
18.数青蛙 138
19.葫芦、瓢 139
20.数猫耳儿 140
★叙事篇
1.搭房子 142
2.汤烫塔 143
3.看豆豆 144
4.照着画画 145
5.瓦打马 146
6.做事 147
7.刘柳牵牛过沟 148
8.兜装豆 150
9.送馒头 151
10.栽柳 152
11.巧遇 153
12.吃鱼翅 154
13.造房子 155
14.运缸 156
15.捡豆豆 157
16.做买卖 158
★颠倒篇
1.人咬狗 160
2.颠倒歌 161
3.颠倒话 162
4.拉车 163
5.比眼 164
6.比腿 165
7.黑斗黑豆 166
8.正当午时满天星 167
9.藤萝花和喇叭花 168
10.稀奇 169
11.比锤 170
★谐趣篇
1.对联一 171
2.对联二 172
3.对联三 173
4.对联四 174
5.对联五 175
6.对联六 176
7.对联七 177
8.对联八 178
9.对联九 179
10.对联十 180
★高级篇
1.玻璃柜 181
2.班干部 182
3.表哥表弟 183
4.赶猴子 184
5.学艺 185
6.软弱柔 186
7.画凤凰 187
8.粉与灰 188
9.肥驴 189
10.风与灰 190
11.灰损肥 191
12.发与沙 192
13.牛郎与刘娘 193
14.敬母亲 194
15.掰棒子 195
16.黑化肥 196
17.说愁 197
参考文献 198
精彩书摘
1�崩呛脱�
山上有只狼,
山下有只羊。
山上的狼想吃山下的羊,
山下的羊不怕山上的狼。
山上的狼下山找山下的羊,
山下的羊竖起犄角瞪着山上的狼。
拼音小助手:狼(láng)羊(yáng)犄角(jī jiao)
知识小链接:人们在比喻互相勾结起来干坏事的意思时,常会用到“狼狈为奸”这个词。狼我们比较熟悉,狈是什么样子的,却很少有人知道。据说狈是一种前腿短、后腿长的动物,与狼是近亲,狈必须依靠狼,趴在狼身上才能行动,否则就寸步难行。狈是很狡猾的动物,比狼和狐狸都聪明,可以很容易地逃脱人类的追击。于是狼和狈互相利用,组成搭档做坏事,所以也就有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
轻松一刻
有个人路过麦田,发现有头没有犄角的“牛”,便问农民:“这头牛为什么没有犄角?”
农夫说:“牛没有犄角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为遗传,有的是因为和别的牛顶角而失去了,有的是因病脱落了。”农夫停了一下接着说:“而这头,没有犄角,那是因为它是一头驴。”
2�敝趾焖�
洪小龙,登山峰,
登上山峰种红松。
红松不怕山洪冲,
红松不怕狂风凶,
红松不避冰霜冻,
红松不怕打雷轰。
郁郁红松似小龙,
坚强小龙像红松。
拼音小助手:红(hóng)松(sōng)洪(hóng)龙(lóng)冲(chōng)
凶(xiōng)冻(dòng)轰(hōng)
知识小链接:红松是名贵而又稀有的树种,在我国只分布在东北的长白山和小兴安岭一带。黑龙江省伊春市素有“红松故乡”之称,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五营区的丰林自然保护区有一棵红松树王,树高38米,胸径1��7米,树龄约760年。红松森林是欧亚大陆北温带最古老、最丰富、最多样的生态系统,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美誉。
轻松一刻
美丽的鲜花长大后,离开了青梅竹马的草,嫁给了英俊魁梧的树。
草伤心地问鲜花:“这是为什么?”
鲜花答道:“因为我们要和木(睦)共处才行啊!”
