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7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数量关系

中公版·2017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数量关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永新,李琳 著
图书标签:
  • 公务员考试
  • 数量关系
  • 中公
  • 教材
  • 2017
  • 考试辅导
  • 行测
  • 专项训练
  • 备考
  • 刷题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1536440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8407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4
字数:444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7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数量关系》中公专项备考助考生破解数量关系复习难题!
本教材针对国家及联考省份公务员考试,紧密契合大纲要求,系统讲解了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数量关系的所有考点。传授复习经验的同时,让考生突破以往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为帮助考生本书具有以下四大特色:
1.融合教学经验,传授备考策略。本书融合中公名师多年教学经验,新增“中公名师教你备考”“名师教你学”板块,对各题型进行深入点拨,帮助大家真正实现针对性备考。
2.优化知识体系,实现讲练结合。本书结合各地方省份数量关系的考查内容,将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对繁杂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设置多个板块真正实现讲练结合。
3.巩固强化技巧,提升实战能力。本书以真题为蓝本,深入剖析命题人思路和试题的相关背景知识,研究考试规律,总结出了适用于所有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思想方法,并在真题讲解过程中贯穿使用,帮助大家高效解题。
4.扫码即听微课,中公名师伴学。本书在典型真题部分实现“一题一码”的同时,在“中公名师教你备考”和“名师教你学”板块均设置了二维码,考生扫码即可观看对应视频,真正掌握数量关系部分的基础知识和方法技巧。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7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数量关系》分为“备考指导—数学运算—数字推理”三个部分。
1.中公名师教你备考,从题型解读、考情透析、备考攻略三个方面对数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帮助考生了解数量关系主要考查哪些内容,复习阶段应该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如何复习才能取得佳的复习效果。
2.数学运算部分共分18个专项,其中前7个专项为数学运算中常用的解题思想,后11个专项为国家及各省公务员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点。数字推理部分共分8个专项,根据数字推理的题干特征与数项之间的关系,进行题型划分,总结出有针对性的解题规律。每个专项根据考点的难易,先从基础知识和公式入手,借助历年考试真题引导考生学以致用。“专项点拨”为考生拨开命题人设置的题干“陷阱”,直击核心考点。“专项自测训练”精选针对性的典型题目,帮助考生在训练过程中快速消化解题方法。
3.全书所有真题均配以二维码进行视频讲解,手机扫描即可观看,学习对应题目内容,与中公名师做到面对面一对一授课。
4.视听学练四位一体:980元考点精讲课程+99元网校代金券+8套预测密卷+在线课堂+在线模考。丰富的增值服务,全真的学习体验,能够有效提升备考效率。



目录

中公名师教你备考

数量关系题型解读(1)
数量关系考情透析(2)
数量关系备考攻略(5)

