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

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金雄 编
图书标签:
  • 互联网+医疗健康
  • 5P医学
  • 精准医疗
  • 智慧医疗
  • 健康管理
  • 医疗信息化
  • 数字健康
  • 远程医疗
  • 医疗创新
  • 大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72240
版次:1
商品编码:11783865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互联网+”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5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概念的提出,传统的“4P”医学模式,即Predictive(预测性)、Preventive(预防性)、Personalized(个性化)、Participatory(参与性)已经被重新定义,医学模式正从“4p”向“5P”时代迈进。

内容简介

  移动互联网已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互联网+”已提高至国家战略,移动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的深度融合引发医学模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本书从医疗健康和移动互联网本质的特征出发来揭示“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指出5P医学模式即预防性、预测性、个体化、参与性和精准医疗将成为医学发展的趋势,基于医疗大数据平台的诊断与治疗技术将把个性化医疗推向一个空间,传统的诊疗模式将发生变化,全过程的健康管理替代传统的疾病诊疗模式,一个“以病人为中心”的新型医疗模式已经到来。医疗健康的各个细分领域,从健康管理、挂号、候诊、院内导航、缴费、取报告,到诊断、监护、治疗、给药和手术等都将全面开启一个移动智能化时代。

作者简介

陈金雄,现为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科主任,高级工程师,同时兼任全军医院信息化研究与技术支持基地主任、福建省医疗卫生行业计算机用户协会理事长、南京军区数字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委。2005年以来,先后被《计算机世界》评为推动中国信息化突出贡献奖,被福建省人事厅和信息产业厅评为福建省首界优秀CIO,被中国医院协会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全国优秀CIO,被中国信息化推进联盟评为中国信息化年度优秀人物和《IT经理世界》评为中国优秀CIO ,被中国IT价值联盟评为全国最有价值CIO,2009年被美国《信息周刊》评为全球50个优秀CIO。__eol__

精彩书评

  本书将医疗视野扩展到了整个医疗健康的生态圈,将技术视野扩展到了整个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新技术对大健康产业的影响,促使我们对眼前正在发生的信息时代的医疗变革进行更系统的思考。
  
  ——李兰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副会长。
  
  我一直认为医疗与信息处理是等价的,陈老师的这本书,让我更坚定了信心!
   树兰医疗总裁,OMAHA(开放医疗与健康联盟)发起人 郑杰
  
   真正的互联网+医疗健康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链接,现在多数的APP只是解决了人与人的链接(社交媒体),要完成医疗健康的整个闭环,还需要解决物与物的链接(物联网)以及人与物的链接(可穿戴医疗)。陈金雄主任的这本新书,不但内容新,还囊括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有眼光,有干货,接地气,非常值得阅读。
  上海市妇婴保健院院长 段涛
  
   互联网+医疗健康是风口,这本书是一张地图。对于要在风口起飞的创业者,哪怕你是鹰,要想不迷路,都建议带上这张图。
  杏树林CEO 张遇升
  
   这是一本研究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书,在这个行业还非常年轻的时候,我很高兴看到作者已经进行了有条理和洞察力的探索工作。毋庸置疑,这个行业的每一点积极改变,都能让我们激动并富有成就感。
  一呼医生创始人及CEO 马海平
  
   互联网+医疗健康将会如何重构医疗生态?信息科学背景,在三甲医院工作20多年的陈金雄主任有充分的发言权。本书不光对未来医疗趋势深具洞察,也对医疗行业的微观运作有深入浅出的介绍,应该成为医疗从业者的必读书目!
  华康移动医疗COO 戴廉

