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復旦怪纔、10W+粉絲自媒體紅人蘇清濤為韆萬奮鬥小青年真誠寫就的一本人生強大之書,雖毒辣,但熱忱;雖刺痛心肺,但發人深思。
2015年3月以來,在個人微信公眾平颱“扯淡不二”上發布《請彆人開書單前,先確定自己真的讀書》《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裏,如何不浮躁地活著》《你不是脾氣太壞,而是格局太小》《情商高,就是說話“讓人舒服”》《情商高的人,都是怎樣“讓人舒服”的》等數十篇文章刷爆朋友圈,被人民日報、新華視點、讀者、青年報、十點讀書、灼見等眾多微信公眾號瘋狂轉載,總閱讀量過億,並多次在半小時內閱讀量破10W。其文以風格犀利毒辣、思想深刻獨特見長,深受廣大讀者喜愛,人稱“蘇子”。
2. 麵對外界強大的壓力,你無比焦慮、迷茫,徘徊在投降的懸崖邊緣。
你之所以焦慮、迷茫,是因為你不堅定,太“閤群”,太弱小。
這個世界投降的人太多,不缺你一個,隻有內心堅定、拒不投降的人纔可貴。
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堅決不嚮這個世界投降。
這是一本刺痛韆萬奮鬥小青年的人生強大之書,刺痛你,刺痛我,刺痛所有人。
但,被刺痛並不可怕,隻要認識到問題的癥結,就還有改變的可能。
36篇犀利文字,直指人心,勇於揭穿你睏惑迷茫的人生真相,戳痛你麻木已久的軟肋,讓你勇敢麵對生活,迅速變得強大。
3. 暢銷書《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作者楊奇函親筆作序,林夏薩摩、蓑依、達達令誠意薦讀。
德不孤,必有鄰。你與我把酒言歡,我陪你血戰到底。這一生,不投降。
——楊奇函(暢銷書《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作者)
始終保持對內心的尊重和堅守,不被世俗淹沒,也不被生活奴役,讓世界的“殘酷”成為你披甲上陣、勇往直前、擊敗韆軍萬馬的力量。
——蓑依(暢銷書《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作者)
一個人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是很難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被外部世界指指點點,時間久瞭,會忘記自己的初心,失去獨立思考和堅持自我的能力。希望你們能從這本書的文字裏汲取力量,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要嚮這個世界繳械投降。
——林夏薩摩(暢銷書《20幾歲,你為什麼害怕來不及》作者)
你本想特立獨行,卻總被彆人詬病;
你本想隨心所欲,卻總是被迫妥協;
你不想隨波逐流,卻總被推著嚮前走。
你苦惱,你睏惑,你焦慮,不知何去何從:
難道人生就這樣苟且度過?
這本刺痛韆萬奮鬥小青年的人生強大之書,將告訴你以下殘酷的事實真相:
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往往會越過越糟。
請彆人開書單之前,先確定自己真的讀書。
那些說你不適閤的麵試官,往往都錯瞭。
輝煌時,傻×認識你;落魄時,你認清傻×。
彆人隨意問候,你要小心迴答。
有人喜歡給你介紹對象,隻是為瞭獲得成就感。
有時候,並不是你脾氣太壞,而是你格局太小。
情商高,就是說話讓人舒服。
你越有本事,你與彆人的感情就越純粹。
…………
或許,我們之所以感到迷茫、睏惑、焦慮,
並不是因為生活太殘酷,而是我們還太弱小。
麵對這個殘酷的世界,
如果你不肯繳械投降,你又該如何銳不可當?
人生太短,你一定要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本書意在與你一起改變人生,改變現狀,遠離庸俗,
披甲上陣,逆風飛翔,披荊斬棘,所嚮披靡。
復旦怪纔,知名自媒體人。一個不務正業的記者,不會寫詩的詩人,不懂藝術的藝術傢,但自己就是藝術。
2015年3月以來,蘇清濤在個人微信公眾平颱“扯淡不二”上發布《成功的人都忙著做自己喜歡的事,而loser卻忙著吐槽》《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人,是社會底層》《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裏,如何“不浮躁”地活著》《你不是脾氣太壞,而是格局太小》《情商高,就是說話讓人舒服》《情商高的人,都是怎樣“讓人舒服”的》等數十篇文章刷爆朋友圈,並被人民日報、新華視點、讀者、青年報、十點讀書、灼見等眾多微信公眾號瘋狂轉載,總閱讀量過億,並多次在半小時內閱讀量破10萬。
已齣版《誰的人生沒有低潮,有路就好》。
德不孤,必有鄰。你與我把酒言歡,我陪你血戰到底。這一生,不投降。
——楊奇函(暢銷書《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作者)
始終保持對內心的尊重和堅守,不被世俗淹沒,也不被生活奴役,讓世界的“殘酷”成為你披甲上陣、勇往直前、擊敗韆軍萬馬的力量。
——蓑依(暢銷書《這世上的美好,唯你而已》作者)
一個人想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是很難的,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被外部世界指指點點,時間久瞭,會忘記自己的初心,失去獨立思考和堅持自我的能力。希望你們能從這本書的文字裏汲取力量,過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要嚮這個世界繳械投降。
——林夏薩摩(暢銷書《20幾歲,你為什麼害怕來不及》作者)
PART 01
對自己的人生有態度、有格局,
是一種最大的負責
你不是脾氣太壞,而是格局太小 / 002
葡萄酸心理?你怎麼知道我想吃?/ 010
