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深仇:克林顿夫妇对战奥巴马夫妇》详细记录了总统奥巴马夫妇与前总统克林顿夫妇之间的竞争和对立,并认为这些积怨将会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集中爆发。
作者秉笔直书,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美国政坛秘密。
奥巴马在寻求连任的时候,获克林顿助选,并默认了交换条件,过后,他却出尔反尔,事情的原委到底如何?身为*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又有怎样的政治野心?*力支持奥巴马并对他具有*具影响力的女人并不是米歇尔,她到底是谁?希拉里的政治生涯中,那些躲不掉的坎,又有什么隐情?
《血海深仇:克林顿夫妇对战奥巴马夫妇》作者采访了数百个人,包括与克林顿夫妇和奥巴马夫妇亲近的人,秉笔直书,揭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美国政坛秘密。书中详细记录了总统奥巴马夫妇与前总统克林顿夫妇之间的竞争和对立,并认为这些积怨将会在2016年总统大选中集中爆发。
克莱因,生于1937年,美国知名畅销书作家、编辑、演说家,因能抢先获得从肯尼迪、克林顿、奥巴马到希拉里在内的几乎所有政治名人的内部消息而闻名。他几乎所有的纪实类作品均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包括:《门外汉》(The Amateur)、《希拉里真相》(The Truth about Hillary)、《肯尼迪诅咒》(The Kennedy Curse)等。
序幕/ 001
第一部 交易
第一章 不惜代价 008
第二章 外行不行/ 015
第三章 米氏诉求/ 022
第四章 芝城方式/ 027
第五章 白宫总管/ 030
第六章 婚姻三方/ 037
第七章 过河拆桥/ 044
第八章 耿耿于怀/ 048
第九章 排挤希氏/ 051
第十章 念念不忘/ 056
第十一章 冒险赌注/ 059
第十二章 至关重要/ 069
第二部 回报
第十三章 哈区总统/ 072
第十四章 暗中怀疑/ 079
第十五章 利益冲突/ 086
第十六章 索要美差/ 089
第十七章 魔术大师/ 094
第十八章 毕生荣耀/ 101
第十九章 霸占讲坛/ 106
第三部 骗局
第二十章 外交诡计/ 116
第二十一章 继续撒谎/ 129
第二十二章 刚愎自用/ 138
第二十三章 豪华行宫/ 150
第二十四章 一派谎言/ 160
第二十五章 血战难免/ 167
第四部 宿怨
第二十六章 备用计划/ 176
第二十七章 有女初成/ 182
第二十八章 肯氏家族/ 188
第二十九章 改头换面/ 193
第三十章 挥之不去/ 199
第三十一章 奥氏红线/ 204
第三十二章 拉拢女王/ 216
尾声/ 229
后记/ 235
序·幕
“我不确定我和比尔究竟想从奥巴马夫妇那里得到什么,”希拉里说,“但是我们之间的芥蒂从一开始就存在。”
2013年5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明媚。希拉里坐在国王花园角落的一个卡座里,正在和几位女士闲聊。这是一家法式餐厅,位于纽约的查帕瓜,克林顿夫妇在此地有房产。
这几位女士是希拉里1969年在威尔斯利学院读书时的同学,44年前,她们推选希拉里成为威尔斯利学院毕业典礼上首位发表演讲的学生。当时,《生活》杂志对希拉里的演讲给予了高度评价,这让她初尝成名的滋味。时至今日,希拉里的同窗仍旧梦想着有一天希拉里能够不辱使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如今,希拉里已经从奥巴马政府卸任了,在值得信赖的姐妹身边,希拉里格外轻松,可以畅所欲言。“她说:‘我总在想,我当时是否应该加入奥巴马政府,担任国务卿。历史自会做出评断,我相信,多年以后,历史学家会在我的总统图书馆里探讨这件事。当然,这些历史学家现在还是小婴儿,甚至还没出生呢。’”一位在场但不愿透露姓名的女性回忆道。
按照政治惯例,中期选举一般被人们视为总统选举正式开始的标志。现在距离2014年的中期选举还有一年半的时间,所以,希拉里坚持在公众面前声称自己还没有决定是否参选。然而,她脱口而出的“我的总统图书馆”着实给同学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现场掌声热烈、觥筹交错。
她们喝的酒是餐厅老板罗伊精心挑选的,一种是波尔多·卡斯迪隆山丘庄园出产的苹果酒,一种是巴松城堡出产的玫瑰酒,搭配橙味香草浇汁扇贝、肉酱火腿、贻贝和奶油培根意大利面。希拉里的朋友们分享和品尝彼此的美味,而罗伊则亲自为希拉里提供服务。罗伊特意为希拉里烹制了素食菜肴,因为希拉里告诉罗伊自己正在减肥。一位侍者站在桌边,为客人们续酒。不久,在场的女性就有些醉意了,房间里充满了欢笑声。
她们很早就开始筹划聚会了,但是希拉里担任国务卿时,公务繁忙,所以就一直拖到了现在。她们心情愉快,全部盛装出席,仿佛庆祝重大节日一般戴着最贵重的首饰,拎着最名贵的手袋。因为希拉里是她们中最有名气的同学,她们很享受希拉里带来的荣耀。
