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631~637-2012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631~637-2012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水利水电工程
  • 施工质量验收
  • 评定标准
  • SL631-637-2012
  • 工程建设
  • 质量控制
  • 规范标准
  • 技术标准
  • 行业标准
  • 工程验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四川新宏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1
ISBN:1
商品编码:11868843663

具体描述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631-SL637-2012 全套7本
定价 184.00
出版社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版次 1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开本 32
作者
装帧 平装
页数  
字数  
ISBN编码 15517018

 

-|-_-|- 

中国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631-SL637-2012 全套7本

 

SL631-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土石方工程  25.00


SL632-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混凝土工程  34.00


SL633-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地基处理与基础工程  25.00


SL634-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堤防工程  20.00


SL635-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工金属结构安装工程  30.00


SL636-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  30.00


SL637-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安装工程  20.00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SL631-2012 至 SL637-2012)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运行、效益发挥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了规范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工作,确保工程达到设计要求,国家水利部组织修订并发布了《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系列标准,涵盖了水工建筑物、机电设备安装、输变电工程等多个专业领域。本系列标准(SL631-2012 至 SL637-2012)是指导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工作的核心技术文件,对于提升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障工程质量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标准体系概述 本系列标准由七部分组成,分别针对水利水电工程中不同类型和专业的单元工程。其核心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统一的质量验收评定体系,明确各项工程单元的质量标准、验收内容、评定方法和程序,为工程建设各方提供明确的技术依据和操作指南。 SL631-2012 水工建筑物(部分)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本部分标准主要针对水工建筑物中的混凝土结构、土石坝、堤防、引排水建筑物等关键工程单元的施工质量进行规范。 混凝土工程: 涵盖了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骨料、外加剂、掺合料)、配合比设计、拌合、运输、浇筑、养护等全过程的质量要求。重点关注混凝土的强度、密实度、抗渗性、耐久性以及外观质量。例如,在混凝土强度方面,标准明确了不同等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以及抗拉强度等指标,并规定了试块的制作、养护与评定方法。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还特别强调了温控要求,以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在外观质量方面,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滑,无蜂窝、麻面、裂缝等缺陷,并根据工程重要性划分了允许的缺陷等级。 土石坝工程: 针对土石坝的坝体填筑、防渗结构(如粘土防渗心墙、斜墙、防渗铺盖、防渗墙等)、排水设施等内容进行质量评定。标准详细规定了土料、石料的质量要求,包括级配、含水量、塑性指数等。对于填筑过程,重点强调了压实度、分层厚度、碾压遍数等控制参数,并通过现场抽样检测(如环刀法、核子密度仪法)来验证坝体的密实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防渗结构是土石坝安全的关键,标准对其材料性能、施工工艺、连接处的密实度等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对防渗墙的连续性、防渗效果的检测方法(如注水试验、压力水头试验)有详细规定。 堤防工程: 涵盖了堤身填筑、防浪墙、护坡工程、排水设施等。标准关注堤防的稳定性、防洪能力,对堤防的填筑压实度、迎水面和背水面的坡度、顶面宽度、防浪墙的高度和密实度等都有具体要求。护坡工程是堤防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对抛石护坡、混凝土预制块护坡、浆砌石护坡等不同形式的护坡工程,在块体规格、砂浆强度、砌筑密实度、勾缝饱满度等方面都有明确规定,以确保护坡的稳固性和防冲刷能力。 引排水建筑物: 包括进水口、节制闸、水力发电站厂房引水渠道、泄洪冲沙建筑物、穿堤建筑物等。标准重点关注其防冲刷、防渗漏、通畅性以及结构稳定性。例如,对于泄洪闸门,不仅要求闸门的启闭灵活、密封严密,还对闸墩、闸室等混凝土结构的外观、尺寸、密实度等提出要求。穿堤建筑物,如涵洞、管道,则重点关注其与堤体连接处的防渗处理、结构整体性以及是否影响堤防的稳定。 SL632-2012 水电站厂房及辅助生产房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本部分标准聚焦于水电站主体厂房、副厂房、开关站、生活管理用房等建筑物的施工质量。 主体厂房工程: 涵盖了厂房的建筑结构(基础、墙体、柱、梁、板)、屋面、门窗、地面、装饰装修等。标准对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尺寸、配筋、混凝土强度、外观质量等提出明确要求。对于大型设备安装基础,重点关注其承载能力、刚度和变形控制,以及与主体结构的连接牢固性。厂房的防水、保温、隔声、通风等也纳入了评定范围,以确保厂房满足设备运行和人员工作环境的要求。 辅助生产房屋: 包括升压站、水处理站、库房、培训中心等。标准参照相关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并结合水利水电工程的特点,对这些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功能性、耐久性进行评定。 SL633-2012 水工建筑物金属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本部分标准主要针对水工金属结构,如闸门、启闭机、拦污栅、钢管、压力钢管、吊装设备等。 闸门工程: 涵盖了闸门的制造、安装、调试等环节。标准对闸门整体的尺寸精度、焊接质量、防腐蚀处理、部件的装配精度、运行的平稳性、密封性能等进行详细规定。例如,对焊接质量,要求焊缝外观光滑,无气孔、裂纹、夹渣等缺陷,并根据重要性进行无损检测。