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OS是全球範圍Docker的有力競爭者,得到榖歌等眾多一綫大公司鼎力支持
√本書是國內僅有的講解CoreOS的技術圖書,覆蓋全麵,內容係統,實戰性強
√作者林帆是Thoughtworks資深工程師,也是國內首要CoreOS的布道者與實踐者
√定位於容器技術,同時覆蓋瞭Docker及CoreOS與其他容器技術的組閤應用
《CoreOS實戰之路》是一本介紹CoreOS操作係統使用和周邊技術的入門實踐類書籍。《CoreOS實戰之路》內容分為三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主要介紹CoreOS的基本概念和係統的安裝,為後續各個組件的使用做好鋪墊工作;第二部分(第2~6章)主要介紹CoreOS中核心的內置組件,通過這些組件,使用者能夠完成大部分CoreOS的日常操作和開發任務;第三部分(第7~9章)主要針對CoreOS中一些比較進階的話題以及組件進行更具體的講解,並介紹一些CoreOS使用技巧。
在通讀瞭這些內容後,相信讀者會對CoreOS係統有一個比較全麵的認識。
雲計算浪潮之中,CoreOS無疑是受世人矚目的主力軍之一。縱觀數十年科技史,技術的革新者永遠引導著時代的發展。CoreOS則是Linux操作係統領域的探索與革新者。
很高興看到林帆老師這麼快在國內布道CoreOS。《CoreOS實踐之路》一書全部是前沿實踐工作的技術結晶,深入淺齣地分析瞭CoreOS生態中每一類技術。無論是CoreOS的使用者還是開發者,都可以通過本書對CoreOS有更深入、更全麵的瞭解。
——《Docker源碼分析》作者 孫宏亮
作為容器時代的操作係統,CoreOS迅速以其輕巧、簡單、易用的特點獲得瞭開發者的青睞。林帆是國內CoreOS社區的早期參與者,在InfoQ撰寫瞭大量的原創文章來嚮社區普及CoreOS相關知識,不管是他的文章還是演講,都深受讀者喜歡。本書係統介紹瞭CoreOS的技術細節以及生態,將理論與案例相結閤,內容豐富,值得一讀。
——InfoQ主編 郭蕾
容器生態圈中的多個開源軟件Kubernetes、Docker、Mesos等都已經被很多公司應用到生産環境,而CoreOS卻一直是雷聲大雨點小,國內討論、研究CoreOS的社區相對較少。本書是一本CoreOS的中文書籍,作者林帆非常熟悉CoreOS圈子裏的相關開源軟件,在社區中做過很多的布道,相信本書的齣版一定會助力CoreOS在國內的發展。
——DockOne.io發起人 李穎傑
CoreOS為産品容器化提供瞭一整套的開源解決方案,它可以讓你在公有雲或物理機上快速構建屬於自己的CaaS,使得部署、管理和升級大規模可動態伸縮的雲計算資源變得輕鬆起來。本書從實戰角度全麵地分析瞭構成整個生態鏈的開源項目,包括Docker、Rkt、Kubernetes、Fleet、Etcd、Systemd和Flannel。這些開源項目為下一代基礎設施的實現成為瞭一種可能,不僅大大解決瞭整個基礎設施的生産力,而且改變瞭産品開發、測試、交付的模式。
——光音網絡技術研發負責人 王鵬
我相信,用容器技術的人,翻到任意一章都能得到有價值的信息。這是一本清晰、準確、精心編寫的書。力求讓讀者明白CoreOS操作係統區彆與其他Linux操作係統的優勢。實際上容器技術已熱火朝天,選擇一個安全運行容器的操作係統必不可少。作者是一個非常細膩的人,以漸進的方式一步步闡述瞭CoreOS的前身和來世,並實踐瞭flannel和kubernetes等技術。本書是容器技術工程師必備讀物。
——希雲cSphere技術布道師 張春源
初識林帆是在國內首次的CoreOS Meetup上,Docker剛剛在國內火起來,CoreOS還未走入大多數人的視綫。林帆的演講題目是《Not yet perfect CoreOS》,一一細數瞭CoreOS在Systemd、Fleet、Etcd等方麵的優缺點,那時就覺得這位同學好厲害,大多數人都不知道的東西,他都已經能指齣不完美之處,並給齣改進建議瞭。
後來就開始請林帆在CSDN寫《漫步雲端:CoreOS實踐指南》係列,可能已經成為國內好多同學學習CoreOS的入門文章。近日得知林帆在寫國內一本CoreOS的書,馬上讀瞭預覽稿。書中延續瞭林帆文章的一貫風格,力圖對每個點深入淺齣,理論結閤實踐,又不乏趣味性,內容也不僅限於CoreOS,值得每位容器技術愛好者閱讀。
——靈雀雲成員 前CSDN網站Docker版塊編輯 周小璐
第1章 CoreOS簡介和安裝 1
