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一个人的学习过程,说白了也就是归纳与演绎的过程,在理解和掌握原文的基础上,把书中的精要归纳起来,形成规律,然后推演出新的规律,然后再到实践中进行运用、检验,确认规律的正确性,这是学中医的必经之路。
《经方直解(第2版)》融《伤寒论》《金匮要略》及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之方于一炉,中西汇通,并附名医验案与个人验方,对学习与运用经方颇多裨益。
目录
导读
概述
太阳篇(抵抗开始篇)
桂枝汤
麻黄汤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加葛根汤瓜蒌桂枝汤葛根汤葛根加半夏汤
竹叶汤
病转阳明篇(转归篇之一)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
白虎加桂枝汤
竹皮大丸
大青龙汤
文蛤汤
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
麻黄升麻汤
苇茎汤
甘草汤桔梗汤
猪肤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
续命汤
葛根黄芩黄连汤
黄连阿胶汤
白头翁汤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
黄芩汤黄芩加生姜半夏汤
竹叶石膏汤
三物黄芩汤
栀子豉汤类
大黄黄连泻心汤
附子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
生姜泻心汤
甘草泻心汤
苦参汤
雄黄熏方
黄连汤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乌梅丸
泻心汤
调胃承气汤
……
病转少阳篇(转归篇之二)
病转少阴篇(转归篇之三)
病转太阴篇(转归篇之四)
病转厥阴篇(转归篇之五)
附:个人常用方
后记
主要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经方直解(第2版)》:
竹叶汤
太阳病,先下而不愈,因复发汗,以此表里俱虚,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所以然者,汗出表和故也。里未和,然后复下之。
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汗出,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难。
产妇郁冒,其脉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
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竹叶汤方:
竹叶12克,葛根15克,桂枝5克,炮附子5克,防风5克,人参5克,桔梗5克,生姜25克,甘草5克,大枣5枚。
温覆使汗出。颈项强者,炮附子加至8克;呕者,加半夏21克。
太阳病至此,则太阳中风、太阳伤寒、太阳温病之证全矣。
竹叶汤证之病理,概而言之,内则血虚津伤,外则风寒表郁也。
本证与桂枝加葛根汤证相比,两者同为太阳温病,然桂枝加葛根汤证仅为津伤而已,本汤证则为血虚津伤也。其表证较桂枝加葛根汤证轻,彼尚有轻微之恶寒,故日恶风,本汤证仅为头痛而已,即使有恶风寒之症,亦极轻微;然其血虚津伤较桂枝加葛根汤证更重,故发热更甚,而面正赤。因二证同为表闭不开,故可见喘也;血虚津伤者,则口燥渴自不在言下也。
血虚津伤之人,以其血虚,故里多虚寒。胃肠虚寒之人则喜汗出,其理已于桂枝汤证处详解也。喜汗之人则表虚津伤,故易受风而病痉,其理已于葛根汤证处详解之。喜汗之人多津伤,胃肠缺津液之濡润,故常可见便秘,此即太阳病便秘之理,于桂枝汤处亦有详解。临床有“调和营卫、止汗、治便秘”之法,其理亦根于此。
竹叶汤之药理如下。
因本汤之血虚津伤程度较重,故用葛根之余,更加竹叶以清热生津。竹叶能清胃热而除烦,又能行血运而解表,兼能通水运而利小便,故为主药。用桂枝之余,更加附子、人参、防风、桔梗以助血运而解表,用生姜以助胃阳,其甚者更加半夏以温胃止呕,用大枣以补胃液,用甘草以安肠补液也。
桂枝加葛根汤证为太阳温病之轻者,本汤证为太阳温病之重者。其条文言产后者,欲人更明其血虚津伤之理。其所以治者,原不限于产后也。
其方加减:颈项强则更加附子之量者,以颈项强、汗出而津伤更甚也,故更增附子之量以温阳止汗也。此与桂枝加附子汤中加附子以治汗遂漏不止者同理。其呕加半夏者.欲用半夏以温胃阳止呕也。
……
前言/序言
经方直解(第2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经方直解(第2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