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4册Spring Cloud与Docker微服务架构实战+轻量级微服务架构+分布式服务框 +分布式服务框架原理与实践+微服务架构与实践 软件架构师测试开发书
9787121312717 9787121298042 9787121279195 9787121275913
√ Spring Cloud的崛起将取代Dubbo在微服务领域大行其道
√ 作者标签:Spring Cloud社区发起人|布道者|微服务专家
√ Spring Cloud可谓实现Java企业级微服务应用之武器
√ Spring Cloud是Spring Boot之上更完整、全能的解决方案
3 开始使用Spring Cloud 实战微服务.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1 Spring Cloud 实战前提14
LT
预售 出版时间2016.9月中旬
前100名赠送作者书签!
第1章 微服务架构设计概述.. 1
1.1为什么需要微服务架构... 2
1.1.1传统应用架构的问题... 2
1.1.2如何解决传统应用架构的问题... 3
1.1.3传统应用架构还有哪些问题... 3
1.2微服务架构是什么... 4
1.2.1微服务架构概念... 4
1.2.2微服务交付流程... 5
1.2.3微服务开发规范... 6
1.2.4微服务架构模式... 7
1.3微服务架构有哪些特点和挑战... 8
1.3.1微服务架构的特点... 8
1.3.2微服务架构的挑战... 9
1.4如何搭建微服务架构... 9
1.4.1微服务架构图... 9
1.4.2微服务技术选型... 10
1.5本章小结... 12
第2章 微服务开发框架.. 13
2.1Spring Boot是什么... 14
........
5.2.3 Docker命令汇总... 137
5.3 手工制作Java镜像... 139
5.3.1 下载K.. 139
5.3.2启动容器... 139
5.3.3提交镜像... 141
5.3.4 验证镜像... 141
5.4 使用Dockerfile构建镜像... 142
5.4.1 了解Dockerfile基本结构... 143
5.4.2 使用Dockerfile构建镜像... 144
5.4.3Dockerfile指令汇总... 148
5.5使用Docker Registry管理镜像... 148
5.5.1使用Docker Hub. 149
5.5.2搭建Docker Registry. 152
5.6 Spring Boot与Docker整合... 156
5.6.1搭建Spring Boot应用程序框架... 156
5.6.2为Spring Boot应用添加Dockerfile. 159
5.6.3使用Maven构建Docker镜像... 160
5.6.4启动Spring Boot的Docker容器... 162
5.6.5 调整Docker容器内存限制... 162
5.7本章小结... 163
第6章 微服务部署.. 164
6.1Jenkins是什么... 165
6.1.1Jenkins简介... 165
6.1.2自动化发布平台... 167
6.1.3安装Jenkins. 168
6.2搭建GitLab版本控制系统... 172
6.2.1GitLab简介... 172
6.2.2安装GitLab. 173
6.2.3将代码推送至GitLab中... 177
6.3搭建Jenkins持续集成系统... 179
6.3.1创建构建任务... 179
6.3.2手工执行构建... 184
6.3.3自动执行构建... 185
6.4使用Jenkins实现自动化发布... 186
6.4.1自动发布jar包... 187
6.4.2自动发布Docker容器... 189
6.5本章小结
如果您还没听说过微服务,或者您听说了但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或者您正在尝试微服务的实践,那么这本书就非常适合您。不管您是一名开发人员还是一名运维人员,如果您向往成为一名的微服务架构师,那么这本书更加值得您反复阅读和实践。
第1章:微服务架构设计概述。
从为什么需要微服务架构开始讲起,接着描述微服务架构是什么,以及微服务架构有哪些特点,后以如何搭建微服务架构来结束本章。本章是全书的概述,从一个宏观的视角来讲解微服务,为后续章节搭建了一个骨架。