1.1 CoreOS簡介 1
1.1.1 CoreOS是什麼 1
1.1.2 CoreOS的誕生和發展 2
1.1.3 CoreOS的用戶體驗 4
1.1.3.2 更快的啓動速度 4
1.1.4 CoreOS的適應場景 6
1.2 CoreOS核心組件 10
1.3 架設CoreOS集群 13
1.3.1 CoreOS支持的平颱 13
1.3.2 部署CoreOS集群 15
1.4 CoreOS的操作係統衍生 25
1.5 小結 26
第2章 使用CoreOS中的容器 27
2.1 應用容器入門 27
2.1.1 什麼是應用容器 27
2.1.2 應用容器技術的發展 28
2.1.3 命名空間(Namespace) 30
2.1.4 控製組(CGroup) 32
2.1.5 容器的應用場景 36
2.2 使用Docker容器 38
2.2.1 Docker容器工具概述 38
2.2.2 Docker命令行的基本使用 40
2.2.3 數據共享與備份 45
2.2.4 多容器通信 48
2.2.5 Docker API 50
2.3 Docker鏡像製作 50
2.3.1 Docker鏡像 50
2.3.2 從容器構建鏡像 51
2.3.3 Dockerfile 53
2.3.4 鏡像倉庫 57
2.4 使用Rkt容器 59
2.4.1 Rkt簡介 59
2.4.2 使用Rkt容器 61
2.4.3 鏡像管理 68
2.4.4 Rkt容器的生命周期 73
2.4.5 其他命令 76
2.5 Rkt的容器鏡像 78
2.5.1 AppC Spec規範 78
2.5.2 Aci鏡像工具 80
2.5.3 Aci鏡像簽名 86
2.5.4 Aci鏡像定義文件 88
2.5.5 鏡像分發 91
2.6 小結 93
第3章 Systemd節點資源管理 94
3.1 Systemd的服務管理模型 94
3.1.1 Systemd概述 94
3.1.2 Systemd的設計理念 95
3.1.3 Systemd的服務管理 96
3.1.4 日誌管理 98
3.1.5 服務的生命周期 101
3.1.6 服務的Unit文件 103
3.1.7 Unit文件占位符 111
3.1.8 Unit模闆 112
3.2 Systemd的係統資源管理 113
3.2.1 Systemd的Unit文件 113
3.2.2 定時器 115
3.2.3 路徑監控器 117
3.2.4 數據監控器 119
3.2.5 掛載文件係統 121
3.2.6 自動掛載文件係統 123
3.2.7 交換分區(虛擬內存) 125
3.3 Systemd工具集 126
3.3.1 Systemd係列工具概述 126
3.3.2 主機名、時間、地區信息管理 127
3.3.3 電源管理 128
3.3.4 啓動時間和運行狀態分析 129
3.3.5 輔助性命令工具 131
3.3.6 Systemd容器 134
3.4 小結 139
第4章 Fleet跨節點服務調度 140
4.1 Fleet簡介 140
4.1.1 Systemd服務管理的局限性 140
4.1.2 Fleet的服務調度 141
4.2 Fleet的基本操作 141
4.2.1 獲取集群信息 141
4.2.2 顯示集群服務 142
4.2.3 節點跳轉 143
4.2.4 跨節點執行命令 145
4.3 通過Unit文件運行跨節點調度的服務 145
4.3.1 Fleet的Unit文件 145
4.3.2 在集群上運行服務 146
4.3.3 Fleet的X-Fleet段 146
4.3.4 模闆參數 147
4.4 集群中的服務生命周期 147
4.4.1 提交服務 148
4.4.2 加載服務 149
4.4.3 啓動服務 149
4.4.4 停止服務 150
4.4.5 服務自動啓動 150
4.4.6 服務狀態和日誌 151
4.5 服務熱遷移 152
4.6 小結 152
第5章 Etcd分布式配置共享 153
5.1 基於Etcd的配置共享和集群組建 153
5.1.1 Etcd概述 153
5.1.2 Etcd集群的構建 158
5.1.3 Etcd的操作 164
5.1.4 Etcd集群的成員管理 169
5.1.5 重大故障的恢復 174
5.2 Etcd的應用程序接口 175
5.2.1 概述 175
5.2.2 Etcd數據操作 176
5.2.3 成員管理 185
5.2.4 集群的統計信息 187
5.2.5 隱藏數據節點 190
5.3 小結 192
第6章 CoreOS綜閤案例 193
6.1 案例一:分布式服務的監控 193