对密封性能,要求在水下或水封试验时达到规定的漏水量标准。 启闭机工程: 包括各种类型启闭机的安装、调试、试运行。标准关注启闭机的承载能力、运行速度、定位精度、安全保护装置、操作可靠性等。 压力钢管工程: 针对水电站输水系统的关键部件——压力钢管,标准对其材料质量、加工精度、焊接质量、防腐蚀处理、安装精度、水压试验等都有严格要求。重点在于保证钢管在承受设计水压时不会发生变形或破裂,确保输水的安全性和效率。 SL634-2012 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本部分标准是水电站核心设备——水轮发电机组安装质量的指南。 水轮机安装: 涵盖了蜗壳、进水管、导水机构、转轮、主轴、调速系统等部件的安装。标准重点关注机组的找正找平精度、轴系的同轴度、部件的连接强度、密封性能、运行的平稳性、效率等。例如,对转轮的安装,要求其叶片表面光洁,无损伤,与导水叶片间隙均匀,并满足设计水头下的效率要求。 发电机安装: 涵盖了发电机定子、转子、励磁系统、绝缘系统等部件的安装。标准对定子、转子的对中精度、轴承的润滑与温度、绝缘电阻、耐压试验、运行时的温升、振动等都有明确规定。 辅助设备安装: 包括冷却水系统、润滑油系统、排水系统、安全监测系统等的安装。 SL635-2012 水电站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本部分标准针对水电站内部的电气系统。 主变压器安装: 关注变压器的就位、连接、绝缘、油系统、冷却系统等。标准要求变压器的倾斜度、连接线缆的紧固度、绝缘电阻、耐压试验等符合要求。 开关设备安装: 包括高压开关柜、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的安装、调试。标准强调设备的绝缘性能、操作机构的可靠性、联锁功能的正确性。 电缆敷设与连接: 对电缆的选型、敷设方式、固定、接头处理、绝缘性能、接地等都有详细规定,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保护与控制系统安装: 涵盖了继电保护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测量仪表等的安装调试。标准注重系统的准确性、响应速度、可靠性以及与主设备配合的协调性。 SL636-2012 水电站输变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本部分标准主要针对水电站对外输送电力的相关工程。 送电线路工程: 涵盖了架空输电线路的塔基、塔身、导线、地线、绝缘子串、金具的安装。标准对塔基的稳固性、塔身的垂直度、导线的弛度、绝缘子串的连接、接地电阻等都有严格要求。 变电站工程: 关注变电站的构架、设备基础、GIS设备(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GIL设备(气体绝缘传输线)、电缆中间接头、接地网等。标准对设备的安装精度、电气连接、绝缘性能、接地电阻、防雷等进行详细规定。 通信工程: 包括水电站与电网之间的通信线路、设备安装。 SL637-2012 水利工程闸门启闭设备及辅助设备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本部分标准是对SL633-2012中金属结构部分内容的补充和细化,特别侧重于启闭设备和配套辅助设备。 闸门启闭设备: 详细规定了卷扬式启闭机、螺杆式启闭机、液压式启闭机、电缆式启闭机等各类启闭机的安装、调试、试运行。重点关注其承载能力、启闭速度、运行的平稳性、操作的灵活性、安全保护装置的有效性以及与闸门的配合。 辅助设备安装: 包括闸门操作控制系统、照明系统、排水系统、监测系统、消防系统等的安装。标准确保这些辅助设备能够安全、可靠地为闸门及整个水利工程服务。 标准执行意义与价值 本系列标准(SL631-2012 至 SL637-2012)的发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1. 统一标准,规范操作: 为全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供了一套统一、明确的质量验收技术依据,消除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在质量验收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提高了验收的科学性和公正性。 2. 提升工程质量,保障安全: 标准的严格执行,能够从源头上杜绝低劣工程,确保各项工程单元达到设计规范要求,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国家能源安全和防洪减灾提供坚实保障。 3. 促进技术进步,推动行业发展: 标准中引入了先进的检测技术和评定方法,鼓励了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促进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的整体技术进步和管理升级。 4. 指导工程实践,提高效率: 标准为工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指南,有助于各方明确职责,协同配合,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率。 总结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系列(SL631-2012 至 SL637-2012)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规范。其全面、细致的规定,为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质量、运行安全和效益发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衡量和评定工程质量的重要标尺。贯彻执行本系列标准,对于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优质、高效、安全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价值。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打磨得清晰可见。作为一名现场的技术负责人,我常常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施工环节和质量评定。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简化了我的工作,也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高边坡支护工程”的评价标准印象深刻。它详细规定了岩石锚固、喷射混凝土、以及格构架等不同支护形式的验收要点,包括锚固力的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评定、以及表面平整度和排水能力的考核。这些内容,对于保证高边坡的长期安全至关重要。 这本书的科学性还在于它对“风险控制”的重视。在某些高风险的单元工程,它会给出更严格的验收要求和附加的检测措施,以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这体现了编撰者严谨负责的态度。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们一线的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员来说,简直是一个里程碑。它提供了一套极为详尽、系统、权威的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每一项工程的验收,都提供了清晰的“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 比如,在评价闸门工程时,它不仅仅关注闸门的密闭性,还详细规定了闸门的启闭力、运行平稳性、以及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而且,它还考虑到不同类型闸门的特点,提供了差异化的验收要求。这让我们在验收工作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避免遗漏关键环节。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前瞻性”。它不仅总结了过去的经验,还积极采纳了最新的行业规范和技术发展。我尤其欣赏它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考量,在一些章节中,也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评估和控制。

