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繞口令書(第2版) [7-10歲]

我的第一本繞口令書(第2版) [7-10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祁篆萍 著
圖書標籤:
  • 繞口令
  • 兒童文學
  • 語文
  • 啓濛
  • 益智
  • 口纔
  • 親子閱讀
  • 少兒
  • 訓練
  • 第2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紡織齣版社
ISBN:9787518015429
版次:1
商品編碼:1174167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08-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08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7-10歲
  

本書包含讓孩子口齒伶俐的190個繞口令,練習繞口令可以促進頭腦反應靈活,培養和提高語言能力。每首繞口令的個彆字詞加注拼音,可以幫助小朋友在練習繞口令的過程中正確發音,“知識小鏈接”闆塊包含成語、詩詞和小知識,“輕鬆一刻”闆塊有笑話、腦筋急轉彎、謎語、歇後語等。希望小朋友在鍛煉口舌的同時,也能收獲知識、放鬆心情。小朋友們,趕快來到“我的演講小舞颱”,天天練習繞口令,上颱錶演我不怕!

內容簡介

  繞口令是一種有趣又有益的語言遊戲,可以鍛煉孩子的舌、唇、齒相互配閤的協調性,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口腔體操”。學說繞口令是小朋友培養和提高語言能力的一條捷徑。本書集繞口令、笑話、腦筋急轉彎、猜謎語、歇後語於一體,可以有效地開發孩子的智力,增強頭腦靈活性,培養和提高語言能力。

作者簡介

祁篆萍,女,畢業於太原師範學院,教育學專業學士學位。曾經從事中學語文的教學工作,現居北京,從事教育研究編寫工作。其作品立意新穎,文字優美,受到瞭廣大讀者的一緻好評。齣版的作品有《快樂學<韆字文.弟子規>》《快樂學<論語>》《快樂學<唐詩三百首》《我的第一本諺語歇後語書》《我的第一本謎語書》等。

內頁插圖

目錄

★動物篇

1.狗與猴 1
2.猴狗耍雜技 2
3.猴狗過橋 3
4.蠶和蟬 4
5.蠶 5
6.狼和羊 6
7.羊 7
8.羊和狼過橋 8
9.鴨和蝦 9
10.貓捉鼠 10
11.貓鼻子 11
12.小花貓 12
13.毛毛和貓貓 13
14.灰貓追花鳥 14
15.貓吃桃 15
16.狼打柴狗燒火 16
17.小豬 17
18.蜂和蜜 18
19.虎和兔 19
20.鶴望鵝過河 20
21.捉蜻蜓打蚊蠅 21
22.猴與鶴 22
23.犀牛和犀牛鳥 23
24.山上一隻虎 24
25.兔子砌牆 25
26.扁斑鳩 26
27.老虎 27
28.驢鹿相遇 28
29.貓抓老鼠 29
30.捉壁虎 30
31.螳螂和蟑螂 31
32.蛐蛐兒 32
33.石獅子澀柿子 33
34.老龍和老農 34
35.牛碰油 35
36.老鼠偷油豆 36
37.畫獅子 37
38.白鴿和白鵝 38
39.小烏龜喝水 39

★植物篇

1.蔥和鬆 41
2.收麥 42
3.棉花和雪花 43
4.竹筍 44
5.種紅鬆 45
6.白果樹 46
7.一捆蔥 47
8.收葵花蓖麻 48
9.粗樹和禿樹 49
10.兩個排 50
11.李子和栗子 51
12.綠豆和芋頭 52
13.摘扁豆 53
14.蛋和蒜 54
15.吃荸薺 55
16.李梨嫁接 56
17.花狗的蘿蔔 57

★人物篇

1.嘴和腿 58
2.眼皮 59
3.锡匠和漆匠 60
4.婆婆嬤嬤 61
5.毛毛和淘淘 62
6.畫畫 63
7.妞妞 64
8.榮子和蟲子 65
9.果果捉蟈蟈 66
10.黃賀和王刻 67
11.媽媽騎馬 68
12.鬍立虎 69
13.囡囡提籃 70
14.老方和老黃 71
15.教練 72
16.小牛賠油 73
17.好孩子 74
18.陳與程 75
19.媽媽炸麻花 76
20.小鞦和小牛 77
21.旅客 78
22.磨麥麵 79
23.王婆 80
24.瘸子 81
25.娃娃挖蛙 82
26.時小四和史肖士 83
27.郭小寶 84
28.殷鶯敏和應隱名 85
29.老薄和老何 86
30.柳蘭榴和劉蘭柳 87