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 / 015
隻有loser纔忙著在吐槽和罵人中浪費生命 / 020
輝煌時,傻×認識你;落魄時,你認清傻× / 024
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往往會越過越糟 / 032
不是我太偏激,而是你太中庸 / 041
PART 02
情商高,
就是說話讓人舒服
情商高,就是說話讓人舒服 / 048
情商高的人,都是怎樣“讓人舒服”的 / 056
抱歉,我沒有義務給你的朋友圈點贊 / 069
有錢不代錶有義務每次埋單 / 076
如何迴答“你一個月掙多少錢?” / 081
我不是冷漠,而是不敢關心你 / 086
彆人隨意問候,你要小心迴答 / 092
你的善良,或許隻是錯誤的善良 / 099
隨便找個人娶瞭吧,彆讓你媽急齣病來 / 112
喜歡給你介紹對象的人,隻是為瞭獲得成就感 / 118
你這麼不識趣,彆人憑啥要跟你聊天 / 126
PART 03
現實很殘酷,
你要越來越牛×
你越有本事,你與彆人的感情就越純粹 / 136
越有思想的人,越容易“毀人三觀” / 145
早就看透你瞭,但我依然愛你 / 152
我們活在最好的時代 / 160
你之所以自願單身,是因為你還不夠寂寞 / 167
兩個目中無人的人之間,更有可能存在高質量的友誼 / 175
既然得不到,不如乾脆不要 / 180
成就我的,不是你的傷害,而是我自己的格調 / 189
PART 04
如果你不肯嚮這個世界投降,
你就要強大到銳不可當
在這個浮躁的時代裏,如何“不浮躁”地活著 / 198
一看你的簡曆,我就知道你還嫩著呢 / 208
彆怕,你的麵試官自己也專業不對口 / 215
專業對口,並不那麼重要 / 220
唯纔是舉,比要求有相關工作經驗更重要 / 225
那些說你不適閤的麵試官,往往都錯瞭 / 229
請彆人開書單之前,先確定自己真的讀書 / 238
做“學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243
天賦越差,越“不必努力” / 256
賺錢時的精神狀態,讓人有瞭貴賤之分 / 263
你不是脾氣太壞,而是格局太小
“本事不大,脾氣卻大得不得瞭。”在我們每個人的工作、學習和生活中,都會遇到這樣的人。他可能是你的同事、客戶,也可能是同學、老師,還可能是戀人、配偶。
遇到瞭麻煩,他們第一時間做的不是想辦法來解決問題,而是發脾氣。有點能耐的,隻要發發脾氣就有人來替他把問題給解決瞭;沒有能耐的,不管發多大脾氣都沒什麼效果,甚至還可能因為發瞭一通脾氣,使得原先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的問題變得十分棘手。
這些脾氣暴躁的人,通常都有一個共性:如果是跟一些不能理解或包容自己的親友發生衝突,盡管百般不情願、百般委屈,但在經過一番掙紮之後,他們最終還是會選擇遷就對方。但倘若是跟個彆能理解和體諒自己的人發生衝突,他們絕不輕易讓步,而是通過各種無理取鬧和壞脾氣來迫使對方嚮自己屈服。對親密的人很凶,而對那些習慣於傷害自己的人卻很柔和,實際上這跟“欺軟怕硬”是同一種德性。
這種“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是,久而久之,前一類人有恃無恐,繼續通過得寸進尺或“低智商的善良”來傷害他們,而後一類人卻漸漸被嚇跑、被逼走。再然後,“當事人”繼續哀嘆著沒人能夠理解自己,繼續痛苦。
此外,一個人如果脾氣比較壞,易怒,則他周圍的人便都知道他“惹不得”“氣不得”“傷不得”,因而便會在說話做事時十分注意照顧他的情緒。但如果一個人的脾氣特彆好,彆人便會認為他有某種鈍感、對傷害有很強的抵抗力,進而會覺得讓他受一下傷害也不要緊。
所以,脾氣越壞,越容易保護自己免於被傷害,而脾性越好,反而更容易受傷害。然而,這就會形成一種“反嚮激勵”:那些脾氣好的人會發現,“脾氣好容易吃虧”,因此,他們也會朝著壞脾氣的方嚮“轉型”。
但這批人的“轉型”,會導緻原先那些壞脾氣者所獨享的“福利”被稀釋。競爭的結果是,大傢的脾氣都變得更壞瞭,但其實誰也沒撈著什麼好處。
脾氣壞,最大的受害者不是你發火的對象,而恰恰是你自己。
尤其是,頻繁地為同樣級彆的小事情嚮同一個人發脾氣,以希望他能朝著你所期望的方嚮改變,短期內或許能起到些許效果,但從長期看,失敗率會不斷接近100%。很明顯,缺乏創造性的方法重復運用很多次,被教訓者一方會對其産生免疫力、抵抗力,而對發火者來說,則是“邊際效用遞減”。老師用這種方式教育學生,父母用這種方式教育孩子,女人用這種方式hold(抓住,掌控)男人,都隻會讓自己發火的“威懾力”下降。
如那些慣於用很惡劣的態度來對待自己的伴侶的人,能夠把伴侶逼得隻要遇見一個稍微獻點殷勤的異性都能産生“相見恨晚”的感覺。這到底是誰的損失呢?
很多慣於“作死”的女人,隻要跟男朋友稍微鬧點彆扭,都會以分手相威脅,但她們壓根兒就沒有搞清楚,不是每一句“分手”都能換來一句挽留。這種做法,最不理智的地方在於,先斷定“他絕對離不瞭我”,然後再將彆人對自己的感情當成瞭嚮人傢示威的籌碼。這樣的招法偶爾用用倒還可以,但如果用得太多,反而會讓被示威的一方意識到“原來我對她的感情都成瞭我的軟肋”,然後,他便會采取措施彌補這一軟肋——一旦他在你的逼迫下以實際行動嚮你證明瞭“我其實也不是絕對離不瞭你”,你就再也沒有籌碼瞭。
所以,要發展創造性思維,尋找多元化的籌碼,不到萬不得已,分手這樣的籌碼就彆濫用。
當然,從實踐來看,那些脾氣暴躁、經常對親近的人發火的人,在發過火之後通常都會後悔、自責、期待和解;反而那些脾氣比較好、很少發火的人,一旦真發火瞭,就肯定非但不會後悔,反而會為“我剛纔沒有發揮好”感到遺憾。
為什麼會這樣呢?脾氣壞的人大多心地單純,也不記仇,他們的發火跟“激情犯罪”有點像,而後一種人的不輕易發火,其實也未必真是因為脾氣好,倒更有可能是因為“那些小事不值得我為之生氣”,或者是城府太深,他們往往是在“憋瞭很久”後纔會發脾氣。
也就是說,脾氣壞的人內心並不壞,但他們的外在錶現卻又像是個壞人。這其實也“挺冤的”。不過,你們也不必感到委屈,更不必以“刀子嘴、豆腐心”來為自己辯護——你既然是豆腐心,又何必要用刀子嘴來錶達?這不是傻×又是什麼呢?
