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何原本 | ||
| 定价 | 58.00 |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
| 版次 | 3 | |
| 出版时间 | 2014年08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欧几里得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631 | |
| 字数 | 700000 | |
| ISBN编码 | 9787229071578 | |
译者序 导读 第1卷 几何基础 定义 公设 公理 命题I.1 命题I.2 命题I.3 命题I.4 命题I.5 命题I.6 命题I.7 命题I.8(译者序
导读
第1卷 几何基础
定义
公设
公理
命题I.1
命题I.2
命题I.3
命题I.4
命题I.5
命题I.6
命题I.7
命题I.8(
命题I.9
命题I.10
命题I.11
命题I.12
命题I.13
命题I.14
命题I.15
命题I.16
命题I.17
命题I.18
命题I.19
命题I.20
命题I.21
命题I.22
命题I.23
命题I.24
命题I.25
命题I.26
命题I.27
命题I.28
命题I.29
命题I.30
命题I.31
命题I.32
命题I.33
命题I.34
命题I.35
命题I.36
命题I.37
命题I.38
命题I.39
命题I.40
命题I.41
命题I.42
命题I.43
命题I.44
命题I.45
命题I.46
命题I.47
命题I.48
第2卷 几何与代数
命题II.1
命题II.2
命题II.3
命题II.4
命题II.5
命题II.6
命题II.7
命题II.8
命题II.9
命题II.10
命题II.11
命题II.12
命题II.13
命题II.14
第3卷 圆与角
定义
命题III.1
命题III.2
命题III.3
命题III.4
命题III.5
命题III.6
命题III.7
命题III.8
命题III.9
命题III.10
命题III.11
命题III.12
命题III.13
命题III.14
命题III.15
命题III.16
命题III.17
命题III.18
命题III.19
命题III.20
命题III.21
命题III.22
命题III.23
命题III.24
命题III.25
命题III.26
命题III.27
命题III.28
命题III.29
命题III.30
命题III.31
命题III.32
命题III.33
命题III.34
命题III.35
命题III.36
命题III.37
第4卷 圆与正多边形
定义
命题IV.1
命题IV.2
命题IV.3
命题IV.4
海伦公式
命题IV.5
命题IV.6
命题IV.7
命题IV.8
命题IV.9
命题IV.10
命题IV.11
命题IV.12
命题IV.13
命题IV.14
命题IV.15
命题IV.16
第5卷 比例
定义
命题V.1
命题V.2
命题V.3
命题V.4
命题V.5
命题V.6
命题V.7
命题V.8
命题V.9
命题V.10
命题V.11
命题V.12
命题V.13
命题V.14
命题V.15
命题V.16
命题V.17
命题V.18
命题V.19
命题V.20
命题V.21
命题V.22
命题V.23
命题V.24
命题V.25
第6卷 相似
定义
命题VI.1
命题VI.2
命题VI.3
命题VI.4
命题VI.5
命题VI.6
命题VI.7
命题VI.8
命题VI.9
命题VI.10
命题VI.11
命题VI.12
命题VI.13
命题VI.14
命题VI.15
命题VI.16
命题VI.17
命题VI.18
命题VI.19
命题VI.20
命题VI.21
命题VI.22
命题VI.23
命题VI.24
命题VI.25
命题VI.26
命题VI.27
命题VI.28
命题VI.29
命题VI.30
命题VI.31
命题VI.32
命题VI.33
第7卷 数论(一)
定义
命题VII.1
命题VII.2
命题VII.3
命题VII.4
命题VII.5
命题VII.6
命题VII.7
命题VII.8
命题VII.9
命题VII.10
命题VII.11
命题VII.12
命题VII.13
命题VII.14
命题VII.15
命题VII.16
命题VII.17
命题VII.18
命题VII.19
命题VII.20
命题VII.21
命题VII.22
命题VII.23
命题VII.24
命题VII.25
命题VII.26
命题VII.27
命题VII.28
命题VII.29
命题VII.30
命题VII.31
命题VII.32
命题VII.33
命题VII.34
命题VII.35
命题VII.36
命题VII.37
命题VII.38
命题VII.39
第8卷 数论(二)
命题VIII.1
命题VIII.2
命题VIII.3
命题VIII.4
命题VIII.5
命题VIII.6
命题VIII.7
命题VIII.8
命题VIII.9
命题VIII.10
命题VIII.11
命题VIII.12
命题VIII.13
命题VIII.14
命题VIII.15
命题VIII.16
命题VIII.17
命题VIII.18
命题VIII.19
命题VIII.20
命题VIII.21
命题VIII.22
命题VIII.23
命题VIII.24
命题VIII.25
命题VIII.26
命题VIII.27
