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基本信息
书名:江南古镇:乌镇
:38.00元
作者:阮仪三 著
出版社:浙江摄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01
ISBN:9787551409544
字数:
页码:151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乌镇,隶属于浙江省桐乡市,北邻苏南吴江。历史悠久,有年古镇之称。这里是古代河运枢纽,明清时期已“烟火家”,镇上丝绸、布帛、粮食贸易兴盛,商旅繁忙。古镇原先规模宏大,由十字河交汇,沿河建造,分东、西、南、北、中五个集中街市,当地称为“栅”,以西栅和中栅为繁盛。
目录
乌镇的启示
乌镇溯古
乌镇的作坊
乌镇染坊和酒坊
乌镇的蚕事
老国店
汇源典当铺
访卢阁茶馆
应家桥的再生
修真观及其恢复重修
夏同善的翰林第
水阁
茅盾先生与乌镇
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曲折故事
内容提要
乌镇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历史上出了不少文化名人。早在公元500年左右,南朝的昭明太子就跟随老9币沈约在此求学。张杨园是明末清初的理学家和农学家,鲍廷博是清代的藏书家,晚清又出了严辰和夏同善两位进士。这里还是现代文化巨匠茅盾先生的故乡。他以乌镇为背景写了小说《林家铺子》、《春蚕》、《秋收》等,是中国文学宝库的经典作品。
近年来,乌镇进行了古镇保护和环境整治。中栅、东栅河沿一带,修旧如故,恢复了原来的历史风貌,老河沿、老石板路、明代的石桥、清代的民居、传统作坊、老式的铺、高高的当铺、救火的水龙,都是原汁原味的历史原物。徜徉于此,可以追寻茅盾先生笔下的乡土风情。
主要景点:茅盾故居,修真观和古戏台,中栅,东栅河沿岸沿街景色,逢源双桥,访卢阁,阮恒德店,翰林第,转船湾,桥里桥,西栅街券门洞。《乌镇》由阮仪三编著。
文摘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阮仪三,苏州人,1934年生,196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现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规划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法国文化部“法兰西共和国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获得者。2003年所做的中国江南水乡古镇保护规划曾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0)遗产保护委员会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成就奖,2006年凭苏州平江历史街区保护再度获得UNESEO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2008年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大运河沿线历史城镇保护与研究”项目获得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委员会杰出成就奖。他被誉为“都市文脉的守护者”、 “历史文化名城的卫士”、“古城的守望者”。主要著作有《护城纪实》、《护城踪录》、《江南古镇》、《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 《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等。
·············
《江南古镇:乌镇》这本书,真的让我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不是一个特别喜欢旅游的人,总是觉得所谓的旅游景点,很多时候都跟书本上、网络上看到的一样,没什么惊喜。但是,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那种流水账式的介绍,也没有那种千篇一律的游客照。它通过精美的摄影作品,把乌镇的每一个角落都拍得栩栩如生,仿佛我真的站在了那里,感受着微风拂过脸颊,闻到了空气中淡淡的桂花香。书里关于乌镇水乡风情的部分,尤其让我着迷。那纵横交错的水道,来来往往的乌篷船,古老的石桥,都构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画面。我仿佛能听到船夫悠扬的歌声,看到媳妇在河边洗衣的身影。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还融入了“畅销书籍”和“旅游攻略”的元素,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给我提供了不少实用的信息。比如,书中对乌镇不同季节的景致都有介绍,让我知道什么时候去最合适;还分享了一些当地的特色小吃和住宿建议,感觉真的非常贴心。这本书让我对“旅游”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单纯的打卡,而是深入体验,用心感受。