記住,惡語永遠要比“刀子心”更容易傷人。
去年春節,在老傢,我錶弟說起村裏很多人為點傢長裏短的小事就大動乾戈,他問我:為什麼有些人動不動就為雞毛蒜皮大點兒的事情爭吵,甚至大打齣手?
我說,這其實與道德沒有關係,甚至跟性情脾氣也沒有多大關係,而是因為,他們的人生格局太小瞭。對你這種有追求、人生格局比較大的人來說,彆人為之吵得不可開交的那些事,在你人生中的占比不足0.1%,當然是屁事一樁,不值一提;但對於某些人來說,這樣一係列的屁事兒,占據瞭他們人生的90%甚至全部。所以,在你看來是屁大點的事,但在他們眼裏就是天大的事,因此,當然有必要大動乾戈瞭。
與“越是格局小的人,脾氣越大”相關的是,往往是越沒本事的人,脾氣越大。
我以前在製造業的工廠待過,經常發現一些生産綫上的小領班比董事長的脾氣還大;在農村,你會發現一些村支書的脾氣比有些高級乾部的脾氣還大。同樣,在企事業單位,有本事的領導是,當下屬在工作中遇到瞭睏難時,他們會幫著解決;沒本事的領導是,當下屬在工作中遇到瞭睏難求助於他們時,他們隻會發脾氣。在黑社會中也是這種情況,真正的大boss往往都是一副文弱書生樣,看起來文質彬彬,而那些脾氣暴躁的人充其量隻能充當老大手下的一名傻×。(無論在文學影視劇中還是曆史上,都是如此)
總體上,脾氣大的主要是這樣幾類人:沒錢的、沒文化的、沒有崇高追求的、沒有性高潮的。你如果不發脾氣,尚可掩飾一下自己在人生上的失敗;但一發脾氣,就把一切都暴露瞭。
“人的一切痛苦,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我覺得,王小波這句話說反瞭。真相應該是,人類的一切憤怒都是對自己無能的痛苦。
因此,告彆壞脾氣,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個有格局、有本事的人。
說到格局,我忍不住想插入一句:盡管我嚮來是個不夠寂寞的人,但有一次,看到一個姑娘在豆瓣上發的“徵戀人”帖,隻因為文中提到理想的伴侶要“有格局”,我便産生瞭一種想要認識一下她的衝動。
我自認為還算得上一個“有格局”的人。
五年前,當我還在上一傢公司的時候,一位同事脾氣比較暴躁,而我因為是個“書呆子”,特彆溫和,對於很多在彆人看來是天大的事,我都是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因此,我的脾氣特彆特彆好。
當時,我的領導還對我說:“清濤,你這種人,以後是要長壽的。”
我大言不慚地說:“我這是已經達到一定境界瞭。”
當然,我並沒有刻意去追求什麼境界,更沒有打算長壽,我隻不過是想安安靜靜地做一個書呆子罷瞭。
很多人都瞧不起書呆子,但我們這些書呆子、中文藝之毒太深的人,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不太會為雞毛蒜皮的瑣屑之事斤斤計較;巧閤的是,動輒為雞毛蒜皮的事大動肝火,恰恰也是那些從來不讀書,或者雖然也讀書但尚未把腦子讀壞的人身上的一個最無趣的缺點。所以,在人生格局方麵,書呆子以及被黑慘瞭的“文藝青年”,要勝齣那些“二逼青年”幾十萬倍。古代的物質生活條件、醫療衛生條件那麼差,但像柏拉圖、孔子這些思想傢居然都那麼長壽,憑的不就是人生格局嗎?
沒有格局的人,麵對一些無趣的事情,比如人際關係中的種種矛盾、與愛人傢人之間的衝突,哪怕是屁大點事兒,他們也喜歡鬧大,結果導緻自己非常不快樂;但如果涉及一些自由而無用的高貴問題,哪怕是“大題”,他們也隻會“小做”,因此根本無法收獲樂趣。
相反,有格局的人都是怎麼做的呢?我們把兩者完全顛倒過來瞭:麵對那些無趣的事情,縱使是“大題”,我們也給它“小做”;而如果是思考一些有意思的問題、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時,我們就肯定會“小題大做”。文學、思想、藝術、科技上的很多突破,或者是一個小點子變成創業實踐,繼而顛覆人們的生活方式,往往就是靠“小題大做”來推動的。
要做一個有格局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要多追求一些“自由而無用”的東西。藝術是有門檻的,而讀書則是讓人變得有格局的門檻最低、成本也最低的一種方式。
所以,不要那麼鄙視書呆子,趕快嚮我們學習學習吧。
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往往會越過越糟
一個經營企業的朋友問我,如何對付那些沒有責任心、沒有激情、整天無所事事的員工?
我很乾脆地說:直接開除,毫不留情地開除。哪怕是礙於法律,不得不付齣一點經濟補償,也要開除!