第2章:微服务开发框架。
本章我们将使用流行的Spring Boot来搭建微服务开发框架,对Spring Boot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Spring Boot都做了描述,此外还对Spring Boot的重要产品级特性做了相关介绍。通过学习本章,大家可掌握Spring Boot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具备开发微服务接口的技能。
第3章:微服务网关。
本章我们将学习Node.js技术,描述Node.js是什么,以及如何使用Node.js,此外还对Node.js的重要高级特性做了补充。后我们将使用Node.js搭建一个微服务网关基础框架,后续章节会对此框架进行扩展。
第4章:微服务注册与发现。
本章我们将学习ZooKeeper框架,从认识ZooKeeper开始,到如何使用ZooKeeper。后我们将使用ZooKeeper实现一个简单的服务注册组件,并结合第3章中介绍的微服务网关框架,使用Node.js实现一个服务发现组件。
第5章:微服务封装。
本章我们将学习Docker技术,从了解Docker是什么开始,到如何使用Docker,并通过手工和Dockerfile的方式构建Docker镜像,此外还会介绍Docker Registry的使用方法,后将以Spring Boot与Docker做一个整合来结束本章。通过学习本章,大家可熟练使用Docker,为后续自动化运维提供基础。
第6章:微服务部署。
本章是上册的后一章,我们将使用Gitlab管理项目源码,使用Jenkins搭建持续集成系统,后基于Jenkins + Gitlab + Docker搭建一款微服务的自动化部署平台。通过学习本章,大家可将开发与部署更加高效地衔接起来。
我要把这本书送给我的女儿,虽然她根本就看不懂,因为她只有三岁。记得在她刚出生那年,我开始写技术博客;在她一岁那年,我开始做开源项目;在她两岁那年,我开始写自己的本书;在她三岁之时,这本书出版了。为了自己的事业,我借用了陪伴她成长的时间,这个时间是我这辈子都无法偿还给她的,希望她长大后能看到我送给她的这本书,或许她会理解我现在所做的一切。
我想感谢的人还是我的妻子,她为了料理家务和照顾女儿,选择放弃自己的事业,全力支持我的事业,这种“放弃自己,成全他人”的精神,我是无法做到的。我有这样的好妻子,让我感到无比骄傲,同时我也需要给自己更高的目标,回报她对我的付出。
十年前我离开自己的家乡,独自来到上海打拼,这些年很少陪伴在自己父母的身边,因为工作太忙而遗忘了对父母的问候,我很愧疚自己所做的一切。感谢我的父母对我的无私付出,以及对我事业的认可与鼓励,希望他们看到这本书后能为我感到高兴。
感谢与我一起创业的伙伴们,大家能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他们在工作上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和他们一起工作是我开心的事情,我也能感受到自己在成长。他们还为本书提供了专业的建议,以及为本书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实践经验。
感谢电子工业出版社博文视点的陈晓猛编辑,在写作过程中晓猛多次鼓励我,他曾说“写书就是登山”,每当我写不动了,想放弃了,他就会鼓励我“快到山顶了”,他无形中成为了我的“鼓励师”,让我顺利地写完了这本书。
感谢为这本书做评审的专家们,他们的专业态度让我非常感动。为了给读者提供更多的价值,他们给我提供了大量的建议,这些建议对我的帮助非常大,让我在后续写作道路上更有经验了。
感谢一直支持我的读者们,没有你们一路的陪伴,我会失去写作的动力和方向。
后我想说的是:我并不是微服务架构专家,我只是一名微服务架构的实践者,只想把自己实践的经验分享给大家。由于本人学识有限,难免会有不足之处,还请读者不吝赐教。
黄勇
2016年7月27日于上海
研究现在的软件体系,不难发现:现在的软件专家们仍需要与大量的需求、设计、代码的细节打交道。出于项目实施时间、投入资源等方面的限制,软件往往以实现若干具体的用户功能需求为目标。专家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追求软件的美学目标。日复一日,随着用户功能需求的变化,软件项目成为大量代码的随机而无序的堆积,奇丑无比。许多功能成一旦完成项目,就恐避之不及,不愿再去碰自己几个月来夜以继日的劳动成果。