第一部分 数学运算

专项一 代入排除思想(7)
一、直接代入法(7)
二、整除特性法(8)
三、倍数特性法(9)
四、奇偶特性法(10)
五、综合特性法(11)
专项通关自测(12)
专项二 比例思想(15)
一、倍比问题(15)
二、连比的运用(16)
三、浓度问题(17)
专项通关自测(20)
专项三 特值思想(24)
一、设特殊值为1或100(24)
二、设特殊值为倍数(25)
三、根据比例设份数(26)
专项通关自测(27)
专项四 方程思想(30)
一、方程法及其技巧(30)
二、解不定方程(33)
三、函数(35)
专项通关自测(37)
专项五 盈亏思想(43)
一、平均数(43)
二、十字交叉法(44)
三、盈亏问题(46)
四、鸡兔同笼(47)
专项通关自测(48)
专项六 极限思想(52)
一、均值不等式(52)
二、抽屉原理(53)
三、最不利原则(54)
四、和定最值(55)
专项通关自测(58)
专项七 推导思想(63)
一、枚举归纳法(63)
二、逆推法(65)
专项通关自测(66)
专项八 基础计算问题 (70)
一、数列综合计算(70)
二、算式计算技巧(75)
三、定义新运算(77)
专项通关自测(78)
专项九 初等数学问题(81)
一、约数倍数问题(81)
二、剩余问题(84)
三、页码字符问题(86)
四、星期与日期问题(87)
五、周期循环问题(90)
六、植树问题(91)
七、方阵问题(93)
专项通关自测(95)
专项十 几何问题(100)
一、几何公式法(100)
二、几何特性法(104)
三、割补平移法(107)
四、几何问题拓展(110)
1.立体表面的最短路线(110)
2.正方体染色问题(110)
3.覆盖问题(111)
专项通关自测(114)
专项十一 行程问题(119)
一、基础行程问题(119)
二、行程问题模型(123)
1.火车运动(123)
2.队伍行进(124)
3.间隔发车(125)
4.往返多次相遇(126)
三、行程问题拓展(128)
1.流水行船问题(128)
2.扶梯运动问题(129)
3.牛吃草问题(129)
4.青蛙爬井问题(131)
专项通关自测(132)
专项十二 工程问题(139)
一、基础工程问题(139)
二、多人合作问题(140)
三、多工程问题(143)
四、效率改变问题(145)
专项通关自测(146)
专项十三 利润问题(151)
一、基础利润问题(151)
二、利润问题拓展(154)
1.促销形式的比较(154)
2.售价与销量关系(155)
3.储蓄、贷款(156)
4.分段收费(157)
专项通关自测(158)
专项十四 排列组合(163)
一、基础排列组合(163)
二、排列组合方法(166)
1.指定位置——特殊优先法(166)
2.相邻问题——捆绑法(167)
3.不相邻问题——插空法(167)
4.同素分堆——插板法(168)
5.顺序固定——归一法(168)
6.分析对立面(169)
三、排列组合模型(170)
1.环线排列(170)
2.错位重排(170)
3.传球问题(171)
专项通关自测(172)
专项十五 概率问题(175)
一、基础概率问题(175)
二、独立重复试验概率(177)
三、概率问题拓展(178)
1.条件概率(178)
2.几何概率(179)
专项通关自测(180)
专项十六 容斥原理(183)
一、容斥原理标准公式(183)
二、文氏图的应用(186)
三、容斥极值(187)
四、容斥问题变形(188)
专项通关自测(189)
专项十七 日常生活问题(192)
一、时钟问题(192)
二、比赛问题(194)
三、年龄问题(196)
四、统筹问题(197)
专项通关自测(203)
专项十八 智力推理问题(210)
一、条件推理(210)
二、操作推理(211)
三、综合推理(212)
专项通关自测(213)

第二部分 数字推理

专项一 数字推理基础知识(215)
一、数字推理考查形式(215)
二、数字推理解题思维(217)
专项通关自测(224)
专项二 多级数列(227)
一、等差数列(227)
二、等比数列(229)
三、和数列(231)
四、积数列(232)
专项通关自测(232)
专项三 多次方数列(237)
一、bn型或abn型(238)
二、bn+m型(239)
专项通关自测(241)
专项四 分式数列(244)
一、分子分母变化型(244)
二、直接运算型(246)
三、分式数列解题要点(247)
专项通关自测(249)
专项五 递推数列(253)
一、递推运算形式(253)
二、递推分析方法(255)
专项通关自测(257)
专项六 数位数列(260)
一、多位数拆分(260)
二、各位数字之和(260)
三、数位对应(261)
四、数位关系(262)
专项通关自测(262)
专项七 组合数列(265)
一、间隔组合数列(265)
二、分组组合数列(265)
专项通关自测(267)
专项八 图形数字推理规律(269)
一、表格形式数字推理(269)
二、圆圈形式数字推理(272)
三、三角形式数字推理(273)
四、分析特殊数字(273)
专项通关自测(275)

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体系(281)
中公教育·全国分校一览表(283)