第9卷 数论(三)
命题IX.1
命题IX.2
命题IX.3
命题IX.4
命题IX.5
命题IX.6
命题IX.7
命题IX.8
命题IX.9
命题IX.10
命题IX.11
命题IX.12
命题IX.13
命题IX.14
命题IX.15
命题IX.16
命题IX.17
命题IX.18
命题IX.19
命题IX.20
命题IX.21
命题IX.22
命题IX.23
命题IX.24
命题IX.25
命题IX.26
命题IX.27
命题IX.28
命题IX.29
命题IX.30
命题IX.31
命题IX.32
命题IX.33
命题IX.34
命题IX.35
命题IX.36
第10卷 无理量
定义(一)
命题X.1
命题X.2
命题X.3
命题X.4
命题X.5
命题X.6
命题X.7
命题X.8
命题X.9
命题X.10
命题X.11
命题X.12
命题X.13
命题X.14
命题X.15
命题X.16
命题X.17
命题X.18
命题X.19
命题X.20
命题X.21
命题X.22
命题X.23
命题X.24
命题X.25
命题X.26
命题X.27
命题X.28
命题X.29
命题X.30
命题X.31
命题X.32
命题X.33
命题X.34
命题X.35
命题X.36
命题X.37
命题X.38
命题X.39
命题X.40
命题X.41
命题X.42
命题X.43
命题X.44
命题X.45
命题X.46
命题X.47
定义(二)
命题X.48
命题X.49
命题X.50
命题X.51
命题X.52
命题X.53
命题X.54
命题X.55
命题X.56
命题X.57
命题X.58
命题X.59
命题X.60
命题X.61
命题X.62
命题X.63
命题X.64
命题X.65
命题X.66
命题X.67
命题X.68
命题X.69
命题X.70
命题X.71
命题X.72
命题X.73
命题X.74
命题X.75
命题X.76
命题X.77
命题X.78
命题X.79
命题X.80
命题X.81
命题X.82
命题X.83
命题X.84
定义(三)
命题X.85
命题X.86
命题X.87
命题X.88
命题X.89
命题X.90
命题X.91
命题X.92
命题X.93
命题X.94
命题X.95
命题X.96
命题X.97
命题X.98
命题X.99
命题X.100
命题X.101
命题X.102
命题X.103
命题X.104
命题X.105
命题X.106
命题X.107
命题X.108
命题X.109
命题X.110
命题X.111
命题X.112
命题X.113
命题X.114
命题X.115
第11卷 立体几何
定义
命题XI.1
命题XI.2
命题XI.3
命题XI.4
命题XI.5
命题XI.6
命题XI.7
命题XI.8
命题XI.9
命题XI.10
命题XI.11
命题XI.12
命题XI.13
命题XI.14
命题XI.15
命题XI.16
命题XI.17
命题XI.18
命题XI.19
命题XI.20
命题XI.21
命题XI.22
命题XI.23
命题XI.24
命题XI.25
命题XI.26
命题XI.27
命题XI.28
命题XI.29
命题XI.30
命题XI.31
命题XI.32
命题XI.33
命题XI.34
命题XI.35
命题XI.36
命题XI.37
命题XI.38
命题XI.39
第12卷 立体的测量
命题XII.1
命题XII.2
命题XII.3
命题XII.4
命题XII.5
命题XII.6
命题XII.7
命题XII.8
命题XII.9
命题XII.10
命题XII.11
命题XII.12
命题XII.13
命题XII.14
命题XII.15
命题XII.16
命题XII.17
命题XII.18
第13卷 作正多面体
命题XIII.1
命题XIII.2
命题XIII.3
命题XIII.4
命题XIII.5
命题XIII.6
命题XIII.7
命题XIII.8
命题XIII.9
命题XIII.10
命题XIII.11
命题XIII.12
命题XIII.13
命题XIII.14
命题XIII.15
命题XIII.16
命题XIII.17
命题XIII.18
附录:数学的历史年谱
这本书的装帧和名字都透着一种古朴而庄重的气息。“包邮 几何原本 古希腊 欧几里得 著 建立空间秩序久远的方案之书 空间 逻辑 宇宙始基体”,光是这些字眼,就足以勾起我对古老智慧的好奇心。我一直认为,很多现代科学的根源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影子,而《几何原本》无疑是其中最直接、最清晰的体现。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它更是一套关于如何认识世界、如何构建逻辑体系的范本。欧几里得通过对基本概念的定义、公设的设定,以及一系列精巧的推理,建立了一个严谨而完整的几何世界。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从已知到未知”的探索过程。每一个定理的证明,都像是在层层剥茧,将隐藏在现象之下的本质揭示出来。这种严谨的逻辑链条,让我对“证明”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找到一个答案,更重要的是,它解释了答案是如何得出的,以及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古希腊的学堂,与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一同思考,一同探索宇宙的奥秘。