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产品 从设计到运营

智能家居产品 从设计到运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邢袖迪 著
图书标签:
  • 智能家居
  • 物联网
  • 产品设计
  • 用户体验
  • 商业模式
  • 运营策略
  • 智能硬件
  • 数字化转型
  • 创新
  • 技术趋势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96457
版次:01
商品编码:11785210
品牌:异步图书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页数:16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 产品经理思维
基于作者曾经在互联网行业从事产品经理的经验,擅长理解用户需求和把握技术要点;可以像一名使者一样,用平和的、精准的语言,在行业参与者和用户群体之间传达着彼此的信息。
- 国际化视野
基于作者的海外留学经历,凭借扎实的外文资料阅读能力和客观严谨的理工科思维,借助一定的校友资源,可以整合出很多国际化的思考;尤其在国内相关参考资料有限的情况下,视野决定了思考的质量。
- 从业者视角
基于作者自身的智能家居从业经验,既熟悉行业参与者的局限与规划,又了解用户群体的需求与疑惑,可以像一场节目的主持人一样从容自信的讲解着智能家居的一幕幕。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互联网和智能家居的从业经验编写而成,提出了智能家居产品的三原色模型,并逐步阐述了一款好的智能家居产品需要满足的三个条件:优越的技术、友好的用户体验和有效的市场策略。同时,从产品设计、用户和行业参与者等多个角度分析了智能家居这一新兴行业。此外,书中引用的一些国外的产品实例和分析问题的方法与模型,都能带来很多启发。

作者简介

邢袖迪
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电子商务系,研究生就读于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和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分别获运筹学硕士和决策科学硕士。
现就职于幻腾智能,有着多年的互联网产品经理经验和智能家居用户运营经验。曾实习于法国电信巴黎研发中心(Orange Lab)和英国铁路监管办公室(Office of Rail Regulation, UK)。

内页插图

目录

目录

第1 章
大幕将启—智能家居概述
010 1.1 智能家居的情景实例
012 1.2 智能家居的基本属性
014 1.3 蓄势待发的智能家居
017 1.4 与智能家居相关的概念
017 1.4.1 与物联网相关的概念
019 1.4.2 技术类概念
020 1.5 智能家居三原色模型
022 1.6 本书框架
第2 章
技术搭台—与智能家居相关的技术
026 2.1 智能家居产品的技术架构
026 2.1.1 物联网产品的技术架构
028 2.1.2 技术架构实例
029 2.2 智能设备的触角:传感器
032 2.3 智能设备互联的语言:通信协议
032 2.3.1 点对点通信
033 2.3.2 星状通信网络
034 2.3.3 网状通信网络
035 2.3.4 通信协议的对比
036 2.3.5 iBeacon 技术
037 2.4 智能设备的数据同步
第3 章
体验挑梁—智能家居的用户体验
042 3.1 交互方式的演变
045 3.2 体验的再整合
045 3.2.1 第三方工具的整合
048 3.2.2 手机层面的整合
049 3.3 传统家居体验的延伸
049 3.3.1 安装与初体验
051 3.3.2 日常操作
054 3.3.3 客户支持与服务
055 3.4 双向学习的过程
056 3.4.1 用户的学习过程
058 3.4.2 智能家居的学习过程
061 3.4.3 共同达到默契的体验
第4 章
产品唱戏—智能家居产品的变革
064 4.1 智能化程度
064 4.1.1 “智能互联产品”模型
065 4.1.2 3-Sight 模型
066 4.1.3 微智能
069 4.2 智能家居的用户中心化
069 4.2.1 设备去中心化
071 4.2.2 设备泛中心化
074 4.3 丰富的产品联动074 4.3.1 IFTTT
076 4.3.2 开放数据
077 4.4 生动的应用情景
077 4.4.1 情景时代的新思维
079 4.4.2 按情景的变化分类
080 4.4.3 按情景的触发方式分类
第5 章
粉墨登场—智能家居产品实例
084 5.1 照明系统
085 5.1.1 灯
086 5.1.2 开关
089 5.2 安防系统
089 5.2.1 门窗磁
091 5.2.2 门锁
092 5.2.3 安防摄像头
093 5.2.4 红外感应器
093 5.3 环境与能源管理系统
094 5.3.1 恒温器
095 5.3.2 空气探测器
096 5.3.3 环境优化设备
097 5.4 日常起居类系统
097 5.4.1 床
099 5.4.2 窗帘
100 5.4.3 洗衣机
100 5.4.4 热水器
101 5.4.5 智能喂猫器
102 5.4.6 其他日常起居类产品
102 5.5 厨房与餐饮系统
103 5.5.1 电水壶和水杯
103 5.5.2 电冰箱
104 5.5.3 厨具类设备
104 5.6 娱乐与休闲系统
105 5.6.1 电视
106 5.6.2 音箱
106 5.6.3 运动与健康设备
107 5.6.4 游戏设备
第6 章
座无虚席—智能家居的用户分析
110 6.1 用户推广的鸿沟模型
111 6.2 用户群体构成分析
111 6.2.1 根据产品的推广顺序分类
113 6.2.2 根据房屋规模分类
114 6.2.3 根据装修阶段分类
115 6.2.4 特殊群体
117 6.3 用户需求分析
118 6.3.1 感性因素
119 6.3.2 理性因素
121 6.3.3 跨越决策的鸿沟
第7 章
各擅胜场—智能家居的推广之道
124 7.1 行业参与者的分布
125 7.2 科技公司
125 7.2.1 互联网公司:技术优势
126 7.2.2 手机厂商:入口优势
127 7.2.3 社交平台:用户群体优势128 7.2.4 电商公司:渠道优势
129 7.3 传统企业
129 7.3.1 传统家电厂商:产品功能优势
130 7.3.2 传统家居企业:用户体验优势
130 7.4 创业公司
131 7.5 间接参与者
131 7.5.1 综合角色
134 7.5.2 企业相关角色
137 7.5.3 用户相关角色
第8 章
呼之即出—智能家居的新常态
142 8.1 技术:对智能化的展望
145 8.2 行业:更强大的互联互通
148 8.3 企业:新市场的大机会
148 8.3.1 大小企业之间的公平机会
150 8.3.2 中外企业之间的公平机会
151 8.4 从业者:做一名物联网时代的匠人
153 8.5 正在发生的未来
155 写 在 后 面
158 参 考 文 献