我為何心胸如此狹窄,對無所事事的人如此敵視?因為根據我多年來的經曆,這種人往往都十分浮躁,他們不僅自己不能靜下心來做事,而且還耐不住寂寞,像蒼蠅一樣到處“嗡嗡嗡”地找辦公室裏的其他人聊天,但他們要聊的東西又都極為膚淺無聊。能忍受被“蒼蠅”打擾的人,要麼是自製力不強,要麼是心太軟,要麼是齣於麵子上的考慮,常常會提供“陪聊”服務。這樣,辦公室裏的噪音就由一個人的噪音變成瞭幾個人的噪音。結果,其他本來並未參與無趣聊天的人也就得跟著遭殃瞭。
開除這樣的“蒼蠅”,對於公司而言,隻不過會損失幾韆塊錢的賠償金,但如果留著的話,情況會更糟糕:他不僅自己不做事,而且還害得其他人也做不成事,或者極大地降低其他人的工作效率。
2007年年底,我去昆山協羽上班,那時銷售部剛成立,我們同一批進瞭五個人:一個女生、包括我在內的三個剛畢業不久的男生,還有一個三十左右的男人。由於管理不規範,培訓也不到位,所以我們剛去的時候,基本上所有人都比較閑,無事可做。幾個年齡小的都比較“老實”,翻看一些業務方麵的資料,然而,那個年齡最大的男人卻特彆外嚮,整天各種毫無營養的廢話幾大車,還動不動找機會調戲一下那個小女孩。當然,那個男人最喜歡做的事情是嚮大夥兒炫耀他的嫖娼心得和約炮心得(當時貌似還沒有“約炮”這個詞),我這麼道貌岸然、自命清高的人,當然不喜歡聽,索性躲到一個離他很遠的角落裏看書,其他兩個男生則似乎聽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我實在受不瞭這個人,就義正辭嚴地罵瞭他一頓,然而,他以無比輕衊的口吻迴復瞭我一句:“說這些大道理誰不會啊?!”直到多年後的今天,我纔明白,有的人之所以特彆反感“大道理”,並不是因為大道理無用,而是因為他自己做不到,“大道理”傷瞭他的自尊心。
再到後來,我連罵這個蒼蠅的心思都沒有瞭,因為我覺得跟這麼沒層次的人說話簡直太掉價瞭。與此同時,我還有一股深深的恥辱感:我竟然淪落到跟這種層次的人一起共事的地步瞭。
當然,這種人不用我嚮他宣戰,自然會有人收拾。入職還不到一個月,他就被開除瞭,因為上班的時候在電腦上玩“鬥地主”被老闆發現。雖然,我認為那個老闆的經營管理能力很一般,但對他開除垃圾員工的魄力,我無比佩服。我的意思,當然不是說上班時間玩“鬥地主”的人就統統該死,纍瞭適當地放鬆一下也是可以理解的,關鍵是,有的人把所有的工作時間都拿來做這種無價值的事情。敢情老闆花錢雇傭你,是讓你來“鬥地主”的?
一個三十多歲、有瞭老婆和孩子的男人,找一份工作並不容易,可他在試用期裏就被人傢開除瞭,不知道他自己羞不羞恥。或許,有的人會同情他,但我覺得他這是咎由自取。我隻是有點同情他的老婆、孩子。甚至連他老婆也不值得同情:能嫁給這樣的男人的女人,肯定是沒有啥品位的;而沒有品位,是一種“原罪”。
寫到這裏,我想起幾年前看到復旦附中一位高二女生的一篇文章《什麼是社會底層》,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底層,就是不會思考的人,倒不在於社會福利如何、有沒有錢,你有知識,會思考瞭,你就不是底層人民瞭。
成天大魚大肉,喝完小酒,唱完小麯,迴傢睡覺,第二天起來,公司齣事瞭,沒關係,手下有的是人,打發他們去辦就可以瞭。靠著先輩的祖墳,坐吃山空。
成天遊手好閑,沒有文化,隻會乾些偷雞摸狗的事情。被抓起來瞭,沒關係,小偷小摸,五年後,老子還是一把好扒手!
成天盡說些歪門邪道的東西,東傢長西傢短,淘寶、微博隨便逛的‘乾女兒’們。
成天安於現狀,不謀求發展的。蹺著二郎腿,卻怎麼也不肯去拿本書看看的,他們說自己是安逸享樂卻隻是樂怎麼也安不瞭,說這話是因為自己沒底,虛,卻又好高惡勞。”
這個列舉不是很完整,我再加一類:對工作和生活毫無激情,隻知道抱怨現狀不好,牢騷滿腹,隻知道羨慕彆人的收入高生活好,而自己卻不去努力的人。
簡言之:不對自己的人生負責的人,是永久的“社會最底層”。
現在,再迴到上文。在“蒼蠅”被開除之後,我跟住在一起的同學聊這件事:“我覺得,作為員工,如果你確實不想對老闆負責,沒有動力做對公司有價值的事情,最起碼,你應該做一點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啊。”那位同學,正好也是一個老闆,他告訴我,如果他的員工利用上班閑暇時間做一些對個人有價值的事情,他是不會有意見的。當時,我就想到,那時,我經常在辦公室看一些跟工作無關的閑雜書,我們總經理和副總都知道,但他們都對我沒啥意見。
再老實本分的員工,也有利己的本能,因此,對老闆負責就成瞭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我敢厚著臉皮說,在職業道德方麵,我絕對超過90%的員工,比如,從來沒有過拖延癥;對個人能力範圍內的事從不拈輕怕重;會換位思考,替老闆操心,等等。但連我這麼“優秀”的員工,在2010年以來的這幾年裏,幾乎有超過三分之一的上班時間都在乾私活。我想為自己這種自利行為辯護的是:誠然,我未能做到百分之地對老闆負責,但我最起碼做到瞭百分之百地對自己負責。跟絕大多數人相比,我已經算是做得很不錯瞭。
從2009年6月到2010年6月,在做銷售的第一年裏,在蘇州工業園湖東鄰裏中心的一間屋子裏,我每天打電話的那股勤奮勁兒,就跟電影《當幸福來敲門》中正在爭取實習生機會的Chris差不多。
為瞭保證白天的時間全部用來給準客戶打電話,我都是在晚上查資料、整理名單。到瞭白天,除瞭午休、午飯前半小時、下班前半小時之外,其他所有的時間,我全部都在打電話。但從2010年下半年開始,溫飽問題解決瞭,我對工作本身就沒有那麼賣力瞭。基本上,在辦公室,有一半的時間我都在電腦上看書、寫博客、跟有水平的人聊天。對我這種行為,我的直接領導知道,老闆也知道,但他們也沒拿我怎麼著。甚至,有次吃飯聊起什麼八卦,老闆還開玩笑說:“清濤可以在博客上評論一下。”
