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一部分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用到的几种常用电子仪器设备:万用表、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示波器、毫伏表、面包板。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常用二*管的使用、单管放大电路、射*耦合差分放大电路、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第三部分介绍几个典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教学案例:电源电路设计、音响系统设计、压控函数发生器、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设计、模拟滤波器设计、晶体三*管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系统设计。
本书可作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相关实验教师的参考用书。
程春雨,大连理工大学电信与电气工程学部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室,工程师。现主要从事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和模拟电路课程设计实验指导工作。2003年获校教学成果三等奖;2009年获校优秀课程奖(集体奖);2013年获校优秀课程奖(集体奖);2014年*一届*guo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二等奖;2014年*一届*guo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三等奖。
第一部分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第1章 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 2
1.1 万用表 2
1.1.1 主要技术指标 2
1.1.2 面板及显示介绍 2
1.1.3 测量方法 3
1.2 直流稳压电源 5
1.2.1 GPS-2303C型直流稳压电源的主要性能指标 5
1.2.2 面板介绍 5
1.2.3 GPS-2303C型直流稳压电源的使用方法 6
1.3 信号发生器 8
1.3.1 主要性能指标 8
1.3.2 TFG6025A型任意波形发生器界面介绍 9
1.3.3 TFG6025A型任意波形发生器使用说明 10
1.4 示波器 12
1.4.1 主要技术指标 12
1.4.2 显示区域介绍 12
1.4.3 控制面板介绍 13
1.4.4 波形参数的测量方法 15
1.4.5 测量举例 17
1.5 毫伏表 18
1.5.1 GVT-417B型毫伏表使用注意事项 19
1.5.2 GVT-417B型毫伏表面板介绍 19
1.5.3 GVT-417B型毫伏表操作方法 20
1.6 面包板 20
1.6.1 面包板的结构及导电机制 20
1.6.2 面包板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1
第二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第2章 常用二极管的使用 24
2.1 预习思考题 24
2.2 实验电路的设计与测量 24
2.2.1 通用二极管的电路设计与参数测量 24
2.2.2 发光二极管的电路设计与参数测量 25
2.2.3 稳压二极管的电路设计与参数测量 25
2.2.4 双向稳压管的电路设计与参数测量 25
2.2.5 整流电路的设计与参数测量 25
2.2.6 双色发光二极管的电路设计与参数测量 26
2.2.7 数码管驱动电路的设计与测量 26
2.2.8 光电二极管的使用与测量 26
2.3 常用二极管电路设计基础 27
2.3.1 二极管的基本特性 27
2.3.2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28
2.4 常用二极管介绍 29
2.4.1 整流二极管 29
2.4.2 常用小功率二极管 30
2.4.3 肖特基二极管 31
2.4.4 发光二极管 31
2.4.5 稳压二极管 32
2.4.6 双向稳压管 34
2.4.7 双色发光二极管 35
2.4.8 数码管 36
2.4.9 光电二极管 37
2.5 常用二极管主要技术参数 37
2.5.1 普通二极管 37
2.5.2 发光二极管 38
2.5.3 稳压二极管 38
2.5.4 双向稳压管 40
第3章 单管放大电路 41
3.1 预习思考题 41
3.2 实验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41
3.2.1 晶体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设置与测试 41
3.2.2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42
3.2.3 共集电极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44
3.2.4 共基极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44
3.2.5 放大电路输入阻抗的测试 44
3.2.6 放大电路输出阻抗的测试 46
3.3 晶体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设计基础 46
3.3.1 晶体三极管的引脚判别 46
3.3.2 晶体三极管主要技术参数 47
3.3.3 晶体三极管单管放大电路 47
3.3.4 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伏安特性曲线 50
3.4 常用小功率晶体三极管 52
第4章 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53
4.1 预习思考题 53
4.2 实验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53
4.2.1 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与静态测试 54
4.2.2 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55
4.2.3 两种不同负反馈方式下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与比较 55
4.3 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基础 57
4.3.1 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58
4.3.2 电阻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60
4.3.3 恒流源负反馈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 61
4.3.4 共模抑制比KCMR 61
4.3.5 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电压传输特性 62
第5章 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64
5.1 预习思考题 64
5.2 实验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64
5.2.1 反相比例放大器的设计与实现 65
5.2.2 反相加法器的设计与实现 65
5.2.3 同相比例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66
5.2.4 求差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67
5.2.5 积分运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67
5.2.6 微分运算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68
5.3 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应用电路设计基础 69
5.3.1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参数 69
5.3.2 使用集成运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70
5.4 集成运放线性应用基础 70
5.4.1 反相放大电路 71
5.4.2 同相放大电路 72
5.4.3 电压跟随器 73
5.4.4 求差电路 73
5.4.5 积分电路 74
5.4.6 微分电路 75
5.5 常用集成运放介绍 75
5.5.1 集成运放的种类及其应用 75
5.5.2 单运放μA741/LM741 76
5.5.3 双运放LM358 77
5.5.4 四运放LM324 77
5.5.5 集成运放NE5532 78
第6章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 79
6.1 预习思考题 79
6.2 实验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79