希拉里最近刚刚经历了脑震荡和脑血栓,但她看起来气色不错。她的双层眼袋不见了,赘肉也不见了。在担任国务卿期间,她疲于奔波,行程超过百万公里,身体也日渐臃肿了。现在,她一直坚持慢跑,锻炼身体,也非常关注饮食,所以她的衣裤套装都显得大了一号。她再也不是4个月前从国务院辞职时的希拉里了,那时她看起来憔悴、臃肿而又疲惫。
希拉里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因此,她的一个同学在随后接受本书作者采访时暗示,希拉里可能“动了一些手脚”。
但并不仅是这一点让这位同学感到困惑。她一直在努力地呈现希拉里最好的一面,比如,她提到希拉里不但记得同学的生日,还记得她们丈夫的名字。跟希拉里相处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她总是能够迅速抓住笑点,在别人笑之前放声大笑。然而在描述希拉里优点的同时,该消息人士在无意间塑造了一个很难讨人喜欢的形象:像林登·约翰逊(第36任美国总统)一样粗鲁;像理查德·尼克松一样多疑;经常让人觉得不够坦诚;易怒,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怨恨和愤怒。
朋友们问希拉里,她为总统工作了4年,她对总统的真实看法是什么呢?结果希拉里义愤填膺地抨击了奥巴马一番,这让大家都颇为吃惊。
“奥巴马就是个笑话,”希拉里尖锐地指出,“美国国税局针对茶党、司法部非法索取美联社电话记录以及秘查记者詹姆斯·罗森的邮件,这一系列丑闻事件影响恶劣。奥巴马对自己的仇恨放任不顾,任其毁掉自己,就像尼克松被仇恨毁掉一样。我通过调查水门事件,对尼克松的想法有了深入了解。我知道他为什么生性多疑,对敌人如此愤怒。所以,我和克林顿从中吸取了教训,对待那些患有‘反克林顿痴呆症’的人,我们能够控制住自己,不至于让自己在攻击对手的过程中失控。”
希拉里的最后陈词在餐桌上引发了片刻尴尬的沉默,但是也没人敢挑战希拉里:希拉里说自己从来不会被敌人惹怒。然而,在朋友看来,希拉里其实都快被敌人逼疯了。希拉里有一个黑名单,上面写满了得罪他们夫妇的人的名字。希拉里把在2008年大选中出卖自己,转而支持奥巴马的人都视为忘恩负义之人或叛徒。这其中包括新墨西哥州州长比尔·理查森,密苏里州参议员克莱尔·麦克卡斯基尔,南卡罗来纳州联邦众议员詹姆斯·克莱布恩和大卫·阿克塞罗尔德。最过分的要数最近的泰德·肯尼迪了,因为直到泰德背弃他们之前,他们都一直视其为偶像。《名利场》的作家托德·斯坦利·普德姆针对克林顿进行了苛刻的简介之后,列出了这个名单。我在出版《希拉里真相》后,也给出了这份名单。
“当我们在白宫的时候,克林顿宏观掌控所有部门的事务,”希拉里说,“我承认他可能在微观管理方面有瑕疵。但是,我在微观管理方面给了他很多帮助,至今我仍以此为傲。”
希拉里认为克林顿是天生的领导者和伟大的执行者,和奥巴马完全不同。用希拉里的话来说,奥巴马就是“能力不足,窝窝囊囊”。奥巴马向来都很看重指挥系统之间的层级关系,克林顿就不这样。如果美国国税局或者司法部发生了克林顿认为不合法的事情,他就会直接给下面部门的人打电话,查明情况,根本不理会谁可能会生气。
“奥巴马的问题在于不想费心,所以联邦政府大概有一半时间无人掌舵,”她说,“这就是奥巴马总统的问题,无人掌舵。”
她喝了一口红酒,沉吟片刻,然后继续说道:“你绝对不能信任这个浑蛋。他很龌龊,让人难以置信。我们虽然很生气,但是还是试图和他达成协议。我们承诺助选他竞选连任,作为回报,他要在2016年大选中支持我。他也同意了这个安排。但最后他却变卦了。奥巴马说话就像放屁一样。我们之间积怨太深,无法改变。”
在吃水果和甜点的时候,有人把话题转向了克林顿在希拉里竞选总统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的问题。“自从听取了医生的建议后,克林顿一直在增肥,形象比以前好多了,”一个人在回忆希拉里的谈话时说,“他发出了致命的反击,决心将全好莱坞的人都从奥巴马手里抢过来。他后悔自己在2008年初选时没有这样做。现在,他重回战场了,比以前更强大。”
希拉里还谈到了克林顿最近的滑稽行为,她转了转眼珠,仰着头发出了标志性的咯咯的笑声。克林顿马上就要迎来自己的67岁生日了,他正在经历第二次中年危机。他在到访洛杉矶的时候,租了科尔维特和法拉利跑车,戴着新买的浅顶软呢帽在好莱坞兜风。希拉里觉得他的打扮很绅士。
上周,克林顿一直在进行自己的魔幻神秘之旅。他先和查理兹·塞隆在好莱坞参加了一个男同性恋者和女同性恋者倡议团体的活动,该团体名为“反歧视同志联盟”。然后,他和斯嘉丽·约翰逊去了秘鲁;接着,他又乘飞机去马德里,和西班牙最著名的花花公子胡安·卡洛斯待了几天;而后,他又去了伦敦同艾尔顿·约翰及其丈夫大卫·费尼什会面;后来,他又和自己新交的好友伊娃·朗格利亚和卡门·伊莱克特拉一起去了维也纳为艾滋病人谋取福利。
“没人能管得了克林顿,”希拉里说,“这个人简直是精力过剩。我对他说,等重回白宫的时候,他必须得规规矩矩的。他笑得前仰后合。我们之间毫无嫌隙,甚至可以拿这些事情来开玩笑。你很难不爱他,我就是这样。”
然后,她脸上的表情突然变得很沮丧,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事情。她的语气也变得愈发严肃了。
“在过去的4年中,”希拉里说,“我很少和克林顿在一起,他要么在小岩城,要么在纽约,我则待在华盛顿,或者满世界飞。我们虽然每天都在电话里交谈,真正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但是我们之间相处得很好。