评分我最近真的被这本《江南古镇:乌镇》彻底治愈了。你知道的,生活在都市里,每天都被各种喧嚣和压力裹挟着,总觉得心底缺了那么一点宁静。偶然翻到这本书,就被它独特的封面吸引了,那种水墨淡彩的风格,一下子就把我拉到了那个魂牵梦绕的江南水乡。我平时也不是那种特别爱看摄影集的人,但这本书里的照片,真的太有魔力了!它没有那种过于刻意的摆拍,而是捕捉到了乌镇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清晨薄雾笼罩下的石桥,摇曳在水边的垂柳,依稀可见老人在门前晒太阳的背影,还有那些斑驳的青石板路,仿佛每一块石头都诉说着悠久的故事。我看得出来,摄影师对乌镇有着深厚的感情,他用镜头语言,把乌镇的那种“慢”和“韵”给解构了,又重新组合,呈现在我们眼前。不仅仅是风景,还有那些生活化的场景,老手艺人的专注,孩童在巷子里的嬉闹,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一种久违的人情味,一种纯粹的、不被打扰的宁静。这本书就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个遥远却又如此贴近心灵的乌镇,让我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重新渴望那种简单而美好的日子。
评分我平时很少会买这种摄影类的图书,总觉得要么太专业,要么太浮夸。但《江南古镇:乌镇》这本书,真的是一个例外。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和一个老朋友聊天,娓娓道来,却又处处充满惊喜。这本书的摄影风格非常独特,不是那种追求视觉冲击力的,而是注重细节和情感的表达。我特别喜欢书里那些捕捉生活瞬间的照片,比如,一个老人坐在门前,眯着眼睛看着远方;或者是一群孩子在巷子里追逐打闹,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这些画面,都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让我觉得乌镇不仅仅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更是一个有温度、有故事的地方。这本书也让我对“自驾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书里提到的一些相对偏僻但却风光旖旎的小路,都让我蠢蠢欲动,很想自己开着车去探索一番。它提供了一种别样的旅行视角,让我知道,真正的旅行,不只是奔着景点去,更是去感受沿途的风景,去发现那些隐藏在角落里的美好。这本书,让我对生活有了更多的期待,也让我想起了那些曾经被我遗忘的,关于简单和美好的事物。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买这本书,主要是被“生活时尚”和“摄影写真”这些字眼吸引的,想着大概就是一些小资情调的图文集吧。但没想到,它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了乌镇的美景,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生活态度。它让我看到了,原来生活可以不总是匆忙赶路,也可以是悠闲自在地享受当下。书里有很多关于乌镇当地人的生活片段,他们的日常,他们的笑容,都充满了那种与自然和谐共处,与时间温柔对话的智慧。我特别喜欢其中几张关于老建筑的特写,那些木质的雕花,屋檐下的燕子窝,还有那些爬满青苔的墙壁,都散发着历史的厚重感。它不是那种冰冷的建筑图鉴,而是充满了温度,让我觉得那些建筑也像人一样,有着自己的生命和故事。而且,这本书也让我对“慢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有选择地去做,去感受,去品味。它教会我,即使在忙碌的都市里,也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节奏。读完这本书,我真的萌生了去乌镇走一走的念头,去亲身体验一下那种书里描绘的生活。
评分坦白说,我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只是觉得“乌镇”这个名字听起来很美,加上“生活时尚”这样的字眼,感觉应该会不错。但翻开书的那一刻,我被深深震撼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摄影集,更像是一本关于“慢生活”的教科书。它让我看到了,原来生活可以如此宁静,如此有质感。书里的每一张照片,都经过了摄影师的精心构图和打磨,但又不会显得过于做作。我尤其喜欢那些展现乌镇水乡日常生活的画面,比如,清晨的集市,人们忙碌的身影,还有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早餐香气。这些细节,都让我觉得乌镇是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地方,是一个真正适合生活的地方。这本书也让我对“出游”有了新的理解。它不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去体验,去融入,去感受。我甚至开始计划,等有机会,一定要去乌镇住上几天,放慢脚步,去感受那种书里描绘的“慢生活”。这本书,真的像一股清流,洗涤了我浮躁的心灵,让我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