精彩书摘

  中公名师教你备考
  ■
  在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一直是行测科目的必考专项。由于数量关系的知识要点繁多,备考难度相对较大。很多考生便直接放弃备考,选择在考场上蒙答案,后的结果自然惨不忍睹。要想取得进入面试的理想分数,行测必须得高分。行测要得高分,就必须攻克数量关系。
  数量关系题型解读
  无论是国家公务员考试还是地方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大纲中对数量关系的测查形式与测查目的的说明基本一致——“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运算等。”
  第一种题型:数学运算
  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2015·天津】某超市出售四种水果礼盒,其中礼盒一有3颗苹果4颗梨,售价20元;礼盒二有4颗苹果3颗梨,售价22元;礼盒三有5颗苹果6颗梨,售价32元;礼盒四有6颗苹果2颗梨,售价28元。小张从中选购得到11颗苹果8颗梨,请问小张结账时要支付多少钱?
  A.40元 B.60元 C.68元 D.72元
  ■ 现从四种礼盒中选择,要想得到11颗苹果8颗梨,礼盒三和礼盒四各购1盒即可,所以要支付32+28=60元。选B。
  数学运算以文字应用题为主要考查形式。考生需要快速阅读题干文字,寻找、把握其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基础数学知识,通过计算和推理得出答案。在作答过程中,数学运算更加强调方法与技巧的合理使用,以便快速解题。
  第二种题型:数字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或两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合适、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2015·广州】 324, 333, 360, 441, ( )
  A.346 B.462 C.559 D.684
  ■ 题干数字均能被9整除,选项中只有D符合。
  如以上真题,就是各类公务员考试数字推理的主要考查形式——数列形式数字推理。数列形式数字推理中的排列规律很多,根据数项之间的特征、运算关系以及数列整体的特征,可以分为多级数列、多次方数列、分式数列、组合数列、数位数列、递推数列,共六大类。
  数字推理还有另外一种形式:题干是一个或几个包含数字的图形,要求应试者总结图形中数字规律,在选项中选出合理的一个填补图形中的空缺。如以下真题所示:
  【2015·广东】
  ■
  A.11、7 B.13、5 C.17、9 D.21、3
  ■ 每行数字之和均相等,为148。故第一行中,148-14-19-102=(13);第三行中,148-12-101-30=(5)。选B。
  作为数字推理的另一大类——图形形式数字推理,与数列形式数字推理相比,排列规律主要体现在图形中每个数字的位置分布上,同一数字在不同的位置具有相应的运算关系。
  数量关系考情透析
  下面我们来看看数量关系在公务员考试中的具体考情:
  1.考点分布
  2013—2016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数量关系考点分析
  ■
  2015年上半年多省市公务员联考数量关系考点分析
  ■
  【注】2015年4月25日共有20个省市区参加公务员联合考试,除山西/四川、吉林单独命题外,其他地区采用统一命题,试卷题目略有不同。
  ①海南、内蒙古、湖北的题型题量设置与江西相同。
  ②湖南、安徽、贵州、宁夏、云南、广西、福建、陕西、青海、重庆上半年、新疆兵团的题型题量设置与辽宁相同,试卷题目略有差异。
  ③浙江省数量关系部分在联考数学运算的基础上,增加了对数字推理的考查。
  ④四川、山西两省为单独命题,采用同一套试卷,题型设置与联考其他省份不同。
  ⑤吉林省为单独命题,甲、乙两套试卷题目略有差异,题型题量设置与联考其他省份不同。
  2015年其他省市公务员单独命题考试数量关系考点分析
  ■
  【注】⑥上海市行测考试中数量关系部分的名称为“数理能力”,包含数学应用与资料分析两部分,数学运算对应为“数学应用”。
  通过以上三个表格对国家及各地方省市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部分的考点总结,我们可以看出,公考中的数量关系的考点分布具有如下特点:
  (1)数学运算必考,且其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简单题和中等题所占比重达到80%。多数试题的考点较易理解和掌握,运用一定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方能提高解题速度。
  (2)出现数字推理的省份,以数列形式数字推理为考查重点,基本涵盖各类数列形式考点。
  2.命题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公务员考试的整体发展变化特点,在未来的国家及地方公务员考试中,数量关系将有以下几个变化趋势:
  趋势一:数学运算是必考题型,数字推理出现较少
  由于数字推理题目难度一般,对考生的区分度不大,所以早在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试卷就取消了数字推理。相应地,除广东、江苏、河北、吉林、浙江等较为特殊的省份外,绝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参加多省市联合考试的省份都在淡化对数字推理的考查。
