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材料及選用(第二版)

壓力容器材料及選用(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程真喜 編
圖書標籤:
  • 壓力容器
  • 材料
  • 選用
  • 第二版
  • 機械工程
  • 材料工程
  • 工業工程
  • 安全工程
  • 化工設備
  • 設備選型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51718
版次:2
商品編碼:11923335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壓力容器實用技術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5-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649
字數:964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適閤壓力容器設計、製造、使用方麵的工程技術人員查閱和參考。
1.關於壓力容器的實用技術叢書,知識覆蓋麵全。
2.邀請瞭國內壓力容器教學、研究、設計、製造、監督、檢驗、使用、防腐等各個方麵幾十個單位的近百名專傢和學者參與編寫,強大的作者隊伍,真正實現瞭産、學、研相結閤。
3.反映瞭壓力容器的新技術和研究成果。

內容簡介

本書是《壓力容器實用技術叢書》之一。本書緊緊圍繞國內外現行壓力容器材料標準,對當前壓力容器用各種材料作瞭全麵介紹,重點突齣瞭常用材料、新材料的特性和選用原則,可基本滿足壓力容器行業管理人員及工程技術人員更全麵、更深入瞭解和掌握相關材料知識的需要。本書還通過國內外同類材料的對比,科學全麵地反映瞭我國當前壓力容器材料的先進水平,深入分析瞭我國壓力容器材料的發展趨勢,對行業內開展國內外壓力容器材料的技術交流與閤作,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本書適閤壓力容器設計、製造、使用方麵的工程技術人員查閱和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 金屬材料及其熱處理的基本知識 1
1.1 金屬材料的基本知識 1
1.1.1 金屬材料的基本知識 1
1.1.2 金屬材料的組織 10
1.1.3 金屬材料的性能 16
1.1.4 金屬材料主要性能指標名稱、符號及含義 23
1.2 金屬材料的熱處理 27
1.2.1 金屬材料熱處理的基本知識 27
1.2.2 金屬材料熱處理 35
第2章 壓力容器對材料的基本要求和選用規範 41
2.1 基本要求 41
2.1.1 概述 41
2.1.2 化學成分(熔煉分析) 45
2.1.3 力學性能 49
2.1.4 其他要求 52
2.2 選用規範 68
2.2.1 總論 68
2.2.2 選材原則 71
2.2.3 使用限製和範圍 71
2.2.4 新材料的鑒定和使用 73
2.2.5 境外牌號材料的使用 74
2.2.6 材料代用 76
2.2.7 腐蝕環境下壓力容器用鋼的選用 77
2.3 壓力容器材料發展趨勢 80
2.3.1 壓力容器用低閤金鋼的發展趨勢 80
2.3.2 低溫壓力容器用鋼的發展趨勢 82
2.3.3 壓力容器用不銹鋼材料的發展趨勢 85
2.3.4 核電壓力容器用鋼的發展及研究現狀 88
參考文獻 94
第3章 壓力容器用闆材 95
3.1 概述 95
3.2 闆材的軋製技術 96
3.2.1 概述 96
3.2.2 壓力容器用闆材軋製技術的發展趨勢 97
3.3 國內壓力容器用闆材 98
3.3.1 碳素鋼和低閤金鋼鋼闆 98
3.3.2 高閤金鋼鋼闆 116
3.3.3 有色金屬闆 125
3.3.4 復閤鋼闆 147
3.3.5 國內壓力容器用鋼闆新舊標準牌號對照 154
3.4 國外壓力容器用鋼闆 156
3.4.1 美國壓力容器鋼闆 156
3.4.2 歐盟壓力容器鋼闆 172
3.5 常用國內外壓力容器鋼闆的對比 187
3.5.1 常用國內外碳素鋼和低閤金鋼鋼闆的對比 187
3.5.2 常用國內外高閤金鋼鋼闆的對比 194
3.5.3 常用國內外有色金屬闆的對比 199
參考文獻 201
第4章 壓力容器用鍛件 202
4.1 國內壓力容器用鍛件 202
4.1.1 碳素鋼和低閤金鋼鍛件 203
4.1.2 承壓設備用不銹鋼和耐熱鋼鍛件 216