目录

第1章 “互联网+”的本质 1
1.1 “互联网+”=中国历史上第三次互联网革命 3
1.2 中国社会正式步入互联网红利时代 9
1.3 “互联网+”时代,中国必将超越 16
1.4 “互联网+”绝不等同于“+互联网” 17
第2章 医疗、医院、医生 21
2.1 谁才是神医 22
2.2 患者的需求 23
2.3 医学模式的转变 25
2.4 医生的职责 28
2.5 医院的地位与作用 29
2.6 医疗业务范围 32
参考文献 42
第3章 医疗的痛点与移动医疗的机会 45
3.1 医疗的痛点 46
3.2 医疗痛点原因分析 57
3.3 移动医疗的机会 66
参考文献 71
第4章 移动医疗的前世今生 75
4.1 首个被FDA批准的处方移动应用 76
4.2 欧洲与日本移动医疗发展 85
4.3 闲话中国移动医疗 88
第5章 移动医疗业务模式 97
5.1 传统医疗业务模式 98
5.2 患者与医院实现移动连接 99
5.3 移动支付解决就诊过程“三长一短” 107
5.4 患者与医生实现移动连接 112
5.5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智能诊疗 156
5.6 医疗新常态 167
参考文献 173
第6章 基因+移动互联网催生精准医疗 177
6.1 基因科学的发展推动精准医疗 178
6.2 基因检测是精准医疗的入口 191
6.3 云计算如何为精准医疗助力 194
6.4 医疗大数据在精准医疗中的地位 197
6.5 基因和移动互联网的邂逅 201
6.6 基因行业的四大忧患 207
第7章 移动医疗技术 217
7.1 无线网络技术 220
7.2 智能可穿戴设备 230
7.3 医疗云计算 242
7.4 医疗大数据 245
参考文献: 257

第8章 移动医疗困难与挑战 261
8.1 “人”各有志 263
8.2 生财无道? 267
8.3 物换星移 272
参考文献 281
第9章 互联网时代的患者 283
9.1 利用云端诊疗资源 286
9.2 学会管理自己健康 288
9.3 努力成为聪明的病人 292
参考文献 296
第10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医生 297
10.1 医生面临的挑战和机会 298
10.2 医生的进化方向选择 301
10.3 未来看病,还需要在医院面对面交流吗? 309
10.4 移动医疗,会让医生更加有钱吗? 312
参考文献 314
第11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院长 316
11.1 李包罗教授的e-Health 3.0 317
11.2 实体医院面临的挑战 319
11.3 移动互联网时代医院院长的角色与使命 323
参考文献 331
第12章 移动医疗商业模式 333
12.1 商业模式浅谈 334
12.2 移动医疗的付费方 336
12.3 移动医疗商业模式 344
















精彩书摘

  《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
  人体健康状态大致可分为三类:健康、亚健康和疾病状态。
  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主要脏器无疾病,身体形态发育良好,体形均匀,人体各系统具有良好的生理功能,有较强的身体活动能力和劳动能力,这是对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二是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较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各种生理刺激以及致病因素对身体的作用。
  亚健康是一种临界状态,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是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又称“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我国普遍采用“亚健康”这一名称。处于亚健康的患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的活力下降、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如果及时进行疏导,会走出亚健康阴影;如果任其发展,则会转成疾病。亚健康高危人群中,糖尿病、高血压、肿瘤又是高危中的高危,如果不及时干预,会威胁人的生命。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世界卫生组织(WHO)所做的全球性调查显示,完全健康的人只占人群的5%左右,患病的约占20%,多达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80%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40%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预防是抗击癌症最有效的武器。
  ……