  数量关系部分在取消数字推理后,数学运算成为必考题型,且题量相应提高,涉及的知识内容更加广泛,使本就费时的数学运算更加难以高效作答。
  不过需要提醒广大考生注意的是,数字推理这一题型依然出现在国家及各省市公务员考试大纲中,这说明在以后的考试里,数字推理可能会以更科学、更具区分度的形式出现。
  趋势二:数学运算以传统题型为考查重点,不断创新
  行程问题、工程问题、几何问题、排列组合、概率问题、容斥问题,都属于传统题型。命题人在每一个题型上都进行了深入地挖掘,时常出现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例如以下真题中,考生看到题干马上就能判断出是行程问题中的环线追及问题,但在解答时不必使用公式,只要将运动过程分析清楚,就能得到答案。
  【2015·国家】甲、乙两名运动员在400米的环形跑道上练习跑步,甲出发1分钟后乙同向出发,乙出发2分钟后第一次追上甲,又过了8分钟,乙第二次追上甲。此时乙比甲多跑了250米,问两人出发地相隔多少米?
  A.200 B.150 C.100 D.50
  ■ 甲、乙的运动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图示如下:
  ■
  所以,甲、乙两人的初始距离是400-250=150米,选B。
  趋势三:数学运算的核心是快解,强调技巧方法的应用
  数学运算并非简单的考查数学知识,其本质是能力测验,重点体现在速度方面。命题人在设置考题时会考虑到大部分考生的实际专业水平,试题涉及的数学知识不会超过初中难度。如果时间充足,每个考生都可以拿到满分。但是在考试过程中,该部分给出的作答时间明显有限。在1分钟1道题的要求下,考生很难达到80%的正确率。只有反应灵活、思维敏捷的考生才能脱颖而出,所以技巧与方法的使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代入排除、特值、比例、方程这四种方法,通常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数学运算题,也属于数学运算中的考查重点。四种方法使用起来十分方便,不仅有助于考生理解题意,而且能够简化复杂的计算过程,缩短解题时间。例如以下真题:
  【2015·国家】小李的弟弟比小李小2岁,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1994年,小李的弟弟和小王的年龄之和为15。问2014年小李与小王的年龄分别为多少岁?
  A.25,32 B.27,30 C.30,27 D.32,25
  ■ 题干给出4个条件,且人物关系复杂,若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逐个条件进行推导,必定耗费大量的时间。直接将选项代入,逐一进行排除即可。
  根据题中已知条件“小王的哥哥比小王大2岁、比小李大5岁”可知,小王比小李大3岁,从选项可判断,只有B选项符合,故答案选B。
  趋势四:数字推理考查形式单一,难度有所降低
  就目前江苏、广东、河北、浙江这些省份的考试来看,数字推理仍以数列形式为主,整体难度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观察近三年各地方省份考查的题目,与以往国家公务员考试相比,不可同日而语。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数字推理的区分度不高。考生在复习时只要熟悉数列类型,按类型使用具体方法即可。
  数量关系备考攻略
  相较于公务员行测考试的其他专项,如何备考数量关系一直是困扰考生的难题。数学运算题型多、考点杂,知识体系缺乏层次感,到底应该重点复习哪些内容?考试时间紧张,遇到“会做的数学运算题却没时间做”的尴尬情况,又该怎么办?一遇到数字推理题就毫无头绪难于入手,怎样才能在众多推理规律中马上找到解题的钥匙?真题训练有什么作用?如何使用真题才能达到佳的复习效果?
  针对数量关系备考阶段经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希望考生仔细阅读以下备考方案。可根据自身的情况,结合本书,更加科学、轻松地进行复习。
  1.掌握数学运算核心考点
  作为数量关系中必考的数学运算题,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简单题和中等题所占比重在80%左右,多数试题的考点容易理解和掌握。而且,不论是国考、联考还是各省市的考试,数学运算部分的差异性相对较小,行程问题、几何问题、工程问题、排列组合等核心知识的考查每年都会出现,这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对于不熟悉数学运算的考生来说,建议大家先学习主要考点,再复习其他内容。全面掌握每个专项,并在各个专项上依次寻求提升,让弱项变强、强项更强,才能终脱颖而出。
  2.熟练使用数学运算技巧方法
  对于数学运算题,在不限时的情况下,考生通常能答对90%。但在考试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做题的准确率与速度是关键。解题技巧和方法的使用,能够帮助提高答题速度。我们已经知道数学运算中除少数试题较难外,多数题目都能在考生的能力范围内解决。但是,要想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提高解题速度,就需要考生对方法和技巧的应用足够熟练。
  考生在学习解题技巧和方法时,可借助真题的详细解析理解其精髓,抓住每种方法的使用条件和关键点,并能够学以致用。在平时的模考训练中,有目的性地使用,通过规律性地练习,提高对技巧使用的敏感性,形成技巧解题的直觉。

