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簡明鑒彆診斷學

血液病簡明鑒彆診斷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娟,王荷花 編
圖書標籤:
  • 血液病學
  • 鑒彆診斷
  • 臨床醫學
  • 醫學教材
  • 血液係統疾病
  • 診斷學
  • 內科學
  • 醫學參考
  • 疾病診斷
  • 病例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衛生齣版社
ISBN:9787117218542
版次:1
商品編碼:11884800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血液病簡明鑒彆診斷學》 以一種全新的模式進行編寫,具有以下幾個特點:第 一,從血液病常見的每個癥狀、體徵或目前常用的實 驗室檢查異常結果人手,歸納並分析具有相同錶現的 不同血液疾病種類和各自的特點;第二,從細微的區 彆中找齣鑒彆診斷要點,這對減少漏診和誤診意義重 大;第三,結閤典型病例展示,演繹和歸納科學的、 獨特的、高效的臨床思維。
  本書在編寫時力求深入淺齣、方便閱讀,同時盡 可能反映血液病診斷的新進展和實踐經驗,幫助血 液病學專業的醫生尤其是初入血液病學領域的臨床醫 生建立科學和快捷的臨床診斷思維方式,正確掌握和 充分運用所獲得的血液病診斷信息,及時正確地診斷 血液係統疾病。這是一本很有實用價值的血液病學鑒 彆診斷專著。

目錄

第1章 正常細胞性貧血的診斷思路
第2章 大細胞性貧血的診斷思路
第3章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的診斷思路
第4章 外周血齣現有核紅細胞的診斷思路
第5章 網織紅細胞升高的診斷思路
第6章 外周血見破碎紅細胞碎片的診斷思路
第7章 直接抗人球蛋白試驗陽性的診斷思路
第8章 間接膽紅素升高的診斷思路
第9章 骨髓中鐵粒幼細胞增多的診斷思路
第10章 增生性貧血的診斷思路
第11章 乳酸脫氫酶升高的診斷思路
第12章 血清鐵蛋白增高的診斷思路
第13章 紅細胞增多癥的診斷思路
第14章 中性粒細胞增多的診斷思路
第15章 中性粒細胞減少的診斷思路
第16章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診斷思路
第17章 淋巴細胞增多的診斷思路
第18章 血小闆增多的診斷思路
第19章 血小闆減少的診斷思路
第20章 妊娠期血小闆減少的診斷思路
第21章 全血細胞減少的診斷思路
第22章 長期發熱的診斷思路
第23章 淋巴結腫大的診斷思路
第24章 輕度脾大的診斷思路
第25章 中重度脾大的診斷思路
第26章 肝大的診斷思路
第27章 縱隔腫塊的診斷思路
第28章 骨髓巨核細胞成熟障礙的診斷思路
第29章 骨髓塗片見分類不明細胞的診斷思路
第30章 骨髓塗片見噬血細胞的診斷思路
第31章 低丙種球蛋白血癥的診斷思路
第32章 多種免疫球蛋白升高的診斷思路
第33章 血清蛋白電泳見M峰的診斷思路
第34章 血清免疫固定電泳見濃染條帶(M蛋白)的診斷思路
第35章 血清IgM升高的診斷思路
第36章 骨髓漿細胞增多的診斷思路
第37章 剛果紅染色陽性的診斷思路
第38章 血管性紫癜的診斷思路
第39章 PT延長、APTT正常的診斷思路
第40章 PT正常、APTT延長的診斷思路
第41章 PT、APT均延長的診斷思路
第42章 PT、APTT和TT均延長的診斷思路
第43章 低縴維蛋白原血癥的診斷思路
第44章 易栓癥的診斷思路
第45章 骨髓壞死的診斷思路
第46章 骨髓縴維化的診斷思路
第47章 高鈣血癥的診斷思路
第48章 多發骨質破壞的診斷思路
第49章 血液病相關精神神經係統異常的診斷思路
第50章 多發性骨髓瘤伴堿性磷酸酶升高的診斷思路
第51章 BCR-ABL融閤基因陽性的診斷思路
第52章 JAK2基因突變陽性的診斷思路
第53章 血液係統疾病肺問質性改變的診斷思路
第54章 CD19+慢性B淋巴細胞增殖性疾病的診斷思路
第55章 B細胞淋巴瘤伴漿細胞分化的診斷思路
第56章 CD5陽性淋巴瘤的診斷思路
第57章 CCND1陽性血液腫瘤的診斷思路
第58章 IgH基因剋隆性重排陽性的診斷思路
第59章 TCR基因剋隆性重排陽性的診斷思路
第60章 Ki-67高錶達的診斷思路
第61章 流式細胞學檢齣CD138陽性細胞的診斷思路
第62章 染色體13q-血液係統腫瘤的診斷思路
第63章 8號染色體三體陽性的診斷思路
第64章 造血乾細胞移植後齣血性膀胱炎的診斷思路
第65章 造血乾細胞移植後肝轉氨酶升高的診斷思路
附錄 實驗室常用檢查參考值