我的同事和老闆為什麼會如此縱容我呢?因為盡管我上班乾瞭私活,但我對工作的盡責程度還是高於員工的平均水平。
我經常發現,根本就不應該讓那些“蒼蠅”閑下來。他們一旦閑下來,就會特彆無聊,然後嗡嗡亂叫,讓彆人也乾不成事。可是,我從來就沒有時間無聊。無聊,對於我來說是奢侈品。來雜誌社上班之後,有好幾次吃飯的時候,大boss都說,他平時來辦公室的時候,我從不跟他打招呼。這話並沒有任何批評之意,他的意思是,其他人看見領導來瞭都會站起來打招呼,而我還沉醉於自己的小世界。
我不去主動跟領導打招呼,並非不禮貌或者不尊重人傢,隻是我在全神貫注地做自己的事情,或者查資料、寫工作稿件,或者寫我自媒體上的文章,壓根兒就沒有注意到領導的到來。既然沒有覺察到領導的到來,那我的不打招呼,當然就是無罪的瞭。能像我這麼專注地思考人生的人確實不多,因此,我這個“不禮貌”就有一種特殊的積極意義。反正,如果我是老闆,我更喜歡踏踏實實地做事情的人,而不是積極地跟我打招呼但不做事的人。(我當然不是說跟領導打招呼積極的人都沒有做事,我的意思是,那些對工作無激情的人,在人情世故方麵肯定是比我這種書呆子要強得多)
幾個月前,有一次,領導說我花在微信公眾賬號上的時間比花在工作上的時間都多(我常用上班時間做自己的公眾號,這是事實,不過,如果說比花在工作上的時間還多,那倒是過於誇張瞭。公眾號上的雞湯文,我3-5個小時可以寫一篇;但雜誌上的稿子,基本上是三天纔能寫完一篇。算下來,每個月在公眾號上推送的十篇文章,耗時差不多三個工作日;而雜誌上的三篇稿件,耗時十個工作日,還不算編輯的欄目)。我並未辯解說自己從未利用工作時間乾私活,而是說:“但我工作的稿件,也是比任何人都寫得多啊。”
這不是吹牛,這是一個任何人都無法否認的事實(盡管水平不怎樣)。
也就是說,一方麵,我在上班時間乾的私活比任何人都多,另一方麵,我的“正業”也乾得比任何人都多——我會在周末或晚上寫工作稿件。
怎麼會這樣?難道是我能力比彆人強,工作效率比彆人高嗎?不是,每個人都會在上班時間開小差,甚至連領導自己也無法例外,但有的人開的小差,是上個淘寶,看個球賽,或者跟彆人聊一些淺層八卦,而我開的小差,是在“做一份事業”。也就是說,在某些時間段,我盡管沒有做對領導負責的事情,但我做的最起碼是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這一點,開明的領導都是能夠尊重的。我上班的時候,領導會突然齣現在我身後問一句“有沒有上色情網站?”但他之所以會開這個玩笑,恰恰是因為他斷定我沒看。
其實,我在自媒體上的經驗對工作有太多的間接幫助。比如,寫雞湯文讓我的邏輯思維能力超強,這一點在寫工作稿的時候也很有用。此外,經常要采訪個人,找不到聯係方式,但由於我積纍瞭一個粉絲群體,隻要在朋友圈一詢問,不到半小時,就會有粉絲提供給我;甚至某些采訪資料的收集,我也可以直接在朋友圈完成。
說這些不是為瞭自吹自擂,隻是想再次強調前麵的觀點:如果沒有激情做好本職工作,你最起碼要做一些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如果不能做到對老闆負責,最起碼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
請彆人開書單之前,先確定自己真的讀書
自從我通過裝×把自己“僞裝”成一個學識淵博的人之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人來對我說:“推薦幾本書吧。”
每次遇到這種問題,我都十分為難。
我是不怎麼讀書的,尤其是26歲之前根本就沒有讀過幾本書——教科書除外。而26歲之後,我花在碼字上的時間又比讀書的時間多,以至於有朋友調侃我:“你是低輸入、高産齣。你當然沒時間讀書瞭,因為你在寫書給我們讀。”
但我又不敢對任何一個請我開書單的人說“我不讀書”。這樣,人傢會罵我“沒誠意”。
另一方麵,我讀過的為數不多的幾本書,幾本都是“偶遇”(無意間看彆人的文章裏提到、朋友跟我聊天時提到、在彆人的書架上看到),這種偶遇比較有浪漫色彩,因而我會對它充滿激情。而彆人對我說“推薦幾本書吧”,在我看來,它違背瞭我長期堅守的“偶遇法則”,這種沒有細化的寬泛的需求,就好比彆人對我說“給我介紹個對象吧”一樣讓我無所適從。
給彆人介紹對象,這麼不浪漫的事情,我可搞不來。如果彆人在搞不清我的需求的情況下給我介紹個對象,我會百分之百性冷淡,以己度人,我猜測,我給彆人介紹個對象,彆人應該也會性冷淡。因此,我從不貿然地給彆人介紹對象。我不大喜歡給彆人推薦書,就跟我不喜歡給彆人介紹對象一樣,是擔心他對我推薦的書沒有激情。
大緻上,找人推薦書的動機和結果無外乎這幾種:真的想讀,並且你推薦的書,他在認真評估瞭之後,也真的會去買、去認真讀;他會選擇性地購買你推薦的書,但隻買不讀;你推薦瞭什麼,他連書名都記不住,甚至連書名都沒有認真看完,即使看完瞭,也壓根兒沒打算買來讀——他找你推薦書單,純粹就是無話找話,他口中的“推薦幾本書吧”,就跟某些人的“美女,這個座位有人嗎”一樣,是為瞭搭訕的。
在江湖上混瞭這麼多年,我基本上可以分得清誰是哪一種瞭。毫無疑問,絕大多數都是第二種或第三種。真正認真讀書的人,很少會毫無方嚮性地對彆人說“推薦幾本書吧”。當然,無論哪類都比那些瞧不起書呆子的人要可愛得多——作為一個資深書呆子,在相當長的曆史時期裏,我曾經深受那些不讀書的人的歧視,自尊心嚴重受傷,所以,我至今對此格外敏感。
大體上,經常請彆人幫自己開書單的人,都是不怎麼讀書的人,或者即使彆人開瞭書單,他也不一定會讀的人。這樣的人,都有一種錯覺,好像隻要請人給自己開瞭書單,就等於自己已經看過書瞭一樣。我在高中的時候就發現,很多並不認真學習的人,特彆喜歡買輔導材料。
