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伊森手绘蝶类图谱

休伊森手绘蝶类图谱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威廉·休伊森 著,寿建新,王新国 译
图书标签:
  • 蝴蝶
  • 昆虫
  • 手绘
  • 图谱
  • 自然
  • 科普
  • 绘画
  • 休伊森
  • 生物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4960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6509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博物文库·博物学经典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44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尘封百年的手绘生物图谱
  举世无双的博物经典盛宴
  艳丽生动、栩栩如生,让你感叹大自然造物的神妙
  @博物杂志主页君推荐
  两岸专家学者联袂推荐
  随着科技的发展,方便快捷的相机拍摄技术正逐步替代繁琐低效率的手绘插画。然而即便这样,手绘插画仍然具有其独特的优势。科学绘画是对生物的再认识过程,传递更多的科学信息。

内容简介

  《休伊森手绘蝶类图谱》所选手绘蝶类图谱出自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收藏家、科学画家威廉·休伊森出版于1856年至1876年间的五卷本《异域蝴蝶新种图解》,收录图片298幅,涉及的蝴蝶有13科1345种(含亚种),共计有手绘蝴蝶2113只。
  威廉·休伊森是一位富有的收藏家,他向环游世界的旅行者购买了丰富而重要的博物学标本。他收藏的标本,特别是关于蝶类的标本,堪称当时欧洲丰富、重要的收藏之一。他也是杰出的博物学家和科学插画师,他亲手绘制的蝶类科学画是科学绘画中的珍品,既体现了物种的丰富性又有着精美画工,既具科学价值又有高超的艺术性。

作者简介

  威廉·休伊森(William C. Hewitson,1806—1878),19世纪英国博物学家、收藏家、科学画家。出版有五卷本《异域蝴蝶新种图解》《不列颠鸟卵学》等。

  寿建新(1944— ),著名蝴蝶研究专家,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理事,编著有《中外蝴蝶邮票》《世界名蝶邮票鉴赏图谱》及百万字巨著《世界蝴蝶分类名录》等。

  王新国(1982— ),豆瓣“科学绘画”小站站长,科学绘画爱好者、研究者,本科、硕士研究生期间就读于中国农业大学, 现居海外。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由于图片逼真,有的人在乍看之下甚至会将这些手绘图误认为是相片。这些图片充分体现了19世纪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高水准绘制工艺,不仅有科学意义,在美学上也价值非凡。

  ——徐堉峰(台湾师范大学 教授)

  休伊森亲手绘制的蝶类科学画是科学绘画中的珍品,既体现了蝴蝶物种特征的准确性,又有着精美的画工,让读者能够充分领略尘封了一个多世纪的传世名作的风采。

  ——武春生(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研究员)

  图幅中的蝴蝶结构完整,特征清晰,色彩、形态惟妙惟肖,具有很高的种类识别与艺术欣赏价值,十分精彩。

  ——顾茂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

  这座案头蝶园里的蝴蝶引了三个世纪、两个半球的有缘人,一窥庄周的梦里家园。本书兼具科学的精准和艺术的妩媚,不愧为传世之作。

  ——方圣平(台湾清华蝴蝶园 负责人)

  这部完全写实的蝴蝶科学手绘弥足珍贵。原作的蝴蝶比例、翅纹都特别准确,在150年后的今天,依然可以精准定种。对于中国分布的蝶类还特别标明,是一部良心之作。

  ——张辰亮(@博物杂志 主页君)