前言/序言


《疾病疑難解析:精準診斷的臨床路徑》 在浩瀚的醫學知識海洋中,麵對紛繁復雜的疾病錶現,醫生常常麵臨挑戰,需要快速、準確地識彆病因,為患者製定最有效的治療方案。 《疾病疑難解析:精準診斷的臨床路徑》 正是應運而生,旨在為臨床醫生提供一套係統、詳盡的疾病診斷思路和方法,助力提升臨床診斷的精準度和效率。 本書並非羅列疾病條目,而是聚焦於“診斷”這一核心環節,深入剖析不同疾病之間在臨床錶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特徵等方麵的相似與差異,引導讀者建立起嚴謹的鑒彆診斷邏輯。本書涵蓋瞭內科、外科、兒科、婦産科等多個主要臨床科室的常見及少見疑難疾病,力求全麵而深入。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其“臨床路徑”的設計理念。 每一章節都以一個或一組具有高度鑒彆診斷難度的臨床場景為起點,例如:不明原因發熱、多係統受纍的疑難病例、罕見癥狀的解讀等。作者並非直接給齣答案,而是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與分析,引導讀者逐步縮小診斷範圍。 第一部分:癥狀驅動的診斷思維。 這一部分著重於如何從患者最直觀的癥狀入手,構建初步的診斷框架。例如,在“發熱”這一章節,本書不會簡單地列舉引起發熱的疾病,而是會深入探討發熱的特點(如稽留熱、弛張熱、不規則熱)、伴隨癥狀(如咳嗽、皮疹、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以及這些特徵可能指嚮的病理生理機製。通過對不同類型發熱的深入剖析,讀者可以學習如何根據發熱的動態變化和伴隨癥狀,快速排除大部分常見疾病,將注意力集中在可能性更大的方嚮。 第二部分:檢查協同的鑒彆策略。 在初步的臨床判斷之後,各種輔助檢查的解讀至關重要。本書強調如何根據臨床假設,選擇最閤適的檢查手段,並如何綜閤解讀各項檢查結果,以達到鑒彆的目的。例如,對於“腹痛”,本書會分析不同部位、性質、放射的腹痛可能預示的器官病變,並指導讀者如何根據病史和體徵,優先選擇超聲、CT、MRI等影像學檢查,或血常規、生化、腫瘤標誌物等實驗室檢查。更重要的是,本書會詳細講解各項檢查結果的敏感性、特異性,以及在不同疾病中的典型錶現,幫助讀者避免對單一檢查結果産生過度解讀,實現檢查結果與臨床錶現的有機結閤。 第三部分:模式識彆與大數據啓示。 隨著醫學影像技術和分子診斷學的發展,疾病的診斷正變得越來越“可視化”和“分子化”。本書將介紹如何通過經典的影像學模式(如X綫、CT、MRI上的特定徵象)來識彆特定疾病,並初步探討分子生物學標誌物在鑒彆診斷中的作用。例如,在“呼吸係統疾病”中,除瞭傳統的影像學解讀,還會涉及對特定影像學徵象背後病理改變的分析,以及部分疾病的基因突變或特定蛋白錶達在早期診斷和鑒彆中的意義。 第四部分:罕見病的疑案偵破。 罕見病因其發病率低,常常給臨床診斷帶來巨大挑戰。本書專門開闢章節,聚焦於一些臨床錶現復雜、易與常見病混淆的罕見病。作者將通過詳細的病例分析,展示如何通過蛛絲馬跡,結閤細緻的流行病學調查、傢族史梳理以及特異性檢查,最終鎖定罕見病診斷。這部分內容旨在培養讀者對罕見病的警惕性,學習一套“偵破”罕見病的係統思維。 第五部分:專科交叉的挑戰與融閤。 許多疾病的錶現並非局限於單一學科,而是涉及多個係統。本書將深入探討多學科交叉疾病的診斷難點,例如,同時錶現為腎髒和神經係統癥狀的疾病,或同時纍及心血管和呼吸係統的病變。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打破學科壁壘,從整體觀念齣發,整閤不同專科的知識,構建全麵的診斷模型。 本書的語言風格嚴謹而不失生動,理論聯係實際。 作者在書中融入瞭大量的臨床案例,通過真實的病例討論,生動地展現瞭鑒彆診斷的思維過程。每個案例都配有詳細的分析,不僅解釋瞭疾病的診斷過程,更揭示瞭作者的診斷邏輯和思路。這些案例的選材廣泛,既有經典病例,也有近年來臨床實踐中的新挑戰。 《疾病疑難解析:精準診斷的臨床路徑》 適閤於各級臨床醫生,包括全科醫生、內科、外科、兒科、婦産科及其他專科醫生,以及醫學生和臨床研究人員。本書將幫助讀者: 建立科學的診斷思維模式: 學習如何從患者的具體情況齣發,有條理地進行疾病的鑒彆診斷。 提升臨床決策能力: 掌握如何權衡各種檢查結果,做齣最有利於患者的診斷和治療決策。 拓寬醫學視野: 瞭解不同疾病之間的聯係與區彆,對疾病有更全麵、深入的認識。 應對臨床疑難雜癥: 掌握處理復雜、罕見疾病的思路和方法。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讓讀者在麵對任何疾病時,都能胸有成竹,遵循一條清晰、有效的診斷路徑,最終實現對患者病情的精準把握,為生命的健康保駕護航。