★景物篇

1.船帆 88
2.洞庭 89
3.霧 90
4.山水 91
5.樹與霧 92
6.青山頂 93
7.柳 94
8.長城 95
9.春鞦 96
10.水天一色 97
11.艷陽天 98
12.彩霞 99
13.白石塔 100
14.棚傍峭壁 101
15.鼕夏 102
16.城門 103
17.海邊兒 104
18.麵鋪 105


★事物篇

1.扁擔和闆凳 107
2.槍和糠 108
3.盆和瓶 109
4.兩個人 110
5.盆與餅 111
6.香腸 112
7.釘銅釘 113
8.滿天星 114
9.燈 115
10.鐵闆釘鐵釘 116
11.水餃子 117
12.小花鼓 118



★數字篇

1.六叔六舅 120
2.四和十 121
3.三十三和四十四 122
4.酸棗子 123
5.做算術 124
6.拔蘿蔔 125
7.橘子和梨子 126
8.白老八 127
9.六號樓 128
10.兔頭和狗頭 129
11.六十六頭牛 130
12.編蒜辮 131
13.小兔子 132
14.七加一 134
15.多少罐 135
16.三娘放羊 136
17.思小四和石小世 137
18.數青蛙 138
19.葫蘆、瓢 139
20.數貓耳兒 140

★敘事篇

1.搭房子 142
2.湯燙塔 143
3.看豆豆 144
4.照著畫畫 145
5.瓦打馬 146
6.做事 147
7.劉柳牽牛過溝 148
8.兜裝豆 150
9.送饅頭 151
10.栽柳 152
11.巧遇 153
12.吃魚翅 154
13.造房子 155
14.運缸 156
15.撿豆豆 157
16.做買賣 158

★顛倒篇

1.人咬狗 160
2.顛倒歌 161
3.顛倒話 162
4.拉車 163
5.比眼 164
6.比腿 165
7.黑鬥黑豆 166
8.正當午時滿天星 167
9.藤蘿花和喇叭花 168
10.稀奇 169
11.比錘 170


★諧趣篇

1.對聯一 171
2.對聯二 172
3.對聯三 173
4.對聯四 174
5.對聯五 175
6.對聯六 176
7.對聯七 177
8.對聯八 178
9.對聯九 179
10.對聯十 180

★高級篇

1.玻璃櫃 181
2.班乾部 182
3.錶哥錶弟 183
4.趕猴子 184
5.學藝 185
6.軟弱柔 186
7.畫鳳凰 187
8.粉與灰 188
9.肥驢 189
10.風與灰 190
11.灰損肥 191
12.發與沙 192
13.牛郎與劉娘 193
14.敬母親 194
15.掰棒子 195
16.黑化肥 196
17.說愁 197

參考文獻 198

精彩書摘

1�崩嗆脫�
山上有隻狼,
山下有隻羊。
山上的狼想吃山下的羊,
山下的羊不怕山上的狼。
山上的狼下山找山下的羊,
山下的羊竪起犄角瞪著山上的狼。

拼音小助手:狼(láng)羊(yáng)犄角(jī jiao)

知識小鏈接:人們在比喻互相勾結起來乾壞事的意思時,常會用到“狼狽為奸”這個詞。狼我們比較熟悉,狽是什麼樣子的,卻很少有人知道。據說狽是一種前腿短、後腿長的動物,與狼是近親,狽必須依靠狼,趴在狼身上纔能行動,否則就寸步難行。狽是很狡猾的動物,比狼和狐狸都聰明,可以很容易地逃脫人類的追擊。於是狼和狽互相利用,組成搭檔做壞事,所以也就有瞭“狼狽為奸”這個成語。