前言/序言

  讲练结合 传授技巧 系统提升
  中公专项备考助您破解数量关系复习难题
  数量关系专项一向被认为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难度大的一个专项。不少文科生表示看到数字就头疼,不愿意花时间去复习,临到考场上实在不行就“一蒙了事”,得分高低全靠人品、运气的多少来决定。成绩出来后又悔恨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学习,以致拉分严重,无法进入面试。
  其实数量关系专项只是看起来很难,在行测的诸多专项中,数量关系成型之早,仅次于言语理解与表达,题目所涉及的考点和需使用的方法都是相对固定的。只要考生肯下苦工去复习,必能取得巨大收获。尤其对于文科生而言,数量关系的提升空间要比别的专项大得多。只要夯实数学基础,掌握方法与技巧,攻克数量关系难关将不再是梦想。
  中公版《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教材·数量关系》归纳总结了数量关系的所有核心考点、快速解题方法和技巧,并且按照合理的结构进行编排,讲解细致透彻、深入浅出,力争帮助考生提升实战水平,收到佳的备考效果。本书有以下特色:
  ■
  本书的编写摒弃了简单枯燥的说教模式,转而倡导大家进行互动式学习,融合中公名师多年教学经验,新增“中公名师教你备考”板块,从题型特点、命题趋势、备考策略三个方面全方位指导备考,让大家了解数量关系,看清命题趋势。同时,全书在各部分开篇设置“名师教你学”板块,对各题型进行深入点拨,帮助大家真正实现针对性备考。
  ■
  众所周知,数量关系题型多、考点杂,对解题效率要求极高。考生想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必须夯实基础知识,掌握所有核心考点。
  我们通过对历年公务员考试数量关系真题的深入剖析,归纳整理出频繁出现的核心考点。在讲解每一个考点的过程中,都是先对解题必备的核心知识和基本方法进行介绍,然后再配以精心挑选的历年真题作为例题,后用“专项通关自测”来检测是否掌握这一考点。对于一些难题在解题过程中或者分步骤讲解,或者在解析之后附上“专项点拨”,由浅入深,让大家真正掌握各个考点的本质内容,夯实解题基础。
  ■
  数量关系的难度除了考点的变化外,还来自于时间上的压力。许多题目用常规方法去列式计算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在考试中显然是不可行的。因此,每一道题只有选择优方法进行作答,才能节省时间,提高解题效率。
  在编写本书过程中,我们着重探讨和分析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并对各种实战技巧加以总结。分七个专项深入讲解了代入排除、比例、特值、方程、盈亏、极限、推导等数学运算常用的解题思想,并将其贯穿于其他专项的讲解过程中,力求让大家真正掌握数量关系的破题精髓。
  ■
  深入学习书本中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很多内容需要自己琢磨和领悟,但图书毕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习过程相对枯燥,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和题目无处求教等等。
  为此,我们在书中不仅配备了各专项的考情及备考方面的同步高清微视频,还配备了试题的同步高清微视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即可实现视频学习,在老师的帮助下轻松掌握作答技巧和相关知识,切实提升实战水平,真正实现“听”与“看”的完美结合。为了确保视频内容的准确性和性,中公专项教材中的所有视频,全部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中公名师讲解,保证广大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随时随地得到专业的指导。
  本书所用真题,均来源于网络或根据考生回忆整理。殷切期待广大读者给我们提出宝贵意见,促进我们更快成长,让图书更好地帮助更多的人。
  中公教育公务员考试研究团队
  2016年3月