目录

序言
导读一:休伊森和他的科学绘画
导读二:“会飞的花朵”——蝴蝶

一、凤蝶科
二、粉蝶科
三、斑蝶科
四、袖蝶科
五、绡蝶科
六、珍蝶科
七、蛱蝶科
八、环蝶科
九、闪蝶科
十、眼蝶科
十一、蚬蝶科
十二、灰蝶科
十三、弄蝶科

精彩书摘

  休伊森和他的蝶类科学绘画
  王新国
  1806年,威廉?休伊森(William C. Hewitson)生于英国纽卡斯尔(Newcastle)一个富裕的家庭。少年时,他跟随一位土地测量员做学徒。在求学期间,他就开始收集英国各地的昆虫,主要是鞘翅目昆虫(甲虫)和鳞翅目昆虫(蝴蝶和蛾子)。
  1829年,23岁的休伊森学业结束,回到纽卡斯尔开始了土地测量员的工作,同时也参加当地博物学协会的活动,后来成为该协会昆虫馆的名誉馆长。
  19世纪30年代正是自然科学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进一步飞速发展的时期,科学家看待自然的眼光也悄然变化。当时出版的一系列博物学专著对休伊森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使他更坚定地投身博物学的研究。
  1831年,休伊森的鸟类学专著《不列颠鸟卵学》(British Oology)在纽卡斯尔出版。
  1833年,为了寻找一些迁徙性鸟类的繁育地,他和好友一道去挪威旅行,并考察当地的鸟蛋、昆虫和植物。他们的队伍车船并行,记录了北极圈附近的岛屿、山脉、湖泊和瀑布。在一座岛上,由于恶劣的天气,他们曾面临几乎饿死的险境。这次为期三个月的考察是他们最为成功的一次探险,他们带回了北欧雷鸟、北欧田鸫、红翼鸫、翻石鹬、鹊鸭和其他许多稀有鸟类的鸟蛋。与同时代的博物学家和自然爱好者一样,休伊森不断地旅行,探索世界的各个角落,追逐自然的奥秘。
  1845年,当休伊森由于身体状况,考虑放弃土地测量员的工作,却又发愁于继续从事博物学研究所需的大笔资金时,他的父亲和两位叔父相继离世,大笔遗产归入他名下,包括金钱和房产。在突降的财富的支持下,加上对于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休伊森终于放弃了土地测量员的工作,决定用自己的后半生全情投入博物学的研究。这一年,他迁入了位于泰晤士河畔的一座环绕着雪松与橡树的新建宅邸。在这里,他接待了对他的收藏感兴趣的许多访客。
  1846年,休伊森和好友造访瑞士阿尔卑斯山区,研究日行性的鳞翅目昆虫,其成果发表在了《动物学家》上。这是休伊森参与的最后一次考察活动。之后,由于身体状况不佳,他再也没有去各地旅行探险,实地考察当地的动植物。但丰裕的资产为他提供了另一种收集标本的途径——他从来自世界四面八方的旅行家和博物学家手中购买标本,并且部分甚至全部负担他们的旅行费用。他曾经为一件标本花费了3501英镑,相当于今天大约800万元人民币的购买力。
  从1856年到1876年,休伊森的杰作《异域蝴蝶新种图解》(Illustrations of New Species of Exotic Butterflies)陆续完成出版。书中的物种多出自他那令人赞叹不已的个人收藏。
  1859年,休伊森成为英国动物学协会成员。
  1862年,休伊森成为林奈学会成员。
  1878年,休伊森在泰晤士河畔的家中辞世。
  在各类介绍休伊森生平的资料中,对休伊森的描述不约而同地打上了诸如神经质、偶尔忧郁症而引起消化不良一类的病弱与离群的标签。这位身形纤瘦的博物学家居住在伦敦远郊泰晤士河边的大宅中,接待慕名而来的访客和朋友,挥金如土地收集所有可以找到的动物标本,以极端严苛的标准将这些异域奇珍绘制出来,印制成册,再把这些无比精美且价格高昂的书籍卖给其他富人。这样一种混合着药品气味、笔墨气味、金钱气味的生活,是休伊森后半生33年的写照。实际上,在迁入新家的第二年,休伊森的妻子病故,他没有另娶,也没有后代,他毕生精力的几乎大半都用于编写《异域蝴蝶新种图解》。
  休伊森是一位卓越的艺术家,又是一名严谨的制图员,此二种身份,使他以尽可能还原标本原貌的苛刻要求,描绘出他收藏的大量蝴蝶。
  对于他本人而言,这些绘画作品应该是完美的科学图解;而在用图画描绘蝴蝶的专业人士看来,休伊森的作品无论在科学性还是艺术性方面,都做到了业界翘楚。
  《异域蝴蝶新种图解》中的科学绘画均出自休伊森的精工细笔。他先在用于印刷的石板上以极为精细的笔触精确描绘他的蝴蝶标本,待黑白素描图印刷出来后,又亲自为每幅作品着色,作为原始图版。而当时的读者所拥有的图版,是出版商聘请其他艺术家,依照休伊森的原作,在印刷的黑白素描图上再次着色后装订成书。受聘的艺术家们以一种类似流水线的作业方式分担每幅作品特定部位或者特定颜色的绘制工作,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缩小了插图之间的差异。
  现在读者手中的这本《休伊森手绘蝶类图谱》,便是依照其中一套正式出版的作品重新制版印刷而成。
  本书中这些蝶类科学绘画的原作,现在保存在英国国家博物馆,悄无声息,又绚烂夺目。
  ……