它让我意识到,我们今天所享受的科学成果,是建立在如此坚实而古老的智慧基石之上的。这种对知识根源的追溯,让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充满了敬畏。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理性如何认识世界,如何建立科学体系充满着浓厚的兴趣。而《几何原本》这本书,恰恰就是人类理性探索的早期杰作,它所蕴含的“宇宙始基体”的智慧,对我有着莫大的吸引力。这本书并非仅仅是一部数学著作,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进行严谨思维和构建知识体系的哲学范本。欧几里得从最基础的点、线、面开始,设定了公理和公设,然后通过一系列精巧的逻辑推理,证明了无数的定理。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一层层往上构建”的论证方式,每一个定理的产生,都离不开前一个已知定理的支持。这种环环相扣的逻辑链条,让我对“知识的积累”和“思维的严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教会我,任何一个看似复杂的知识体系,都建立在最简单、最基础的原则之上。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进行一场智力上的攀登,每一次成功的证明,都让我离顶峰更近一步。它让我体会到,人类理性并非是瞬间爆发的火花,而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思考和严谨的训练,才能逐渐显现出其伟大的力量。这本书,就是这种力量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它为我们理解宇宙,理解理性,提供了一个永恒的范本。
评分这是一本承载着古老智慧的巨著,它不仅仅是关于数学的,更是关于如何构建理解世界框架的。书名中的“空间 逻辑 宇宙始基体”几个字,精准地概括了它的核心内容。我一直认为,要理解宇宙,必须先理解构成宇宙的最基本元素和运行规律。而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视角。它从最基本的几何概念出发,通过严谨的逻辑推导,建立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几何体系。这个体系,不仅仅是关于图形的,更是关于逻辑的。书中每一个定理的证明,都体现了逻辑的强大力量。它教会我们,如何从已知推导出未知,如何一步步地逼近真理。我最欣赏的是书中那种“精确性”和“普适性”。每一个结论都经过严格的证明,适用于所有情况。这种对真理的追求,让我看到了人类理性最耀眼的光芒。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在与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进行对话,学习他们严谨的思维方式,感受他们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精神。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某种深刻的逻辑和秩序。而《几何原本》,正是揭示这种秩序的一把重要的钥匙。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几何原本》的时候,心里是有点忐忑的。毕竟“几何”这个词,听起来就带着数学的冷峻和复杂。但当我真正沉下心来阅读时,却发现它远非我想象的那样。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思考”的哲学著作,用数学的语言来阐述宇宙的基石。《欧几里得著 建立空间秩序久远的方案之书 空间 逻辑 宇宙始基体》这个副标题,简直道出了它的精髓。它告诉我们,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非杂乱无章,而是遵循着某种内在的逻辑和秩序。而这种秩序,恰恰体现在几何学之中。书中对“点”、“线”、“面”等基本概念的定义,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义。它们是构成我们认知世界的最基本单元,也是逻辑推理的起点。从这些最简单的元素出发,欧几里得构建起了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体系,证明了无数的定理,揭示了空间中普遍存在的规律。我最着迷的是书中那种“绝对的真理”的追求。每一个证明都力求严谨无误,每一个结论都建立在坚实的逻辑基础之上。这种对真理的执着,让我看到了人类理性最纯粹的光辉。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几何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训练了我严谨的逻辑思维,培养了我对事物本质的探究精神。它让我明白,要理解这个宇宙,必须先理解它最根本的构成元素和运行法则,而几何学,正是解锁这一切的钥匙。