精选真题,题型全析,助你从容应对数量关系挑战! 踏入公务员考试的战场,数量关系部分无疑是令许多考生头疼的“拦路虎”。它不仅考验考生的数学基础,更考验思维的敏捷性和解题的效率。面对琳琅满目的复习资料,如何精准定位,高效备考,是每个考生都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数量关系:2017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精心打造的备考利器,它将带你系统梳理数量关系的考点,透彻解析各类题型,并通过海量精选真题,让你在实战演练中磨砺技巧,最终以饱满的姿态迎接考试。 本书并非简单罗列知识点,而是基于对近年来国家及各省市公务员录用考试数量关系科目的深入研究,精准把握命题趋势与重点。我们深知,数量关系的考察并非死记硬背公式,而是逻辑推理、分析判断与运算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力求做到“精”与“深”并重,旨在为广大考生构建一个清晰、系统、高效的学习框架。 一、 核心考点,系统梳理,构筑坚实基础 本书将数量关系的各类考点进行了科学的划分与梳理,涵盖了考试的全部核心内容。从最基础的基本概念与运算,如数的整除性、分数、小数、百分比、比例、数的开方等,到行程问题的多种变式,如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流水行船问题、环形跑道问题等,再到工程问题中合作与效率的计算,经济利润问题中成本、售价、利润率的分析,概率与统计中的基本概念与计算,数列与等差等比数列的规律探寻,几何问题中的周长、面积、体积计算,以及浓度问题、年龄问题、时钟问题等等,每一个考点都力求做到条理清晰、讲解透彻。 在讲解过程中,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不仅会清晰地阐述每个知识点的定义、性质和基本公式,更会深入剖析这些概念在实际解题中的应用。例如,在行程问题中,我们会分析不同运动状态(同向、反向、相遇、追及)下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并提供多种不同角度的解题思路,帮助考生理解“万变不离其宗”的解题核心。对于概率统计等稍显抽象的章节,我们会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将复杂的概念具象化,化繁为简,让考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二、 题型精析,解题技巧,点亮破题思路 公务员考试的数量关系题型多样,变化多端。本书的最大亮点之一,便是对各类典型题型的深度剖析。我们并非简单地列举题型,而是深入探究每种题型的出题规律、常见陷阱以及最优解题策略。 数字推理: 针对常见的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分组数列、周期数列以及数字规律的变式,本书不仅会讲解如何寻找数列规律,还会教授一些识别数字陷阱、快速定位规律的技巧。例如,如何通过观察数列相邻项的差、积、商来判断数列类型,如何利用数字的特征(奇偶性、尾数、倍数关系)来缩小范围。 数学运算: 这是数量关系题型中最为庞杂的部分,涵盖了算术、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方面。本书将数学运算题型细化,如: 核心计算题: 针对速算与巧算,我们会系统讲解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分数、小数、百分比、乘方开方在内的各种运算技巧,如凑整法、分组法、裂项法、错位相减法、约分通分技巧等,帮助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 应用题: 针对行程、工程、经济利润、浓度、年龄、利率、分配等各类应用题,本书将提供一套完整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例如,行程问题中的“路程-时间-速度”模型,工程问题中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模型,经济利润问题中的“成本-利润-售价”模型等,并针对各种变式题给出针对性的解题指导。我们会强调如何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建立方程或运用比例关系,最终准确求解。 概率与统计题: 讲解基础概念,如概率的计算公式、古典概型、几何概型,以及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统计量的含义与计算。 