用行動派編輯橘子同學的話說就是,“很多人,光說不做,做一件事情之前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在正能量呢,結果,讀沒讀也就他自己知道。”
為什麼明明不喜歡讀書的人,卻那麼喜歡讓彆人開書單呢?因為,請人開書單就跟買教學參考書一樣,是一種“政治上正確的事情”,這樣做,意味著自己態度很端正、很好學;他行動力跟不上,但邁齣這個“政治上正確”,就對自己有瞭一個交代,給瞭自己一個安慰。
此外,那些在價值觀層麵上認為“我應該多讀書”,但行動力跟不上的人喜歡問彆人“你平時讀什麼書”,本質上就跟缺乏奮鬥勁頭的人喜歡讀勵誌故事一樣。但是,你讀過一萬個勵誌故事,也不如創造一個勵誌傳奇有價值。
前幾年,一個朋友的公司破産瞭,但他的精神狀態特彆好,你從他的神情中,讀不到一點挫敗的味道,當時,我說他跟史玉柱很像,於是,在場的另外一個朋友對他說:“你應該趕快買一本寫史玉柱的書讀一讀。”我說:“但史玉柱可不是因為讀瞭關於史玉柱的書纔成為史玉柱的哦。”那些勵誌故事的主角,從來都不是靠讀勵誌故事而成為後來的那個樣子的。
經常有人在看瞭我這個“輸在起跑綫上”的人的一些故事後對我說:“你的經曆好勵誌啊。”但我從來就不喜歡讀勵誌故事。之所以我根據自己的人生經曆整理的“流水賬”能成為彆人眼裏的“勵誌故事”,主要靠的就是行動力。我做事通常都很有計劃,並且盡量按計劃執行,但我的計劃,從來沒有在紙上齣現過——我在潛意識中認為,把計劃寫在紙上,會顯得“底氣不足”。
說得再漂亮,都不如做得漂亮。
當然,我絕無意將所有喜歡找人推薦書的人都一棍子打死,而是說,找人推薦書這個事情沒那麼重要。最重要的還是,彆人推薦之後,你要去認真讀。
如果沒讀,或者壓根兒就沒打算讀,就彆在哪裏假模假式地求推薦瞭。
【推薦序】你的青春,是否正徘徊在投降的懸崖邊?
暢銷書《如果你想過1%的生活》作者 楊奇函
引言: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海明威《老人與海》)
希臘神話中,最打動人的形象要數普羅米修斯。普羅米修斯從天上盜取瞭火種給人類,讓人類免受飢寒猛獸侵襲。然而,此舉激怒瞭宙斯,宙斯把他捆綁在山上,讓鷹終日啄食他的心髒。普羅米修斯不曾投降。比起盜取火種這件事,他的不投降精神或許對人更有意義。隻要有這股精神在,總會有人敢冒犯天威,盜取火種。火,可以被施捨,也可以去獲得,然而火光照亮的,一個是尊嚴,一個是奴顔。
《屌絲男士》之前,大鵬是個名副其實的屌絲。北漂,沒錢,蟻族,不帥,平庸。沒有人會認為他能成明星,何況導演,但是他不服。他從最最普通的網頁編輯做起,為瞭爭取每一個鏡頭,或者節目的每一次點擊,他能摺騰幾天幾宿。他在綜藝節目中談到租房的時候,說:“我租房隻考慮如何距離我的辦公室最近,因為這樣我永遠能成為領導安排任務時第一個到現場的人。”
媒體采訪郭德綱,問嶽雲鵬相關。郭德綱說:“嶽雲鵬剛進德雲社那會兒,都沒人拿正眼瞧他。”很多人勸郭德綱說小嶽嶽這孩子真不是說相聲的料。郭德綱說,我就收瞭,就當給我掃一輩子地我也要瞭。小嶽嶽掃瞭三年地,“擦桌子時候都在練貫口”,在所有人都把他當成清潔工的時候,他不服,不投降,硬生生把相聲給說齣來瞭。你說他的相聲說得有多好,我不懂,但是這股不投降的勁頭,我服。
睏難像彈簧,看你降不降。有眼光,有質疑,你上來就說:“OK,我服,我退齣。”你用生命證明,你的青春匹配得上所有彆人傾注在你身上的鄙夷、質疑和奚落。而如果你挺住一會兒,不投降,有一種“四川麻將”的精神,血戰到底,哪怕遍體鱗傷,起碼馳騁疆場。沒有人會奚落一個戰傷纍纍的戰士,沒有人會歌頌一個貪生怕死的逃兵。同樣是給孫子講故事,戰士的故事更動人。戰鬥過,便不一樣。
但是有人會說:“不投降,犧牲那麼大,心靈雞湯我不喝。”這裏,我想說的是,一方麵,我們要看到“勇於堅持”的局限性,比如,在一條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另一方麵,我們也要看到“勇於堅持”的可能性,比如,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躊躇不前。遇到敵人,首先想到的不應該是投降;遇到質疑,首先想到的也不應該是放棄。我們反對一切不顧自身局限的盲動,我們也打壓一切不顧自身可能性的盲從。
現今很多小夥伴一遇到外界壓力,格外擅長妥協和投降,十分稀缺堅持和隱忍。而我想說的是,麻煩來瞭,彆急著跑,挺住一會試試;姑娘來瞭,彆一味地膽怯,搭訕一句試試。遇到睏難就跑,碰到質疑就撤,想到尷尬就躲,猜到結局就逃,於是乎,美麗青春就在顛沛流離中不斷墮落和萎縮;於是乎,我們情不自禁地尋找理由,堂而皇之地放棄理想,斬釘截鐵地拋開責任,理直氣壯地碌碌無為。
人活一口氣。什麼氣?“三氣”。說我不行,那我就行給你看,這叫“骨氣”;說我兄弟不行,那我幫他一起行給你看,這叫“局氣”;等我和我兄弟都行瞭,再帶著當年指著我們說我不行的你一起變行,這叫“大氣”。人這一口氣分三個層次,這口氣,不好喘,不能咽;這一生,不投降,不憋屈。
記得小時候想考取好大學,一個鄰居就像每個人都曾反復遇到過的那些煩人的鄰居一樣,說,你能考上重本就不錯瞭。然後開始炫耀他傢孩子的某名校。我很不爽,於是解析幾何再煩也要搞定,最終我考上瞭清華;後來我想齣書,鐵哥們說:“求求你瞭,彆惡心我。你要能齣書我買十本。”後來人民文學齣版社給我齣瞭一本書,賣瞭約十萬本,我送瞭他十本。作為迴報,我贈言他不可能年薪七位數。而現在他在一傢對衝基金公司,年薪已經七位數瞭。
《古惑仔》裏麵山雞的錶哥告訴山雞:“遇到自己喜歡的女孩,開口就會有百分之五十的希望,閉嘴就是零的希望。”萬事如此,不闖一闖,試一試,遇到麻煩就投降,怎麼會知道自己到底行不行?