4.1.3 有色金屬鍛件 219
4.1.4 抗硫化氫腐蝕鋼鍛件的製造特點 229
4.2 國外壓力容器用鍛件 230
4.2.1 美國鍛件通用要求 231
4.2.2 歐盟鍛件通用要求 233
4.3 常用國內外壓力容器用鍛件對比 254
4.3.1 常用國內外承壓設備用碳素鋼和閤金鋼鍛件的對比 254
4.3.2 常用國內外低溫承壓設備用低閤金鋼鍛件的對比 255
4.3.3 常用國內外承壓設備用不銹鋼和耐熱鋼鍛件的對比 255
4.3.4 常用國內外有色金屬鍛件的對比 256
參考文獻 257
第5章 壓力容器用管材 258
5.1 概述 258
5.1.1 管材的分類 258
5.1.2 管材的質量要求 261
5.2 國內壓力容器用管材 269
5.2.1 碳素鋼和低閤金鋼鋼管 269
5.2.2 高閤金鋼鋼管 276
5.2.3 有色金屬管 288
5.2.4 抗濕H2S腐蝕鋼管的性能特點 297
5.2.5 雙金屬復閤管 301
5.2.6 國內壓力容器用鋼管新舊標準牌號對照 302
5.3 國外壓力容器用鋼管 304
5.3.1 美國鋼管通用要求 304
5.3.2 歐盟承壓用鋼管通用要求 315
5.4 常用國內外壓力容器用鋼管的對比 316
5.4.1 常用國內外壓力容器用碳素鋼鋼管的對比 316
5.4.2 常用國內外壓力容器用不銹鋼鋼管的對比 319
參考文獻 320
第6章 壓力容器用緊固件 321
6.1 概述 321
6.2 國內壓力容器用緊固件 321
6.2.1 壓力容器用螺柱(含螺栓) 321
6.2.2 壓力容器用螺母 329
6.2.3 壓力容器用密封圈 331
6.2.4 壓力容器緊固件用鋼新舊標準牌號對照 334
6.3 國外壓力容器用緊固件 334
6.3.1 美國緊固件材料規範要求 334
6.3.2 其他國傢緊固體材料規範要求 347
6.4 常用國內外壓力容器用緊固件鋼材牌號對照 347
6.4.1 優質碳素結構鋼 347
6.4.2 低閤金鋼 348
6.4.3 高溫閤金 348
6.4.4 不銹鋼、高閤金鋼 348
參考文獻 349
第7章 壓力容器焊接材料 350
7.1 概述 350
7.1.1 焊接材料分類 350
7.1.2 壓力容器對焊接材料的基本要求 351
7.1.3 焊接材料選用原則 352
7.1.4 焊材的質量管理、保管和檢測 354
7.1.5 我國焊接材料的發展現狀和趨勢 355
7.1.6 抗硫腐蝕(HIC+SSC)焊材的性能特點 357
7.2 焊條 358
7.2.1 焊條的組成及其作用 358
7.2.2 焊條的分類 359
7.2.3 焊條的型號和牌號 361
7.2.4 壓力容器常用鋼焊條 370
7.3 埋弧焊用焊絲和焊劑 395
7.3.1 焊絲 395
7.3.2 焊劑 396
7.3.3 壓力容器常用鋼埋弧焊焊絲和焊劑 406
7.4 氣體保護焊用焊絲和氣體 412
7.4.1 實心焊絲 413
7.4.2 藥芯焊絲 419
7.4.3 氣體 435
7.5 其他焊接材料 441
7.5.1 鋼帶 441
7.5.2 釺焊用釺料和釺劑 442
7.5.3 鎢極 447
7.6 焊接材料的選用 447
7.6.1 碳鋼、低閤金鋼焊材的選用 447
7.6.2 不銹鋼焊材的選用 450
7.6.3 有色金屬焊材的選用 452
7.7 國外焊接材料 460
7.7.1 ISO 焊接材料標準體係的現狀 460
7.7.2 世界主要國傢和地區焊接材料標準體係現狀 462
7.7.3 壓力容器常用國外焊接材料 465
參考文獻 488
第8章 鑄鐵和鑄鋼 489
8.1 概述 489
8.1.1 鑄造發展趨勢和特點 489
8.1.2 壓力容器對鑄鐵應用的限製 491
8.2 鑄鐵基本知識 492
8.2.1 鑄鐵的特性 492
8.2.2 鑄鐵牌號錶示方法 492
8.2.3 灰鑄鐵(GB/T9439—2010) 494
8.2.4 可鍛鑄鐵(GB/T9440—2010) 498
8.2.5 球墨鑄鐵(GB/T1348—2009) 500
8.2.6 高矽耐蝕鑄鐵(GB/T8491—2009) 502
8.3 鑄鋼基本知識 503
8.3.1 鑄鋼的特點 503
8.3.2 鑄鋼牌號錶示方法 504
8.3.3 鑄鋼件的熱處理 505
8.3.4 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GB/T11352—2009) 506
8.3.5 焊接結構用碳素鋼鑄件(GB/T7659—2010) 508
8.3.6 低閤金鑄鋼(GB/T14408,JB/T6402) 508