3�背敲�
逛北京,看城门,城门多得数不清。
内九外七皇城四,宫城近代各四门,龙脉口有四城门。
皇城门,四城门,分别是:天安门,东西安门地安门;
内城门,有九个,正阳门,是前门,剩下还有八个门,
崇文宣武安定门,德胜东直西直门,还有朝阳阜成门;
外城门,有七个,广渠门、广安门,东便门、西便门、
左安右安永定门;
龙脉口,建四门,长安左门中华门,长安右门又端门;
宫城四门有午门,神武东华西华门;
近代城门也壮观,和平门、复兴门,建国门与水关门。
走过这三十二个大城门,您就算逛遍了咱北京城。
拼音小助手:城门(chéng mén)
知识小链接:人们在称赞一个人的聪明才智时常会用到“所罗门的智慧”这个短语。所罗门是古代以色列王国的一个国王,传说以智慧和公平著称。一次,两个妇人因为争夺一个婴儿被带到所罗门王面前,她们都声称自己是孩子的母亲,众人难以分辨。所罗门王想了想,说:“既然你们都说孩子是自己的,那就把孩子劈成两半,一人一半吧!”一个妇人点头答应,另一个则哭着说:“我不要孩子了!”所罗门王马上宣布:“她才是孩子真正的母亲!”
轻松一刻
搬着梯子上天——没门
案板顶门——管得宽
厕所门口挂绣球——臭美
从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抵门杠做牙签——大材小用
4�鼻捎�
桥东来了去找乔乔的巧巧,
桥西来了去找箫箫的小小。
巧巧小小相遇同上独木桥,
巧巧让小小先过桥找箫箫,
小小让巧巧先过桥找乔乔。
恰巧来了乔乔找巧巧,箫箫找小小,
巧巧、小小、乔乔、箫箫、桥上相遇真正巧。
拼音小助手:桥(qiáo)巧(qiǎo)乔(qiáo)小(xiǎo)箫(xiāo)
知识小链接:箫又名洞箫,单管,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箫一般由竹子制成,较曲笛长,吹孔在上端。也有玉制的玉箫和铜制的铜箫,一般可分为洞箫、琴箫、玉屏箫、现代八孔箫、紫竹洞箫、九节箫等。箫的音量比较小,适于演奏低沉委婉的曲调,音色柔和,幽静典雅。其名曲有《妆台秋思》《平湖秋月》《关山月》《平沙落雁》《碧涧流泉》等。
轻松一刻
一条紫竹巷,开了七扇窗,巷口风儿吹,窗外歌声扬。
(打一乐器)
5.�倍粤�二
上联: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拼音小助手:楼(lóu)流(liú)井(jǐng)影(yǐng)
知识小链接:四川成都望江楼是明清时为纪念唐代著名女诗人薛涛而建起来的。薛涛是长安(今属陕西)人,跟随父亲做官来到了四川。她能诗善文,曾做过校书郎,时称女校书,常与元稹、白居易等人写诗互相唱和,可惜她的诗作仅存90余首。因薛涛爱竹,所以后人便在望江楼公园内种植了各种各样的竹子,公园成了国内名竹荟萃之地,也被称为“竹子公园”“锦城竹园”。
轻松一刻
据说清代有一个才子登上望江楼观赏美景,一时兴起,就写下了这副对联的上联。由于自己觉得写得太好了,沉醉在上联的意境里不能自拔,反而写不出下联来了,最后只能遗憾地将上联写在望江楼上离去。后来很长时间都没有人能对出下联。到了20世纪30年代,四川什邡的秀才李吉玉在一天晚上游玩时,看到当地的“印月井”中有一轮皓月的影子在波动,不经意间想到了望江楼的对联,于是触景生情脱口而出:“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至此这副上联终于有了贴切的下联,一时间传为佳话。
前言/序言
绕口令是一种有趣又有益的语言游戏,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用声、韵、调极易混淆的字交叉重叠,编成内容活泼、合辙押韵的句子或段子。它要求一口气快速、流畅地说完,而说快了读音又容易发生错误,所以又叫“急口令”“拗口令”。它可以锻炼孩子的“舌”“唇”“齿”的相互配合的协调性,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口腔体操”。
口齿伶俐、吐字清楚是绕口令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种重要的语言能力。这种语言能力的锻炼是一个坚持不懈、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聪明、强记、反应灵活的头脑,是很难念好绕口令的。“熟能生巧”是说绕口令的要点,它寄寓着平时的勤学苦练。学说时应由慢到快,循序渐进,反复练习。
小学生学习绕口令的意义在于,它能开发智力,促进头脑反应灵活,培养和提高语言能力,丰富小朋友的生活情趣,增强幽默感,同时又能磨炼小朋友的耐心和毅力,可谓一举多得。
《我的第一本绕口令书》精选广泛流传的精品绕口令,分成十大类进行编排。内容诙谐、活泼,节奏感强,读起来富有韵律感。其中有许多双声、叠韵词汇或发音相同的词,读起来非常有趣,令人身心愉悦。颠倒篇的有些内容虽然不符合常理,但是读起来是不是能体会到夸张的幽默效果呢?