輕鬆一刻
有個人路過麥田,發現有頭沒有犄角的“牛”,便問農民:“這頭牛為什麼沒有犄角?”
農夫說:“牛沒有犄角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遺傳,有的是因為和彆的牛頂角而失去瞭,有的是因病脫落瞭。”農夫停瞭一下接著說:“而這頭,沒有犄角,那是因為它是一頭驢。”

2�敝趾燜�
洪小龍,登山峰,
登上山峰種紅鬆。
紅鬆不怕山洪衝,
紅鬆不怕狂風凶,
紅鬆不避冰霜凍,
紅鬆不怕打雷轟。
鬱鬱紅鬆似小龍,
堅強小龍像紅鬆。

拼音小助手:紅(hóng)鬆(sōng)洪(hóng)龍(lóng)衝(chōng)
凶(xiōng)凍(dòng)轟(hōng)

知識小鏈接:紅鬆是名貴而又稀有的樹種,在我國隻分布在東北的長白山和小興安嶺一帶。黑龍江省伊春市素有“紅鬆故鄉”之稱,在黑龍江省伊春市五營區的豐林自然保護區有一棵紅鬆樹王,樹高38米,胸徑1��7米,樹齡約760年。紅鬆森林是歐亞大陸北溫帶最古老、最豐富、最多樣的生態係統,有植物界“活化石”之美譽。

輕鬆一刻
美麗的鮮花長大後,離開瞭青梅竹馬的草,嫁給瞭英俊魁梧的樹。
草傷心地問鮮花:“這是為什麼?”
鮮花答道:“因為我們要和木(睦)共處纔行啊!”

3�背敲�
逛北京,看城門,城門多得數不清。
內九外七皇城四,宮城近代各四門,龍脈口有四城門。
皇城門,四城門,分彆是:天安門,東西安門地安門;
內城門,有九個,正陽門,是前門,剩下還有八個門,
崇文宣武安定門,德勝東直西直門,還有朝陽阜成門;
外城門,有七個,廣渠門、廣安門,東便門、西便門、
左安右安永定門;
龍脈口,建四門,長安左門中華門,長安右門又端門;
宮城四門有午門,神武東華西華門;
近代城門也壯觀,和平門、復興門,建國門與水關門。
走過這三十二個大城門,您就算逛遍瞭咱北京城。

拼音小助手:城門(chéng mén)

知識小鏈接:人們在稱贊一個人的聰明纔智時常會用到“所羅門的智慧”這個短語。所羅門是古代以色列王國的一個國王,傳說以智慧和公平著稱。一次,兩個婦人因為爭奪一個嬰兒被帶到所羅門王麵前,她們都聲稱自己是孩子的母親,眾人難以分辨。所羅門王想瞭想,說:“既然你們都說孩子是自己的,那就把孩子劈成兩半,一人一半吧!”一個婦人點頭答應,另一個則哭著說:“我不要孩子瞭!”所羅門王馬上宣布:“她纔是孩子真正的母親!”

輕鬆一刻
搬著梯子上天——沒門
案闆頂門——管得寬
廁所門口掛綉球——臭美
從門縫裏看人——把人看扁瞭
抵門杠做牙簽——大材小用

4�鼻捎�
橋東來瞭去找喬喬的巧巧,
橋西來瞭去找簫簫的小小。
巧巧小小相遇同上獨木橋,
巧巧讓小小先過橋找簫簫,
小小讓巧巧先過橋找喬喬。
恰巧來瞭喬喬找巧巧,簫簫找小小,
巧巧、小小、喬喬、簫簫、橋上相遇真正巧。

拼音小助手:橋(qiáo)巧(qiǎo)喬(qiáo)小(xiǎo)簫(xiāo)

知識小鏈接:簫又名洞簫,單管,是一種古老的吹奏樂器。簫一般由竹子製成,較麯笛長,吹孔在上端。也有玉製的玉簫和銅製的銅簫,一般可分為洞簫、琴簫、玉屏簫、現代八孔簫、紫竹洞簫、九節簫等。簫的音量比較小,適於演奏低沉委婉的麯調,音色柔和,幽靜典雅。其名麯有《妝颱鞦思》《平湖鞦月》《關山月》《平沙落雁》《碧澗流泉》等。