前言/序言


《智能家居产品:从设计到运营》 内容概述 本书深入剖析了智能家居产品从概念萌芽到落地生根,再到持续运营的全生命周期。我们不仅关注技术的迭代与创新,更着眼于用户体验的打磨与市场需求的洞察。从最初的产品构思,到严谨的设计流程,再到高效的生产制造,以及最终的销售推广与售后服务,本书将为您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视角,帮助您构建出真正符合用户期待、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智能家居产品。 第一部分:概念与洞察——孕育智能家居的种子 在快速变化的科技浪潮中,智能家居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是深刻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现在。本部分将带领读者走进智能家居的世界,理解其核心价值与发展趋势。 智能家居的定义与边界: 我们将首先界定“智能家居”的内涵,区分纯粹的自动化设备与真正具备“智能”属性的产品。智能家居的核心在于通过互联互通、数据分析与自主学习,实现对家居环境的个性化、情景化控制,提升居住舒适度、便捷性、安全性与节能性。我们将探讨智能家居的层级划分,从单品智能到全屋智能,再到智慧社区,勾勒出智能家居发展的宏观图景。 用户需求与痛点分析: 任何成功的产品都源于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本部分将深入剖析不同用户群体(如年轻一代、老年群体、科技爱好者、家庭主妇等)在家居生活中的真实需求与潜在痛点。我们会探讨用户对便捷性、安全性(如老人小孩看护、防盗防火)、舒适性(如环境调节、影音娱乐)、节能环保以及个性化定制等方面的期望。通过案例分析和市场调研方法,引导读者掌握发现和提炼用户需求的关键技巧。 市场趋势与竞争格局: 智能家居市场正经历着爆炸式增长,但也伴随着激烈的竞争。我们将梳理当前智能家居市场的关键趋势,例如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物联网技术的普及、5G带来的网络变革、以及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应用。同时,我们还将分析市场上的主要参与者,包括科技巨头、家电厂商、新兴创业公司等,了解他们的产品策略、技术优势与市场定位,为读者提供清晰的市场导航。 技术基础与核心生态: 了解支撑智能家居运作的关键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本部分将介绍物联网(IoT)通信协议(如Wi-Fi, Bluetooth, Zigbee, Z-Wave, LoRa等)的特性与选择,以及传感器技术、芯片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语音识别、计算机视觉)等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构建,包括不同品牌设备间的互联互通、平台化策略以及开放API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设计之道——打造人性化的智能产品 优秀的设计是智能家居产品成功的基石。本部分将聚焦于产品设计的全过程,强调用户体验至上,并结合技术实现的可行性。 产品战略与定位: 在明确了市场需求与趋势后,如何确立清晰的产品战略与定位是关键。我们将探讨如何基于用户画像、市场细分以及竞争分析,定义产品的核心功能、目标用户、价格区间以及差异化优势。产品定位不仅是市场层面的决策,更是指导后续设计与研发的核心原则。 用户体验(UX)设计: 用户体验是智能家居产品的生命线。本部分将深入讲解UX设计方法论,包括用户研究、用户画像构建、用户旅程图绘制、场景化设计等。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通过简洁直观的界面设计(UI)、流畅自然的交互方式、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让用户在与智能家居产品互动时感到轻松、愉悦且高效。我们会讨论语音交互、App控制、触控面板等多种交互模式的设计考量。 工业设计与美学: 智能家居产品不仅要智能,更要融入家居环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本部分将探讨工业设计的原则,包括产品的形态、材质、色彩、人体工程学以及与家居风格的协调性。我们将强调如何通过精湛的工业设计,提升产品的附加值,使其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具备艺术美感。 人机交互(HCI)设计: 良好的HCI设计能够让用户轻松掌握复杂的技术。我们将详细阐述HCI设计的原则,包括易学性、效率、容错性、满意度等。对于智能家居产品,我们将特别关注远程控制、情景联动、状态反馈、错误提示等关键交互环节的设计。 安全与隐私设计: 随着智能家居设备的普及,用户对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担忧日益增加。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如何在产品设计之初就融入安全与隐私的考量,包括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权限管理、隐私政策的透明化以及合规性设计。我们将强调“安全与隐私 by Design”的理念,确保用户数据不被滥用。 原型设计与可用性测试: 在将设计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之前,原型设计与可用性测试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本部分将介绍不同的原型设计方法(低保真、高保真)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可用性测试。通过模拟用户使用场景,及时发现设计中的问题并进行迭代优化,从而大幅降低后期开发的风险。 第三部分:制造与品质——从蓝图到现实的转化 再好的设计也需要强大的制造能力来支撑。本部分将聚焦于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强调品质控制与供应链管理。 物料选择与供应链管理: 优质的材料是产品可靠性的基础。我们将探讨不同电子元器件、外壳材料、传感器等物料的选择原则,以及如何建立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从供应商的筛选、评估到长期合作关系的维护,都将是本部分的重要内容。 生产工艺与流程: 智能家居产品的生产涉及电子制造、注塑成型、组装调试等多个环节。