本书对每首绕口令的个别字词加注拼音,可以帮助小朋友在练习绕口令的过程中正确发音,“知识小链接”板块包含成语、诗词和小知识,“轻松一刻”板块有笑话、脑筋急转弯、谜语、歇后语等。希望小朋友在锻炼口舌的同时,也能收获知识,放松心情。
本书第1版刊印后,受到了广大小读者的热切喜爱。为了更好地满足小读者的需求,提供更精美的读物,我们特此出版第2版。该书在第1版内容的基础上,做了部分适当地调整与修订,如内容更新、篇目调整等,旨在使本书变得更加完美。
愿小朋友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感受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出现的新变化。
小朋友快来试着读一读吧,相信你会成为说绕口令的高手!
编著者
2015年2月
智趣探索,启蒙未来:《小小科学家观察日记:自然与实验的奇妙旅程》 ——献给渴望了解世界、热爱动手实践的未来探索家(适读年龄:7-10岁) --- 第一章:草木生灵的低语——微观世界的宏大叙事 本书并非记录单纯的词语游戏或语言技巧的训练手册,而是一部精心编排的、引导少年儿童深入观察自然界、并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究的图文日志。我们聚焦于生命科学和基础物理化学现象,旨在激发孩子们“为什么会这样?”的好奇心,并教会他们如何系统地寻找答案。 【模块一:植物的秘密生活】 想象一下,你不再只是看到一棵树,而是开始“阅读”它。本章节将带领小读者化身为植物学家,从他们熟悉的校园角落、公园草坪甚至家中的花盆里寻找研究对象。 根系的“地下工程”: 引导孩子设计一个简易的“观察箱”,用透明的容器培育豆子,记录根系生长的方向、速度以及对水分的依赖性。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绘制根系生长坐标图,并对比不同土壤(沙土、泥土、纯水)对生长的影响。 叶片的“光合作用工厂”: 这一部分通过简单的淀粉检测实验(使用碘酒,需家长辅助),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光线对植物制造“食物”的重要性。我们用手绘图解的方式,拆解了叶脉的结构,解释了水蒸气是如何通过气孔散失的。 花朵的“引诱策略”: 介绍不同颜色、气味的花朵如何吸引特定的授粉者(蜜蜂、蝴蝶,甚至是夜间飞行的蛾子)。附赠“昆虫观察工具包”简易指南,教孩子如何安全地用放大镜观察花蕊的构造,并尝试记录不同昆虫到访的时间和行为模式。 【模块二:动物的行为密码】 我们探索那些在人类视野边缘活动的生物,理解它们为了生存而演化出的独特生存技能。 昆虫的社会结构: 以蚂蚁搬家和蜜蜂的“蜂巢舞蹈”为例,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分工合作的意义。书中收录了“制作简易昆虫观察笼”的步骤,鼓励孩子们记录单个昆虫与群体行为的差异。 鸟类的迁徙与筑巢: 结合地图和简单的气候知识,解释候鸟是如何导航的。通过对比不同鸟巢的材料与结构,讨论环境适应性。我们提供的实践任务是:搜集并绘制你家附近三种不同鸟巢的结构草图,推测其建造者的生活习性。 水生生物的适应性: 介绍鱼类如何利用鱼鳔控制浮力,蜗牛的“行走秘密”。核心实验是“水体溶解氧测试”(使用简单的试纸),观察静止水和流动水中的氧气含量差异,从而理解水质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 第二章:物质的魔法与物理的法则——看得见的变化与看不见的力量 本章聚焦于基础的物理和化学现象,将抽象的科学定律转化为孩子们可以亲手操作的、充满乐趣的“魔法”。 