前言/序言


《智慧医疗:数字赋能下的健康未来》 引言 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科技的触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医疗健康领域,作为与生命息息相关的核心产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传统医疗模式的边界日益模糊,技术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着疾病的诊断、治疗、康复以及健康管理的理念与实践。《智慧医疗:数字赋能下的健康未来》正是为了回应这一时代浪潮而生。本书并非是对既有模式的简单复制,而是力求勾勒出一幅更为广阔、更为深入的智慧医疗发展蓝图,探究数字技术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赋能医疗健康,开启一个更高效、更精准、更个性化、更普惠的健康新纪元。 第一章:数字浪潮下的医疗变革 本章将深入剖析当前全球医疗健康领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在于审视数字技术,如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如何成为驱动医疗变革的核心引擎。我们将回溯医疗模式演进的脉络,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患者为中心,再到如今迈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型。 全球健康挑战与应对: 系统梳理当前全球公共卫生面临的严峻挑战,包括但不限于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负担加剧、突发传染病威胁、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医疗成本的持续攀升。在此基础上,探讨数字技术如何为应对这些挑战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 数字技术的赋能逻辑: 详细解析各项核心数字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潜力。例如,大数据如何帮助挖掘医疗海量数据中的价值,驱动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发展;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影像诊断、药物研发、疾病预测等关键环节;云计算如何提供弹性、安全、高效的医疗信息基础设施;物联网如何实现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构建智能化的健康监测网络。 从“连接”到“智能”的演进: 区分不同阶段的数字化医疗,强调从简单的信息互联互通,到通过智能算法进行深度分析和决策支持的飞跃。探讨数字技术如何从根本上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准确性和可及性。 案例分析: 选取国际及国内在数字化医疗转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例如远程医疗、电子病历系统、智能可穿戴设备在慢病管理中的应用等,通过具体实践加深读者对数字技术赋能医疗的理解。 第二章:人工智能在诊断与治疗中的前沿应用 人工智能(AI)无疑是当前医疗健康领域最引人瞩目的技术力量之一。本章将聚焦AI在疾病诊断、治疗方案制定、药物研发以及手术辅助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深度。 AI驱动的智能诊断: 深入探讨AI在医学影像分析(如CT、MRI、X光片)中的突破,例如识别微小病灶、辅助肿瘤筛查、量化病情进展等。分析AI在病理诊断、基因测序分析、辅助内窥镜检查等领域的应用,如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减轻医生负担。 个性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阐述AI如何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信息、病史、生活习惯等多维度数据,为患者量身定制精准的治疗方案。探讨AI在预测治疗效果、规避药物不良反应方面的潜力。 AI赋能的药物研发: 详细介绍AI在靶点发现、化合物筛选、临床试验设计等新药研发过程中的作用。分析AI如何加速新药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并为罕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带来新的治疗希望。 机器人与AI的协同: 探讨AI在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应用,例如增强手术的精确性、微创性,以及在复杂手术中的辅助作用。分析AI在康复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方面的潜在应用。 伦理与挑战: 讨论AI在医疗应用中面临的伦理困境,例如数据隐私、算法偏见、责任归属等问题,以及如何建立健全的监管框架和伦理准则。 第三章:大数据与精准健康管理 大数据技术为我们理解个体健康状况、疾病风险预测以及健康管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洞察力。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利用海量健康数据,实现从疾病治疗到主动健康管理的范式转变。 医疗大数据来源与整合: 分析医疗大数据的主要来源,包括电子健康记录(EHR)、医学影像、基因组数据、可穿戴设备数据、社交媒体数据等。探讨如何对这些异构、海量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清洗和标准化,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疾病风险预测与早期预警: 阐述大数据分析如何识别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构建疾病风险预测模型,实现对潜在疾病的早期预警。例如,利用大数据预测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的发病风险。 精准健康档案的构建: 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为每个人建立个性化的健康档案,记录健康状况、疾病史、家族史、生活方式等信息,为健康管理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撑。 主动健康管理模式: 论述大数据如何支持主动健康管理,包括健康行为指导、慢病管理、体重控制、心理健康支持等。分析如何通过数据反馈,激励用户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公共卫生与流行病学研究: 强调大数据在公共卫生监测、传染病疫情预警、流行病学研究方面的价值。例如,通过分析区域性健康数据,及时发现并控制疫情的传播。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深入探讨在利用医疗大数据的同时,如何确保数据安全和患者隐私,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技术保障措施。 