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 5497-2015) [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of HVDC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 5497-2015) [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of HVDC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编
图书标签:
  • 电力工程
  • 高压直流
  • 输电线路
  • 设计规范
  • 电力行业标准
  • DL5497-2015
  • 架空线路
  • 电力系统
  • 电气工程
  • 输电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15802427260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19925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of HVDC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80
字数:1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 5497-2015)》适用于±500kV 单回、同塔双回及±660kV 单回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

内页插图

目录

1 总  则
2 术语和符号
3 路径选择
4 气象条件
5 导线和地线
6 绝缘子和金具
7 绝缘配合、防雷和接地
8 导线布置
9 杆塔型式
10 杆塔荷载
11 杆塔材料及结构
12 基  础
13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14 环境保护
15 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16 附属设施
附录A 导线表面最大电位梯度计算
附录B 电晕无线电干扰场强计算
附录C 电晕可听噪声计算
附录D 导线允许载流量计算
附录E 地面合成场强计算简化理论法
附录F 地面标称场强、合成场强和离子流密度计算
附录G 地线热稳定计算
附录H 弱电线路等级
附录J 公路等级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前言/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 5497-2015) 本书籍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现行标准《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 5497-2015)的详尽阐述与解读。 本规程旨在规范高压直流(HVDC)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确保输电线路的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的运行。它汇集了我国在特高压直流输电领域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经验,为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系统的技术指导和明确的设计依据。 第一章 总则 本章确立了规程的适用范围、设计原则和基本要求。它明确了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总体目标,强调了在设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安全规范以及行业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 术语和定义: 对规程中使用的关键术语进行标准化定义,确保技术交流的准确性。例如,对“直流输电”、“线路走廊”、“耐张段”、“绝缘子串”等核心概念进行界定。 设计依据与原则: 阐述了设计时必须参考的主要技术文件和应遵循的基本设计理念,如环境适应性、抗灾能力、维护便利性等。 气象与地理条件: 对设计所需的气象、地震、地理环境参数提出了明确的取值要求和计算方法。这包括风载、覆冰厚度、气温、海拔高度以及土壤条件等。 第二章 线路参数与电磁环境 本章聚焦于直流输电线路的电气和物理参数的确定,以及线路运行对周围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评估与控制。 主要内容包括: 导线选择与排列: 详细规定了导线(包括单分裂和多分裂导线)的截面、材料选择标准、导线间距、以及不同电压等级下的导体排列方式。重点在于如何优化导线参数以减小电晕损耗和无线电干扰。 电气参数计算: 提供了计算直流线路单位长度的电容、电感、对地电导等关键电气参数的方法,这些参数是进行系统稳定性和暂态分析的基础。 电磁场计算与控制: 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和磁场,规定了计算模型和限值。内容涉及对沿线敏感目标(如居民区、交通干线)的电磁环境影响评估,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措施,如调整导线对地高度或采用特殊结构。 第三章 线路的机械载荷计算与结构设计 这是本规程的核心部分之一,详细规定了线路结构安全裕度的确定依据和计算方法。 主要内容包括: 载荷分类与确定: 明确了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各类载荷,包括永久载荷(导线、金具自重)、环境载荷(风载、冰载)和运行载荷(导线温度变化、导线张力变化)。特别强调了冰雪覆冰的荷载计算标准。 导线和地线张力计算: 规定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导线和地线的最大、最小允许张力,并给出了弧垂计算的方法,以保证导线在任何运行条件下与地面的最小安全距离。 杆塔基础设计参数: 明确了杆塔基础的设计荷载取值原则,包括水平、垂直和倾覆力矩的组合计算方法,以确保基础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第四章 绝缘配合与污秽等级划分 本章是保证直流输电线路长期可靠运行的关键,涉及对电气间隙和绝缘强度的精确设计。 主要内容包括: 污秽区段划分: 根据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如盐雾、粉尘、酸雨等),对全国范围内的输电线路走廊进行污秽等级的划分,并对不同等级提出了不同的设计要求。 绝缘子串选择: 规定了不同电压等级、不同污秽等级下所需选择的绝缘子类型(如复合绝缘子或玻璃绝缘子)、串长和爬距要求。 雷电与操作过电压的绝缘配合: 阐述了如何根据当地雷电活动强度和系统短路水平,确定耐受电压水平,并选择合适的绝缘子串和保护装置,以防止闪络事故的发生。 第五章 杆塔结构设计与选型 本章提供了高压直流输电线路杆塔的结构设计通用要求和具体应用指南。 主要内容包括: 杆塔结构形式选择: 根据线路电压等级、地形条件、通道宽度等因素,指导设计人员选择合适的杆塔类型,如耐张塔、耐张过渡塔、耐张转角塔、直线塔等。 钢结构设计标准: 规定了杆塔钢材的选择、构件的强度验算、连接节点的承载力校核标准,以及防腐处理要求。 塔身稳定与刚度要求: 强调了杆塔在承受最大设计荷载时,塔身倾斜度、挠度以及局部屈曲的控制标准,确保结构在极端条件下的稳定性。 第六章 跨越与特殊结构设计 本章针对河流、铁路、公路、建筑物等特殊地点的跨越设计提出了专门的要求,以满足多方位的安全标准。 主要内容包括: 跨越结构设计规范: 规定了跨越不同障碍物时,跨距的确定原则、导线对障碍物的最小安全净空距离要求,以及跨越塔的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 特殊环境下的设计考虑: 涉及在山地、沙漠、高寒、地震活跃区等特殊地理环境下,结构设计应增加的安全储备和特殊材料的选择。 接地装置设计: 规定了杆塔接地装置的设计要求,包括接地电阻值标准、接地体布置方式(垂直接地、水平接地等)的计算与选择。 第七章 施工设计与运行维护 本章从施工可行性和后期维护便利性的角度,对设计成果提出了要求。 主要内容包括: 施工可行性要求: 强调设计图纸应清晰、准确,方便施工放线和组装。例如,对导线弧垂调整范围、拉线布置的限制等。 检查与维护通道: 规定了通道维护作业面的净空要求,以及塔顶、拉线区等关键部位的登高、作业安全设施的预留设计。 竣工资料要求: 明确了设计阶段应提交的成果文件清单,包括最终的电气参数表、结构计算书和材料清单等。 总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高压直流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 5497-2015)》是一部系统、全面的技术规范,它覆盖了从初步规划到结构选型,再到电气绝缘配合的全部关键环节。本规程是电力设计院、工程公司及相关科研机构在设计和审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时,必须严格遵守的权威性技术文件。其核心价值在于通过标准化设计,保障我国能源战略通道——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安全、高效和长期可靠运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在实际应用层面的可操作性上,我认为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它似乎充分考虑到了设计人员在面对具体项目时的痛点和常见误区,提供了大量详尽的案例说明和参数选取指导。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塔架结构选型和基础设计的章节,里面的图例和计算示例步骤清晰,每一步的依据都标注得非常明确,让人有据可循。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频繁进行初步方案比选和校核的工程师来说,极大地节省了查找和交叉验证标准的时间。可以说,它有效地弥补了理论学习与一线实际操作之间常存在的知识鸿沟,使得规范从纸面上的要求,真正转化为了手中的工具,具备了极强的即战力。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展现出一种教科书式的精准与克制,没有过多冗余的修饰词汇,每一个句子都为了传达技术信息而存在,体现了技术规范的最高标准。这种高效的表达方式,极大地提升了信息获取的效率。我发现,无论是对电气间隙的描述,还是对电磁环境影响的评估,其用词都经过了反复推敲,确保在不同文化和语言背景下都能准确无误地被理解。这种追求绝对清晰和无歧义的文字功底,使得这本书不仅是国内工程师的必备参考,也具备了成为国际交流标准文件的潜力,它的严谨性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技术背书。