6.1.1 案例說明 193
6.1.2 方案實施 194
6.1.3 案例延伸 201
6.1.4 案例總結 202
6.2 案例二:應用層負載均衡 202
6.2.1 案例說明 202
6.2.2 方案實施 204
6.2.3 案例延伸 212
6.2.4 案例總結 217
6.3 小結 217
第7章 深入CoreOS的特性與集群架構 218
7.1 CoreOS的係統啓動配置 218
7.1.1 用戶數據文件 219
7.1.2 編寫用戶數據文件 222
7.1.3 驗證和修改用戶數據文件 230
7.2 CoreOS係統升級 232
7.2.1 具有CoreOS特色的係統升級 232
7.2.2 升級參數配置 236
7.2.3 執行係統升級 240
7.2.4 更好的升級策略 241
7.2.5 升級的迴滾 245
7.3 CoreOS的集群架構 247
7.3.1 單節點架構 247
7.3.2 小型集群 249
7.3.3 開發/測試環境集群 250
7.3.4 産品環境集群 252
7.4 小結 255
第8章 Kubernetes集群管理 256
8.1 Flannel網絡規劃 256
8.1.1 Flannel簡介 256
8.1.2 Flannel的安裝和使用 260
8.1.3 Flannel的配置 268
8.2 架設Kubernetes集群管理係統 269
8.2.1 Kubernetes簡介 269
8.2.2 Kubernetes的組成 270
8.2.3 部署Kubernetes集群管理係統 272
8.2.4 Kubernetes的基本操作 280
8.3 Kubernetes的插件機製 288
8.3.1 Kubernetes的內置插件 288
8.3.2 SkyDNS插件 289
8.3.3 KubeUI插件 293
8.4 Kubernetes應用案例 295
8.4.1 案例一:留言闆應用 295
8.4.2 案例二:在綫更新應用 302
8.5 小結 306
第9章 CoreOS小技巧 307
9.1 CoreOS使用技巧 307
9.1.1 擴展係統命令 307
9.1.2 運行有界麵的軟件 308
9.1.3 容器的默認語言和時區 310
9.1.4 JSON格式化 311
9.1.5 在CoreOS中安裝tmux和screen 312
9.1.6 修改core用戶的.bashrc文件 312
9.1.7 自定義SSH端口和配置 313
9.1.8 運行其他CoreOS中無法安裝的軟件 314
9.2 CoreOS周邊工具 315
9.2.1 使用Sysdig檢測容器的係統資源狀態 315
9.2.2 使用Calico實現容器級防火牆 317
9.3 小結 321
序
CoreOS是一個非常年輕而且充滿想象力的項目。 CoreOS專注於集群操作係統的定製、更新以及維護等,實現瞭自動將集群內的操作係統、基礎軟件包持續更新至最新穩定版本,並縮小更新係統所需時間到分鍾以內的級彆。
自2014年登陸中國以來,CoreOS在國內掀起瞭不少風波。CoreOS的AppC項目製定Application Container標準部署規範,在容器部署規範上邁齣瞭一大步; Etcd逐漸也被大多數雲産品引入作為在配置管理、服務發現方麵取代Zookeeper的不二選擇。總之,CoreOS作為一個整體的集群操作係統,可以極大的解放App部署、彈性調度以及服務發現的復雜實施工作,開啓瞭微服務新世界的大門,從研發流程和運維方式上麵都産生瞭極大的改變。
但是國內一直缺少堅持在這方麵潛心研究、並將其推廣到生産環境的團隊和氣氛,一方麵在於CoreOS本身的復雜性和超前的技術路綫;另一方麵,國內的CaaS雲計算市場,特彆是編排和部署更新方麵,都處於剛興起階段。但是作者絕對算一個在CoreOS領域保持堅持不懈,努力鑽研的勇士。認識作者是在CoreOS第一個國內Meetup。當時本身也懷著對CoreOS的萬分崇拜,跑瞭將近半個北京城去參加。作者當時大膽的提齣瞭CoreOS不少的痛點,讓我影響頗深,我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不間斷的跟作者保持在CoreOS方麵技術的探討和學習。隨後作者發錶瞭一係列關於CoreOS的文章:《漫步雲端:CoreOS實踐指南》,是國內學習CoreOS的必備資料。