第四章:物联网与远程医疗的融合 物联网(IoT)技术通过连接海量设备,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新的触角和维度,尤其是在实现医疗资源均衡化和提升医疗服务便捷性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章将重点探讨物联网与远程医疗的深度融合。 智能医疗设备与互联互通: 介绍各类智能医疗设备,如智能血糖仪、血压计、心电监护仪、智能药盒、跌倒监测设备等,以及它们如何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传输。 远程监测与慢病管理: 详细阐述物联网在远程慢病管理中的应用,例如,患者在家中通过智能设备监测生理指标,数据实时上传至医疗平台,医生可以远程评估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降低住院率和并发症。 远程诊断与咨询: 探讨物联网如何支持远程诊断,通过高清视频、实时数据传输等技术,实现患者与医生之间的远程互动。分析远程医疗在偏远地区、基层医疗机构的应用,解决医疗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 智能医院与智慧病房: 介绍物联网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例如,智能输液监测、病人定位、设备状态管理、环境监测等,提升医院运营效率和患者安全。 远程手术与会诊: 展望物联网在远程手术和跨地域专家会诊中的潜力,虽然技术挑战依然存在,但其未来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可穿戴设备的应用场景拓展: 分析可穿戴设备如何从单纯的健康监测,拓展到运动健康、睡眠管理、情绪监测、甚至心理健康干预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 技术壁垒与融合挑战: 讨论物联网与远程医疗融合过程中面临的技术挑战,如设备兼容性、网络稳定性、数据安全、标准化协议等,以及如何克服这些障碍。 第五章:区块链在医疗健康中的潜在应用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为解决医疗健康领域长期存在的信任、安全和效率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章将探索区块链在医疗数据管理、药物追溯、支付结算等方面的应用潜力。 医疗数据安全与共享: 探讨区块链如何构建安全的医疗数据共享平台,保护患者隐私,同时实现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通。分析如何利用区块链实现数据的不可篡改和可追溯,增强数据可信度。 药物供应链的可追溯性: 详细介绍区块链如何应用于药品生产、分销、零售等全流程,确保药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打击假冒伪劣药品。 医疗记录的互操作性: 分析区块链如何打破医疗机构间的信息孤岛,实现医疗记录的互操作性,方便患者跨机构就医,以及医疗机构间的协同诊疗。 临床试验数据管理: 探讨区块链在提高临床试验数据透明度和可信度方面的作用,例如,记录试验方案、数据收集、结果报告等,减少数据造假的可能性。 医疗保险与支付结算: 探索区块链在简化医疗保险理赔流程、提高支付效率、防止欺诈等方面的应用。 挑战与发展前景: 分析区块链在医疗健康领域落地应用的挑战,如技术成熟度、监管政策、行业接受度等,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第六章:未来展望:构建以人为本的智慧健康生态 本章将对未来的智慧医疗发展进行前瞻性思考,强调技术创新应回归到“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公平、可持续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 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的转变: 探讨智慧医疗如何驱动健康管理从以治疗为中心转向以预防为中心,通过早期干预和个性化生活方式指导,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多方协同的健康生态构建: 强调政府、医疗机构、科技企业、保险公司、用户等各方力量的协同合作,共同构建一个开放、包容、创新的智慧健康生态。 普惠医疗与健康公平: 探讨智慧医疗如何打破地域和经济障碍,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人群,实现健康公平。 患者赋能与健康素养提升: 分析智慧医疗如何赋能患者,使其成为自身健康管理的积极参与者,并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伦理、法律与社会责任: 再次强调在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伦理、法律和社会责任,确保智慧医疗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 个人化、预测性、参与性、伙伴性(4P)医学的融合: 探讨未来的医疗模式将如何深化整合,趋向于更加个性化、预测性、参与性以及强调医患伙伴关系的模式。 结语 《智慧医疗:数字赋能下的健康未来》不仅是对当前数字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应用的梳理与总结,更是对未来健康发展趋势的探索与展望。本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清晰、可行的智慧医疗发展路径,激励行业内的思考与创新,最终实现“健康中国”的美好愿景,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健康福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听起来就像是一份关于未来医疗的路线图。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将“互联网+”这个相对宏观的概念,与“5P医学”这个更为具体和前沿的医学范式结合起来的。我猜想书中会详细介绍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打破地域限制,让偏远地区的患者也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关于“5P医学”,我脑海里已经浮现出许多画面:是不是可以通过基因测序和生活习惯数据,为每个人量身定制预防方案?疾病预测方面,是否会有提及利用可穿戴设备收集的实时健康数据,来提前预警潜在的健康风险?“参与式”和“以人为本”更是让我感到振奋,我希望书中能详细说明如何让患者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健康管理者,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赋能患者,让他们更深入地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和治疗决策中来。这本书有没有提到伦理和隐私问题?毕竟,在数据爆炸的时代,如何平衡技术发展与个人隐私保护,是绕不开的难题。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思考和解决方案。