几何题: 重点考察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基本性质,以及周长、面积、体积的计算。我们会提供常用的几何公式,并教授如何通过分割、组合、补形等方法解决复杂几何问题。 本书在讲解题型时,会强调“授人以渔”的理念。我们不仅告诉考生“怎么做”,更注重引导考生理解“为什么这么做”,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会揭示出题者可能设置的思维误区,教会考生如何识别并规避这些陷阱,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三、 海量真题,实战演练,精准提升应试能力 理论学习固然重要,但真正的实力提升离不开大量的实战演练。本书汇集了大量近几年国家及各地市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经典真题。这些真题经过精挑细选,具有极高的代表性,能够真实反映考试的难度、题型和命题风格。 我们不仅仅是将真题罗列出来,更对每一道真题进行了详尽的解析。解析部分包括: 题目类型标注: 明确指出该题属于哪种考点和题型,帮助考生建立题型与知识点的对应关系。 解题思路剖析: 详细阐述解题的完整过程,从审题、分析到列式、计算,每一步都清晰明了。 关键点提示: 指出题目中的易错点、难点以及解题过程中的关键技巧,帮助考生举一反三。 多种解法(如适用): 对于一些题目,我们会提供多种不同的解题方法,拓宽考生的解题思路,并让考生了解哪种方法在考试中更为高效。 错题分析: 针对题目中可能出现的常见错误,进行分析和讲解,帮助考生避免重复犯错。 通过反复研习这些真题,考生可以: 熟悉考试节奏: 了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数量关系部分的合理时间分配。 检验学习效果: 评估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的水平。 掌握应试技巧: 学习如何在考场上快速审题、精准判断、高效解题。 查漏补缺: 通过分析错题,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复习。 四、 备考策略,高效指导,助力考生自信应考 除了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本书还为考生提供了科学的备考策略。从如何制定复习计划,到如何分配不同题型的时间,再到考场上的心理调适,本书都给予了细致的指导。我们强调,数量关系的备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有方法、有毅力。 本书的编排设计充分考虑了考生的学习习惯。语言通俗易懂,图表清晰直观,力求让每一个考生都能在本书的引导下,逐步克服对数量关系的畏难情绪,建立学习信心,最终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选择《数量关系:2017公务员录用考试专项突破》,就是选择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高效之路。我们坚信,凭借本书精细的内容、深入的解析、海量的真题以及科学的备考指导,您一定能够在这场重要的考试中,展现出卓越的数学素养和非凡的应试能力,成功迈入公务员队伍!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号称是“专项教材”的读物,说实话,我拿到手的时候心情是挺复杂的。毕竟,备考公务员考试,尤其是数量关系这种让人头疼的模块,谁不希望找到一本“通关秘籍”呢?然而,翻开目录和前几页,我立刻感受到了那种扑面而来的陈旧感。2017年的版本,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题目的背景设定、甚至是一些基础公式的表述方式,都透露着一股子时代感。我试着做了几道关于排列组合的题目,感觉命题思路和现在考纲强调的那些灵活应用题型有些脱节。比如,对于概率题的设置,它似乎更侧重于“套路化”的解法演示,而不是引导你去理解背后的数学逻辑,这对于我这种需要“举一反三”的考生来说,帮助实在有限。更别提那些涉及到新材料、新情境的题目,这本书里几乎找不到影子。与其说是专项教材,不如说更像是一本记录了那个特定年份出题风格的“历史样本”。说实在话,当我看到那些被反复强调的“必考点”时,我都在心里打鼓,这些点现在还占多大比重?希望未来的复习能找到更贴合时局的材料来补充。

