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峰义、张建敏、王海宁等编著的《5G网络架构 》全面讨论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需求和新型网络 架构,内容涵盖5G业务需求、SDN/NFV技术及其在5G 网络中的应用、5G网络架构、5G网络中几个关键域( 5G控制云、接入云、转发云)的技术需求与设计理念 等,同时本书还介绍了有关网络能力开放、边缘计算 等与5G网络架构密切相关的技术内容。
本书可供具有一定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的专业技术 人员或管理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通信院校相关专业师 生的参考读物。
**章 5G网络业务需求
1.1 移动通信发展近况和5G国际研究情况
1.1.1 移动通信发展近况
1.1.2 5G国际研究情况
1.2 5G业务需求、应用场景与性能指标
1.2.1 5G业务需求
1.2.2 5G应用场景与性能目标
1.3 5G网络建设部署及运营维护需求
1.3.1 5G网络建设部署需求
1.3.2 5G网络运营维护需求
1.4 5G网络架构特征分析
1.4.1 *高数据流量和用户体验
1.4.2 *低时延
1.4.3 海量终端连接
1.4.4 *低成本
1.4.5 *高能效
1.4.6 5G网络架构特征总结
1.5 参考文献
第2章 软件定义网络
2.1 SDN概述
2.2 SDN标准研究进展
2.2.1 ONF标准化进展
2.2.2 IETF相关工作进展
2.2.3 ITU-T相关工作进展
2.2.4 CCSA相关工作进展
2.3 SDN架构、接口、协议
2.3.1 SDN架构和接口
2.3.2 OpenFlow协议
2.3.3 OF-CONFIG协议
2.4 SDN的应用场景
2.5 SDN在移动通信中的应用
2.5.1 SDN在核心网中的应用
2.5.2 SDN在无线接入网中的应用
2.5.3 SDN应用于移动通信中的挑战
2.6 参考文献
第3章 网络功能虚拟化
3.1 虚拟化概述
3.2 网络虚拟化概述
3.2.1 网络虚拟化定义
3.2.2 网络虚拟化技术
3.2.3 国际上网络虚拟化研究项目
3.2.4 无线网络虚拟化
3.3 网络功能虚拟化概述
3.4 NFV标准研究进展
3.5 NFV架构、接口、协议
3.5.1 NFV架构
3.5.2 NFV接口协议
3.6 NFV的应用场景与挑战
3.6.1 NFV在移动通信中应用
3.6.2 NS扩缩容
3.6.3 VNF扩缩容
3.6.4 NFV在内容分发网络中的应用
3.6.5 NFV面临的挑战
3.7 SDN和NFV的关系
3.8 参考文献
第4章 5G网络架构
4.1 欧洲METISG架构
4.1.1 网络功能架构
4.1.2 网络逻辑编排和控制架构
4.1.3 拓扑和功能部署架构
4.1.4 4G和5G架构比较
4.2 日本5G架构
4.3 韩国5G架构
4.4 北美5G生态系统架构
4.5 NGMNG架构
4.5.1 5G设计原则
4.5.2 5G架构
4.5.3 网络切片
4.5.4 5G系统组件
4.6 中国IMT-2020(5G)网络架构
4.6.1 三朵云概念架构
4.6.2 系统参考架构
4.6.3 部署架构示例
4.7 总结及展望
4.8 参考文献
第5章 5G网络控制云
5.1 5G网络控制面
5.1.1 概述
5.1.2 网元控制功能
5.1.3 控制面接口协议
5.1.4 4G网络控制面小结
5.2 5G网络控制云
5.2.1 控制与转发分离
5.2.2 网络控制功能重构
5.2.3 典型控制功能模块
5.2.4 5G网络控制云小结
5.3 参考文献
第6章 5G智能无线网络S-RAN
6.1 功能与性能要求
6.1.1 性能需求
6.1.2 功能需求
6.2 5G无线网络关键技术
6.2.1 关键技术与网络性能
6.2.2 5G无线网络关键技术
6.3 5G智能无线网络
6.3.1 5G无线网络设计原则
6.3.2 5G无线网络逻辑架构
6.3.3 5G无线网络部署架构
6.4 典型场景下5G智能无线网络
6.4.1 热点高容量场景下5G智能无线网络
6.4.2 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下5G智能无线网络
6.5 参考文献
第7章 数据转发网
7.1 移动网络数据转发现状分析
7.1.1 当前移动数据转发网络架构
7.1.2 基于现有3GPP架构的数据转发改进方案
7.2 5G网络对数据转发的要求
7.3 5G网络数据转发设计方案
7.3.1 承载与控制分离的架构
7.3.2 业务链管理与核心转发功能的融合
7.3.3 基于虚拟化平台的模块化的业务链统一管理
7.3.4 转发面下沉的部署方案
7.4 本章小结
7.5 参考文献
第8章 移动边缘计算
8.1 概述
8.1.1 趋势与市场驱动力
8.1.2 移动基站的演进方向
8.1.3 商业价值
8.2 应用案例
8.3 技术标准发展情况
8.4 部署场景
8.5 MEC架构
8.5.1 MEC应用平台服务
8.5.2 MEC应用平台管理接口
8.6 关键技术
8.6.1 云计算和虚拟化
8.6.2 高性能标准服务器
8.6.3 应用程序和业务生态系统的实现
8.7 技术挑战和需求
8.7.1 网络集成
8.7.2 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8.7.3 安全
8.7.4 性能
8.7.5 弹性
8.7.6 操作
8.8 本章小结
8.9 参考文献
第9章 网络能力开放
9.1 能力开放概述
9.1.1 基本概念
9.1.2 电信业务能力开放
9.1.3 能力开放的价值
9.2 发展现状及应用情况
9.2.1 能力开放平台
9.2.2 标准化情况
9.2.3 现网应用
9.3 下一代网络能力开放的典型场景和关键技术
9.3.1 5G能力开放概述
9.3.2 典型场景
9.3.3 METIS能力开放平台架构
9.3.4 5G网络能力开放平台架构
9.3.5 关键技术
9.4 参考文献