馬雲說:“夢想是要有的,萬一哪天實現瞭呢?”
列寜說:“鷹有時候飛得比雞還要低,但是雞卻不能飛得像鷹那樣高。”
一直讀清濤哥的文章。言辭如刀斧,招招逮人心,攻勢淩厲,萬劍朝宗。他總是能以最精準的語句切入每個人靈魂深處最不恥的齷齪,讓骯髒的鮮血公開流淌;揭露血淋淋的人生,掌摑肉嘟嘟的大臉。如今,他的新書問世瞭——《如果你不肯嚮這個世界投降》,剛好給瞭我以及所有不肯投降的小夥伴一頓精神饕餮大餐。
他用35篇文章告訴我們,一個不肯嚮這個世界投降的人,是以怎樣的姿態和方式麵對眼光、輿論、焦慮;這35篇文章還告訴我們,一個不肯嚮這個世界投降的人,又將麵臨著怎樣的壓力、冷酷、無奈;最終,這35篇文章還告訴我們,一個不肯嚮這個世界投降的人,最終會收獲怎樣的曆練、成長和餘韻。
與其說這本書是一部文學作品,毋寜說它是一部戰鬥檄文。每一個不打算嚮世界投降的朋友,都在嚮這個世界上的奚落和質疑宣戰;每一個不打算嚮這個世界投降的讀者,都在與奚落和質疑並肩戰鬥。
趁年輕,我們且慢投降;正青春,我們理直氣壯。這年華,我們英雄一場;這人生,我們瀟灑一趟。
最後,以切·格瓦拉的一句話與每一位戰友共勉:
“有人說像我們這樣的人是理想主義者,總是想著一些不著邊際的事情。但我要第一萬次地說:是的,我們就是這樣的人!”
【自序】你隻有拒絕“閤群”,纔能不嚮這個世界投降
現在是2016年3月17日上午8:30。
今天星期五,但我沒有去上班。實際上,我已經連續兩天都沒有去過辦公室。母親問我為什麼不去上班,我說,辦公室裏噪音汙染太嚴重瞭,既影響效率,又影響心情,還是在傢裏辦公更清爽一些。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裏提到八年前我剛參加工作時在昆山協羽的辦公室裏的遭遇:“辦公室裏有一種人,毫無責任心,工作上拈輕怕重,並且往往還都十分浮躁,不僅自己靜不下心來做事,而且還耐不住寂寞,像隻蒼蠅一樣到處找辦公室裏的其他人聊天,但聊的東西又都極為膚淺無聊。那些被“蒼蠅”搭上的同事要麼自製力不強,要麼心太軟,齣於麵子上的考慮,常常會提供‘陪聊’服務。這樣,辦公室裏就由一個人的噪音變成瞭幾個人的噪音。結果,其他本來並未參與無趣聊天的人也就跟著遭殃瞭。”
不幸的是,曆史重演瞭,並且驚人地相似。每次聽見他們聊這些東西,我一方麵工作效率降低,另一方麵心情特彆糟糕,讓我常常有一種“可憐金玉質,終陷淖泥中”的悲哀。
八年前,我曾對一個朋友說:“我覺得,作為員工,如果你確實不能做到對老闆完全負責,沒有足夠的動力做對公司有價值的事情,最起碼,你應該做一點對自己有意義的事情。”朋友正好是一個老闆,他告訴我,如果他的員工利用上班中的閑暇時間做一些對個人有價值的事情,他是不會有意見的。當時,我想到自己經常在辦公室看一些跟工作無關的閑雜書,領導都知道,但他們都對我沒什麼意見。
平常,我在辦公室的時候,基本上一直戴著耳塞。如果噪音實在太大,我就會躲到會議室裏去看書。然而,躲到會議室並非長久之計。有時候,我又不得不迴到辦公桌前處理一些事情。每當這個時候,我就格外痛苦。
於是,“遠離那些時間價值為零的人”,成瞭我多年來一直恪守的原則。
我當然有能力做到“齣淤泥而不染”,然而,逃離這個充滿“汙泥”的環境,纔是上策。於是,我決定跳槽瞭。
也許,在很多人看來,我這種做法顯得書生氣十足。然而,我想說的是,有時候,書生氣是使人免於流俗的最後一道防綫。
我的書生氣不止錶現在這一件事情上。平時,我不感興趣的人請吃飯,或者有我不感興趣的人在場,我也是不怎麼去的。在很多人看來,這叫“不通人情世故”,錯瞭,我這是“不尊重人情世故”。
我並不介意彆人罵我“傲慢”“憤青”,相反,我一直高調地宣揚:傲氣,往往是纔華的一種錶現。你隻有保持一定程度的“憤青”,纔不至於隨波逐流。有時候,目中無人隻是為瞭更好地保護自己。
盡管身邊有太多有趣可愛的人,但我還是常常悲觀地覺察到無趣和缺乏格局纔是這個社會的主鏇律。王小波說:“在人世間有一種庸俗勢力的大閤唱,誰一旦對它屈服,就永遠沉淪瞭,真是可惜。”對此,我感同身受。你隻要稍微不小心,就可能被同化。
作為一個喜歡“裝×”的人,我曆來堅持不做掉身價的事,也不說掉身價的話。相反,我特彆“勢利”,跟人交往懷有很強的“功利心”。我特彆喜歡“高攀”那些齣類拔萃的人,因為他們的能量等級比我高,跟他們在一起,接受他們高能量的輻射,讓我感到十分愜意。另外,“誰誰誰跟我是鐵哥們兒,他特彆欣賞我”這種事,特彆適閤作為裝×的資本。
在此動力下,我越來越有勇氣“高攀”一些牛×的人,並有幸跟他們中的不少人成為深交。
我都三十二歲瞭,雖然尚未“成傢”,在很多人眼裏就是個loser,但我常常因為孩子氣的可愛而格外討人喜歡,也因為能夠一直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而被很多朋友羨慕。在他們眼裏,我是一個既有趣又可愛的人。然而,在十多年前,我卻不是這個樣子。我在十幾歲、二十齣頭的時候,反倒像個中年人,活得很沉重。過去幾年,一種“少女心”的迴歸讓我變得輕鬆自如,這基本上是由我所熱愛的寫作帶來的。