评分

我花了点时间去对比了一下市面上其他同年份的教材,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显得过于保守和刻板。它的最大问题在于,知识点的讲解缺乏层次感和递进性。它似乎默认了所有读者都是零基础,然后上来就堆砌大量的公式和例题,没有对“为什么这么做”进行深入的探讨。举个例子,在工程问题部分,讲解河流速度和工作效率交叉计算的那一块,作者直接给出了一个固定的公式模板,然后就让你套进去。我当时就卡住了,因为我不太理解,如果题目稍作变化,比如工作内容不是均匀分配,这个公式该如何灵活调整。我更期待的是,教材能提供一个思考框架,告诉我如何从最基本的“总量÷效率=时间”这个核心概念出发,去构建更复杂的模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它提供了一堆加工好的成品,但没教我如何使用工具去自己加工。对于那些想在数量关系上寻求突破,迈向高分的考生来说,这种“填鸭式”的讲解方法,无疑会成为一个效率瓶颈。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和印刷质量,也让我感到非常不适,这直接影响了阅读体验。整本书的纸张偏薄,油墨似乎也控制得不太好,有些深色的图表在反复翻阅后,边缘已经开始模糊不清。更要命的是,它的逻辑结构过于依赖图示,但这些图示的清晰度又明显不够。我记得做几何图形题的时候,很多辅助线的画法,在小小的方格里显得拥挤不堪,初看之下,很容易混淆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此外,章节之间的过渡非常生硬,感觉就像是把不同时期编写的零散讲义生拼硬凑到了一起,缺乏一个统一的叙事线索。我在试图建立知识体系时,总是需要自己额外准备一张草稿纸,手动去绘制更清晰的逻辑图,才能勉强跟上作者的思路。对于需要长时间盯着试题和解析看的备考者来说,这种视觉上的疲劳感是相当消耗精力的,说白了,就是“看着费劲”。

评分

作为一本所谓的“专项教材”,我对它的习题精选和解析的深度有很大的意见。数量关系的提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大量的、高质量的练习上。然而,这本书提供的例题和课后练习,质量参差不齐。很多题目都停留在基础的计算层面,难度系数非常低,基本上只需要进行一次或两次标准的运算就能得出答案。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挑战“超级难题”来拉开分差的考生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更令人失望的是,解析部分。很多题目的解析,只给出了最终答案和少数几个步骤,对于那些“卡壳”的同学来说,这种简略的解析无异于没有。我需要的是那种能够详细剖析“我是如何发现这个解题路径的?”的深度分析,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步骤罗列。如果解析部分能针对性地指出哪些是陷阱,哪些是关键的转化点,那该多好。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太肤浅了,只能作为入门级的参考资料,谈不上“专项”二字。

评分

我对这本教材的适用人群判断是,它可能更适合那些刚开始接触公务员考试,需要对数量关系有一个初步概念的“小白”。对于他们来说,它提供了一个基础的框架和术语解释。但是,对于那些已经系统复习过一轮,目标分数在80分以上,追求细节和技巧的进阶考生而言,这本书的价值就非常有限了。它没有涵盖太多近几年考试中出现的那些对思维敏捷度要求极高的新型题型,比如逻辑推理和数据分析的深度结合,或者那些需要复杂空间想象力的图形题。我感觉,它更像是一个“过去时”的参考书,而非“现在进行时”的备考利器。购买之前,我本期望能从中挖掘出一些被主流教材忽略的“独家秘笈”或独特的解题角度,但事实是,它提供的内容,在网络资源和近期的辅导班资料中,都能找到更全面、更新颖的替代品。总的来说,这本书未能达到我期望中的“专项突破”的高度。

评分

求上岸,求成公

评分

包装特别好,书本的印刷质量也不错,很早就买了,现在才有空来评价。值得拥有!

评分

凑单活动买的,挺好的,比书店便宜,一直信赖京东,配送速度也快,配送的快递哥服务态度一直都很好,一定要有赞。。

评分

给家人买的~~还没有用吧,看着不错,正版吧

评分

开启疯狂做专项行动,大力提升速度!

评分

内容不错,想考公的可以买来参考

评分

good!内容挺好的,得仔细看。

评分

正版,满意,考试加油!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