评分

这本书无疑是水利水电工程领域的一部“宝典”。它系统地阐述了各个单元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为我们一线工程师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土石坝填筑”的详细描述,包括土料的性质要求、含水量控制、压实度检测、以及分层填筑的厚度要求。 它不仅提供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怎么做”以及“做完如何评判”。例如,在评价混凝土坝时,它详细列出了不同部位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抗渗等级、以及施工缝的处理要求。这使得我们的验收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这本书的“先进性”也让我印象深刻。它采纳了许多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我尤其喜欢它对“水电站尾水渠”的评价标准,考虑到水流动力学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评分

作为一名在水利水电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漆黑的夜晚点亮了一盏明灯,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清晰指引。翻开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严谨的条目和详细的阐述,仿佛每一句话都凝聚了无数专家的经验和智慧。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籍,而是真正聚焦于“单元工程”这个具体的施工环节,从最基础的混凝土浇筑,到复杂的闸门安装,再到高难度的隧洞开挖支护,几乎涵盖了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所有关键的单元工程。 每一个单元工程的评定标准都细致入微,比如混凝土工程,不仅仅是告诉你强度要达到多少,而是从骨料的级配、水泥的掺量、外加剂的选择,到拌合的均匀性、运输的效率、浇筑的温度控制、振捣的深度和频率,甚至连养护的周期和湿度都有明确的要求。每一个细节都指向了影响最终工程质量的关键点。而且,它还考虑到不同类型的水利水电工程(如大型水库、引水工程、发电站等)在施工质量验收上的差异性,提供了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可操作性”。很多标准在制定时,都会有理论上的理想状态,但实际施工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好,它不仅给出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给出了“怎么做”,以及“做完之后如何评定”。例如,在涉及到焊接工艺时,它详细列出了不同部位、不同材质的焊缝要求,并提供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包括无损检测的种类、评定等级等。这对于现场的质检人员来说,是极其宝贵的指导手册,能够大大提高验收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圣经”!它将水利水电工程中那些复杂、抽象的质量要求,转化为了具体、可执行的标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对基础工程的验收标准,详细到每一个地基处理环节,比如桩基的承载力、灌注桩的混凝土质量、以及防渗墙的连续性和密实度。 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合格”还是“不合格”,而是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和评定依据。比如,在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时,它不仅给出了裂缝宽度的允许值,还指导如何通过钢筋扫描、超声波探伤等手段,来判断裂缝的内部情况。这些细节,对于保证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而且,这本书在章节的组织上非常科学,从主体工程到附属设施,从主体结构到设备安装,几乎涵盖了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它还考虑到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验收要求,比如在地下水位较高或地质条件复杂的情况下,应该如何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控制。