8.3.7 耐熱鑄鋼(GB/T8492—2002) 511
8.3.8 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GB2100—2002) 513
8.4 國內外鑄鐵鑄鋼比較 517
8.4.1 國內外鑄鐵比較 517
8.4.2 國內外鑄鋼比較 519
參考文獻 521
第9章 壓力容器用非金屬材料及其他 522
9.1 概述 522
9.2 塗料 522
9.2.1 品種 522
9.2.2 塗層的防腐保護原理 524
9.2.3 塗層的性能和用途 524
9.3 玻璃縴維增強塑料(玻璃鋼) 528
9.3.1 玻璃縴維的品種 528
9.3.2 樹脂的品種 529
9.3.3 玻璃鋼的耐腐蝕性能和用途 530
9.4 工程塑料 531
9.4.1 種類 531
9.4.2 物理性能 533
9.4.3 耐腐蝕性能和用途 533
9.5 膠闆 535
9.5.1 品種 535
9.5.2 性能 535
9.5.3 用途 536
9.6 石墨 537
9.6.1 品種 537
9.6.2 性能 537
9.6.3 用途 537
9.7 陶瓷 538
9.8 搪玻璃設備 539
9.8.1 搪玻璃的基本性能 539
9.8.2 搪玻璃設備的主要參數及製造 539
9.9 石棉及其製品 540
9.9.1 石棉闆 540
9.9.2 石棉布 540
9.9.3 石棉盤根 540
9.9.4 石棉片 540
9.10 保溫隔熱材料 541
9.10.1 保溫隔熱材料的分類及基本性能 541
9.10.2 常用保溫隔熱材料的主要技術性能 541
9.11 填料 541
9.12 工業用網 542
參考文獻 542
第10章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檢驗與試驗 543
10.1 概述 543
10.2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檢驗與驗收 543
10.2.1 概述 543
10.2.2 材料檢驗與驗收的要求和步驟 543
10.2.3 不閤格品的處置及檢驗試驗狀態的管理 545
10.3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化學成分及其試驗方法 546
10.3.1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化學成分 546
10.3.2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化學成分檢驗方法 546
10.4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物理性能及其試驗方法 558
10.4.1 概述 558
10.4.2 彈性 559
10.4.3 密度 561
10.4.4 熱膨脹 563
10.4.5 熱傳導 565
10.4.6 熱容量 566
10.4.7 電阻 567
10.4.8 磁性 569
10.4.9 材料物理性能試驗的標準方法 570
10.5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力學性能及其試驗方法 571
10.5.1 概述 571
10.5.2 力學性能樣坯準備 571
10.5.3 拉伸試驗 576
10.5.4 衝擊試驗 581
10.5.5 焊接接頭的力學性能試驗 584
10.5.6 落錘試驗(鐵素體鋼的無塑性轉變溫度落錘試驗方法) 589
10.5.7 硬度試驗 589
10.6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工藝性能及其試驗方法 611
10.6.1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工藝性能 611
10.6.2 金屬工藝試驗的特點與目的 613
10.6.3 彎麯試驗 613
10.6.4 杯突試驗 614
10.6.5 頂鍛試驗 616
10.6.6 金屬管材工藝試驗 617
10.7 壓力容器用材料的金相組織及其試驗方法 619
10.7.1 金屬材料典型金相組織 619
10.7.2 壓力容器用鋼闆金相組織特點 622
10.7.3 金相檢驗方法概述 628
10.7.4 鋼的宏觀檢驗 629
10.7.5 金相顯微組織檢驗 631
10.7.6 在用壓力容器材料金相組織中常見缺陷及檢驗 639
參考文獻 644
附錄 645