輕鬆一刻
一條紫竹巷,開瞭七扇窗,巷口風兒吹,窗外歌聲揚。
(打一樂器)

5.�倍粵�二
上聯:望江樓望江流望江樓上望江流江樓韆古江流韆古
下聯: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

拼音小助手:樓(lóu)流(liú)井(jǐng)影(yǐng)

知識小鏈接:四川成都望江樓是明清時為紀念唐代著名女詩人薛濤而建起來的。薛濤是長安(今屬陝西)人,跟隨父親做官來到瞭四川。她能詩善文,曾做過校書郎,時稱女校書,常與元稹、白居易等人寫詩互相唱和,可惜她的詩作僅存90餘首。因薛濤愛竹,所以後人便在望江樓公園內種植瞭各種各樣的竹子,公園成瞭國內名竹薈萃之地,也被稱為“竹子公園”“錦城竹園”。

輕鬆一刻
據說清代有一個纔子登上望江樓觀賞美景,一時興起,就寫下瞭這副對聯的上聯。由於自己覺得寫得太好瞭,沉醉在上聯的意境裏不能自拔,反而寫不齣下聯來瞭,最後隻能遺憾地將上聯寫在望江樓上離去。後來很長時間都沒有人能對齣下聯。到瞭20世紀30年代,四川什邡的秀纔李吉玉在一天晚上遊玩時,看到當地的“印月井”中有一輪皓月的影子在波動,不經意間想到瞭望江樓的對聯,於是觸景生情脫口而齣:“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萬年,月影萬年。”至此這副上聯終於有瞭貼切的下聯,一時間傳為佳話。

前言/序言

繞口令是一種有趣又有益的語言遊戲,其最主要的特點是用聲、韻、調極易混淆的字交叉重疊,編成內容活潑、閤轍押韻的句子或段子。它要求一口氣快速、流暢地說完,而說快瞭讀音又容易發生錯誤,所以又叫“急口令”“拗口令”。它可以鍛煉孩子的“舌”“唇”“齒”的相互配閤的協調性,因此被形象地稱為“口腔體操”。
口齒伶俐、吐字清楚是繞口令的基本要求,也是一種重要的語言能力。這種語言能力的鍛煉是一個堅持不懈、循序漸進的過程,沒有聰明、強記、反應靈活的頭腦,是很難念好繞口令的。“熟能生巧”是說繞口令的要點,它寄寓著平時的勤學苦練。學說時應由慢到快,循序漸進,反復練習。
小學生學習繞口令的意義在於,它能開發智力,促進頭腦反應靈活,培養和提高語言能力,豐富小朋友的生活情趣,增強幽默感,同時又能磨煉小朋友的耐心和毅力,可謂一舉多得。
《我的第一本繞口令書》精選廣泛流傳的精品繞口令,分成十大類進行編排。內容詼諧、活潑,節奏感強,讀起來富有韻律感。其中有許多雙聲、疊韻詞匯或發音相同的詞,讀起來非常有趣,令人身心愉悅。顛倒篇的有些內容雖然不符閤常理,但是讀起來是不是能體會到誇張的幽默效果呢?
本書對每首繞口令的個彆字詞加注拼音,可以幫助小朋友在練習繞口令的過程中正確發音,“知識小鏈接”闆塊包含成語、詩詞和小知識,“輕鬆一刻”闆塊有笑話、腦筋急轉彎、謎語、歇後語等。希望小朋友在鍛煉口舌的同時,也能收獲知識,放鬆心情。
本書第1版刊印後,受到瞭廣大小讀者的熱切喜愛。為瞭更好地滿足小讀者的需求,提供更精美的讀物,我們特此齣版第2版。該書在第1版內容的基礎上,做瞭部分適當地調整與修訂,如內容更新、篇目調整等,旨在使本書變得更加完美。
願小朋友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感受自己語言錶達能力齣現的新變化。
小朋友快來試著讀一讀吧,相信你會成為說繞口令的高手!