前言/序言

  序  在十月底夏日酷暑的末尾时节,我正为研究室繁杂的事务心烦,忽然接到来自北京大学出版社编辑郭莉女士的邀请,希望我为他们即将出版的一本书写一个小序。由于暑假期间刚与系上同仁去了北京参加研讨会,接到邀请时觉得颇为凑巧。  仔细看了行将付梓的书籍内容,很意外地发现,北京大学出版社计划出版的这本书居然是对研究蝴蝶者无人不知的19世纪英籍博物学者休伊森(William C. Hewitson)的划时代巨著Illustrations of New Species of exotic Butterflies中的手绘原图进行原汁原味的忠实重现。  作为一名蝶类研究人员,我对这套著作自然并不陌生。休伊森的这套巨著分为五卷出版,内容记述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种蝴蝶,是这位博物学者毕生呕心沥血之作。最叫人赞叹的是,书中栩栩如生的精美手绘图,准确体现标本原物的色彩与特征,让当时的研究者鉴定这些蝴蝶毫不困难。由于图片逼真,有的人在乍看之下甚至会将这些手绘图误认为是相片,这充分体现了19世纪艺术与科学结合的高水准绘制工艺。这些图片不仅有科学意义,在美学上也价值非凡。  还记得我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美国求学时,曾在图书馆查阅这套著作,发现有一部分图片遭宵小切割偷走盗卖,无缘相见,十分遗憾。另外也曾多次收到专业二手书商寄来目录,求售这套著作的部分页面,标价动辄一页数百英镑,以当时的币值可说是十分昂贵。后来我多次造访欧洲与美国的许多博物馆与研究机构,检视蝴蝶标本,亲眼见到了不少当初休伊森这套巨著手绘图所依据的标本原件,发现图片确实完美呈现标本。我曾与台湾大学杨平世教授、已故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侯陶谦先生合著《凤翼蝶衣:海峡两岸凤蝶工笔彩绘》一书(安英姬女士绘图),深知标本色彩与细微特征在绘制上之不易,所以心里更添敬佩。  可惜的是,这套书属于珍贵图书,拥有它的图书馆及研究机构无不郑重收藏,一般人难以一睹为快。接到这份作序的邀约,我感到荣幸,因为北京大学出版社看中了休伊森这套巨著在学术与美学上的双重价值,不惜耗资将这些难得一见的宝贵图幅重新出版,让普罗大众能得以贴近接触这些梦幻般的名作,让人十分敬佩。愿读者可以人手一册欣赏,体会往昔大师的风采。你们看过之后,必定击节赞叹,对翩翩彩蝶更加心生向往。  徐堉峰 笔于秋日快晴日  2015年11月18日