前言/序言


《工程材料基礎——特性、性能與應用》 內容梗概: 本書是一部麵嚮工程技術人員和相關專業學生的綜閤性教材,深入淺齣地闡述瞭工程材料的基礎理論、關鍵特性、性能評價及其在廣泛工程領域中的實際應用。全書旨在構建讀者對材料科學與工程的係統認知,使其能夠根據具體的工程需求,科學、閤理地選擇和使用材料。 第一部分: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與分類 本部分首先對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基本概念進行界定,包括材料的定義、分類(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復閤材料等)及其在現代工程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深入探討瞭材料的微觀結構(原子結構、晶體結構、非晶結構、顯微組織)與宏觀性能之間的內在聯係,為後續章節的深入分析奠定基礎。 第二部分:金屬材料的特性與應用 金屬材料作為工程領域中最重要的一類材料,本部分對其進行瞭詳盡的介紹。首先,係統闡述瞭金屬的晶體結構、形變機製、強化機製(固溶強化、位錯強化、沉澱強化、晶界強化等)及其對力學性能的影響。其次,詳細分析瞭常見金屬材料(如鋼鐵、鋁閤金、銅閤金、鈦閤金、鎂閤金等)的成分、組織、性能特點以及各自的應用領域,並重點介紹瞭閤金化、熱處理等工藝對金屬材料性能的調控作用。此外,還涵蓋瞭金屬材料的腐蝕與防護,包括腐蝕機理、常見腐蝕形式以及各種防護技術。 第三部分:無機非金屬材料的特性與應用 本部分著重介紹陶瓷、玻璃、水泥、耐火材料、塗料等無機非金屬材料。詳細講解瞭它們的化學組成、晶體結構、製備工藝及其在高溫、耐磨、絕緣、光學等方麵的獨特性能。例如,在陶瓷方麵,將涵蓋氧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等,並分析其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能源等領域的應用。玻璃的化學成分、光學特性、力學性能及其在建築、顯示器、光學儀器等方麵的應用也將得到深入探討。 第四部分:高分子材料的特性與應用 高分子材料以其輕質、易加工、性能多樣等優點,在現代工業和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本部分將詳細介紹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結構(單體、聚閤物鏈、支化、交聯等)、分子量及其分布對材料性能的影響。隨後,係統梳理瞭熱塑性塑料、熱固性塑料、彈性體、縴維等主要高分子材料的種類、結構-性能關係、加工方法以及在包裝、汽車、紡織、醫療等領域的廣泛應用。 第五部分:復閤材料的特性與應用 復閤材料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性質的材料復閤而成,能夠獲得單一組分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本部分將深入剖析縴維增強復閤材料(如碳縴維增強復閤材料、玻璃縴維增強復閤材料)、顆粒增強復閤材料、層狀復閤材料等的基本原理、增強體與基體之間的界麵效應、性能錶徵方法以及在航空航天、風力發電、體育器材等高端領域的應用。 第六部分:材料的性能評價與選擇原則 本部分聚焦於材料性能的量化評價方法和工程應用中的選擇策略。詳細介紹瞭力學性能(強度、剛度、韌性、疲勞、蠕變)、物理性能(密度、熱導率、熱膨脹係數、電導率)、化學性能(耐腐蝕性、耐氧化性)以及耐久性等關鍵性能的測試方法和評價標準。在此基礎上,係統闡述瞭基於性能要求、成本、加工性、環境友好性等多方麵因素綜閤考量的材料選擇原則與決策過程,旨在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工程設計的具體目標,做齣最優化、最經濟的材料選擇。 第七部分:材料的失效分析與可靠性 材料的可靠性直接關係到工程産品的安全和壽命。本部分將探討材料在服役過程中可能發生的各種失效模式,如斷裂(脆性斷裂、韌性斷裂)、疲勞、蠕變、腐蝕失效等,並介紹失效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同時,還將涉及材料的可靠性理論,包括可靠性指標、壽命預測模型以及提高材料可靠性的途徑。 全書特點: 理論與實踐相結閤: 既有紮實的材料科學基礎理論,又緊密結閤工程實際應用,通過豐富的案例分析,幫助讀者理解理論知識的實際價值。 內容全麵而深入: 涵蓋瞭工程材料的主要類彆,對各類材料的結構、性能、加工與應用進行瞭係統而細緻的闡述。 結構清晰,邏輯嚴謹: 各章節之間層層遞進,邏輯關係清晰,易於讀者理解和掌握。 語言通俗易懂: 采用清晰流暢的語言,避免過於專業的術語,使非材料專業的讀者也能輕鬆閱讀。 注重實際應用指導: 強調材料的選擇原則與失效分析,旨在提升讀者的工程實踐能力。 《工程材料基礎——特性、性能與應用》將成為工程技術人員、設計師、研發人員以及相關專業學生學習和掌握工程材料知識的寶貴參考。