评分

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解决问题”的书。它不是那种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探讨,而是为实际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操作性极强的标准。我特别喜欢它对混凝土工程的详细规定,从原材料的检验,到拌合料的配合比,再到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和养护,每一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要求和检测方法。 我记得以前在处理一些复杂的水工结构时,关于某些材料的性能指标,总是会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导致验收时容易产生争议。这本书则将这些指标进行了明确的界定,比如某些混凝土的外加剂,它会详细说明其性能要求,以及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更让我欣慰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停留在过去的经验上,而是融入了许多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应用。比如,在关于高强钢筋的应用方面,它提供了相应的验收标准和检测方法。这对于我们这些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工程师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帮助。

评分

这本书就像一本“百科全书”,涵盖了水利水电工程中几乎所有重要的单元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我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找到新的知识和灵感。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它对“围堰工程”的验收标准,详细规定了围堰的稳定性、防渗性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系列的指标,更重要的是,它还解释了这些指标背后的原理和重要性。例如,在评价导流洞施工时,它会详细说明洞室的尺寸、衬砌强度、以及进出水口的结构要求,并解释这些参数对整个工程的重要性。 这本书的“全面性”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关注主体工程,还对一些辅助性的工程,比如道路、桥梁、以及施工用水电等,都给出了相应的质量要求。这确保了整个工程的建设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

评分

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厚重”和“专业”。它不是那种随便翻翻就能了解皮毛的书,而是需要沉下心来,一字一句地去揣摩,去理解。它在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方面,提供了一套系统、全面、权威的标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每一个单元工程的质量要求,都做到了“具体化”和“量化”。 比如,对于水轮发电机组的安装,它不仅仅是要求安装精度,还详细规定了组装前的检查、轴系的找正、连接的紧固程度、以及试运行时的各项技术指标。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允许偏差值和验收依据。这对于我们这些一线工程师来说,无疑是极大的福音,能够避免很多因为标准不明确而产生的争议和返工。 这本书的实用性体现在它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它考虑到不同工种、不同施工阶段的特点,提供了详细的操作指南和验收流程。例如,在钢结构防腐蚀处理的部分,它详细列出了底漆、中间漆、面漆的涂刷遍数、厚度要求,以及表面处理的等级。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但却是决定工程耐久性的关键。

评分

这本书的编撰逻辑清晰,结构完整,让我感觉就像是得到了一个经验老道的师傅在手把手教我。它不仅仅是列出了一堆条条框框,而是将一系列复杂的工程技术要求,分解成一个个可执行、可量化的单元。比如,在评价土石坝工程时,它详细介绍了填筑材料的质量要求,包括含水量、密实度、渗透系数等指标的控制方法,以及在不同填筑层位上的施工技术要点。这些内容,都是在实际工程中反复实践、不断优化的结果。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在评价过程中,非常注重“过程控制”。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最终的成果,而忽略了中间环节的质量。这本书强调了从原材料进场、半成品加工、到最终成品安装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进行严格的验收,并记录在案。这就像是在给工程建造一条完整的“生命线”,确保每一个节点都合格,才能最终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 而且,书中还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和研究成果。比如,在盾构法隧道施工的章节,详细阐述了地质适应性、拼装精度、衬砌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要点,这对于一些新兴的施工技术,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这本书的出现,不仅是对现有标准的梳理和完善,更是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有力推动。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为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验收提供了一个统一、科学、权威的依据。作为一名参与过多个大型项目的工程师,我深知标准的重要性。这本书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许多难题,也提高了整个行业的工程质量水平。 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输水渡槽”的评价标准印象深刻。它详细规定了渡槽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防渗漏性能、以及运行维护的便捷性。同时,它还考虑到不同地域和气候条件下的特殊要求。 这本书的“严谨性”体现在它对每一个验收环节的细致考量。它不仅仅关注最终的验收结果,还强调了过程控制和记录的重要性。这使得工程质量的追溯变得更加容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