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幼儿游戏理论》涵盖了儿童游戏发展的历史概述,国外游戏理论概述,游戏的本质和特征,儿童游戏与儿童发展,儿童游戏的个体发展,各类游戏形式的发展,儿童游戏的外部干预等,对于幼儿游戏教育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章 儿童游戏发展的历史概述
一、关于游戏的发生
二、儿童游戏及其价值观的演变
三、中国古代的儿童游戏
第二章 国外游戏理论概述
一、早期的传统游戏理论
二、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三、皮亚杰关于认知发展的游戏理论
四、前苏联的活动游戏理论
五、游戏的激治理论
六、游戏的元交际理论
第三章 游戏的本质和特征
一、游戏的定叉问题
二、对游戏特征的几种解释
三、对游戏特征的辩证分析
第四章 儿童游戏与儿童发展
一、儿童游戏的生理、心理基础
二、游戏促进儿童发展的价值
三、幼儿园游戏的教育价值
第五章 儿童游戏的个体发展
一、游戏的萌芽(0岁-1岁)
二、装扮动作的发生(1岁-2岁)
三、象征功能的出现(2岁-3岁)
四、游戏的高峰(3岁-6岁)
第六章 各类游戏形式的发展
一、儿童游戏的分类
二、象征性游戏的发展
三、结构游戏的发展
四、规则游戏的发展
第七章 儿童游戏的外部干预
一、影响儿童游戏的因素
二、成人对儿童游戏的指导
参考书目
后记
精彩书摘
《幼儿游戏理论》:
其次,由于游戏本身的发展,艺术、体育以比较成熟的形式从原始态的游戏中独立出来,那种比较幼稚的、随意的、自发的游戏更多地成为儿童活动的方式。于是,以艺术、体育作为娱乐消遣的成人游戏逐步与儿童游戏分化,从此儿童游戏有其独立的地位。可以看到,打猎、赛马、斗牛、角力、宫廷舞蹈等成为有闲阶级观赏娱乐的奢侈品和专利品,劳动人民已无权享有,也无时间去娱乐。与此同时,儿童游戏仍然是出于儿童自由活动的需要保持着,无论是劳动人民的儿童还是贵族的子女,都在尽情享受游戏的欢乐。
尤其到了中世纪,教会宣扬禁欲主义,向大众宣传肉体是灵魂的监狱,竭力暗示劳苦民众为追求“来世”永久的幸福,必须本着服从、忍耐、克己的精神,克服“现世”一切欲望,包括游戏享乐。从儿童来说,僧侣学校教育极其严格,鞭打体罚习以为常,死记硬背教条经文,学习与游戏分离,入学儿童失去了游戏的欢乐,只有不入学的乡野儿童仍能保持游戏的权利。
到了新兴资产阶级登上反封建的历史舞台,封建贵族自然是他们抨击的对象,同时贵族奢侈享受的生活方式也受到谴责,并加以反对。为鼓励追求财富、金钱的世俗经济活动,他们视时间浪费在娱乐游戏上是可耻的。宗教改革以后的新教也充满了这种资产阶级性和资产阶级道德评价,其宗教精神、道德态度带有了功利主义色彩。宣传只有劳动是上帝赋予的唯一天职,游戏是恶魔的工场,你可以为上帝劳动而致富,不可以为肉体的罪孽而致富。新教伦理要求人们通过严格的苦行来行使这种天职,以勤劳、节俭、推迟享乐为美德。由于享乐会使人逃避劳动,所以无论是贵族的娱乐形式,还是平民百姓的舞厅酒吧,都被禁止,还设立了法规,禁止游戏、寻欢作乐。可见,这不能不是一种新的禁欲主义,劳动是公认的禁欲手段。与中世纪教会的禁欲主义不同的是,僧侣走出了僧院和修道院,来支配世俗的道德观念。这种游戏罪恶论,充满了早期资本主义精神,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的基础。
清教徒那劳动神圣,游戏邪恶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影响了很长一段时间,对从事职业的成人来说,对从事学习的儿童来说,都把游戏看作是时间的浪费。学校教育把游戏看成是智力上的浪费,或至少认为在训练思维机能方面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虚假活动,而且游戏会使学生从功课上分心。所以,游戏在人们的观念中一直受到否定的评价,把游戏看成是一种毫无意义的甚至是有害的活动,人们常常为孩子玩了整整一个假期而叹息,认为什么正经事也没于。但是,没有学习和生活重负的学前儿童仍然享受着游戏的欢乐,在父兄工作的同时,他们在户外玩耍,自然材料就是他们的玩具,奔跑、攀爬、滚铁圈、造房子,创造了种类繁多的游戏形式,通过想象反映父兄的劳动生活。
(三)游戏成为幼儿教育的手段
儿童游戏从户外走向户内,从完全自发的游戏到组织起来的游戏,是在幼儿园诞生以后。从福录培尔开始的幼儿园运动,使广大街巷顽童进入了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此,儿童游戏日渐与教育联系起来,成为幼儿教育的一种手段。
儿童进入了正式的教育机构,但又未到正规学习系统知识的年龄,游戏仍应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然而,游戏的纯粹自发性被一定的规范性取代了。首先,儿童游戏的空间受到限制,无限广大的自然空间变成相对狭小的室内空间。其次,儿童游戏的时间也受到限制,原来爱什么时候玩就什么时候玩,现在须听从老师的安排。再次,游戏的内容更是受到加工和筛选,通过教育者们的精心工作,游戏开始系统化、正规化,使之服从于一定的目的。
……
前言/序言
幼儿游戏理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幼儿游戏理论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