用戶評價

評分

書中對於特種材料的介紹,拓寬瞭我的視野。除瞭常見的金屬材料,書中還涉及瞭非金屬材料(如玻璃鋼、襯裏材料)在特定壓力容器中的應用。雖然我目前主要接觸的是金屬壓力容器,但瞭解這些特種材料的性能、適用範圍以及它們在某些特殊工況下的優勢,對於我未來可能麵臨的更復雜的設計任務,無疑是一種寶貴的知識儲備。例如,書中對高性能復閤材料在腐蝕性介質容器中的應用案例分析,讓我看到瞭材料科學發展的無限可能。即使短期內用不到,但瞭解這些信息,也能讓我對整個壓力容器材料領域有一個更全麵的認知。

評分

作為一名新入行的壓力容器設計工程師,我一直深知材料選擇在壓力容器設計中的至關重要性。尤其是在處理高溫、高壓、腐蝕性介質等復雜工況時,材料的性能直接關係到設備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甚至關係到整個生産過程的穩定性。《壓力容器材料及選用(第二版)》這本書,在我手中已經翻閱瞭不下數十遍,它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為我揭示瞭壓力容器材料世界的深邃與廣闊。 書的開篇,就以一種極為清晰的脈絡,勾勒齣瞭壓力容器材料的分類體係。從常用的碳鋼、低閤金鋼,到不銹鋼、鎳基閤金,再到特種金屬材料,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簡單的羅列,而是深入剖析瞭每種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物理性能、力學性能以及在不同環境下的化學穩定性。我尤其喜歡它對材料晶格結構、強化機製的講解,這讓我能夠從根本上理解為什麼某種材料在特定溫度下會錶現齣優異的韌性,或者在接觸腐蝕性介質時會發生何種類型的腐蝕。例如,書中詳細對比瞭奧氏體不銹鋼和馬氏體不銹鋼在焊接時的變形差異和熱處理要求,這對於我選擇焊接工藝,減少焊接缺陷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指導。它不僅僅是告訴我“用什麼”,更是教會我“為什麼用”,這種由錶及裏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對材料的認知深度。

評分

對焊接工藝和焊後熱處理對材料性能影響的分析,是這本書的一大亮點。壓力容器的製造離不開焊接,而焊接過程中的熱循環和材料成分的變化,往往會對材料的力學性能産生顯著影響。書中係統地闡述瞭焊接熱影響區(HAZ)的組織變化、性能劣化以及常見的焊接缺陷(如裂紋、氣孔、夾渣等),並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選擇閤適的焊接材料、控製焊接工藝參數以及進行焊後熱處理來改善焊接接頭的性能。我特彆喜歡書中對幾種常見焊接方法(如SMAW、GTAW、SAW)的優缺點分析,以及它們在不同材料和厚度容器上的適用性。這對於我與製造部門溝通,確保焊接質量,防止因焊接問題導緻的早期失效,提供瞭堅實的技術基礎。

評分

總的來說,《壓力容器材料及選用(第二版)》是一本集理論性、實踐性、指導性於一體的優秀著作。它不僅為我提供瞭豐富的材料知識和性能數據,更重要的是,它教會瞭我如何係統地分析問題、如何基於實際工況進行材料選擇,以及如何理解和運用相關的設計規範。這本書已經成為瞭我案頭必備的參考書,我經常會翻閱其中的章節,來解決設計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它的深度和廣度,足以滿足從初學者到資深工程師的各種需求,每一次重讀,都能有新的體會和收獲。我非常慶幸能有這樣一本好書,陪伴我一同成長。

評分

書中對於壓力容器材料的選用原則和設計思路的闡述,更是讓我受益匪淺。作者並沒有將材料的選擇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強調瞭將材料性能與設備的設計要求、運行工況、經濟性等因素綜閤考慮。它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材料選用流程,從明確設計條件、評估介質腐蝕性、分析載荷類型,到初步篩選材料、進行詳細性能校核,再到最終確定材料牌號和規格。這種係統化的方法論,幫助我建立瞭科學的材料選擇思維,避免瞭盲目性。例如,在麵對一個全新的項目時,我能夠更有條理地去分析各種影響因素,並一步步縮小材料選擇的範圍,最終找到最適閤的解決方案。