评分

我最近在寻找一本能让我理解“互联网+”如何重塑医疗健康行业的书籍。看到《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这个书名,我立刻被吸引了。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而是能够提供扎实的案例和深刻的分析。比如,书中是否会介绍一些成功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它们是如何解决传统医疗中存在的痛点,例如挂号难、排队长、信息不对称等等?“5P医学”这个概念听起来很新颖,我非常想知道它具体指的是什么。是不是意味着医疗服务将变得更加个性化,能够根据个体的基因、生活方式、甚至情绪等因素来制定治疗和保健方案?我更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探讨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挑战,比如技术标准的不统一、数据安全和互操作性问题、以及如何让那些不熟悉科技的老年人群体也能从中受益。此外,书中对于未来医疗的展望是否足够清晰和具有指导意义?它是否能帮助我理解,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就医方式和健康管理方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评分

拿到《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这本书,我立刻被它所描绘的未来医疗图景所吸引。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互联网技术如何赋能医疗健康,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5P医学”这个概念,我很好奇它是否代表了医疗的某种全新维度,比如是否包含了个性化(Personalized)、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参与性(Participatory)和伙伴式(Partnering)的医疗理念。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这些“P”是如何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的。例如,书中是否会介绍远程医疗是如何克服地理障碍,实现优质医疗资源的均质化?智能诊断系统是如何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升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患者与医生之间更紧密的沟通和协作,让患者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此外,我关注的还有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医疗数据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安全可信的医疗数据生态系统的思考和建议。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互联网+医疗健康:迈向5P医学时代》让我觉得它是一本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意义的书籍。我希望它能为我揭示“互联网+”如何将医疗健康领域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我尤其想了解书中对“5P医学”的解读。如果它指的是个性化(Personalized)、预防性(Preventive)、预测性(Predictive)、参与性(Participatory)以及以人为本(Patient-centered)的医学,那么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这些理念是如何通过互联网技术得以实现的。比如,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信息,为个体提供精准的健康评估和疾病风险预测?我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具体的案例,说明如何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医疗资源的有效共享和优化配置,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另外,我关注的是,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如何利用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等技术,实现对个体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从而真正实现从“治已病”向“治未病”的转变。对于医疗行业从业者和对未来医疗趋势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具有操作性的建议和深刻的洞见?

评分

一本关于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书,我一直对这个领域很感兴趣。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如何颠覆传统的医疗模式,例如远程诊疗、智能诊断、个性化用药等等。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如何阐述“5P医学”这个概念的,它是指什么?是预防(Preventive)、预测(Predictive)、参与(Participatory)、个性化(Personalized)和以人为本(Patient-centered)吗?如果书中有这方面的论述,我希望能看到作者如何详细地解读每一个“P”,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关联,共同构建一个全新的医疗健康生态系统。书中是否会提及大数据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比如如何通过分析海量医疗数据来发现疾病的早期迹象,或者预测疾病的发生风险?另外,我对AI在辅助诊断和药物研发方面的潜力也非常好奇,这本书是否会给出相关的案例分析或者技术展望?它是否会讨论患者在新的医疗模式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提高患者的参与度和自主性?我更关注的是,这些变革最终将如何惠及普通大众,让医疗服务更加便捷、高效、可及。

评分

转型时代必须要了解的书

评分

送货速度至极

评分

很棒的书啊,到货很快

评分

充满了常识和观点,值得一看

评分

内容一般

评分

参考用书,还没看,以后再说

评分

书里有错字,难道是盗版书??书的内容是五星好评,但是有错字让人不得不怀疑京东卖的书到底是不是正版了。

评分

一如既往 不错 赞一个

评分

京东的物流还是很给力的,书也很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