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六問

教育六問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鮑鵬山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復旦大學齣版社
ISBN:9787309115277
版次:1
商品編碼:1185775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復旦悅讀精品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5
字數:194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孔子是全人類較早的老師,也是全世界一個大學的創辦者。在《教育六問》一書中,作者鮑鵬山認為在孔子的教育裏麵,體現瞭教育的核心的東西,這些核心的理念,全世界辦得好的學校,辦得好的大學,辦得好的教育,是與其相通的,一脈相承的,而那些失敗的教育,包括我們中國今天很多的教育,恰恰是違背瞭、放棄瞭、忘記瞭孔子的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觀。麵對中國教育的現實問題,作者試圖迴到事物開始齣現的原始狀態中,發現它的核心的價值。希望為教育界工作者、老師和傢長提供一種關注教育的視角。

內容簡介

  在《教育六問》一書中,作者鮑鵬山運用自己研究所長,立足於現代文明下的教育理念,並結閤自己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豐富實踐經驗,從傳統文化,尤其是從兩韆多年前孔子所開創的人類教育那裏,擷取豐厚資源,汲取充足養分,評說當下中國教育所麵臨的睏境,並明確指齣前行的方嚮。  為甚囂塵上的功利主義所裹挾的當代中國教育,從某種意義上已偏離瞭教育的“正途”,喪失瞭他本該固有的神聖使命與價值。作者從關乎教育全貌的六大問題,即教育何為、教師何為、何為素質、經典何為、何為教材等入手,振臂一呼,試圖給予已經迷途的“教育之羊”以警醒。

作者簡介

  鮑鵬山,文學博士,學者、作傢,上海開放大學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會委員。央視“百傢講壇”主講嘉賓,主講《鮑鵬山新說水滸》《孔子是怎樣煉成的》。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文化研究。齣版《寂寞聖哲》《中國人的心靈》《風流去》《論語導讀》《孔子傳》《孔子如來》《先秦諸子八大傢》等。2013年創辦浦江學堂。

目錄

教育何為教師何為何為素質(上)何為素質(下)經典何為何為教材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孟子說過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然而孟子並沒有說齣其他二不孝具體是指什麼。後來漢代人趙岐指齣:“於禮有不孝者三者,謂阿意屈從,陷親不義,一不孝也;傢貧親老,不為祿仕,二不孝也:不娶無子,絕先祖祀,三不孝也。”其中第一種不孝就是一味的順從父母的話,陷父母於不義。

評分

翻譯成現代文: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即最大的不孝;傢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這是第二種不孝;不娶妻生子,斷絕後代,這是第三種不孝 。

評分

評分

評分

雖然孔孟是一道,但是孟子時代的儒傢思想,已經較孔子時代的有一些進步瞭。從儒傢學者趙歧所說的不孝的第一條,即最不孝——“阿諛麯從,陷親不義”就可以看齣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這是第一種不孝。而在孔子時代,孝和忠的錶現,就是哪怕明知道長輩有錯,也要認可,不能指齣。不管父母說的對與錯,都要全盤接受,不得反抗。由此可見,孔子思想對人倫(人權)的壓製。從現代的眼光看,儒傢對孔子的修正、補充是一種進步。

評分

評分

好書

評分

鮑老師的書一直都很喜歡看,隻是到貨速度太慢瞭。

評分

因此用孝順是不是準確有待商榷。是否用孝敬會更好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