以前,彆人問我的擇偶標準,我說的第一條是“與社會普遍的價值觀保持一定距離”,第二條是“能持久充滿激情地專注於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這兩條標準錶麵上說的是兩件事情,實際上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側麵。與社會普遍的價值觀保持一定距離,意思是不要有太強的功利心,做一個“自由而無用”的人;持久地專注於一件事情,就是要專注於那一件“自由而無用”的事情。
從我持續地專注於寫作、“把寫作當性生活”這六年的體驗來看,一個人如果有一種願意為之生也願意為之死的愛好,是一件幸福之極的事。至於這個愛好能否成為特長,以及造詣有多高,其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個人如果能長久地專注於一件“自由而無用”的事情,就變得會特彆有格局。
有一次,有個“學渣”對我說:“如果玩弄琴棋書畫,我永遠都不會厭煩。”
我“毒舌”地問瞭一句:“琴棋書畫,你會幾樣?”
她“厚著臉皮”說:“一樣都不會。雖然我沒幾樣‘拿得齣手’的技能可資炫耀,但我就是素質高!”
對於她的這種觀點,我錶示強烈同意。我也沒什麼纔藝,但我也覺得自己素質高。其實,琴棋書畫、詩詞歌賦都是虛詞,隻是“自由而無用”的代名詞。
也許,唯有“自由而無用”的生活,纔能讓我們覺得不負此生。
在閱人無數後,我有一個發現:搞文學、藝術和思想的人,最可能做到不嚮這個世界投降,也最容易做到按自己的意誌而活。因為,這些自由而無用的物種,最有能力抵禦各種庸俗勢力的圍剿。他們要麼盡量做到齣淤泥而不染,要麼能及時逃離充滿“汙泥”的環境,保護好自己。
我一直覺得,二十三四歲少男少女的青春和可愛倒並沒有特彆瞭不起,因為你無法預測他們在五年後、十年後會變成什麼樣子。而如果一個人在30歲、35歲時依然活得精彩,活得可愛,那麼大緻可以斷定他這輩子永遠可以活得這麼精彩可愛。
25—30歲正是一個人的轉型期(分化期),能不能順利度過這個階段,怎樣度過這個階段,基本上會決定他在餘生的整體格局。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在這個階段,無論三觀還是精神狀態都會迅速貶值,提前進入中老年狀態,能夠“存活”下來的不過鳳毛麟角。
為什麼說一個人在25—30歲這個階段很關鍵?因為大部分25歲的人本科畢業已經三年,或者剛剛碩士畢業參加工作,身上的那層“保護膜”(書生氣)減少,逐漸開始嚮社會上的各種庸俗價值觀妥協。能做到不妥協的人,屈指可數。
25—30歲這幾年,大部分人開始結婚生子,但一方麵,這時的感情往往都不再純潔,另一方麵,男人為賺錢養傢所睏,疲憊不堪,而女人則把心思都放在老公和孩子身上,並且還常常為婆媳矛盾及閨密之間的攀比所煩惱。這樣一來,就會導緻他們不再讀書,不再熱愛文藝生活。
大部分人都在這個階段丟掉瞭自己身上先前曾經有過的理想主義色彩,最終變成瞭自己曾經鄙視過的那種人,隻有那些內心強大、堅決不嚮這個世界投降的人,纔能最終“幸免”。
半年前,一個大學同學對我說:我們最瞭不起的,是隨著歲月的流逝,當大部分人都嚮外部世界投降的時候,我們的精神狀態卻變得越來越好。但其實我們隻要做到兩點,都能變成這樣:一是堅持讀書,一是拒絕閤群。
最後,藉用羅曼?羅蘭的一句話來結尾,這也是我的一幅“自畫像”:
“世界上隻有一種理想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仍然熱愛生活。
是為序。
蘇清濤
2016.3.17
還可以吧,過瞭喝雞湯的年齡,已經形成瞭自己的價值體係,所以就看看並吸收些彆人的好的人生觀
評分發貨還挺快的,還是不錯的優惠券用價格又便宜,就是領券還限製,真搞不懂,為什麼。
評分挺好的 沒讀很多還
評分朋友推薦的,說這書寫得很好,比如書裏對那些喜歡給彆人介紹相親的人的心理進行瞭分析,認為她們將介紹相親當成瞭人生很有成就感的事情,所以自得其樂。說得太對瞭,總有人喜歡給人介紹對象,不考慮彆人喜歡不喜歡,隻需要讓自己如願。
評分很棒的一本書 勵誌又不雞湯 見解很喜歡
評分兩本時文書不太好,另兩個十版的的確非常棒
評分幫忙為西部中小學生購置課外書籍,京東很給力
評分內容不錯通俗易懂值得一看收獲多快遞給力包裝好實用分析到位正版性價比高.內容不錯通俗易懂值得一看收獲多快遞給力包裝好實用分析到位正版性價比高.內容不錯通俗易懂值得一看收獲多快遞給力包裝好實用分析到位正版性價比高.
評分購物長知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