本書也是作者積纍瞭2年多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和沉澱。本書以CoreOS為基礎,詳細的介紹瞭CoreOS基礎組件Fleet、Systemd、Etcd、Flannel、Rkt、Cloudinit等的配置以及對應的使用方式。理論離不開實踐,特彆是集群化的分布式係統,實踐部分更加具有挑戰性,因此作者在每一章都備有詳細的實踐,以引導各位讀者更加深層次的掌握和領悟CoreOS,然後通過一個綜閤案例,再次讓大傢得以融匯貫通。不僅如此,作者在最後詳細介紹瞭CoreOS生態圈的發展,重點介紹瞭開源版本的Borg:Kubernetets,如同主菜之後的一道美味甜點,讀瞭之後收益頗豐。
如果你是一個剛接觸雲計算,特彆是CaaS(Container as a Service)的朋友,這本書可以幫助你迅速掌握目前業界最火的幾款係統的使用;
如果你是一個耕耘於雲計算的朋友,你可以通過本書更深的瞭解CoreOS的前生,現在,以及未來,開闊自己的視野!
段兵 百度資深工程師
2015年11月2日於北京
這本書的標題就給我一種“硬核”的感覺,仿佛預示著裏麵充滿瞭解決實際問題的乾貨。拿到書後,翻閱的目錄,更是讓我對它充滿瞭期待,那些我一直在實際工作中摸索和學習的知識點,似乎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 這本書並沒有一開始就拋齣大量的命令和配置,而是從CoreOS的基礎概念講起,比如它為什麼被設計成一個最小化的操作係統,以及“不可變基礎設施”的理念。作者用一種非常清晰和生動的方式,將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我能夠深刻理解這些設計原則的重要性,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後續的係統構建。 etcd 部分的講解,可以說是我翻閱這本書的最大收獲之一。以往我接觸的關於etcd的資料,總是有點淺嘗輒止,而這本書卻深入地剖析瞭etcd的底層原理,包括它的Raft一緻性算法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實際集群中是如何保證數據的一緻性的。這讓我對分布式係統的健壯性有瞭更深入的理解,也為我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各種數據一緻性問題提供瞭理論支持。 在網絡部分,這本書更是給瞭我極大的啓發。作者詳細介紹瞭CoreOS中常用的網絡解決方案,包括 flannel 的各種模式,以及它們在集群內部是如何實現 Pod 之間的通信的。通過對這些章節的閱讀,我不僅理解瞭 overlay 網絡的原理,還學到瞭很多實用的網絡排查技巧,這對我日常運維工作起到瞭事半功倍的作用。 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不僅僅局限於技術細節,而是將其與實際的工程實踐緊密結閤。它提供瞭大量真實的案例和代碼示例,讓我能夠跟著作者一步步地學習如何搭建、部署和管理一個CoreOS集群。這讓我的學習過程變得更加直觀和有效,能夠將學到的知識迅速轉化為實際能力。這本書,絕對是我近年來技術學習道路上的一塊重要裏程碑。
評分我通常對那些標題裏帶有“實踐”字樣的書都抱有很高的期望,畢竟理論知識再多,也抵不過實際操作帶來的深刻體會。這本書,在我翻閱的過程中,更是不斷地驗證瞭我最初的設想。它不是那種“走馬觀花”式地介紹技術,而是真正地帶領你走進“實操”的世界。 這本書對CoreOS的理念闡釋得非常到位,它解釋瞭為什麼我們需要一個最小化的操作係統,為什麼不可變基礎設施是趨勢。這讓我理解瞭,在微服務和容器化日益普及的今天,基礎設施的演進方嚮是什麼。作者用一種“寓教於樂”的方式,將這些復雜的概念娓娓道來,讓你在不知不覺中就掌握瞭核心要義。 etcd 的章節,我可以說是個“重災區”,但在這本書裏,卻變得異常清晰。作者並沒有迴避 etcd 在分布式一緻性協議上的復雜性,而是通過圖示和代碼片段,將 Raft 算法的精髓展現得淋灕盡緻。這讓我對分布式係統的健壯性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理解瞭為什麼 etcd 是 Kubernetes 的“心髒”。 在網絡部分,這本書也給齣瞭我一直以來迫切需要的深度解答。從 flannel 到 calico,各種 CNI 插件的實現原理和配置細節都被一一揭示。我不再僅僅是“知道”有這些東西,而是“理解”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不同場景下應該如何選擇和配置。這對於解決我工作中遇到的各種網絡難題,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令我驚喜的是,本書在自動化和持續集成/持續部署(CI/CD)方麵的論述。它不僅僅停留在 CoreOS 本身,而是將其融入到整個 DevOps 的流程中,展示瞭如何利用 CoreOS 構建一套完整的自動化部署流水綫。這讓我看到瞭,技術如何能夠真正地提升效率,解放生産力。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經曆。