我之前就对通信技术很感兴趣,尤其关注新兴的网络技术。最近听说《5G网络架构/5G技术丛书》这本书出了,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翻开细读,但单看书名就觉得内容一定非常扎实。我对5G的网络架构部分尤为期待,因为了解一个技术的底层逻辑,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应用和发展。我一直对虚拟化、软件定义网络(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FV)这些概念在5G中如何落地充满好奇,这本书的书名表明它会深入探讨这些核心问题。想象一下,通过学习这本书,我能理解5G的核心网是如何通过云原生技术实现高度的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如何打破传统硬件的束缚,从而为各种创新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知识,更是对未来通信模式的一种洞察。此外,我对网络切片的概念也很有兴趣,它如何支持不同行业对网络性能差异化的需求,如何在同一物理基础设施上提供定制化的虚拟网络,这对我理解5G如何赋能垂直行业至关重要。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们这些渴望深入了解5G技术的人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资源,我相信它会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籍。
评分我最近开始接触一些关于无线通信领域的内容,特别是关于未来移动通信技术的一些趋势。虽然我还没有购买《5G网络架构/5G技术丛书》,但我从一些技术论坛和专业人士的讨论中了解到,这本书在业界受到了很高的评价,很多人认为它对理解5G的技术细节非常有帮助。我比较关注的是5G在终端侧和基站侧的一些创新,比如更先进的MIMO技术、波束赋形以及新的接入方式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地解释这些技术是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更高的速率、更低的延迟和更广的连接。我很好奇,在现实场景中,这些技术的部署会遇到哪些挑战,书中是否会给出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或者解决方案的探讨。比如,大规模MIMO是如何在密集的城区环境下有效工作的?波束赋形技术如何在高频段实现精准覆盖?我对这些细节充满求知欲,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5G的实际组网和性能表现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不仅仅是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能够深入到技术的实现细节中去。
评分作为一名对未来智能生活充满期待的普通读者,我对5G技术带来的各种可能性感到兴奋。虽然《5G网络架构/5G技术丛书》的书名听起来可能偏向技术性,但据我所知,这本书的内容涵盖了5G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潜力。我特别关注5G如何赋能物联网(IoT)的发展,比如智能家居、智慧城市、工业自动化等。我希望书中能够解释5G的超高可靠性和低延迟特性,是如何让海量设备能够稳定连接,并实现实时数据交互的。想象一下,未来无人驾驶汽车需要毫秒级的响应速度,智能工厂需要精准控制每一个环节,这些都离不开5G技术的支撑。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让我了解,5G技术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这些令人惊叹的应用实现的。它会不会讲述一些实际的部署案例,或者对未来一些创新应用的设想,哪怕是初步的规划,都会让我对5G的未来更加充满信心。毕竟,技术最终是为了服务于人,而5G的潜力无疑是巨大的。
评分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技术的最新发展,阅读相关的权威书籍是非常重要的。《5G网络架构/5G技术丛书》这本书,光是名字就足够吸引我了,因为它直接点出了5G的核心——网络架构。我本身就对通信网络是如何构建和运行的非常感兴趣,尤其是5G作为新一代通信技术的代表,它在架构上一定有许多颠覆性的创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5G的核心网、接入网以及相关的协议和接口,让我能够清晰地理解整个网络的构成。我对网络切片、边缘计算以及网络安全在5G架构中的作用特别好奇。例如,网络切片如何为不同的业务提供定制化的网络资源?边缘计算又如何将计算能力推向网络边缘,从而降低延迟并提升用户体验?这本书是否会深入剖析这些关键技术,并解释它们是如何在5G架构中实现的?我相信,通过深入理解5G的网络架构,我能够更好地把握未来通信网络的发展方向,并为我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评分我目前正在关注一些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关的领域,而5G技术被普遍认为是推动这些领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虽然我还没机会接触《5G网络架构/5G技术丛书》,但我听闻这本书的作者都是行业内的资深专家,他们的见解一定非常深刻。我特别希望了解5G是如何为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更强大的支持的。例如,5G的超大带宽和海量连接能力,如何使得海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成为可能,从而为更精准的AI模型训练和更智能的应用提供基础?而低延迟特性,又如何支持AI在实时决策和交互场景下的应用,比如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的沉浸式体验,或者远程医疗的精准操作?我对这本书能够阐述5G技术如何与大数据、AI深度融合,共同构建未来智能化社会充满期待。它是否会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或者对未来技术融合的路线图进行描绘,这些都将是我非常关注的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