“现在我们要一起踏上竞选的征程,竞选过程极为复杂。而且如果我当上总统,我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动态的变化。我会成为老板,我不确定克林顿能不能接受这种变化。他说他会当好我的顾问和亲爱的丈夫,但是我担心如果我赢得选举,克林顿会认为是他又一次当上了总统,而我只是第一夫人。如果他有这样的苗头,我肯定会把他踢出白宫。”
么办呢?”她问,“你要怎么处理自己和班加西事件之间的关系呢?”
“我真希望自己当时没有搞砸参议院的关于班加西事件的听证会,没有说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这样的话,”希拉里回答道,“但是这话确实是我说的,克林顿对我的表现很失望。实际上,克林顿很生气。但是我们不会为此而争吵。我们早就已经过了吵架的年纪。我们可以坦然地接受彼此最真实的样子,然后一起追求共同的理想。朝他扔东西、冲他大吼大叫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她继续说,班加西事件总会淡出人们的记忆,肯定不会影响她以后的竞选前景。她认为“克林顿品牌”一定能帮她摆脱班加西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样,“克林顿”这张王牌还能帮她解决奥巴马政府目前的重重困难,改变民主党人越来越不受欢迎的现状。“克林顿品牌”有自己的立场。
“我们在白宫的时候,实施了正确的领导,为美国带来了长达8年的和平与繁荣。”希拉里说,“在我竞选的时候,克林顿肯定会为我做出更精彩的演讲。相比之下,他为奥巴马所做的助选演讲就像是初中生的辩论赛。我的竞选基础要远远高于奥巴马。我们肯定会重回白宫。你们就等着瞧吧。”
……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亲身经历了一场史诗般的权力洗礼。作者的笔触如同精准的手术刀,剖析着政治运作的每一个细枝末节,同时又不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克林顿夫妇的成熟老练,那种在风雨飘摇中依然不动声色的老谋深算,在书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如何凭借多年的政治经验和深厚的资源,在一次次的危机中斡旋,在看似不可能的情况下扭转乾坤,让人不得不佩服。而奥巴马夫妇,则代表着一种新的政治力量和时代精神,他们的崛起本身就充满了传奇色彩。书中对他们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如何运用新时代的传播方式和策略来应对挑战,也进行了深入的刻画。我尤其被书中对两位“第一夫人”之间的暗流涌动所吸引,她们不仅仅是丈夫的政治后盾,更是在幕后有着自己独立的思考和影响力,她们的智慧和魄力,在某些关键时刻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政治斗争史,更是一部关于人性、权力、以及时代变迁的深刻寓言。它让我思考,在政治舞台上,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在驱动着这一切,又是什么样的牺牲和坚守,才能成就那些载入史册的人物。
评分我得说,《血海深仇:克林顿夫妇对战奥巴马夫妇》这本书,完全超出了我对政治类书籍的固有认知。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述政治斗争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权术、策略与人性博弈的教科书。作者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他能够将宏大的政治格局与个体命运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在了解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也能深刻地体会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抉择。书中对克林顿夫妇和奥巴马夫妇之间的“对战”,描绘得可谓是惊心动魄,他们之间的每一次交锋,每一次博弈,都充满了智慧与胆识,仿佛在下一盘巨大的棋局。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细节的挖掘,那些被历史湮没的细节,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机,让故事更加真实可信。它让我看到了权力场上那些不为人知的较量,也让我反思,在追求权力的道路上,究竟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沉浸,我经常会因为书中的情节而心跳加速,为人物的命运而担忧。它是一本能够引发深度思考的书,值得反复品读。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真的太抓人眼球了!《血海深仇:克林顿夫妇对战奥巴马夫妇》——光听名字就让人脑补出无数宫斗大戏,感觉比任何一部谍战片、政治惊悚片都要刺激。