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道”都代表着一套准则和价值规范。武士道,或者说武士道精神,原本是一种制度、一个阶层的行为准则,后来逐渐演变成道德教育、国民信仰,成为日本民族文化的内核。目前我们所推崇的“职人精神”等均由“武士道”展开。
在今天,“武士道”的意义或许可以用一部知名动漫中的话来诠释:
“这个时代已经不需要武士了,然而,人都会有不能忘却的东西,即使有一天弃剑的时代到来,这一灵魂约束的正直之剑也绝不能丢弃。”
海报:
作者
新渡户稻造
にとべ いなぞう
1862.9.1 — 1933.10.15
日本岩手县盛冈人
国际政治活动家、农学家、教育家
基督教徒,主张国际和平,为日美友好做出了卓越贡献
早年留学欧美,在德国哈勒大学取得农业经济博士学位。
曾担任国际联盟副事务长、高等学校(现东京大学前身之一)校长、东京女子大学创立者
1984年,新渡户稻造肖像被用在5000日元纸钞上。这是日本财务省首次在纸钞上采用国民学者肖像,以纪念为国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福泽谕吉、夏目漱石也位列其中。
译者
朱可人
1990年出生于北京
香港中文大学英语文学学士
英国牛津大学社会人类学硕士
目前在瑞士日内瓦的国际劳工组织工作
第一版序
增订第十版序
一、作为道德体系的武士道
二、武士道的起源
三、义——要正直,要公正
四、勇——敢作敢当的精神
五、仁——恻隐之心
六、礼——与喜悦者共喜悦
七、诚——诺言无需凭证
八、名誉
九、忠义
十、武士的教育与训练
十一、克己
十二、自杀及复仇的制度
十三、刀——武士之魂
十四、妇女的教育及其地位
十五、 武士道的影响
十六、 武士道的处境
十七、 武士道的未来
译后记
增订第十版序
自从六年前初版以来,这本小书获得了始料未及的反响:本书在日本九次再版,如今已出版英文第十版,在纽约和伦敦同时发行。与此同时,本书已由德夫先生翻译成马拉地语,由汉堡的考夫曼小姐译成德语,由芝加哥的霍拉先生译成波西米亚语,由伦贝格的《科学与生命协会》译成波兰语。正在准备挪威语版和法语版,汉语译本也在筹划中。另外,《武士道》的若干章节已以匈牙利语和俄语面世。日语方面,已经刊印了堪称注解本的详细介绍。为方便学习英语的学生,我的朋友樱井先生为本书编写了详细的学术注解。我还要感谢樱井先生在其他方面的帮助。
拙著获得各类读者的广泛反响,让我感到十分满足。这说明本书的主题受到全世界范围的关注。尤让人无上荣幸的是,我从官方渠道获悉,罗斯福总统本人曾亲自阅读本书,还分发数十本给他的朋友们。
这一版的修订基本仅限于加入具体例子。令人遗憾的是,我仍未能在书中加入“孝”这一章。而这一概念与“忠”一起构成日本道德的两大车轮。之所以对“孝”难以下笔,并非因为我不知道日本国民本身对这一概念的态度,而是因为我不了解西方人对这一美德的见解。我希望将来能就这一问题及其他问题加以补充。当然,本书所涉及的所有问题,都大有进一步阐发讨论的空间,然而如何扩充本书篇幅,本人尚不得而知。
最后,我要向辛勤阅读原稿、提出有益建议并不断鼓励我的妻子致谢。在此不言谢,这个序言定是不完整而有失公允的。
新渡户稻造
1905年1月10日于东京小石川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开篇并不算多么抓人眼球,它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铺陈世界观和人物背景,对于追求即时刺激的读者来说可能稍显缓慢。然而,一旦你坚持度过了最初的适应期,你会发现那份前期积累的“缓慢”,是为了后面爆发性的情感和情节高潮做足了铺垫。当所有线索在后半部分汇聚时,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是无与伦比的。作者的叙事视角经常在不同人物之间游走,这使得我们能够从多个侧面去审视同一个事件,避免了单一视角的局限性。书中对权力腐蚀人心的描写尤为犀利,揭示了即使是最崇高的理想,在面对现实的权力斗争时,也会被扭曲和异化。总的来说,这本书需要耐心去品味,但它所给予的回报,绝对是丰厚而持久的。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智力上的满足感。它的叙事结构非常精巧,采用了多线索交织的手法,但作者高超的笔力保证了故事的清晰度,丝毫不显得混乱。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哲学思辨的融入,那些关于“何为正义”、“人生的意义”的探讨,并非生硬地植入,而是自然地融入到角色的对话和内心独白中。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典雅而富有力量的,词藻华丽却不失精准,很多句子值得反复咀嚼。它不像市面上那些快餐式的读物,需要读者投入一定的思考和耐心去品味其中的深意。我特别欣赏作者对配角的处理,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其存在的意义和饱满的弧光,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共同编织出这个宏大的故事版图。这不仅仅是一部虚构作品,它更像是一部加载了丰富历史细节和深刻思想的艺术品,绝对是值得我将其放入“常读常新”的书架上的经典之作。