評分

關於書中對各種失效模式的詳盡論述,是我認為這本書最寶貴的財富之一。壓力容器在運行過程中,可能麵臨多種形式的失效,如應力腐蝕開裂、氫緻開裂、疲勞失效、蠕變等。作者針對每一種失效模式,都提供瞭深入的機理分析,並且結閤實際工程案例,闡述瞭失效發生的條件、發展過程以及如何通過材料選擇和設計來預防。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氫緻開裂的部分,書中不僅解釋瞭氫原子在鋼材內部的擴散機理,還詳細介紹瞭如何通過控製鋼材的冶煉成分、采用特定的熱處理工藝來降低材料的氫脆敏感性。這對於我們在涉及含氫介質的壓力容器設計時,避免潛在的風險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以前我隻是知道存在這種風險,但瞭解瞭其內在機理後,我在設計時就能更有針對性地去考慮材料的韌性、屈服強度以及對氫的吸收能力,並且能主動去查找相關標準的推薦材料。

評分

書中對壓力容器材料在高溫條件下的性能錶現,提供瞭詳實的參考數據和分析。在高溫環境下,材料的強度會顯著下降,蠕變、氧化、碳化等問題也日益突齣。作者不僅列舉瞭各種高溫閤金的化學成分和基本性能,更重要的是,他深入剖析瞭這些材料在高溫下的強化機製,以及如何通過閤金化設計來提高材料的耐高溫性能。我特彆注意到書中關於蠕變斷裂的章節,它詳細解釋瞭蠕變發生的微觀機製,以及如何通過材料的晶粒結構、析齣強化相來抵抗蠕變。對於我們設計高溫高壓反應釜時,選擇閤適的耐高溫材料,並進行相應的蠕變壽命計算,是確保設備安全運行的關鍵。這本書提供的理論框架和數據支持,極大地幫助瞭我理解這些復雜的高溫行為。

評分

對各種標準規範的引用和解讀,使得《壓力容器材料及選用(第二版)》具有極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在壓力容器設計領域,標準規範是不可逾越的紅綫,任何材料的選擇和應用都必須符閤相應的國傢和行業標準。書中對ASME、GB等國內外主流壓力容器設計規範中的材料章節進行瞭細緻的梳理和解讀,清晰地指齣瞭不同標準對同一種材料在化學成分、力學性能、檢驗要求等方麵的差異。我尤其欣賞它對幾種常見材料在不同標準下的牌號對照和性能參數的對比,這大大簡化瞭我查閱和比較不同標準下材料信息的繁瑣過程。例如,在選擇用於低溫環境下的奧氏體不銹鋼時,書中就詳細列齣瞭不同標準下對材料衝擊韌性試驗的要求和具體數據,讓我能夠準確地找到符閤設計溫度要求的材料牌號,並確保其具備足夠的低溫韌性。

評分

對於壓力容器材料在低溫環境下的應用,本書也給予瞭充分的關注。低溫設備,如液化氣儲罐、製冷設備等,對材料的韌性提齣瞭嚴苛的要求。材料在低溫下容易發生脆性轉變,導緻強度和塑性急劇下降。書中詳細介紹瞭不同材料在低溫下的衝擊韌性測試方法和數據,並重點闡述瞭奧氏體不銹鋼、鋁閤金等在低溫環境下優異的性能錶現。我曾為設計一個低溫反應裝置而苦惱,不清楚哪種材料最適閤。通過閱讀書中關於低溫鋼(如Cr-Ni係列低溫鋼)的章節,我瞭解到它們的組織結構和微量元素含量對低溫韌性的影響,從而能夠根據設計溫度選擇閤適的材料,並避免潛在的脆性斷裂風險。

評分

書中對腐蝕環境下的材料選擇策略的闡述,更是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壓力容器經常需要承受各種腐蝕性介質的侵蝕,這不僅會降低材料的強度,還可能導緻設備穿孔甚至爆炸。作者針對不同的腐蝕類型,如均勻腐蝕、點蝕、縫隙腐蝕、電化學腐蝕等,詳細分析瞭其發生機理,並給齣瞭相應的材料選擇建議。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氯化物腐蝕環境下不銹鋼選擇的部分,它詳細對比瞭不同牌號奧氏體不銹鋼和雙相不銹鋼在耐點蝕當量(PREN)上的差異,並解釋瞭PREN值如何反映材料的耐點蝕能力。這讓我理解瞭為什麼在某些高氯化物環境下,普通的304不銹鋼就不足以滿足要求,而需要選用更高閤金化的316L或雙相不銹鋼。這種深入的分析,使我能夠基於具體的介質成分、溫度、壓力等因素,做齣更精準、更經濟的材料選擇。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