黄勇的《架构探险:轻量级微服务架构》一书,融合了软件设计的新理念,系统性介绍了微服务的设计、开发、运维等各方面,书中不仅仅是技术的描述和讲解。看到黄勇在技术方面这么多年的不断积累和提炼,我很欣慰。
微服务的兴起和移动应用的快速发展相对应。移动应用的基本框架是事件和响应,用户在碎片化的时间和地点,按自己的节奏完成综合起来是一个复杂的事情。这不同于传统软件,往往是流程和复杂业务驱动的过程和算法。移动计算所需要的跨界沟通和协作,在传统应用架构中则很难实现,而这恰恰是微服务的优势所在。微服务从技术的视角,使用各种协议和框架,便于不同开发者软件碎片之间的协同工作。但是各种软件交互协议并不稀缺,总是不断地出现各种协议的标准。微服务的成功使用,需要注意微服务在软件重用方面的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得微服务的使用更加具有普遍的意义。不同于传统的构件或服务,微服务的调用参数接口具有更大的融合性和灵活性。微服务的调用,不需要拘泥于严格的数据类型,而是遵循更高层次的语法结构。特别是应用软件走向人工智能的时代,微服务将更深的演化带来更智能的微服务对接。微服务对于传统的过程式软件,是一个破坏性的改变。这一特征既给了微服务无限的想象空间,也给实施带来了很多挑战。并不是每个应用,特别是成熟领域的软件应用都适合微服务的改造。但是对于移动应用领域和跨应用跨企业的对接,是一个很必要的选择。
我早年写了一些关于SOA和“面向构件”方面的东西,有人问我:“SOA和微服务有何差异?”我认为:SOA 的核心还是企业级应用。大的差异,是微服务对于调用参数的宏定义,语义的适应性,使得微服务的复用性大大提升。比较有意思的是,新的微服务调用参数体系,和普元EOS非常类同,15年前我们就是这样设计的。微服务是SOA后的一个突破性的东西,不是简单的落地,SOA 本身也有落地,比如普元的EOS就是SOA落地后的产品。SOA到微服务一方面是网络协议的提升,更加适应跨应用跨企业的服务调用。还有人问我:“构件和微服务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认为:构件是装配、开发的视角,一台机器由一个个构件装配而成;服务是运行、传动的视角,能量从活塞到轮胎传播。微服务用代码来开发,但微服务可以当成一个构件装配到应用。两边视角不同,但是微服务给了软件模块更多生命力。构件是静态的,服务是动态的。
这本书对于微服务架构的介绍非常完整,如果你和你们的企业正在开发移动应用,或者对已有的应用正在规划架构性的重构,这本书很值得一读。
| 出版时间:2016-01 | 千 字 数:415 |
| 版 次:01-01 | 页 数:312 |
| 开 本:16开 | |
| 装 帧: | |
| I S B N :9787121279195 | |
| 换 版: |
65.00
本书作者具有丰富的分布式服务框架、平台中间件的架构设计和实践经验,主导设计的华为分布式服务框架已经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成功商用。书中依托工作实践,从分布式服务框架的架构设计原理到实践经验总结,涵盖了服务化架构演进、订阅发布、路由策略、集群容错和服务治理等多个专题,全方位剖析服务框架的设计原则和原理,结合大量实践案例与读者分享作者对分布式服务框架设计和运维的体会。同时,对基于Docker部署微服务以及基于微服务架构开发、部署和运维业务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
目 录
第1 章 应用架构演进 1
1.1 传统垂直应用架构 2
1.1.1 垂直应用架构介绍 2
1.1.2 垂直应用架构面临的挑战 4
1.2 RPC 架构 6
1.2.1 RPC 框架原理 6
1.2.2 简单的RPC 框架实现 .. 8
1.2.3 业界主流RPC 框架 . 14
1.2.4 RPC 框架面临的挑战 17
1.3 SOA 服务化架构 18
1.3.1 面向服务设计的原则18
1.3.2 服务治理 19
1.4 微服务架构 21
1.4.1 什么是微服务 21
1.4.2 微服务架构对比SOA 22
1.5 总结. 23
第2 章 分布式服务框架入门 25
2.1 分布式服务框架诞生背景 26
2.1.1 应用从集中式走向分布式 26?