評分我一直都覺得,要真正理解一個技術,必須深入到它的“骨髓”裏去。市麵上關於Kubernetes的教程很多,但很少有能真正講清楚其底層是如何運作的。而CoreOS,作為Kubernetes早期重要的容器操作係統,它的設計理念和實現方式,對理解整個Kubernetes生態有著至乎關鍵的作用。這本書,我拿到手裏的時候,就有一種“對瞭,就是要這個”的感覺。 它沒有像很多速成教程那樣,上來就告訴你怎麼部署一個應用。相反,它花瞭很多篇幅去講解CoreOS的哲學,關於最小化操作係統、不可變基礎設施,以及原子更新等概念。這些概念聽起來有些抽象,但作者用非常清晰的語言和生動的比喻,將它們一一闡釋清楚,讓我瞬間豁然開朗。尤其是對etcd的講解,簡直是醍醐灌頂,讓我明白瞭分布式係統中的“一緻性”到底是怎麼一迴事,以及為什麼etcd對於Kubernetes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書中對網絡部分的論述也讓我受益匪淺。在實際工作中,網絡問題往往是排查難度最大、最耗費精力的部分。這本書詳細介紹瞭CoreOS中常用的網絡解決方案,比如 flannel 的各種模式,以及它們在集群內部是如何實現 Pod 間的通信的。通過閱讀這些章節,我不僅理解瞭 overlay 網絡的原理,還學到瞭很多排查網絡問題的實用技巧,這在日後的工作中絕對是寶貴的財富。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對於自動化運維的強調。從最初的係統安裝,到後續的更新、升級,再到應用部署,這本書幾乎把所有可能用到的自動化工具和方法都串聯瞭起來。它展示瞭如何利用 CoreOS 的原生能力,結閤一些流行的自動化工具,構建一套高效、可靠的雲原生運維體係。這對於像我這樣,一直被繁瑣的運維工作所睏擾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場及時雨。 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介紹CoreOS本身,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構建和管理現代雲原生基礎設施”的指南。它教會我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路和工程實踐的方法論。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雲原生技術的理解又上瞭一個新的颱階,自信心也得到瞭極大的提升。
評分拿到這本書,首先吸引我的是它那種紮實、不浮誇的風格。封麵上“實踐之路”幾個字,就暗示著這本書不是那種停留在概念層麵,而是真正能夠指導你動手去做。我一直覺得,技術書籍的價值,最終體現在能否幫助讀者解決實際問題,這本書正是如此。 它並沒有一開始就“炫技”式的介紹各種復雜的命令和配置,而是循序漸進地帶領讀者認識CoreOS的核心理念。關於最小化 OS 和不可變基礎設施的討論,讓我對現代基礎設施的構建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非常巧妙地將這些抽象的概念,通過一係列的圖示和類比,轉化為瞭易於理解的知識點。這讓我明白,為什麼這些看似簡單的設計,卻是構建穩定、安全、可伸縮雲原生係統的基石。 etcd 的講解部分,是我認為全書的精華之一。在許多關於 Kubernetes 的書籍中,etcd 的介紹往往是淺嘗輒止,而這本書卻給瞭它足夠的篇幅,深入剖析瞭其 Raft 一緻性算法的實現細節,以及在實際應用中的各種考量。通過對 etcd 的深入理解,我對分布式係統的 CAP 定理有瞭更直觀的體會,也對 Kubernetes 如何實現高可用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當然,這本書的亮點不止於此。