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光是“建立空间秩序久远的方案之书”这几个字,就足以让人心生敬畏。它暗示着,我们所处的世界,其秩序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老的智慧之中。而《几何原本》,正是这份古老智慧的载体。我一直认为,理解任何事物,都需要从其最基本的构成元素和运作规律入手。而几何学,正是研究空间构成和规律的学科。欧几里得从最朴素的点、线、面开始,通过严谨的定义、公理和公设,构建起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几何世界。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清晰”和“明了”的论证方式。每一个步骤都紧密相连,没有丝毫的含糊和跳跃。它就像是为我们绘制了一张精细的地图,指引我们如何一步步地探索和理解空间的奥秘。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进行一次思维的“大扫除”,将那些模糊不清的概念和逻辑上的漏洞都一一清除。它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逻辑思维对于理解世界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数学的工具,更是我们认识世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理性世界的大门,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并非偶然,而是遵循着某种深刻而美丽的秩序。
评分这本《几何原本》的到来,简直就是一次智识上的洗礼。我一直对“空间”这个概念有着模糊的直觉,总觉得它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三维存在,更蕴含着某种秩序和规律。而这本书,正是为我揭示了这种秩序的“久远的方案”。欧几里得并没有直接给我一个“空间是什么”的答案,而是通过一系列严谨的定义和公理,一步步引导我去构建对空间的理解。从最基本的点、线、面,到三角形、四边形、圆形,再到多面体,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显得无比自然且必要。我惊叹于书中那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力,它不是凭空捏造,而是基于最朴素的直觉和最基本的逻辑推理,构建起一个宏大而完整的几何体系。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展示了一种“建立秩序”的强大能力。在混沌的世界里,几何学提供了一种理解和组织事物的语言和方法。通过图形的抽象和逻辑的推演,我们得以洞察隐藏在现象背后的规律,从而建立起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框架。我时常想象,当欧几里得在那个古老的时代,用他那非凡的智慧,构建起这个逻辑严密的体系时,他的心中是否也闪烁着对宇宙秩序的敬畏和探寻?读这本书,让我感觉自己也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思想实验,去理解人类理性如何一步步征服未知,如何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赋予意义和秩序。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尤其是“建立空间秩序久远的方案之书”这几个字,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一直对宇宙的构成和运作方式感到好奇,而“空间”和“秩序”这两个词,正是我一直试图理解的核心。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宇宙深层秩序的大门。它不是直接告诉我宇宙是怎么运作的,而是通过构建一个严谨的几何世界,来展示一种“建立秩序”的思维方式。从最基本的点、线、面,到复杂的图形和定理,每一步都充满了逻辑的力量。我惊叹于书中那种“从无到有”的创造力,它并没有预设一个复杂的宇宙模型,而是从最简单的元素开始,一步步构建起一个宏大而精密的体系。这让我意识到,理解复杂的现象,往往需要先掌握其最基本的构成和规则。书中对空间几何的阐述,不仅仅是关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更是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如何构成一个稳定而有序的整体。这让我联想到,我们所处的真实宇宙,或许也遵循着类似的几何学原理。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几何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对“秩序”的敏感度,以及用逻辑思维去理解和构建秩序的能力。它让我明白,对宇宙的探索,首先是对其内在规律的探寻,而几何学,正是揭示这些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