2.1.2 亟需服务治理 28
2.2 业界分布式服务框架介绍29
2.2.1 阿里Dubbo 30
2.2.2 淘宝HSF 33
2.2.3 Coral Service 35
2.3 分布式服务框架设计 36
2.3.1 架构原理 36
2.3.2 功能特性 . 37
2.3.3 性能特性 39
2.3.4 可靠性 39
2.3.5 服务治理 40
2.4 总结 41
第3 章 通信框架 42
3.1 关键技术点分析 43
3.1.1 长连接还是短连接 . 43
3.1.2 BIO 还是NIO . 43
3.1.3 自研还是选择开源NIO 框架 46
3.2 功能设计 47
3.2.1 服务端设计 48
3.2.2 客户端设计 50
3.3 可靠性设计 53
3.3.1 链路有效性检测54
3.3.2 断连重连机制 56
3.3.3 消息缓存重发 57
3.3.4 资源优雅释放 58
3.4 性能设计 59
3.4.1 性能差的三宗罪 59
3.4.2 通信性能三原则 60
3.4.3 高性能之道 61
3.5 佳实践 61
3.6 总结 64
第4 章 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65
4.1 几个关键概念澄清 66
4.1.1 序列化与通信框架的关系66
4.1.2 序列化与通信协议的关系66
4.1.3 是否需要支持多种序列化方式 67
4.2 功能设计
我被这本书的标题所吸引,尤其是“Spring Cloud与Docker微服务架构实战”这部分,这正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目前在工作中接触到了一些微服务相关的概念,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实践经验。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路径,从Spring Cloud的核心组件,比如Eureka、Config Server、Zuul/Gateway、Hystrix等,到Docker的容器化部署和管理,能够让我从理论到实践都得到全面的提升。我特别想了解在实际项目中,如何将这些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构建稳定、可靠、可扩展的微服务系统。书中关于“实战”的内容,如果能包含一些常见的业务场景,比如电商平台的商品管理、订单处理、用户中心等,并详细讲解如何使用Spring Cloud和Docker来实现,那就太棒了。我还希望了解如何在部署过程中进行持续集成和持续部署(CI/CD),以及如何进行性能监控和故障排查。
评分这套书的整体定位——“轻量级微服务架构”和“分布式服务”——让我觉得非常有价值。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在快速迭代和系统稳定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我倾向于选择那些能够帮助我构建出既灵活又健壮的系统的技术和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微服务治理的实用技巧,例如如何进行灰度发布、如何实现服务降级、如何处理服务间的依赖关系等。对于“分布式服务”部分,我更关心的是如何有效地管理和监控分布在不同节点上的服务,以及如何处理分布式事务和数据一致性等难题。我一直相信,理论的学习必须与实践相结合,所以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有足够多的代码示例和具体的实现细节,让我能够对照学习,并且在自己的项目中进行参考和借鉴。这本书如果能帮助我构建出清晰、易于维护、并且性能优越的微服务架构,那将是我莫大的收获。
评分这套书的副标题“轻量级微服务架构”和“分布式服务”也让我眼前一亮。在如今技术日新月异的环境下,过度的复杂性往往会成为项目开发的阻碍。我非常看重“轻量级”这个概念,这意味着这本书可能会介绍一些更简洁、更高效的微服务设计和实现方法,避免不必要的沉重感。很多时候,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在实际应用中找到平衡点,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才是真正的挑战。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栈、如何优化微服务间的通信、如何进行有效的服务拆分以及如何保证数据一致性等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分布式服务”这个词,暗示了本书会深入探讨如何处理分布式系统中的各种复杂问题,比如服务发现、负载均衡、熔断降级、分布式事务等等。我渴望从中学习到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方法论,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分布式系统的挑战。
评分坦白说,看到“全4册”这个信息,我有点犹豫,但也充满了期待。这通常意味着内容会非常详尽和深入,能够覆盖到微服务架构的方方面面。我的主要学习途径是阅读技术书籍,通过书籍来系统地学习一个新领域,是我一直以来推崇的方式。我希望这套书能够提供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基础概念到高级实践,循序渐进,让读者能够扎实地掌握微服务架构的精髓。我对书中关于“实战”部分的期望值非常高,希望能够看到一些真实的业务场景,以及作者是如何运用Spring Cloud和Docker来解决这些场景下的技术难题的。最好能有代码示例,甚至是一些开源项目的链接,让我能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我对分布式系统的各个组件和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很感兴趣,比如不同组件之间是如何协同工作的,以及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快速定位和解决。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真是太吸引人了,特别是“全4册”和“微服务架构实战”这几个字,立刻就勾起了我对最新技术趋势的好奇心。我一直对构建复杂、可扩展的系统很感兴趣,而微服务架构无疑是当前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看到这本书涵盖了Spring Cloud和Docker,这两大主流技术,我感觉这套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深入了解如何将Spring Cloud框架应用于实际项目中,尤其是在构建高可用、高并发的分布式系统方面。同时,Docker的容器化技术对于微服务部署和管理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理论讲解,以及大量贴近实战的案例,最好能从零开始,逐步引导读者掌握从设计、开发到部署、运维的全流程。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够自己独立设计并实现一个基于Spring Cloud和Docker的微服务系统,能够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提升自己的技术实力和职业竞争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