我们将详细介绍各种生产工艺的特点与应用,以及如何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与产品良率。我们还将探讨柔性制造与大规模定制的可能性。 质量控制与可靠性测试: 产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和品牌口碑。本部分将介绍全面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进料检验(IQC)、制程检验(IPQC)、成品检验(OQC)等。同时,我们将详细讲解各种可靠性测试方法,如环境适应性测试、耐久性测试、寿命测试等,确保产品在各种条件下都能稳定运行。 制造标准化与认证: 国际化的智能家居产品需要遵循相关的行业标准与认证要求。我们将介绍CE, FCC, RoHS, CCC等常见的国际与国内认证,以及如何在设计与生产中满足这些标准,确保产品能够顺利进入不同市场。 第四部分:运营与服务——维系用户与驱动增长 产品投放市场后,持续的运营与优质的服务是实现长期成功与用户忠诚度的关键。本部分将探讨智能家居产品的商业模式、市场推广以及售后服务体系。 商业模式与盈利策略: 智能家居产品并非一次性销售。本部分将分析不同的商业模式,如一次性硬件销售、订阅服务、增值服务、数据服务等。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产品特性和市场环境,制定合理的盈利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 市场推广与销售渠道: 如何让潜在用户了解并购买您的产品?我们将剖析线上线下多元化的市场推广策略,包括内容营销、社交媒体运营、KOL合作、展会推广、以及各种销售渠道(电商平台、线下门店、系统集成商等)的选择与优化。 用户增长与留存: 吸引用户只是第一步,如何让他们持续使用并爱上您的产品,是运营的核心。我们将探讨用户增长的驱动因素,例如新用户获取、用户活跃度提升、以及用户忠诚度培养。同时,我们还将分析用户留存的关键策略,如个性化推荐、持续的内容更新、社群运营以及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 软件更新与OTA(Over-The-Air)升级: 智能家居产品是软硬件结合的产物,软件的迭代升级至关重要。本部分将重点介绍OTA升级的技术实现、安全保障以及用户体验的优化。通过持续的软件更新,可以修复bug、增加新功能、提升性能,从而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并提升用户满意度。 售后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的售后服务能够为用户提供坚实的保障,提升品牌形象。我们将探讨如何建立高效的客户服务中心,包括技术支持、故障排查、维修服务、退换货流程等。我们还将分析在线支持、远程诊断等新型服务模式的应用。 数据分析与持续优化: 智能家居产品会产生大量的用户行为数据。本部分将强调如何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深度分析,了解用户的使用习惯、偏好以及潜在需求。基于数据洞察,进行产品功能的迭代优化、服务流程的改进以及新产品的研发,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结论 “智能家居产品:从设计到运营”不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创新、用户与商业智慧的实践指南。通过系统地学习本书内容,读者将能够全面掌握智能家居产品的开发与运营精髓,从而在瞬息万变的智能家居市场中,打造出真正引领潮流、赢得用户信赖的卓越产品。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智能家居这个话题,网上信息太多了,很难让人眼前一亮。但读完之后,我必须承认,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没有回避智能家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和问题。比如,书中对于不同智能家居协议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以及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坑”,都有非常坦诚的讨论。作者并没有一味地宣传智能家居的美好,而是用一种非常务实的态度,向读者展示了这个行业的真实面貌。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标准化”的探讨,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现在看到的智能家居产品,很多时候并不那么“智能”。作者提出的关于未来行业发展的建议,也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佳作,它不仅适合那些对智能家居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适合行业内的专业人士。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太丰富了,简直就像一个宝藏!我一直以为智能家居只是简单的连接和控制,但这本书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讲了如何让灯光自动亮起、空调自动调节温度,更深入地探讨了用户在选择和使用智能家居产品时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书中提到的数据隐私安全问题,我之前从来没有认真考虑过,但读完之后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多么重要且复杂的话题。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向我们展示了不同产品在安全防护方面的优劣,以及用户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此外,书中还对不同品牌的产品进行了细致的对比,从功能、易用性、性价比到售后服务,都给出了非常客观的评价。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各种产品眼花缭乱的消费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再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网上搜索零散的信息,这本书就像一位专业的评测师,为我提供了最全面、最权威的参考。而且,作者对未来智能家居发展趋势的预测也十分精准,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的期待。