评分我一直对“逻辑”这个词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总觉得它是贯穿一切的真理之匙。《几何原本》这本书,恰恰就是一本关于逻辑的典范之作。它不仅仅是一本数学书,更是一本关于思维方式的教科书。欧几里得从最朴素的点、线、面开始,通过一系列公理和公设,构建起一个严谨的几何体系。每一个证明都滴水不漏,每一个结论都推导得清清楚楚。我最喜欢的是书中那种“一步步推导”的论证方式,它不容许任何模糊和跳跃,必须基于前一个已知的结论,才能得出新的结论。这种严谨性,让我对“真理”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一步步的逻辑推理,从最基本的公理中“生长”出来的。这本书让我意识到,逻辑不仅仅是数学的工具,更是理解世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在面对复杂问题时,我们往往会被表象所迷惑,而《几何原本》教会我的,是如何透过现象看本质,如何运用清晰的逻辑思维,层层剥茧,找到事物的内在规律。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它让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在于拥有清晰的逻辑,而逻辑的训练,正是从《几何原本》这样经典的作品开始。
评分拿到这本《几何原本》,我首先是被它的名字所吸引:“建立空间秩序久远的方案之书”。这几个字,仿佛预示着这本书将为我揭示关于空间和秩序的深层秘密。《古希腊 欧几里得 著》这几个字,则让我对它的历史深度和思想价值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觉得,人类对世界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认识和描述“空间”。而几何学,正是研究空间关系最直接、最根本的工具。书中开篇的定义、公理和公设,虽然看似简单,却构成了整个几何体系的基石。我尤其欣赏欧几里得那种“不证自明”的智慧,他并没有试图去证明一些最基本的公理,而是将它们视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出发点。从这些出发点出发,他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一步步构建起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几何世界。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图形性质的深入探讨,比如三角形的内角和、平行线的性质等等。这些看似抽象的几何概念,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在学习几何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在学习一种观察世界、理解世界的方法。它教会我如何用逻辑去分析问题,如何从宏观到微观,层层剥茧,揭示事物的本质。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物理意义上的书,更是一次精神上的启迪。
评分《几何原本》这部跨越千年的思想巨著,我拿到手时,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沉静的封面所吸引。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历史的文物,承载着古希腊先贤的智慧光辉。初翻开,扑面而来的是那种严谨、理性的气息,仿佛能穿透时空,与两千多年前的欧几里得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我一直对人类文明的源头充满好奇,而古希腊无疑是其中最闪耀的一颗星。尤其是“几何”这一概念,它不仅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更是理解世界、构建秩序的基石。书中开篇的定义、公设、公理,虽然在现代数学看来可能显得朴素,但它们所蕴含的逻辑力量却是惊人的。每一个概念的提出,每一个定理的证明,都如同在黑暗中点亮一盏盏明灯,照亮了我们理解空间、理解宇宙的道路。我尤其欣赏书中那种一步一个脚印的论证方式,不疾不徐,环环相扣,没有丝毫的牵强附会。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几何知识,更是一种严谨的思维训练,一种对事物本质的探求精神。读这本书,就像是在打磨自己的逻辑思维,让它变得更加锋利、清晰。那种从已知推导未知,从简单到复杂,最终触及深刻真理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享受。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到,我们今天所习以为常的科学体系,其根基是如此深厚而古老,它是无数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人类理性精神不断探索的伟大成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