編著者
2015年2月
智趣探索,啓濛未來:《小小科學傢觀察日記:自然與實驗的奇妙旅程》 ——獻給渴望瞭解世界、熱愛動手實踐的未來探索傢(適讀年齡:7-10歲) --- 第一章:草木生靈的低語——微觀世界的宏大敘事 本書並非記錄單純的詞語遊戲或語言技巧的訓練手冊,而是一部精心編排的、引導少年兒童深入觀察自然界、並運用科學方法進行初步探究的圖文日誌。我們聚焦於生命科學和基礎物理化學現象,旨在激發孩子們“為什麼會這樣?”的好奇心,並教會他們如何係統地尋找答案。 【模塊一:植物的秘密生活】 想象一下,你不再隻是看到一棵樹,而是開始“閱讀”它。本章節將帶領小讀者化身為植物學傢,從他們熟悉的校園角落、公園草坪甚至傢中的花盆裏尋找研究對象。 根係的“地下工程”: 引導孩子設計一個簡易的“觀察箱”,用透明的容器培育豆子,記錄根係生長的方嚮、速度以及對水分的依賴性。書中詳細介紹瞭如何繪製根係生長坐標圖,並對比不同土壤(沙土、泥土、純水)對生長的影響。 葉片的“光閤作用工廠”: 這一部分通過簡單的澱粉檢測實驗(使用碘酒,需傢長輔助),讓孩子們直觀地看到光綫對植物製造“食物”的重要性。我們用手繪圖解的方式,拆解瞭葉脈的結構,解釋瞭水蒸氣是如何通過氣孔散失的。 花朵的“引誘策略”: 介紹不同顔色、氣味的花朵如何吸引特定的授粉者(蜜蜂、蝴蝶,甚至是夜間飛行的蛾子)。附贈“昆蟲觀察工具包”簡易指南,教孩子如何安全地用放大鏡觀察花蕊的構造,並嘗試記錄不同昆蟲到訪的時間和行為模式。 【模塊二:動物的行為密碼】 我們探索那些在人類視野邊緣活動的生物,理解它們為瞭生存而演化齣的獨特生存技能。 昆蟲的社會結構: 以螞蟻搬傢和蜜蜂的“蜂巢舞蹈”為例,深入淺齣地解釋瞭分工閤作的意義。書中收錄瞭“製作簡易昆蟲觀察籠”的步驟,鼓勵孩子們記錄單個昆蟲與群體行為的差異。 鳥類的遷徙與築巢: 結閤地圖和簡單的氣候知識,解釋候鳥是如何導航的。通過對比不同鳥巢的材料與結構,討論環境適應性。我們提供的實踐任務是:搜集並繪製你傢附近三種不同鳥巢的結構草圖,推測其建造者的生活習性。 水生生物的適應性: 介紹魚類如何利用魚鰾控製浮力,蝸牛的“行走秘密”。核心實驗是“水體溶解氧測試”(使用簡單的試紙),觀察靜止水和流動水中的氧氣含量差異,從而理解水質對水生生態的影響。 --- 第二章:物質的魔法與物理的法則——看得見的變化與看不見的力量 本章聚焦於基礎的物理和化學現象,將抽象的科學定律轉化為孩子們可以親手操作的、充滿樂趣的“魔法”。 【模塊三:看不見的液體與氣體】 我們著重探討物質的三態變化和壓力、浮力等基礎概念。 水的“變形術”: 不僅僅是結冰和蒸發。我們將深入研究錶麵張力——為什麼水滴是圓的?如何讓一枚迴形針“漂浮”在水麵上?書中提供瞭“自製彩虹分層實驗”,利用不同密度的液體(蜂蜜、水、油等)展示物質的密度差異。 空氣的“重量”與“力量”: 許多孩子認為空氣是“沒有重量的”,本章將通過自製氣壓計和虹吸現象的演示,證明空氣確實存在壓力。核心活動是“製作火山爆發模型”,利用小蘇打和醋的反應,直觀展示氣體産生時的膨脹力和推動力。 溶解與沉澱: 鹽在水中“消失”瞭,糖在茶裏“不見瞭”。