评分

我花了相当一段时间来研读这本书中的概念框架和论证逻辑,发现它在宏观层面上构建了一套非常稳健的设计哲学。它似乎并不满足于简单罗列规范要求,而是试图深入探讨高压直流输电这条技术生命线的底层原理和系统集成性。例如,书中对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绝缘裕度和载流能力动态平衡的探讨,展现出设计者对实际工程挑战的深刻洞察。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一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知识铺陈方式,这使得复杂的设计决策过程得以被有效解构和分析。它引导读者思考的不仅仅是“怎么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什么这么做”的理论基础,这对于培养系统性的工程思维大有裨益,远超一般操作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部严谨的专业方法论导读。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确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设计简洁大气,采用了电力行业常用的蓝色调,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内页纸张质量上乘,字迹清晰,图表绘制精美,这对于一本技术规范性书籍来说至关重要,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目录结构编排得非常科学合理,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梳理得非常顺畅,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也能很快找到自己需要查阅的部分。书中对于各种专业术语的定义和解释也处理得相当到位,使得晦涩的技术内容变得更容易理解。整体来看,这本手册的实体制作水准达到了行业标准的优秀水平,体现了出版方对技术规范质量的重视,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极佳的阅读和参考体验。这种注重细节的用心,无疑会增强使用者在实际工作中的信赖感。

评分

从内容深度的角度来看,该规程无疑是站在了当前行业前沿的。它对新技术、新材料在直流输电设计中的应用趋势把握得非常精准,例如对复合绝缘子以及新型防振套技术的讨论,都体现了编撰团队对国际先进经验的消化和吸收。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并非简单地堆砌最新的技术点,而是对其在我国特定地理环境下的适用性和经济性进行了审慎的评估,体现了一种务实且前瞻性的平衡艺术。阅读这些前沿章节,让我对未来十年内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个更清晰的蓝图,感受到了制定者对行业未来负责任的态度,这对于指导长期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至关重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