评分这本书的细节考究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我猜作者在创作前一定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或者史料研读。无论是服饰的纹理、饮食的习惯,还是不同阶层人们的日常用语习惯,都呈现出一种令人信服的真实感。这种扎实的基础,使得那些奇幻或者虚构的情节,也仿佛是基于真实历史发展逻辑而推演出来的。我尤其喜欢作者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山川河流仿佛成为了故事的另一个角色,烘托气氛,见证沧桑。文字的画面感极强,我仿佛能清晰地“看到”那些场景,听见风声、马蹄声、兵器碰撞声。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是很多同类型作品所欠缺的。读完之后,我对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产生了一种更立体、更复杂的认知,远超出了教科书上的简单概括。它成功地让历史“活”了起来。
评分这本小说真是让人欲罢不能,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主人公的成长轨迹清晰可见,从一个懵懂少年逐渐蜕变为一位真正的领袖,其间的挣扎、选择与牺牲,都让读者感同身受。作者对时代背景的描绘细致入微,仿佛能闻到那个久远年代的尘土气息,感受到社会变革的巨大洪流。特别是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纠葛不清却又合乎情理,每一次转折都出乎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我几乎是屏住呼吸一口气读完的,完全沉浸在了那个波澜壮阔的世界里。那些关于荣誉、忠诚与背叛的探讨,也引发了我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思考。书中的某些场景,比如那场雨夜的决斗,描写得淋漓尽致,动作的流畅感和紧张的氛围营造得极佳,读完后心跳还久久不能平静。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更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审视人性和历史的角度。
评分说实话,刚开始翻开这本书时,我有些担心题材过于沉重,但事实证明我的顾虑是多余的。作者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视角去解构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将焦点放在了个体在巨大命运面前的选择上。书中的情感张力处理得非常微妙,那些压抑的、内敛的情感表达,比歇斯底里的爆发更有穿透力。比如主角面对亲人离散时的那种克制,那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痛苦,读来让人心头一紧。这本书的节奏掌握得极好,张弛有度,既有紧张到令人窒息的冲突场面,也有宁静致远的田园牧歌式描写作为调剂,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舒适。而且,它没有落入简单的善恶二元论窠臼,很多“反派”也有其可理解的动机和悲剧色彩,使得整个故事的层次感一下子提升了上去。对于喜欢深度人物研究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素材。
评分不错
评分再京东上买了好多书,又赶上搞活动,挺好的
评分没看,应该不错
评分快递给力,东西不错,满意
评分支持支持
评分给朋友买的。。。。。。。。。。。。。。。。。。
评分配合菊与刀一起看
评分日本文化
评分朋友推荐 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