我們解釋瞭溶液的概念。實驗環節引導孩子探索哪些物質可以溶於水,哪些不能(如油、沙子),並記錄溶解速度與溫度的關係。 【模塊四:光影、聲音與能量的傳遞】 這一部分旨在打破對“能量”這一抽象概念的畏懼,將其與日常體驗聯係起來。 光影的“魔術師”: 探討光的直綫傳播和反射原理。孩子們將學會如何用鏡子和手電筒,按照特定的角度反射光綫,完成書中設計的“光綫密碼”解謎遊戲。我們還通過自製小孔成像儀,解釋瞭眼睛的工作原理。 聲音的“震動”: 聲音是如何産生的?本章強調振動是産生聲音的必要條件。實踐項目是“製作橡皮筋吉他”,通過改變不同鬆緊度和長度的橡皮筋,探究音調高低與振動快慢的關係。 簡單的電路初探: 這是對基礎電學概念的引入。使用低壓安全電池、小燈泡和導綫,孩子們將親手連接一個簡單的串聯和並聯電路,理解電流的通路和斷路。我們強調安全第一,所有實驗均使用安全材料。 --- 第三章:科學傢的工具箱——記錄、分析與創新 本書的精髓在於培養“科學思維”,而不僅僅是知識的灌輸。本章教授的是如何像科學傢一樣思考和工作。 【記錄與錶達】 科學繪圖訓練: 強調精確和比例。孩子們將學習如何繪製實驗裝置圖(需要標記所有組件)和觀察記錄圖(需要標注尺寸和比例)。 數據錶格的魅力: 引入基礎的柱狀圖和摺綫圖,讓孩子們將觀察到的現象(如植物生長的高度、溶液混閤的時間)轉化為可比較的數據。書中提供瞭大量空白錶格和圖錶模闆供練習。 撰寫“研究報告”的框架: 引導孩子按“問題提齣——假設——實驗步驟——結果——結論”的邏輯結構來記錄他們的發現,培養清晰的邏輯錶達能力。 【安全與倫理】 貫穿全書的核心理念是負責任的探索。我們詳細列齣瞭“實驗室安全守則”,強調在進行任何涉及火源、液體混閤或切割的活動時,必須有成人在旁監督。同時,也教育孩子尊重生命,無害觀察自然界中的生物。 《小小科學傢觀察日記》 是一場為期一整年的探險邀請函。它不要求孩子背誦公式,而是鼓勵他們用雙手去觸摸知識,用眼睛去捕捉細節,用大腦去構建聯係。每一個翻頁,都意味著一次新的發現,每一次動手,都是嚮科學殿堂邁進的堅實一步。讓您的孩子從今天開始,用科學的眼光,重新認識這個我們習以為常,卻又充滿無盡奧秘的世界。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我對這本繞口令書的期待值本來沒那麼高,總覺得繞口令這東西不就是那種老掉牙的、網上隨便就能搜到的段子嘛。但拿到手後,我有點驚喜。它不像其他同類書籍那樣內容陳舊,這裏的很多繞口令都是結閤瞭當下孩子的生活和興趣點來創作的,比如關於科技、關於新奇的小玩具,這讓內容顯得格外新鮮有趣。我女兒(9歲)本來是個“小書蟲”,不太愛朗讀,但她對這書裏的“打油詩”式的繞口令錶現齣瞭極大的熱情。她常常會自己拿著書,對著鏡子練習,時不時還改改語調,模仿不同的角色聲音。這套書的妙處在於,它不僅僅是鍛煉口腔肌肉,更重要的是激發瞭孩子的創造力和錶演欲。我看到她那種投入的狀態,就知道這不僅僅是一本“學習資料”,更像是一本“互動遊戲書”。而且,書的紙張質量很好,很耐翻,不會輕易撕破,這點對於我們傢這個“破壞王”來說,簡直是加分項。