在網絡部分,作者詳細講解瞭 CoreOS 提供的各種網絡解決方案,包括 CNI 插件的原理和配置。對於我這樣經常在網絡配置上栽跟頭的人來說,這簡直是福音。清晰的講解和豐富的示例,讓我能夠快速掌握 Pod 間通信的原理,並能獨立解決各種復雜的網絡問題。 最讓我欣慰的是,這本書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而是充滿瞭大量的實踐案例。從環境的搭建,到服務的部署,再到集群的管理,每一個步驟都提供瞭詳盡的指導和代碼示例。這讓我在閱讀的同時,也能夠跟著作者一步步地進行操作,從而加深理解,並能夠將學到的知識直接應用到實際工作中。這本書,我敢說,是我近期閱讀過最實用的技術書籍之一。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散發著一種技術硬核但又不失嚴謹的氣息,我第一眼看到就覺得它應該是我一直在尋找的那種深度解析類書籍。拿到手後,翻開目錄,更是讓我欣喜若狂。那些我一直以來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那些我嘗試瞭各種方法卻始終無法完美解決的部署和管理挑戰,似乎都在這本書的規劃之中。 我一直對容器化技術,特彆是那些能夠簡化運維、提升效率的底層技術充滿瞭好奇。市麵上關於Kubernetes的書籍不少,但大多停留在應用層麵,而CoreOS作為Kubernetes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底層的設計理念、安全機製以及如何與Kubernetes生態無縫集成,卻是很多開發者和運維人員容易忽略的。這本書的齣現,恰好填補瞭這一空白,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CoreOS的核心組件,比如etcd、flannel、fleet(雖然現在已逐漸被Kubernetes自身功能取代,但理解其設計思路仍然有益)等,並詳細介紹瞭它們在構建現代化、可伸縮雲原生應用架構中的作用。 我特彆喜歡書中對自動化部署和配置管理的論述。在實際項目中,手動配置服務器、部署應用、管理依賴項,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容易齣錯。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提供瞭大量實用的實踐案例和代碼示例,讓我能夠一步步地學習如何利用CoreOS的特性,實現從零到一的自動化部署流程。從基礎的節點初始化,到復雜的集群搭建,再到應用級彆的部署策略,每一個步驟都被講解得明明白白,讓我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一個真實的實驗環境中,跟著作者一起一步步構建和優化。 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怎麼做”,更重要的是關於“為什麼這麼做”。作者在講解每一個技術點時,都會追溯其背後的設計哲學和技術原理。這對於我這種喜歡刨根問底的學習者來說,簡直是福音。理解瞭底層的邏輯,不僅能幫助我更好地掌握現有技術,還能讓我舉一反三,在麵對新的技術挑戰時,能夠更快地理解和適應。比如,etcd在分布式係統中的一緻性保障,flannel在網絡 overlay 上的實現細節,這些都讓我對整個係統的健壯性和可靠性有瞭更深的認識。 總而言之,這本書是我近期讀過的技術書籍中,最令我滿意的一本。它不僅內容翔實、邏輯清晰,而且實操性極強,能夠真正幫助我解決在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CoreOS、Kubernetes以及雲原生技術感興趣的開發者、運維工程師和技術架構師。這本書絕對是你通往精通之路的必備良伴,它會讓你對整個雲原生生態有一個更全麵、更深入的理解。
評分買來試試看,不知有沒有料。
評分公司需要,好書
評分網上很多東西拿來的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不錯的!
評分收到,非常環錯,關鍵是好用
評分非常的一般
評分也算新東西瞭 學習學習
評分寫得比較通俗易懂,適閤初學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