展翅的生命,静谧的舞者:蝶的世界 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蝴蝶的图谱,更是一扇通往隐藏在繁花绿叶间的微观宇宙的窗户。它是一份邀请,邀请您放慢脚步,去聆听风在花间低语,去感受阳光穿过树叶的斑驳,去发现那些以翅膀书写着生命诗篇的精灵。 蝴蝶,这个曾经只存在于童话与传说中的生物,在我们的图谱中,以最真实、最动人的姿态展现在您的眼前。我们穿越时空的界限,深入古老的森林,攀爬险峻的山峰,拂过辽阔的草原,只为捕捉它们瞬间的华美。从热带雨林中那些色彩斑斓、如同宝石般闪耀的王国蝴蝶,到温带草原上那些朴实却坚韧的弄蝶,再到高山之巅那些遗世独立的珍稀物种,它们的每一个姿态,每一个色彩,都蕴藏着千万年的进化奥秘。 一、 飞羽的万花筒:形态与色彩的极致探索 翻开这本图谱,您将踏上一场视觉的盛宴。我们精选了数以百计的蝴蝶种类,力求在形态和色彩上展现出它们的极致之美。 翅膀的艺术: 蝴蝶的翅膀,是自然界最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它们或宽大如扇,或狭长如剑;或布满繁复的纹路,或如丝绒般光滑。我们将为您呈现翅膀上令人目不暇接的色彩组合:从最纯粹的黑白对比,到充满活力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再到那些我们从未想象过的金属光泽和虹彩效果。这些色彩并非偶然,它们是伪装、是警告、是吸引异性、甚至是欺骗捕食者的生存策略。您会看到,那些如同“枯叶”般的翅膀,如何在环境中隐匿身形;那些鲜艳夺目的斑纹,如何向天敌发出“我不好吃”的信号;那些闪烁着金属光泽的鳞粉,又如何在阳光下折射出迷人的光芒。 身体的精巧: 蝴蝶的身体,同样是精巧设计的典范。细长的触角,是它们探索世界的“雷达”;复眼,由无数个小眼组成,拥有近乎360度的视野;吸管似的口器,是它们品尝花蜜的“吸管”,在不进食时则盘卷在头部下方,如同一件优雅的装饰。而那纤细却富有力量的腿,则支撑着它们在花朵上翩跹起舞。我们将细致地描绘这些微小的器官,让您了解它们在蝴蝶生命中的重要作用。 生命周期的奥秘: 蝴蝶的生命,是一个充满奇迹的蜕变过程。从微小的卵,到蠕动的幼虫(毛毛虫),再到静止的蛹,最终破茧成蝶,完成生命的飞跃。图谱将详细展示这一令人难以置信的转变。您将看到幼虫如何贪婪地进食,快速地生长,并经历几次蜕皮;您将观察到蛹期那神秘的静默,以及在其中进行的翻天覆地的生理重塑;最终,您将见证新生的蝴蝶,小心翼翼地舒展它那湿润而柔软的翅膀,等待它们变得坚韧,然后勇敢地飞向天空。 二、 生态的交响曲:蝴蝶与世界的互动 蝴蝶不仅仅是美丽的生物,它们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的生存与繁衍,与植物、昆虫、鸟类乃至整个环境紧密相连。 植物的忠实信使: 蝴蝶是重要的传粉者。当它们在花间汲取花蜜时,翅膀和身体会沾染上花粉,并在飞往下一朵花时,将花粉传递出去,帮助植物完成授粉。图谱将重点介绍一些蝴蝶与特定植物之间的共生关系,例如某些凤蝶属的蝴蝶,它们只在特定种类的马兜铃上产卵,而幼虫则以这些植物的叶子为食。这种“点对点”的依存关系,是自然界精妙平衡的体现。 食物链中的一环: 蝴蝶及其幼虫,在食物链中扮演着多重角色。它们既是草食性动物,啃食植物的叶子;又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例如鸟类、蜘蛛、青蛙甚至一些哺乳动物。图谱将揭示蝴蝶如何成为这个复杂网络中的一部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着其他生物的生存。 环境的指示器: 蝴蝶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它们的数量和种类,常常是衡量一个地区生态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因此,保护蝴蝶,实际上也是在保护它们的栖息地,保护更广泛的生物多样性。图谱中的每一个物种,都代表着一种独特的生态环境,它们的存在,是这个星球生命活力的象征。 三、 迁徙的壮丽史诗:跨越大陆的生命之旅 有些蝴蝶,它们的生命并非局限于一隅,而是充满了壮丽的迁徙。 帝王蝶的传奇: 帝王蝶的迁徙,是自然界最令人惊叹的壮举之一。它们从北美洲一路南飞,跨越数千公里的距离,来到墨西哥的温暖森林过冬。这些蝴蝶,历经数代,却能准确地找到数年前祖辈栖息的地点,这种惊人的导航能力,至今仍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图谱将为您讲述这些“飞行艺术家”的史诗级旅程,以及它们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完成生命的接力。 季节的信使: 许多蝴蝶的迁徙,与季节的变化息息相关。它们会根据温度、食物资源的丰盛程度以及繁殖的需求,选择合适的时机展开长途跋涉。这些迁徙的蝴蝶,不仅仅是生物个体,它们更是季节更替的见证者,是生命顽强适应能力的生动写照。 四、 守护的责任:从了解走向行动 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许多蝴蝶的生存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栖息地的丧失、农药的滥用、气候的变化,都对它们的种群数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濒危的精灵: 图谱将为您介绍一些正在走向濒危的蝴蝶种类,它们或因为数量锐减而岌岌可危,或因为栖息地被破坏而难以维系。了解它们的困境,是激发我们保护意识的第一步。 家园的重建: 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蝴蝶。例如,在自家花园种植一些蝴蝶喜爱的植物,为它们提供食物和庇护所;减少使用农药,选择对环境更友好的耕作方式;支持致力于蝴蝶保护的组织和研究。图谱将为您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让您也能成为蝴蝶保护的参与者。 结语: 翻阅这本《休伊森手绘蝶类图谱》,您将不仅仅是在欣赏美丽的图片,更是在与生命的奇迹对话。您将了解到,每一个斑点,每一条纹理,都蕴含着生命的智慧;每一次振翅,每一次飞翔,都是一场无声的赞歌。 愿这本书能点燃您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您对生命的敬畏之情。愿您在未来的日子里,能以更细腻的目光去观察世界,以更温柔的心去感受生命。当您下次在花间看到一只蝴蝶翩翩起舞时,或许,您会看到一个更广阔、更深刻的世界。这,就是蝶的世界,一个等待您去探索,去理解,去珍爱的奇妙领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整体设计语言透露出一种沉稳而内敛的学术气质,但同时又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它的结构组织,虽然我不是专家,但初次浏览就能感受到其严谨性。资料的归类似乎是按照某种清晰的分类体系进行的,这对于一个想系统学习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提供了极佳的框架。每一部分的过渡都处理得非常平滑,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或迷失方向。这种流畅的阅读体验,是很多专业书籍难以企及的。它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快餐式读物,而是需要你静下心来,慢慢品味,去感受其中蕴含的知识体系和编排智慧。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视觉盛宴,装帧和印刷质量都让人爱不释手。打开它的时候,那种油墨的清香和纸张的厚实感,立刻让人觉得物超所值。特别是那些彩图,色彩的过渡极其自然,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仿佛蝴蝶就在眼前翩翩起舞。我花了很长时间仅仅是欣赏这些图像,连文字都没怎么看。这不仅仅是一本图鉴,更像是一件艺术品。装帧的设计也很有品味,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书脊的加固处理也显得很用心,看样子是打算长期珍藏的。那些蝴蝶的纹路、翅膀的绒毛质感,都清晰可见,这对于一个业余爱好者来说,简直是太棒了。即便是没有专业的知识背景,光是欣赏这些精美的图画,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书本的开本选择也很合适,既能保证图像的展示效果,又方便在书桌上翻阅。

