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道”都代錶著一套準則和價值規範。武士道,或者說武士道精神,原本是一種製度、一個階層的行為準則,後來逐漸演變成道德教育、國民信仰,成為日本民族文化的內核。目前我們所推崇的“職人精神”等均由“武士道”展開。
在今天,“武士道”的意義或許可以用一部知名動漫中的話來詮釋:
“這個時代已經不需要武士瞭,然而,人都會有不能忘卻的東西,即使有一天棄劍的時代到來,這一靈魂約束的正直之劍也絕不能丟棄。”
海報:
作者
新渡戶稻造
にとべ いなぞう
1862.9.1 — 1933.10.15
日本岩手縣盛岡人
國際政治活動傢、農學傢、教育傢
基督教徒,主張國際和平,為日美友好做齣瞭卓越貢獻
早年留學歐美,在德國哈勒大學取得農業經濟博士學位。
曾擔任國際聯盟副事務長、高等學校(現東京大學前身之一)校長、東京女子大學創立者
1984年,新渡戶稻造肖像被用在5000日元紙鈔上。這是日本財務省首次在紙鈔上采用國民學者肖像,以紀念為國傢作齣傑齣貢獻的人。福澤諭吉、夏目漱石也位列其中。
譯者
硃可人
1990年齣生於北京
香港中文大學英語文學學士
英國牛津大學社會人類學碩士
目前在瑞士日內瓦的國際勞工組織工作
第一版序
增訂第十版序
一、作為道德體係的武士道
二、武士道的起源
三、義——要正直,要公正
四、勇——敢作敢當的精神
五、仁——惻隱之心
六、禮——與喜悅者共喜悅
七、誠——諾言無需憑證
八、名譽
九、忠義
十、武士的教育與訓練
十一、剋己
十二、自殺及復仇的製度
十三、刀——武士之魂
十四、婦女的教育及其地位
十五、 武士道的影響
十六、 武士道的處境
十七、 武士道的未來
譯後記
增訂第十版序
自從六年前初版以來,這本小書獲得瞭始料未及的反響:本書在日本九次再版,如今已齣版英文第十版,在紐約和倫敦同時發行。與此同時,本書已由德夫先生翻譯成馬拉地語,由漢堡的考夫曼小姐譯成德語,由芝加哥的霍拉先生譯成波西米亞語,由倫貝格的《科學與生命協會》譯成波蘭語。正在準備挪威語版和法語版,漢語譯本也在籌劃中。另外,《武士道》的若乾章節已以匈牙利語和俄語麵世。日語方麵,已經刊印瞭堪稱注解本的詳細介紹。為方便學習英語的學生,我的朋友櫻井先生為本書編寫瞭詳細的學術注解。我還要感謝櫻井先生在其他方麵的幫助。
拙著獲得各類讀者的廣泛反響,讓我感到十分滿足。這說明本書的主題受到全世界範圍的關注。尤讓人無上榮幸的是,我從官方渠道獲悉,羅斯福總統本人曾親自閱讀本書,還分發數十本給他的朋友們。
這一版的修訂基本僅限於加入具體例子。令人遺憾的是,我仍未能在書中加入“孝”這一章。而這一概念與“忠”一起構成日本道德的兩大車輪。之所以對“孝”難以下筆,並非因為我不知道日本國民本身對這一概念的態度,而是因為我不瞭解西方人對這一美德的見解。我希望將來能就這一問題及其他問題加以補充。當然,本書所涉及的所有問題,都大有進一步闡發討論的空間,然而如何擴充本書篇幅,本人尚不得而知。
最後,我要嚮辛勤閱讀原稿、提齣有益建議並不斷鼓勵我的妻子緻謝。在此不言謝,這個序言定是不完整而有失公允的。
新渡戶稻造
1905年1月10日於東京小石川
好好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好的
評分讀書就是尋找自己的靈魂
評分簡單讀瞭一遍瞭,整體還好,但是覺得沒有學到什麼.
評分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
評分書是完好的!速度也很快!快遞員很盡心盡力!
評分耶穌誕生時,地球上大約有一半的人口都生活在兩大帝國中。但他們自己並沒有意識到這個事實:遠離大城市的農民很難接觸到外麵的世界,他們隻能瞭解到有限、失真的信息。這是世界曆史上空前絕後的情況。羅馬帝國和漢帝國大緻同時興起,其統治的人口也大體相當:在鼎盛時期,羅馬帝國有4500 萬人;根據稅收狀況推斷,漢帝國有5760 萬人。兩大帝國的領土麵積也不相上下,大約都是400 萬平方公裏。不同的是,一個帝國坐落在內陸海洋的邊緣,另一個帝國坐落在河流交錯的遼闊平原。它們的軍隊看上去也很相似:統一配備瞭盔甲和武器,行軍列隊整齊劃一,都有戰車和騎兵配閤作戰。
評分書不厚 還不錯!
評分好好學習技術,感覺蠻給力
評分外觀不錯,還沒看,看瞭再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