評分

這本“我的第一本繞口令書(第2版)”簡直是給咱們傢那個7歲小傢夥量身定做的!我得說,自從有瞭它,傢裏的氣氛都活躍瞭不少。我兒子以前寫字的時候特容易打結巴,說話也有些含糊不清,我們試過很多方法,效果都不太理想。直到我偶然發現瞭這套書,我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買迴來,沒想到效果齣奇地好。書的裝幀設計很吸引人,色彩鮮艷,插圖更是童趣十足,那些小動物和卡通人物的形象特彆能抓住孩子的眼球。更重要的是,裏麵的內容難度分級很閤理,從最簡單的“吃葡萄不吐葡萄皮”開始,循序漸進地過渡到更復雜的句子。我兒子一開始還挺抵觸的,覺得繞口令太無聊,但書裏的排版和字體設計非常友好,看起來一點都不費勁。我們每天晚上睡前都會讀上幾段,一開始他磕磕巴巴,聲音很小,但堅持瞭一周後,我明顯感覺到他的語感和吐字清晰度有瞭質的飛躍。現在他能一口氣把一段繞口令念完,那種自豪感簡直要衝破天際瞭!我強烈推薦給所有為孩子語言錶達能力發愁的傢長們。

評分

作為一名對閱讀教育比較關注的傢長,我總是在尋找能夠提升孩子“硬技能”的工具書,而“繞口令”恰恰是口語基礎中的基石。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理念,我必須點個贊。它沒有采用那種密密麻麻的小字,而是留足瞭行間距和字間距,這對於正在適應快速閱讀和精準發音的初階學習者來說,太重要瞭。我兒子閱讀障礙癥不是特彆嚴重,但就是注意力容易分散。讀這書的時候,他得集中全部精力去區分相近的音節,比如“是”和“獅”,“發”和“發”。這種高強度的聽覺和視覺訓練,對他後續學習拼音和英語發音都有潛在的好處。每次讀完,他都會要求我復述一遍,然後我們倆就比賽誰能讀得更快更標準,傢庭氛圍變得輕鬆又充滿挑戰性。可以說,它成功地把一項有點枯燥的語言練習,變成瞭一場全傢參與的趣味競賽。

評分

我對這本繞口令書最滿意的一點是它的“復古與現代”的完美結閤。雖然是“第2版”,但它保留瞭經典繞口令的韻味,比如那種對仗工整、朗朗上口的節奏感,但同時又注入瞭現代的活力。我發現有些繞口令的設問方式非常巧妙,它不是直接告訴你答案,而是引導孩子去思考,比如“什麼東西,見瞭它,就笑它,可它自己不會笑?”——謎底是鏡子。這種小小的互動設計,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探索的樂趣,遠超齣瞭單純的繞口舌訓練範疇。我女兒現在不僅能流利地念齣來,還能自己編造一些小段子模仿這種風格。這說明書裏的模式已經被她內化瞭。從語言學習的角度看,這本書是真正做到瞭“潤物細無聲”,它沒有強加知識,而是通過遊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打磨孩子的語言錶達能力和思維敏捷度。絕對值得擁有。

評分

我們小區有個育兒交流群,大傢經常分享給孩子找的各種益智讀物。最近我把這本“我的第一本繞口令書(第2版)”推薦給群裏的幾個媽媽後,反饋都非常積極。特彆是針對7到10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他們的思維開始活躍,但錶達能力往往跟不上。這本書正好填補瞭這個空白。我個人特彆欣賞它在邏輯性和趣味性之間的平衡。有些繞口令看似繞,其實內在的邏輯性很強,念順瞭之後,你會發現它的結構非常工整。我兒子在學習其中關於數字和量詞的繞口令時,我發現他對計數和比較的概念也理解得更深刻瞭。這完全是意外之喜!而且,這本書的定價也非常閤理,考慮到它的內容深度和設計質量,絕對是高性價比的選擇。我之前買過一本彆的品牌的,內容太簡單,很快就讀完瞭,沒什麼迴味價值,但這本我可以確定,至少能陪我傢孩子玩上大半年。

評分

基本一直在京東買書,書籍類的活動多,送貨快,而且換貨很方便,離不開京東瞭。

評分

內容有趣,朗朗上口並有一定難度,孩子喜歡讀。

評分

寶寶喜歡 知識豐富

評分

內容沒看呢。但發貨包裝簡單,有點小問題,但不影響使用!

評分

一本收錄繞口令的書,用來練習發音說話,

評分

朋友推薦買的不錯

評分

挺好的,給娃的聖誕禮物之一。

評分

書不錯

評分

不錯,孩子喜歡。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