用戶評價

評分

對於我這個在血液科領域摸爬滾打多年的臨床醫生來說,市麵上同類型的書籍並不少見,但《血液病簡明鑒彆診斷學》卻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嚴謹的邏輯,在我心中占據瞭一席之地。它沒有刻意去追求學術的深度和前沿的突破,而是將重心放在瞭“鑒彆診斷”這個臨床醫生最核心、最常用的技能上。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仿佛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推理遊戲”,作者用簡潔而精準的語言,帶領我們一步步地抽絲剝繭,尋找疾病的真相。我尤其欣賞它對那些“容易混淆”的疾病的辨析,常常能點齣一些我之前忽略的細微差彆,或者提供一些我未曾想到的鑒彆思路。有時候,我會在遇到疑難病例時翻閱這本書,它總能給我一些新的啓發,幫助我打破思維定勢,從更全麵的角度去審視病情。這種“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方式,讓我真正體會到瞭“學以緻用”的樂趣,也讓我對自己的臨床能力有瞭更強的信心。

評分

作為一名在臨床一綫工作多年的醫生,我深知一本好的參考書對於日常工作的重要性。《血液病簡明鑒彆診斷學》無疑是我最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真正做到瞭“簡明”二字,將復雜的血液病知識,通過清晰的邏輯框架和深入淺齣的語言,呈現在讀者麵前。它不是一本堆砌大量理論知識的書,而是更側重於如何將這些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實踐中的診斷思路。書中的鑒彆診斷部分,常常能夠迅速地引導我理清思路,避免走彎路。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每一種疾病時,都會詳細列齣其典型的臨床錶現、實驗室檢查結果以及鑒彆要點,這使得我在麵對患者時,能夠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問診和檢查。而且,書中穿插的圖錶和流程圖,更是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讓我在短時間內就能掌握核心信息,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工作效率,讓我能夠更專注於與患者的溝通和治療。

評分

這本書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給我帶來瞭久違的“靜心閱讀”體驗。我是一名基層全科醫生,日常工作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血液係統疾病,有時真的會感到力不從心。翻開《血液病簡明鑒彆診斷學》,第一感覺是排版清晰,邏輯性很強。它不像那些浩如煙海的專著,上來就拋齣大量復雜的機製和研究,而是直擊要害,從臨床錶現齣發,層層遞進地引導讀者進行鑒彆診斷。例如,在麵對一個貧血患者時,書裏會先列齣最常見的幾種原因,然後通過詳細的病史詢問要點、體格檢查的特殊體徵以及基礎的實驗室檢查結果,一步步縮小範圍,最終指嚮可能的確切診斷。我尤其喜歡它在“鑒彆診斷”這一環的設計,常常會把相似的疾病放在一起對比,列齣它們的異同點,並給齣一些關鍵的鑒彆綫索,這對於我這種經驗尚淺的醫生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書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貼近臨床實際,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書本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轉化,感覺像是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專傢在查房,受益匪淺。

評分

坦白說,初次拿到《血液病簡明鑒彆診斷學》,我並沒有抱太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的醫學書籍良莠不齊。但當我真正開始閱讀後,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住瞭。這本書最大的亮點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非常實用且高效的鑒彆診斷模式。它不是簡單地羅列疾病,而是從臨床癥狀齣發,逐步引導讀者進行思考和判斷。我尤其喜歡它對一些常見但容易混淆的血液病的詳細對比分析,這些對比非常到位,能夠幫助我迅速抓住關鍵的鑒彆點。有時候,當我麵對一個棘手的病例,感到無從下手時,翻開這本書,總能找到一些切實的綫索和方嚮。書中的語言風格也很獨特,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不失臨床的生動性,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它讓我感覺,作者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臨床老前輩,循循善誘地將自己的診斷經驗傳授給我,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

作為一名在科研領域稍有涉獵的醫生,我一直以來都非常注重知識的係統性和邏輯性。而《血液病簡明鑒彆診斷學》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像許多科研導嚮的書籍那樣,上來就強調最新的研究進展和復雜的分子機製,而是迴歸臨床,從最基礎、最實用的鑒彆診斷入手,構建瞭一個完整而清晰的知識體係。我最欣賞它的地方是,它能夠將看似零散的臨床信息,通過邏輯推理,整閤成一套完整的診斷流程。書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生動,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理論知識在實際應用中的價值。它不僅是我的案頭必備,更是我學習和提升臨床技能的重要工具。這本書讓我體會到,真正的“簡明”並非內容的缺失,而是知識的提煉和升華,是作者將深厚的臨床經驗濃縮成一套易於理解和掌握的診斷方法論,讓我受益匪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