【模块三:看不见的液体与气体】 我们着重探讨物质的三态变化和压力、浮力等基础概念。 水的“变形术”: 不仅仅是结冰和蒸发。我们将深入研究表面张力——为什么水滴是圆的?如何让一枚回形针“漂浮”在水面上?书中提供了“自制彩虹分层实验”,利用不同密度的液体(蜂蜜、水、油等)展示物质的密度差异。 空气的“重量”与“力量”: 许多孩子认为空气是“没有重量的”,本章将通过自制气压计和虹吸现象的演示,证明空气确实存在压力。核心活动是“制作火山爆发模型”,利用小苏打和醋的反应,直观展示气体产生时的膨胀力和推动力。 溶解与沉淀: 盐在水中“消失”了,糖在茶里“不见了”。我们解释了溶液的概念。实验环节引导孩子探索哪些物质可以溶于水,哪些不能(如油、沙子),并记录溶解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模块四:光影、声音与能量的传递】 这一部分旨在打破对“能量”这一抽象概念的畏惧,将其与日常体验联系起来。 光影的“魔术师”: 探讨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原理。孩子们将学会如何用镜子和手电筒,按照特定的角度反射光线,完成书中设计的“光线密码”解谜游戏。我们还通过自制小孔成像仪,解释了眼睛的工作原理。 声音的“震动”: 声音是如何产生的?本章强调振动是产生声音的必要条件。实践项目是“制作橡皮筋吉他”,通过改变不同松紧度和长度的橡皮筋,探究音调高低与振动快慢的关系。 简单的电路初探: 这是对基础电学概念的引入。使用低压安全电池、小灯泡和导线,孩子们将亲手连接一个简单的串联和并联电路,理解电流的通路和断路。我们强调安全第一,所有实验均使用安全材料。 --- 第三章:科学家的工具箱——记录、分析与创新 本书的精髓在于培养“科学思维”,而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本章教授的是如何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和工作。 【记录与表达】 科学绘图训练: 强调精确和比例。孩子们将学习如何绘制实验装置图(需要标记所有组件)和观察记录图(需要标注尺寸和比例)。 数据表格的魅力: 引入基础的柱状图和折线图,让孩子们将观察到的现象(如植物生长的高度、溶液混合的时间)转化为可比较的数据。书中提供了大量空白表格和图表模板供练习。 撰写“研究报告”的框架: 引导孩子按“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步骤——结果——结论”的逻辑结构来记录他们的发现,培养清晰的逻辑表达能力。 【安全与伦理】 贯穿全书的核心理念是负责任的探索。我们详细列出了“实验室安全守则”,强调在进行任何涉及火源、液体混合或切割的活动时,必须有成人在旁监督。同时,也教育孩子尊重生命,无害观察自然界中的生物。 《小小科学家观察日记》 是一场为期一整年的探险邀请函。它不要求孩子背诵公式,而是鼓励他们用双手去触摸知识,用眼睛去捕捉细节,用大脑去构建联系。每一个翻页,都意味着一次新的发现,每一次动手,都是向科学殿堂迈进的坚实一步。让您的孩子从今天开始,用科学的眼光,重新认识这个我们习以为常,却又充满无尽奥秘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