评分

我注意到这本书在装帧材料的选择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封面摸上去有一种独特的肌理感,不是那种常见的覆膜光滑表面,而是带有一点点粗糙的质感,非常独特。这种对材料的坚持,体现了出版方对品质的追求。书页的厚度也控制得非常好,既不会因为太薄而显得廉价,也不会因为太厚而笨重。侧边切口的处理也相当干净利落,没有毛边,整体的工艺水平非常高。对于我这种喜欢实体书,并且非常看重书籍物理形态的人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惊喜连连。它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让人忍不住想时常拿起翻阅。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例,每一个元素都摆放得恰到好处,既有足够的留白让眼睛休息,又保证了信息的密度。不同物种的排列似乎遵循着某种内在的逻辑,虽然我还没完全摸透,但这种整体的秩序感让人感到非常舒适。文字部分的字体选择也相当考究,清晰易读,即便是在光线不那么充足的情况下,也能轻松辨认。我尤其欣赏它在信息呈现上的克制,没有过度拥挤的内容,让读者可以从容地消化每一页的信息。这种设计理念,让我感觉作者和编辑团队对读者的阅读体验有着深刻的理解。它不像某些图鉴那样堆砌信息,而是像一位耐心的导师,引导你一步步深入了解。

评分

这本书的细节之处真的经得起推敲,比如扉页的设计,那种含蓄的图形元素,为整本书奠定了一种优雅的基调。再说说索引部分,检索起来异常方便,清晰的页码标注和准确的条目分类,节省了我大量查找信息的时间。这说明编写者在内容组织时,已经预设了读者的实际使用场景。在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我能感受到出版商的努力,纸张的选择和油墨的工艺都显得非常负责任,这让我作为一个消费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份安心。一本好的书,不仅要内容充实,更要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专业和匠心,这本书无疑做到了。

评分

书很不错,很精致,如果能多些说明性文字就更好了

评分

非常完美的,给孩子看是很不错的

评分

编的挺好的。但同时买的 《布封:鸟的世界》更漂亮。

评分

活动入手了一整套,相当精美!

评分

商品不错,物流不怎么给力

评分

正版好书!纸张特殊!很厚的一本!值得拥有!包装严密!服务一流!

评分

装帧精良,印刷精美。早就想卖这本,因为价格太贵一直舍不得。这次趁着618活动,果然合适!

评分

等了好久才618剁手,比想象中大本,包装完好,很精美,喜欢~

评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伙计哈哈呵呵哈哈哈呵呵哈哈哈呵呵哈哈哈呵呵哈哈哈哈你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他”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