评分

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智能家居从业者,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行业知识的书籍。终于,我找到了这本《智能家居产品 从设计到运营》。这本书的内容之深入,远超我的想象!它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的介绍,更是从一个宏观的视角,剖析了智能家居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模式。从产品设计之初的用户需求分析,到供应链管理,再到市场推广和售后服务,每一个环节都被作者剖析得淋漓尽致。书中对产品经理、工程师、市场营销人员等不同角色的工作职责都有详细的阐述,并且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和工具。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用户运营”的章节,它让我明白了,一个成功的智能家居产品,不仅仅在于其技术上的领先,更在于能否与用户建立长期的、有价值的连接。作者分享的许多用户留存和粘性提升的策略,对我的工作非常有启发。这本书无疑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本重要工具书,它帮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在行业中的定位,并且为我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科技产品充满热情的人,但对于智能家居,我总是觉得概念多于实际。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个魔法棒,将那些遥不可及的概念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场景化应用”的描述,它让我明白了智能家居不仅仅是独立的设备,更是一个能够根据我们的生活习惯和需求,自动协调工作的整体。比如,书中提到的“回家模式”,可以通过一个指令,自动打开灯光、调节空调温度、播放舒缓的音乐,让一天的疲惫瞬间烟消云散。这种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让我觉得智能家居不再是冰冷的科技,而是充满人情味的伙伴。而且,作者还分享了许多DIY的智能家居解决方案,让我觉得即使预算有限,也能享受到智能生活带来的乐趣。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科技的好奇心,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将科技融入生活,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那种简洁而又不失科技感的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一直对智能家居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它离我们生活很遥远,总是一知半解。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这本书时,就像是找到了一个可以引领我进入这个奇妙世界的向导。迫不及待地翻开,我首先被作者的文笔所吸引,没有那些枯燥的技术术语,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讲解得通俗易懂。仿佛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聊天,他耐心地解答了我心中关于智能家居的种种疑惑。从最初的家庭自动化系统,到后来我所熟知的语音助手,再到如今各种各样的智能传感器和设备,这本书都像一位博学的智者,为我梳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我尤其喜欢书中对用户体验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关于技术的堆砌,更是关于如何通过技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安全。这一点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价值,它没有停留在冰冷的硬件层面,而是深入到了用户情感和实际需求的层面。

评分

书不错,学习了

评分

书不错,学习了

评分

还是很不错的,一直在买哦还是很不错的,一直在买

评分

了解一下!

评分

不错

评分

非常满意啊 真的很棒棒棒的

评分

很好的书

评分

了解一下!

评分

非常满意啊 真的很棒棒棒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