6.2.1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79
6.2.2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的设计与测试 80
6.2.3 迟滞比较器的设计与测试 80
6.2.4 窗口电压比较器的设计与测试 80
6.3 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设计基础 81
6.3.1 振荡电路起振后的平衡条件 81
6.3.2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后的平衡条件 81
6.3.3 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建立与稳定 83
6.3.4 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85
6.3.5 迟滞电压比较器 86
6.3.6 窗口电压比较器 89
6.4 集成电压比较器 89
6.4.1 双电压比较器LM393 90
6.4.2 四电压比较器LM339 91
第三部分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第7章 电源电路设计 94
7.1 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94
7.1.1 设计要求 94
7.1.2 注意事项 94
7.2 设计指标 95
7.3 系统设计框图 95
7.4 设计分析 95
7.4.1 电压变换电路 95
7.4.2 整流电路 97
7.4.3 滤波电路 99
7.4.4 稳压电路 101
第8章 音响系统设计 109
8.1 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109
8.1.1 设计要求 109
8.1.2 注意事项 109
8.2 设计指标 110
8.3 系统框图 110
8.4 设计分析 110
8.4.1 电源电路 110
8.4.2 语音放大电路 111
8.4.3 前置混合放大电路 113
8.4.4 音调控制电路 114
8.4.5 音量控制电路 120
8.4.6 功率放大电路 122
8.4.7 音响系统设计电路原理图 130
第9章 压控函数发生器 131
9.1 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131
9.1.1 设计要求 131
9.1.2 注意事项 131
9.2 设计指标 132
9.3 系统设计框图 132
9.4 设计分析 133
9.4.1 直流电压产生电路 133
9.4.2 极性变换电路 134
9.4.3 三角波产生电路 136
9.4.4 反馈控制信号产生电路和方波产生电路 138
9.4.5 正弦波产生电路 140
9.4.6 增益连续可调电压放大电路 142
9.4.7 压控函数发生器电路原理图 142
第10章 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 144
10.1 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144
10.1.1 设计要求 144
10.1.2 注意事项 144
10.2 设计指标 145
10.3 系统框图 145
10.4 设计分析 146
10.4.1 信号采集电路 146
10.4.2 信号放大电路 148
10.4.3 温度检测电路 149
10.4.4 控制状态指示电路 150
10.4.5 控制执行电路 151
10.4.6 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电路原理图 152
第11章 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设计 154
11.1 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154
11.1.1 设计要求 154
11.1.2 注意事项 154
11.2 设计指标 155
11.3 系统框图 155
11.4 设计分析 155
11.4.1 数码管显示模块 156
11.4.2 直流电机驱动模块 158
第12章 模拟滤波器设计 162
12.1 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162
12.1.1 设计要求 162
12.1.2 注意事项 162
12.2 设计任务 162
12.3 模拟滤波器基本概念 163
12.3.1 滤波器常用定义 163
12.3.2 滤波器的分类 163
12.3.3 传递函数 164
12.3.4 传递函数(零、极点)反映滤波器本质 165
12.4 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165
12.4.1 单极点RC滤波器 166
12.4.2 萨伦?基滤波电路 166
12.5 设计举例(以二阶低通萨伦?基滤波器为例) 167
12.5.1 最大平坦型(巴特沃斯型)滤波器设计 167
12.5.2 等波纹型(切比雪夫型)滤波器设计 170
12.5.3 高阶滤波器设计 171
12.6 状态变量滤波器 171
12.7 借助软件进行滤波器设计 172
12.7.1 Filter Wizard滤波器设计向导(推荐使用) 172
12.7.2 FILTERPRO 173
12.8 有源器件(运放)的局限性 173
第13章 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系统设计 174
13.1 设计要求和注意事项 174
13.1.1 设计要求 174
13.1.2 注意事项 175
13.2 设计指标 175
13.3 系统框图 175
13.4 设计分析 175
13.4.1 矩形波产生电路 176
13.4.2 阶梯波产生电路 179
13.4.3 锯齿波产生电路 181
13.4.4 电压变化及测试电路 182
13.4.5 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系统电路原理图 183
附录A 电阻标称值和允许偏差 184
附录B 陶瓷电容器和钽电容器 185
附录C 电感 186
附录D 二极管和三极管 187
参考文献 188
前 言
本书的编写主要参照现行普通高等理工科院校电子类相关专业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大纲、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材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教材编写而成,其中大部分实验内容是我校相关实验教师多年实践教学工作的整理与总结。
本书按总学时16~60学时编写,实验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其中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用到的几种电子仪器设备:直流稳压电源、信号发生器、万用表、毫伏表、示波器、面包板。第二部分主要包括:常用二极管的使用、单管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射极耦合差分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波形的产生与变换电路等。本部分实验内容通过对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复习与应用,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常用电子元器件设计实用电路的综合实践能力。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几个典型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实验教学案例:电源电路的设计与实现、音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压控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温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模拟滤波器的设计与实现、晶体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本部分实验内容通过对典型的实验教学案例进行具体详细的分析,帮助学生全面复习模拟电子技术理论知识,学习系统电路设计的基本概念,掌握系统电路设计的基本方法,充分理解信号的灵敏度、动态范围、系统带宽、级间的干扰与匹配、常用电子元器件的选择依据和方法等工程设计基础知识。
从基础实验内容介绍到系统电路设计举例,本书实验内容丰富、覆盖面广。本书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复习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电路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是一本比较实用的实验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全书内容由程春雨老师负责组织,其中第1章由吴雅楠老师编写;第2~10章、第13章由程春雨老师编写,其中的部分图片由吴雅楠老师提供;第11章由高庆华老师编写;第12章是在吴雅楠老师指导下由王然编写。