我一直对美国政坛的幕后故事充满好奇,特别是那些曾经登上权力巅峰的人物,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斗争,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本书的标题直接抛出了一个极具冲突性的设定,让人忍不住想知道,这“血海深仇”究竟是怎么来的?是权力斗争的必然产物,还是私人恩怨的延伸?克林顿夫妇和奥巴马夫妇,两个在美国政治史上都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传奇组合,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令人难以置信的博弈?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让我们看到这些公众人物在镁光灯之外的真实一面,他们是如何制定策略,又是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我想象中的内容,可能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较量,还会有情感的纠葛,权谋的算计,甚至可能是为了捍卫各自的政治遗产和家族荣誉而进行的殊死搏斗。这本书的封面设计也一定很关键,我猜想会是那种暗色调、充满张力的画面,也许会用一种象征性的手法来表现两个家庭的对峙。总之,这个书名成功地勾起了我所有的阅读欲望,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一探究竟。
评分这本《血海深仇:克林顿夫妇对战奥巴马夫妇》绝对是一次令人惊叹的阅读体验。作者以一种非常大胆和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我们带入了一个充满政治较量和个人恩怨的漩涡。书名本身就带着一种爆炸性的力量,预示着一场激烈的冲突,而书中的内容更是将这种张力发挥到了极致。我非常喜欢作者对两位政治家族之间微妙关系的描绘,他们之间并非简单的敌对,而是充满了复杂的计算、策略以及可能存在的妥协与合作。书中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时而紧凑激烈,时而又娓娓道来,将复杂的政治背景和人物动机都清晰地呈现出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写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单一的事件,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展现了权力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以及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选择。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政治舞台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运作模式,也让我对这些曾经站在美国权力顶峰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是一本能够让你在掩卷之后,依然久久不能平静的书。
评分哇!这本书绝对是我的年度惊喜!我一直对美国政治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看到的都是官方的叙述,或者是一些碎片化的新闻报道。而《血海深仇:克林顿夫妇对战奥巴马夫妇》这本书,就像是打开了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让我得以窥见那些隐藏在权力旋涡深处的真相。我简直被作者的叙事能力所折服,那种抽丝剥茧般的叙述方式,将复杂的政治事件娓娓道来,却又充满了戏剧性的张力,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书中对于两位政治家族之间的较量,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政治博弈,而是深入到了家庭、情感、甚至个人性格的层面。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进行大量深入研究和采访的基础上,才能够呈现出如此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对于那些“关键时刻”的描绘,那些可能改变历史走向的决策,作者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还原,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为书中人物的命运而揪心。这本书让我对政治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再是冰冷数字和抽象概念的堆砌,而是充满了人性的温度和复杂的情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