全书大部分实验内容都已经用于大连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的实际教学,经过了多年的实验教学验证。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大连理工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组组长林秋华教授的支持和指导,实验教学组郭学满老师参与审阅了部分章节内容并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还得到了阮建涛、陈建辉、陈龙喜、屠睿博、尹宝杰等学生的支持和协助。在此对所有帮助过我们的老师、学生及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王晓庆编辑表示诚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使用本书的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作 者
2016年1月
作为一名对嵌入式系统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对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解一直停留在“会用万用表”的层面,对于更深层次的电路设计和分析感到力不从心。《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这本书,在我看来,就像一座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书中对于各种模拟电路模块的讲解,不仅仅局限于静态的原理图,更深入到动态的工作特性、频率响应、噪声分析等关键指标的讨论。我尤其欣赏它在实验部分的处理方式,很多实验都围绕着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展开,比如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源的稳定等等。它并没有回避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坑”,而是提前预警,并给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对于我这种害怕犯错、但又渴望学习的人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亲切,它仿佛在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与读者分享他的经验和心得,让你感觉学习的过程并不孤独。我期待着能够通过这本书,真正理解模拟电路在整个电子系统中的角色和重要性,并且能够独立完成一些基础的模拟电路设计任务。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非常“接地气”。我之前的模拟电子学习,更多的是在看书、背公式,遇到实际问题时,感觉像是隔靴搔痒。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这本书,从书名就能看出,它更侧重于实际操作和项目应用。我看到里面有很多实际的课程设计案例,比如如何设计一个简单的音频放大器,或者一个基础的信号发生器。这些案例不仅仅是给出最终的电路图,而是从需求分析、方案选择、元器件选型,到电路设计、仿真验证,再到最终的制作和调试,都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流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我一直想知道,一个真正的电子工程师是如何从零开始,将一个想法变成一个实际产品的。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也很易懂,没有太多晦涩难懂的术语,即使是初学者,也能相对轻松地跟上思路。它似乎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着你一步步走向成功,而不是直接丢给你一大堆理论让你自己去消化。这种实践导向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非常有信心能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
评分拿到《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这本书,我立马被它清晰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与其他理论书籍不同,这本书非常注重实验操作的细节,以及课程设计的完整性。我看到了许多精心设计的实验项目,它们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覆盖了模拟电子学的核心内容,例如放大电路、滤波器、振荡器等。书中对每个实验的原理、元器件选择、电路搭建、以及结果分析都做了详细的阐述,并且配以大量的图示,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包含了一些“课程设计”的部分,这些设计案例往往更贴近实际应用,比如一个简单的功放模块或者一个测量电路。这不仅能帮助读者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能培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我一直觉得,学电子技术,动手能力至关重要,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理论知识能够得到有效的转化和实践。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跟着这本书,一步步走进模拟电子的奇妙世界。
评分刚拿到这本《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光是翻看目录,就觉得内容相当扎实。我个人在学习模拟电子这块一直有些磕磕绊绊,特别是到了实验环节,总是觉得理论知识和动手实践之间隔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这次看到这本书的实验部分,从基础的放大电路、滤波电路,到更复杂的振荡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都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步骤和注意事项。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做”,更强调“为什么这么做”,每一步背后的原理都解释得很清楚。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元器件参数选择的考量、以及如何分析实验结果的章节很感兴趣。很多时候,做完实验发现结果不如预期,但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本书在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它似乎很善于将抽象的电路图转化为可操作的步骤,并且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让每一个实验都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不是枯燥的重复。我期待着能跟着这本书,一步步攻克我在模拟电路实验中遇到的难题,并且能真正理解到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希望它能帮我建立起更扎实的实践能力。
评分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模拟电子技术常常被视为一个难以逾越的“技术壁垒”,理论抽象,实验繁琐。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这本书,似乎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而生。我特别喜欢它在实验部分的处理方式,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实验步骤,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解释每个实验的背景、目的,以及背后蕴含的深层原理。例如,在讲解放大电路的实验时,它会详细分析不同偏置方式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元器件参数来优化放大效果。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是死记硬背。此外,书中还提供了一些实际的课程设计案例,这些案例往往取材于实际的工程应用,例如设计一个简单的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这对于培养读者的工程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非常有帮助。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导师,它不仅教会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会你“怎么思考”和“如何解决问题”。我期待着能通过这本书,不仅掌握扎实的模拟电子技术,更能培养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